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曰:


    和議是,塞外蒙塵走天子。和議非,軍前函首送太師。


    議和生,議戰死。生國仇,死國恥。兩太師,竟誰是?


    話說當傳令水軍來尋孟康,隻見火光衝天,不見孟康身影。尋了一遭,卻見一夥宋兵敗逃。當時水軍問道:“你等頭領何在?”那夥宋軍道:“孟康將軍已死在火海裏,我等群龍無首,又鬥不過金兵,隻得四散走了。”水軍聞言,無奈,隻得引這夥宋兵與前軍李俊等會合。當時說了孟康已死,眾人嗟歎不已。有詩歎道:


    製造舟船懂得精,蹚河渡水也能行。


    平推火海難遊泳,慘死江中亦有名!


    李俊道:“如今,前有城門,後有火海,隻得引軍上岸走了。”於是大軍都上北麵岸來,再往西去,要與李應合兵一處。將上岸來,走過百十步,忽聞遠處一彪人馬殺來。為首兩個將領,一個是布日古德,一個是阿典。阮小五、阮小七兩個心中正有怒火,看見來人,不管不顧,挺留客住就來爭鬥。四個混戰一場,約麽十三四個迴合,阮小五就把阿典手中軍器勾脫手。阿典沒了軍器,哪敢再鬥,迴馬便走。那邊布日古德雖然神射,槍法略遜,亦不敵阮小七,也迴馬走了。阮小五正要去追,哪裏追得上?又被李俊止住。幾個匯聚水軍,又望西行。行至不遠,又見兩軍殺來。為首兩個大將,一個是完顏宗翰、一個是完顏宗望。李俊見狀,心中不能匹敵,隻得擺好陣勢,且戰且退。當時賈進抵住完顏宗翰、李俊抵住完顏宗望,四個大戰二十餘合,不見勝敗。


    酣戰之間,就見布日古德、阿典兩軍卷殺迴來。阮小五、阮小七又要來抵住。布日古德卻不向前,隻把弓箭來射。一箭正中阮小五太陽穴。那箭矢穿腦而過,哪裏救治得了?登時倒地身亡。可歎水泊英雄,身死冷箭之下。有一首《垂絲釣》歎道:


    俠肝義膽。英雄持戟揮劍。決戰沙場,看有誰敢?星幾點?大義忠承擔。人將漸。向危風探險。


    滿江血染,頻教金國收斂。命中一閃。天罪方深潛。難掩生亡念。人將漸。過去曾盡覽。


    阮小七見死了兄長,心中更怒,奮勇當先抵住阿典。這阿典換了一把丈八蛇矛,來戳阮小七。隻見阿典手下丈八蛇矛如靈蛇出洞,直取阮小七心窩。阮小七側身一閃,避開矛頭,隨即揮刀砍向阿典。兩人你來我往,打得難解難分。說時遲,那時快。布日古德又要放冷箭射阮小七。早有張順覷見,喊一聲:“小七小心那廝冷箭!”說了,把手中樸刀卸開,隻把刀頭一扔。那布日古德正覷準阮小七,忽聽張順喊聲,循聲來看,隻見空中有把樸刀。當時布日古德躲避不及,樸刀正中頭盔,嚇得三魂悠悠,七魄蕩蕩。喊道:“我頭在否?”伸手來摸,心念尚在,那刀卻隻卡在頭盔上。因此布日古德不敢戀戰,迴馬便走。


    那阿典見走了布日古德,亦無心戀戰,正要賣個破綻再走。阮小七怒上心頭,氣性大發,轉使神威,覷見阿典露出,一樸刀把阿典攔腰劈作兩半。眾人見走了一將,又死了一將,都來歡唿,卻見後麵又來一軍。眾人迴頭看時,卻是山獅駝。眾人見狀,皆不敢匹敵。李俊喊道:“都入水裏去!”於是一發下水。金兵趕至岸邊,見水軍都入水裏去,山獅駝便教放箭。當時箭如雨下,射殺多少水泊豪傑。亦有張順、賈進兩個中箭,潛水而走。隻見河麵一片猩紅,血染滿紅。金兵見水軍走得遠了,也不敢追,都從水門入城裏去了。


    且說李俊引軍上岸往西去,一路上收容許多潰兵。行不多時,早望見李應軍馬。兩下合兵一處,訴說前事,皆不勝悲痛。李應道:“不想兩個兄弟遭此大難,我等當奮發圖強,以報此仇。”眾將紛紛附和。當下商議軍情,與大軍攻城,不必絮繁。


    再說城內石秀、燕青、樂和、孫新四個,早做打算,裹挾刀劍,來至衙前等候。見張屠戶引幾個人在彼,就來會合。原來燕青四個見張屠戶每日都來送肉,又探知他一個兄弟在牢中,於是就來試探則個。先做乞丐討肉,又不時地說宋江要來打城子。張屠戶聞說,也道:“早來打,也好救俺兄弟。”四個就來問:“甚麽兄弟。”張屠戶道:“俺兄弟原是本州守備下一個軍官,隻因不順大金,關押至此。”孫新道:“不順大金,如何勾得活命?”張屠戶道:“全因本州豪紳與俺兄弟有個交情,上下打點,卻隻求個終身監禁。”四個聞言,心道:“此人可用。”於是慢慢把宋江好處說了。張屠戶聞言,心知肚明,便道:“若能救俺兄弟出獄,願為將軍效命。”當時說了,又一番計議,才到今日。


    是夜,隻聽得宋兵四麵攻城,城中人馬空虛。石秀四個並張屠戶一夥先在門前望了一遭,不見門開,又踅到後門看視一遍。卻見後門虛掩著。樂和道:“想必是我等行跡暴露,知道我等要來拯救楊雄哥哥,這必是引誘我等入內的陷阱。”三個都是機敏的人物,自然認理。於是又迴來前門商議,石秀道:“如此,我與樂和在這裏救人,你兩個去賺開城門如何?”燕青道:“不妥,不妨殺入牢中,放走牢中這些人,攪得大亂如何?”張屠戶聞言,心道:“正好救我兄弟!”於是第一個同意。於是就教張屠戶敲開大門,見一公人開門。這張屠戶初一、十五必來送肉,因此孰慣,忙來聞訊。那公人喝道:“今日宋軍攻城,全城戒嚴,你怎地來!”張屠戶道:“每月初一、十五,從不落下,今日八月十五日,正好來送肉,隻求觀察賞臉。”那公人見肉在手中,正要來接。誰知張屠戶一手提肉,一手挽著剔骨尖刀,望見心胸便刺。見刺死了公人,往後把手一招。石秀幾個一發趕入內去。眾人先去牢中救了楊雄,就打開牢獄,放走一幹犯人。張屠戶也自尋著兄弟。當時拜謝石秀幾個,石秀道:“甭謝,且殺將出去,奪了城池才是。”於是,引這一夥人殺出牢來。


    當時牢中獄卒等人都在後院等候,誰知前麵卻被淪陷。紛紛趕到前麵來時,早不見了一眾囚犯,忙來報知吳孝民。原來這吳孝民早察覺城中有間隙,隻是不明人數,又想用計擒拿,私吞功勞,因此才不上報。如今行跡敗露,不得不上報完顏杲。就來銀安殿奏報:“城內有宋軍奸細,大破牢獄,放去許多罪囚。”當時完顏杲大驚道:“如之奈何?”吳孝民依舊安穩,說道:“都元帥不必擔憂,量這一群臭魚爛蝦,如何撼動我大金兵馬?可遣完顏銀術可將軍引軍鎮壓便可。”完顏杲認理,就叫銀術可引兵鎮壓。


    當時完顏銀術可正抵禦南門宋江,忽聞來報:“城中有細作大鬧城池,都元帥教將軍前往鎮壓。”銀術可恐南門有失,不敢領命,卻有兩個牙將道:“將軍但去無妨,我觀宋軍戰力不加,有幾個守備便可。”銀術可這才領命,調遣八百人,下城門來鎮壓石秀等人。一路望市心去,正撞見孫新、楊雄兩個。當時就來匹敵。三個鬥了多時,楊雄曾在牢中受刑,身上有棒傷,因此不敢戀戰,正要轉身,卻被銀術可一戟戳中大腿,跌倒塵埃。孫新正要來救,銀術可眼疾手快,打一個滾龍鏢,正中孫新心胸。孫新大唿一聲,死在血泊之中。可憐小尉遲,慘死中京城。有詩歎道:


    誰說孫新來湊數,我言好漢立成功。


    亡靈俊魄名羅列,總把新天換舊空。


    四下裏人都散了,完顏銀術可就叫左右把楊雄綁縛了上馬,再來市中心看一遭。卻見彼處烏泱泱一群人,卻見哪是百八十個死囚?縱有上千人,蜂擁而來。原來燕青一路廝殺,樂和一路高哥,唱得是宋江要為大遼複國。因此催動民心,教本州原有遼人、漢人相應。這些人民都念宋江、遼國的好,自然湊合反抗,各執農具出來與金兵廝殺。銀術可見狀,哪敢匹敵?引軍便走。正迴馬時,巷子裏竄出石秀。當時石秀手舞棍棒,劈頭蓋臉來打完顏銀術可。銀術可不曾提防,早被打蒙了,又被石秀一棍打落下馬。八百軍馬見狀,四散去了。石秀見一個金兵馬後是楊雄,要來救兄弟。便騎上完顏銀術可的戰馬,猛追而去。一路看看追上,隻聽兩側樓房上喊殺聲響,亂箭從房頂上射下來。石秀忙來抵擋,哪裏抵擋得住,早被射得兩肋如猥,死在箭雨之中。有一首《卜算子》歎道:


    拚命是三郎,石秀終浮伏。一覽胸懷淩雲誌,慧號如淳玉。


    玉也滾成珠,隻見珠光足。人喻無非一紙白,致死青人目!


    屋簷上正是王伯龍一彪人馬,原來當時吳孝民恐再有疏漏,又教王伯龍前去應援。王伯龍遠遠望見完顏銀術可被打落下馬,於是教人下馬,都上房子來埋伏,這才射死石秀。遠處燕青見石秀被射死在彼,忙教人馬往西去。樂和見完顏銀術可被打昏在彼,就引五七人綁縛了,一並帶走。眾人來至西門,卻見正是耶律玉珍守門。當時燕青道:“衝開城門,放宋軍入城裏來!”於是人民死囚一擁而上,來奪取城門。那裏守城將士正要射箭,耶律玉珍見一眾都是人民,便道:“我大金日後要施行仁政,不可損毀人民身體。”左右士卒道:“這般說,如何作戰?”耶律玉珍叫不要放箭,把槍頭倒轉,刀劍丟掉,隻用刀鞘、槍托作戰。眾金兵聞所未聞,奈何他是長官,隻得從命。於是金兵就用鈍器來與百姓爭鬥。


    卻說燕青殺至跟前,就見金兵不用刀槍,全是鈍器來迎,心中疑慮:“這夥金兵怎地恁般仁慈?”正思索,忽聽女將喊道:“兀那廝賊寇,裹挾我大金子民謀反,其心當誅!”燕青尋聲看時,正是耶律玉珍。燕青便心知肚明,暗暗喝彩道:“卻是個好女子。”就問道:“來將女子可留姓名?”耶律玉珍答道:“我乃大金國都元帥義女耶律玉珍是也!賊廝看劍!”說了,一手持劍,一手持鉤鑲來戰燕青。燕青手提一把尖刀抵住,隻是忒短,總夠不著。於是不意戀戰,瞥了耶律玉珍,來開大門。


    耶律玉珍迴頭去追時,金兵大半都被百姓、死囚打昏打死。隻能眼睜睜看著燕青打開城門,放宋軍入城。玉珍無奈,見大勢已去,隻得迴銀安殿內。當時完顏杲聽得報說完顏銀術可被擒,西門打開。隻得引軍從東門走了。大軍正要到東門去,撞見完顏宗望一彪人馬從水門迴來請功。完顏杲略有怒色道:“城池被破,甚麽功勞都沒了。”說罷,引大軍出城。完顏宗望等才知城破,也隨著走了。大軍將出城門,正撞見張萬仙一彪人馬,當時兩軍抵住,糾纏不清。不一時,就見完顏宗興一夥從山上下來。張萬仙恐他前後夾擊,隻得撤軍走了。完顏宗興接住完顏杲,正要報請功勞,誰知完顏杲道:“城池不保,何談功勞?”於是引軍再走。


    金兵一路狂奔,不知要去哪裏,忽聞探馬來報:“北路恩州被孫琪引兵攔住去路。”完顏杲叫苦不迭,吳孝民勸道:“不妨往東興中府暫居,以求卷土重來!”完顏杲認理,於是大軍都往東去。行至天明,忽聞水聲大作。卻見一條大江攔路。完顏杲問探馬道:“怎地領路至此!這是甚麽去處?”探馬迴報道:“此地名喚羖劷水。”完顏杲聞言大驚道:“此乃羊沒之地。”正說之間,又有探馬來報:“宋軍追將上來!”完顏杲聞言,叫苦不迭,仰天長歎:“確是天要亡我!”話音未落,隻見江對岸來一支軍馬。放眼望去,正是大金朝廷先鋒完顏神土門、當時神土門早備好浮橋,串聯起來,教水軍渡水紮牢。完顏杲這才引著眾人渡江。


    當時兩個見了,完顏杲大喜道:“賢侄來的正好,卻救俺一命。”完顏神土門道:“叔父受驚了。”正說之間,宋兵趕到,為首正是史進。見完顏杲已然渡江,隔江相望。完顏神土門喊道:“告訴你家宋江,他的好日子到頭了,我大國兵馬早到,定要收複中京!”史進聞言,大怒,要上浮橋。神土門就把浮橋拆散。史進見狀,隻得憤憤退兵去了。正是:逃出生天為元帥,再中厄運是先鋒。不知後事如何,請聽下迴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滸:換天改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非人哉1566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非人哉1566並收藏水滸:換天改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