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劉公,謝公。”
剛急切打開門就與同僚撞了個正著地李東陽尷尬拱手,卻見劉建、謝遷二人好像也不是湊巧開門,眼中的神色似乎與自己剛剛......
李東陽頓時明白了,原來今天神情不安等候放榜消息的,不止他一個啊。
“嗬嗬,李公。”
劉建、謝遷也看到了李東陽變化的神情,不由尷尬一下。
三個內閣大佬文官領袖,今天居然同時因為一個鄉試搞的亂了神,說出去誰信啊。
“要不......一起?”
李東陽見狀,略做猶豫,開口道。
既然大家都那麽在意這次鄉試,不如直接一起看得了。
上班時間一個人摸魚是摸魚,但三個大佬一起那可就不能稱之為摸魚了。
這得叫閣老重視天下考生,忙碌之中也不忘關注本次鄉試的成績。
性質那是完全不一樣滴。
“好。”
劉建、謝遷對視一眼,點點頭。
隨即三人一把將那吏官手中的折子奪過,三個腦袋一起湊到起,詳細的看著裏麵的內容。
送情報的書吏:???
怎麽,本來我就這麽點戲份而已,這戲你們也要搶?
能不能給底層小吏一點露臉的機會!
書吏滿臉幽怨,卻又敢怒不敢言。
而此刻打開信件查看的李東陽確實瞪大了眼眸,雙眼中的喜色難以掩飾。
作為鄉試第一的李兆先,直接給李東陽來了個開幕既是大結局。
小吏雖然因為自己送情報露臉的機會就這麽被三位閣老變成了各自y的一環有些幽怨,但很快就換上了一張笑臉,拱手祝賀。
“劉公、謝公大喜,二位的公子高中鄉試第一第二,真是虎父無犬子啊。”
書吏道賀,眼中又有著難掩的羨慕。
不愧是書香傳家的大儒啊,父親是閣老同僚,兩個人的兒子又囊括鄉試第一第二,比不了,真比不了。
“第二?謝公?”李東陽心徹底放下,此刻也聽出來話中的意思低頭看向手中的名單,李兆先下麵的位置,第二名的名字正是謝丕。
李東陽抬頭,看向看向身旁的謝遷。
“嗬嗬,是啊李公,吾兒謝丕也參加此次鄉試了,不過跟李公家的徽伯還是差了些啊。”謝遷笑道。
雖然都是同僚,但謝遷也不由尷尬,李東陽這兒子確實很有本事。
身體不好了這麽多年,好了之後一參加鄉試就直接問鼎,天賦確實讓人羨慕啊。
不過謝遷也並未因此就泛酸,他兒子也很優秀啊,第二呢。
他不是那唯冠軍論的人,鄉試第二也很了不起好不好,總不能拿了第二還要說自己孩子不努力為什麽比不上別人家的誰誰誰吧?
“謝公讚謬了,兆先隻是運氣好文章比較符合考官胃口而已,以中賢侄才不到二十吧,不到二十歲就高中舉人,未來前途不可限量啊。”李東陽心情大好,笑道。
人家給你麵子你也得給人麵子。
互捧嘛。
外麵的翰林和書吏們,此刻卻是炸開了鍋。
有些沉不住氣的開始探頭探腦起來。
今年兩尚書共同命題,難度那是有目共睹的。
即便是他們這些早就高中進士的翰林,拿到這題目的時候也是頭疼不已,他們自己掂量掂量自身的本事,覺得要寫出一篇上榜的文章應該還是可以的,但要是稍微想要拿到一個好一點的名次的話......
難,就算耗盡精力、絞盡腦汁去思考,在規定的時間內也不一定能寫出什麽高質量的八股來。
而在這種地獄難度下二位大人的孩子居然殺出群圍高居第一第二,真的是......
不服不行啊。
此刻眾人心中對自家二位上司的能力認知又提高了一檔,真的是虎父無犬子。
而有些心思比較活躍的,早已湧入值房,直接開始作揖恭喜:“恭喜謝公、李公......”
“二位家的公子高中真是可喜可賀。”
“下官在此給謝公、李公道賀了。”
此時此刻,上司心情大好,不借此拍馬屁拉近和上司的關係為自己未來上升謀取機會豈不可惜?
後知後覺的書吏、翰林們心中高唿對方卑鄙,不要臉沒有文官的風骨,身體卻是很誠實,也是迅速的湧入值房,說的比搶跑的那些人還要諂媚多的多。
哼,速度不夠,舔功來湊!
“咳咳!”
劉建見狀,不由咳嗽兩聲。
你們這是什麽亞子,像話嗎,翰林的臉麵呢,讀書人的風骨呢?!
說出去也不怕被人笑話!
見劉建這個首輔開口,眾翰林、書吏連忙閉嘴。
雖然拍馬屁這種不要碧蓮的上升渠道是很爽,但要是拍的不好得罪了大佬那就得不償失了。
“不過李公、謝公,現在京城的仕林中,有人再傳本次鄉試有存在舞弊,傳的沸沸揚揚,已經引起仕林震蕩了。”見眾書吏、翰林都住了口,那傳信的書吏再度開口,露出一副憂慮的表情道。
“嗯?”李東陽、謝遷聞言,麵上的喜悅瞬間隱去,眉頭一挑,露出一副疑惑的神情。
“據傳,他們說本次科舉之不公前所未有,科舉再難服眾,朝廷的做法讓天下仕林寒心......”傳信書吏小心翼翼道。
“是因為什麽?他們是怎麽傳的?”劉建沉聲詢問。
“因為鎮國書院。”
“鎮國書院?”三閣老麵麵相覷,隨即看向書吏。
“鎮國書院此次鄉試成績如何?”
“此次鎮國書院包括李兆先公子在內共有二十七人參加本次鄉試,全員上榜,且名次頗高,前二十基本被壟斷,名次最低者也在榜單中上遊。”那書吏迅速迴話。
“嘶~”
此言一出,在場眾書吏、翰林皆是不由自主倒吸一口冷氣。
二十七人,全員上榜,這是什麽概念?
這場順天府鄉試一共才上榜百五十人,也就是說它鎮國書院一家就霸占了本次近兩成的名額。
最誇張的是前二十基本被壟斷!若非謝丕等寥寥幾位存在,最耀眼的位置將全被鎮國書院包圓!
難怪仕林會叫囂著舞弊,大喊不公。
這史無前例的霸榜能力,是個人都得質疑一下。
何況這書院背後的大佬還是那兩位,高居榜一榜二的還是內閣大佬的孩子。
不被質疑都有才怪呢。
剛急切打開門就與同僚撞了個正著地李東陽尷尬拱手,卻見劉建、謝遷二人好像也不是湊巧開門,眼中的神色似乎與自己剛剛......
李東陽頓時明白了,原來今天神情不安等候放榜消息的,不止他一個啊。
“嗬嗬,李公。”
劉建、謝遷也看到了李東陽變化的神情,不由尷尬一下。
三個內閣大佬文官領袖,今天居然同時因為一個鄉試搞的亂了神,說出去誰信啊。
“要不......一起?”
李東陽見狀,略做猶豫,開口道。
既然大家都那麽在意這次鄉試,不如直接一起看得了。
上班時間一個人摸魚是摸魚,但三個大佬一起那可就不能稱之為摸魚了。
這得叫閣老重視天下考生,忙碌之中也不忘關注本次鄉試的成績。
性質那是完全不一樣滴。
“好。”
劉建、謝遷對視一眼,點點頭。
隨即三人一把將那吏官手中的折子奪過,三個腦袋一起湊到起,詳細的看著裏麵的內容。
送情報的書吏:???
怎麽,本來我就這麽點戲份而已,這戲你們也要搶?
能不能給底層小吏一點露臉的機會!
書吏滿臉幽怨,卻又敢怒不敢言。
而此刻打開信件查看的李東陽確實瞪大了眼眸,雙眼中的喜色難以掩飾。
作為鄉試第一的李兆先,直接給李東陽來了個開幕既是大結局。
小吏雖然因為自己送情報露臉的機會就這麽被三位閣老變成了各自y的一環有些幽怨,但很快就換上了一張笑臉,拱手祝賀。
“劉公、謝公大喜,二位的公子高中鄉試第一第二,真是虎父無犬子啊。”
書吏道賀,眼中又有著難掩的羨慕。
不愧是書香傳家的大儒啊,父親是閣老同僚,兩個人的兒子又囊括鄉試第一第二,比不了,真比不了。
“第二?謝公?”李東陽心徹底放下,此刻也聽出來話中的意思低頭看向手中的名單,李兆先下麵的位置,第二名的名字正是謝丕。
李東陽抬頭,看向看向身旁的謝遷。
“嗬嗬,是啊李公,吾兒謝丕也參加此次鄉試了,不過跟李公家的徽伯還是差了些啊。”謝遷笑道。
雖然都是同僚,但謝遷也不由尷尬,李東陽這兒子確實很有本事。
身體不好了這麽多年,好了之後一參加鄉試就直接問鼎,天賦確實讓人羨慕啊。
不過謝遷也並未因此就泛酸,他兒子也很優秀啊,第二呢。
他不是那唯冠軍論的人,鄉試第二也很了不起好不好,總不能拿了第二還要說自己孩子不努力為什麽比不上別人家的誰誰誰吧?
“謝公讚謬了,兆先隻是運氣好文章比較符合考官胃口而已,以中賢侄才不到二十吧,不到二十歲就高中舉人,未來前途不可限量啊。”李東陽心情大好,笑道。
人家給你麵子你也得給人麵子。
互捧嘛。
外麵的翰林和書吏們,此刻卻是炸開了鍋。
有些沉不住氣的開始探頭探腦起來。
今年兩尚書共同命題,難度那是有目共睹的。
即便是他們這些早就高中進士的翰林,拿到這題目的時候也是頭疼不已,他們自己掂量掂量自身的本事,覺得要寫出一篇上榜的文章應該還是可以的,但要是稍微想要拿到一個好一點的名次的話......
難,就算耗盡精力、絞盡腦汁去思考,在規定的時間內也不一定能寫出什麽高質量的八股來。
而在這種地獄難度下二位大人的孩子居然殺出群圍高居第一第二,真的是......
不服不行啊。
此刻眾人心中對自家二位上司的能力認知又提高了一檔,真的是虎父無犬子。
而有些心思比較活躍的,早已湧入值房,直接開始作揖恭喜:“恭喜謝公、李公......”
“二位家的公子高中真是可喜可賀。”
“下官在此給謝公、李公道賀了。”
此時此刻,上司心情大好,不借此拍馬屁拉近和上司的關係為自己未來上升謀取機會豈不可惜?
後知後覺的書吏、翰林們心中高唿對方卑鄙,不要臉沒有文官的風骨,身體卻是很誠實,也是迅速的湧入值房,說的比搶跑的那些人還要諂媚多的多。
哼,速度不夠,舔功來湊!
“咳咳!”
劉建見狀,不由咳嗽兩聲。
你們這是什麽亞子,像話嗎,翰林的臉麵呢,讀書人的風骨呢?!
說出去也不怕被人笑話!
見劉建這個首輔開口,眾翰林、書吏連忙閉嘴。
雖然拍馬屁這種不要碧蓮的上升渠道是很爽,但要是拍的不好得罪了大佬那就得不償失了。
“不過李公、謝公,現在京城的仕林中,有人再傳本次鄉試有存在舞弊,傳的沸沸揚揚,已經引起仕林震蕩了。”見眾書吏、翰林都住了口,那傳信的書吏再度開口,露出一副憂慮的表情道。
“嗯?”李東陽、謝遷聞言,麵上的喜悅瞬間隱去,眉頭一挑,露出一副疑惑的神情。
“據傳,他們說本次科舉之不公前所未有,科舉再難服眾,朝廷的做法讓天下仕林寒心......”傳信書吏小心翼翼道。
“是因為什麽?他們是怎麽傳的?”劉建沉聲詢問。
“因為鎮國書院。”
“鎮國書院?”三閣老麵麵相覷,隨即看向書吏。
“鎮國書院此次鄉試成績如何?”
“此次鎮國書院包括李兆先公子在內共有二十七人參加本次鄉試,全員上榜,且名次頗高,前二十基本被壟斷,名次最低者也在榜單中上遊。”那書吏迅速迴話。
“嘶~”
此言一出,在場眾書吏、翰林皆是不由自主倒吸一口冷氣。
二十七人,全員上榜,這是什麽概念?
這場順天府鄉試一共才上榜百五十人,也就是說它鎮國書院一家就霸占了本次近兩成的名額。
最誇張的是前二十基本被壟斷!若非謝丕等寥寥幾位存在,最耀眼的位置將全被鎮國書院包圓!
難怪仕林會叫囂著舞弊,大喊不公。
這史無前例的霸榜能力,是個人都得質疑一下。
何況這書院背後的大佬還是那兩位,高居榜一榜二的還是內閣大佬的孩子。
不被質疑都有才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