此刻,眾翰林、書吏的目光皆是下意識的朝著李東陽、謝遷二人瞥去。
謝遷見偷偷瞄向自己的目光,不由眉頭一皺:“簡直胡鬧,上次會試便是一場烏龍,一場仕林見的輿論下來,查了半天什麽都沒查到,還導致程公冤死獄中,這次呢?也是打算用輿論讓老夫和李公冤死獄中嗎?”
眾翰林見狀,連忙收迴目光低下頭。
對於謝侃侃這個大學士,他們顯然還是心存畏懼的。
“身正不怕影子斜,清者自清,他們要若能拿得出證據,老夫無話可說。”李東陽漠然。
同時心中不免慶幸。
還好他謹慎,即便心中十分牽掛李兆先再登考場這件事,全程也沒有和李兆先有任何接觸,不然絕對會有人用這件事拿來說事。
當初隻是害怕上次出現舞弊案,自己這次身為高官、入閣拜相的大學士考前和自己備考的兒子突然過多接觸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沒想到啊,居然真的被他躲過了不必要的麻煩!
不過李東陽很快眉頭便再度皺起。
他總覺得,這件事沒這麽簡單,這次的輿論真的隻是單單學子們對鎮國書院霸榜的不信任嗎?
鎮國書院當初王守仁一人“打遍天下無敵手”是有目共睹的,還有著王華加入,兩個狀元級的講師加上蔚王這個打破了大明科舉年紀最小記錄的王爺,就算成績確實很離譜也勉強能解釋的過去。
這麽頂級的資源配置,成績也頂級一點很合理吧?
越想,李東陽越覺得其中有些不對勁。
李東陽總覺得,這背後沒有那麽簡單。
“謝公,吾等先去麵聖。”李東陽突然對謝遷道。
“啊?嗯,好。”謝遷一愣,看向李東陽,瞬間從對方的眼神中明白了意思。
前兩年剛起過舞弊案的風波,才隔了多久就又掀起了,他們身為本次事件的核心之一,於情於理要第一時間要去陛下麵前表明自己的態度。
二人匆匆而行,朝著暖閣而去。
劉建此時卻陷入了思索。
要說鎮國書院舞弊,他是不信的。
不論是王華還是王守仁,他們都是很驕傲的人,本就是狀元出身,根本不屑讓門下弟子去做這種事,這跟自己打自己臉有何區別。
至於太子殿下、蔚王殿下兩位皇子......
太子殿下可能小打小鬧的時候,比如上課開小差之類的會撒點小謊,但大事上卻有遠超年齡的成熟,不論是助賀蘭還是平西北叛亂,無不展示朱厚照遠超自身年齡的超強天資。
越是天才,越是自傲,以劉建對其的了解,也絕無可能會搞什麽舞弊之類的醃漬之事。
蔚王殿下嘛......待在西山,連迴宮都懶得迴,當初自己考的時候不是打瞌睡就是烤肉,給那屆考試都快逼瘋了,就連那次舞弊案都沒有一個考生認為蔚王和舞弊案有聯係,更別提這次蔚王自身都不參與的情況了。
也就是說,鎮國書院這二十來號近三十號舉人,都是實打實的。
還有那將李兆先調教的孔武有力的教學能力......
劉建......心動了......
他的兩個兒子劉來、劉東,也是科舉屢屢不中,而且身體不好從小體弱。
若讓劉來、劉東也拜入鎮國書院的話,李兆先的奇跡能否在他的兩個兒子身上重現?
劉建咽了咽唾沫,念頭一起便難以壓下。
身邊兩個同僚現在都後繼有人了,他劉建家裏後輩還沒有個有能力扛起門楣的呢,自己還能活幾年啊,到時候百年之後若是沒有後繼之輩,他老劉家的門麵誰來扛?
不行,迴頭得把那倆逆子也送到鎮國書院去!
“二位,等等吾!”
想到這,劉建起身,朝著李東陽、謝遷追去。
六七十歲的年紀,健步如飛,跟穿了足力健似的。
留在原地那傳話的書吏,看著遠去的身影愣在原地。
下官帶迴來這麽震驚的情報,雖然是隨便就能打聽到的......但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啊,三位大人你們最起碼問一下下官的名字給下官加點印象分啊!
怎麽連給個自曝姓名刷點印象分的機會都不給哇!
書吏落淚。
暖閣內,弘治皇帝看著李東陽等人呈上的奏折,靜靜看著。
下方,李東陽三人靜靜等待著弘治皇帝的反應。
“嗯,朕知道了,卿等先退下吧。”隨後,弘治皇帝將折子放下,開口道。
“啊?可是陛下,這仕林間的輿論......”
三人一愣,萬萬沒想到弘治皇帝會是這般雲淡風輕的態度,性急的謝遷忍不住開口。
這不僅是鎮國書院牽扯其中,他兒子高居第二也被卷入漩渦了!
“朕自有打算,卿等不用擔心。”弘治皇帝淡笑。
“今日還有許多政事需要卿等處理,先退下吧。”
“可是......”謝遷還想說些什麽卻被劉建一把抓住。
“那臣等便先行告退了。”劉建抓著謝遷,行禮道。
三人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離開暖閣,謝遷終於是憋不住道:“劉公,你為何不讓我說,上次輿論便讓科舉朝廷威望受損,這次怎能還坐視輿論發展?”
“謝公,吾知道,不論身為內個大學士還是一個父親你現在都很急,但你先別急。”
李東陽說起來廢話文學。
“剛剛在聽那書吏說的時候,吾便覺得有些不對勁,現在看到陛下的態度,吾更加肯定,這次的仕林風暴,並不像表麵看起來那麽簡單。”
“咱們,先看看情況吧。”
這段時日以來,鎮國府和仕林、言官之間本就有些微妙。
說不定這次後麵就藏了什麽人在攪局呢,上次不也是這般嗎?
隻不過這一次,陛下手中的東廠、錦衣衛已經不是當初的東廠、錦衣衛了,鎮國府也有了不小的發展,他們貿然站出來就算他們是真的關係這件事也可能被有心人利用。
既然陛下說了先讓他們迴去,他們聽著就是了。
反正就算陛下有些其他打算,這般輿論也不可能任由它長久傳播,相信很快故事就要開始了。
謝遷見偷偷瞄向自己的目光,不由眉頭一皺:“簡直胡鬧,上次會試便是一場烏龍,一場仕林見的輿論下來,查了半天什麽都沒查到,還導致程公冤死獄中,這次呢?也是打算用輿論讓老夫和李公冤死獄中嗎?”
眾翰林見狀,連忙收迴目光低下頭。
對於謝侃侃這個大學士,他們顯然還是心存畏懼的。
“身正不怕影子斜,清者自清,他們要若能拿得出證據,老夫無話可說。”李東陽漠然。
同時心中不免慶幸。
還好他謹慎,即便心中十分牽掛李兆先再登考場這件事,全程也沒有和李兆先有任何接觸,不然絕對會有人用這件事拿來說事。
當初隻是害怕上次出現舞弊案,自己這次身為高官、入閣拜相的大學士考前和自己備考的兒子突然過多接觸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沒想到啊,居然真的被他躲過了不必要的麻煩!
不過李東陽很快眉頭便再度皺起。
他總覺得,這件事沒這麽簡單,這次的輿論真的隻是單單學子們對鎮國書院霸榜的不信任嗎?
鎮國書院當初王守仁一人“打遍天下無敵手”是有目共睹的,還有著王華加入,兩個狀元級的講師加上蔚王這個打破了大明科舉年紀最小記錄的王爺,就算成績確實很離譜也勉強能解釋的過去。
這麽頂級的資源配置,成績也頂級一點很合理吧?
越想,李東陽越覺得其中有些不對勁。
李東陽總覺得,這背後沒有那麽簡單。
“謝公,吾等先去麵聖。”李東陽突然對謝遷道。
“啊?嗯,好。”謝遷一愣,看向李東陽,瞬間從對方的眼神中明白了意思。
前兩年剛起過舞弊案的風波,才隔了多久就又掀起了,他們身為本次事件的核心之一,於情於理要第一時間要去陛下麵前表明自己的態度。
二人匆匆而行,朝著暖閣而去。
劉建此時卻陷入了思索。
要說鎮國書院舞弊,他是不信的。
不論是王華還是王守仁,他們都是很驕傲的人,本就是狀元出身,根本不屑讓門下弟子去做這種事,這跟自己打自己臉有何區別。
至於太子殿下、蔚王殿下兩位皇子......
太子殿下可能小打小鬧的時候,比如上課開小差之類的會撒點小謊,但大事上卻有遠超年齡的成熟,不論是助賀蘭還是平西北叛亂,無不展示朱厚照遠超自身年齡的超強天資。
越是天才,越是自傲,以劉建對其的了解,也絕無可能會搞什麽舞弊之類的醃漬之事。
蔚王殿下嘛......待在西山,連迴宮都懶得迴,當初自己考的時候不是打瞌睡就是烤肉,給那屆考試都快逼瘋了,就連那次舞弊案都沒有一個考生認為蔚王和舞弊案有聯係,更別提這次蔚王自身都不參與的情況了。
也就是說,鎮國書院這二十來號近三十號舉人,都是實打實的。
還有那將李兆先調教的孔武有力的教學能力......
劉建......心動了......
他的兩個兒子劉來、劉東,也是科舉屢屢不中,而且身體不好從小體弱。
若讓劉來、劉東也拜入鎮國書院的話,李兆先的奇跡能否在他的兩個兒子身上重現?
劉建咽了咽唾沫,念頭一起便難以壓下。
身邊兩個同僚現在都後繼有人了,他劉建家裏後輩還沒有個有能力扛起門楣的呢,自己還能活幾年啊,到時候百年之後若是沒有後繼之輩,他老劉家的門麵誰來扛?
不行,迴頭得把那倆逆子也送到鎮國書院去!
“二位,等等吾!”
想到這,劉建起身,朝著李東陽、謝遷追去。
六七十歲的年紀,健步如飛,跟穿了足力健似的。
留在原地那傳話的書吏,看著遠去的身影愣在原地。
下官帶迴來這麽震驚的情報,雖然是隨便就能打聽到的......但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啊,三位大人你們最起碼問一下下官的名字給下官加點印象分啊!
怎麽連給個自曝姓名刷點印象分的機會都不給哇!
書吏落淚。
暖閣內,弘治皇帝看著李東陽等人呈上的奏折,靜靜看著。
下方,李東陽三人靜靜等待著弘治皇帝的反應。
“嗯,朕知道了,卿等先退下吧。”隨後,弘治皇帝將折子放下,開口道。
“啊?可是陛下,這仕林間的輿論......”
三人一愣,萬萬沒想到弘治皇帝會是這般雲淡風輕的態度,性急的謝遷忍不住開口。
這不僅是鎮國書院牽扯其中,他兒子高居第二也被卷入漩渦了!
“朕自有打算,卿等不用擔心。”弘治皇帝淡笑。
“今日還有許多政事需要卿等處理,先退下吧。”
“可是......”謝遷還想說些什麽卻被劉建一把抓住。
“那臣等便先行告退了。”劉建抓著謝遷,行禮道。
三人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離開暖閣,謝遷終於是憋不住道:“劉公,你為何不讓我說,上次輿論便讓科舉朝廷威望受損,這次怎能還坐視輿論發展?”
“謝公,吾知道,不論身為內個大學士還是一個父親你現在都很急,但你先別急。”
李東陽說起來廢話文學。
“剛剛在聽那書吏說的時候,吾便覺得有些不對勁,現在看到陛下的態度,吾更加肯定,這次的仕林風暴,並不像表麵看起來那麽簡單。”
“咱們,先看看情況吧。”
這段時日以來,鎮國府和仕林、言官之間本就有些微妙。
說不定這次後麵就藏了什麽人在攪局呢,上次不也是這般嗎?
隻不過這一次,陛下手中的東廠、錦衣衛已經不是當初的東廠、錦衣衛了,鎮國府也有了不小的發展,他們貿然站出來就算他們是真的關係這件事也可能被有心人利用。
既然陛下說了先讓他們迴去,他們聽著就是了。
反正就算陛下有些其他打算,這般輿論也不可能任由它長久傳播,相信很快故事就要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