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
裏應頻施變化中,連環妙計亦無窮。
遙觀亂樹楓飛火,近看狂枝火舞風。
水彩橫流舟逆走,黃蘆苦竹繞浪蔥。
終須一戰生亡欲,也鬥兵戈更立功。
話說宋江、吳用遣石秀、燕青、樂和、孫新四個潛入城中,隻待八月十五,裏應外合,取下大定府。看看又過兩日,柴進、李應等後軍都到,算來正值八月十五日。此時節應當闔家團圓,賞月觀風。隻是大軍營帳軍旗獵獵,刀劍蕭蕭,戰馬鳴鳴,人才濟濟。當日,宋江升帳點兵,眾人齊備。宋江道:“今日必要拿下城池,否則為時晚矣。眾家兄弟,有何良策?”朱武出列道:“元帥容稟,我意可遣西軍孫琪一部轉進大定府以北,既可阻住完顏杲退路,又可抵住大金軍隊,不知尊意如何?”宋江道:“雖是好計,然深入險地,不能久持,恐壞了兄弟性命。”吳用道:“既如此,可遣這一軍去打北麵恩州,騷擾地界。他金國若派兵去援,便叫早退,反複從之可也。”宋江認理道:“言之極當。”於是寫下軍令書信,遣神行太保戴宗送去。不必絮繁。
宋江又來問道:“此地如何攻取?”吳用道:“這幾日探馬把路數摸清,早畫了輿圖。”於是都來看圖。吳用點指道:“我看他城池南北兩側,一山一水,正好攻取。”宋江道:“這裏薄弱處,他怎不知,定不好取。”朱武道:“可把大軍分作四路,去打四門,消耗他軍部署,再遣兩路奇兵攻取,如何?”宋江道:“如此最當。”於是問眾將:“誰可領此重任?”自然有李俊、阮小五、阮小七、張順、孟康五個水軍將領出列道:“水路裏我等當仁不讓。”又有滾海龍賈進、太衝子水誌華兩個敢熾水軍頭領願往。宋江道:“如此最好,你幾個務必小心,看我等攻城,伺機入陣。”七個頭領領命,自去調遣人馬,搬運舟船,不在話下。
宋江又道:“不知南山一路誰人可往?”當下有解寶出列道:“我自第一個上山去!”後麵李逵道:“俺也去殺一遭。”又有湯隆、曹正、李立幾個願往。再有泰山羆呂章、哮天犬婁萬林兩個願往。宋江從之,便道:“你等山下等候,隻聽淩振號炮響動,便殺上山去,翻過城牆,占住城裏。”七個領命,自去準備飛爪雲梯等物,不必絮繁。
宋江吩咐攻城軍馬,教徐進引高托天並十員將領攻打西門,那十員將領?正是:
孫列、高托山、荊俊、端木忠、鄧成安、李玄、王進勇、馮善、危有福、盧士衡。
再教張萬仙引李太並十員將領攻打東門,那十員?正是:
楊江、張迪、沈春、袁剛、杜明溫、葉光、儲高、李緬、沈衛、蔣哉、
教李應、蔣敬引十員將領攻打北門,那十員?正是:
杜興、武胡、丁晨、鄭娘子、畢隆、張文彪、周地祖、景崇、孫佐、孫佑。
教柴進、李玉堂引十個頭領看守城寨,那十個?正是:
安道全、皇甫端、蕭讓、金大堅、裴宣、樊瑞、劉文若、倪乾、錢巨群、陳畢。
宋江又謂盧俊義、道:“賢弟隨我領剩餘兄弟直搗南門,再教淩振放號炮為信,眾將攻城!”盧俊義道:“但聽哥哥差遣,萬死不辭!”共有那幾個兄弟?正是:
吳用、朱武、嶽飛、史進、朱仝、穆弘、花榮、單廷圭、彭玘、淩振、王貴、武糾、郭箐、郭靖。
眾將當即領命,四散調兵遣將去了。隻待調遣得當,大軍四麵開出兵。早有探馬來報城中完顏杲處,完顏杲聞言大喜道:“眼見得優勢在我!正看這一仗反敗為勝!”於是隻要堅守,等南北兩軍迴信,便可出城廝殺。果然,四麵攻城打了一日,金軍穩如泰山,絲毫不顯慌張。看看傍晚,隻聽得南門外三聲號炮頻響。四麵大軍再度攻城。
不說四門如何攻城,這裏隻說兩部奇兵如何,先說南山一部。當時解寶、李逵聽得號炮響動,便引著眾人上山,來至半山腰,呂章也是慣走山路的獵戶,看了一遭,疑慮道:“怎不見山中走獸野鳥?忒安靜些。”此話說了,解寶也道:“我也疑惑,一路上不見鳥獸,恐是有埋伏?”李逵大喇喇道:“這山破破爛爛,鳥不拉屎也正常。”正說之間,忽聞兩側林中沙沙作響。湯隆機敏,挺鉤鐮槍尋聲去刺,見槍頭帶血,撥開草叢看時,卻是一隻毒蛇,早被刺死在叢裏。解寶等近前看了,大驚,眾人詢問為何,解寶道:“此乃兩頭蛇!”後麵呂章、婁萬林正要湊上前,卻被解寶攔著道:“你等不可看了!我兄長綽號兩頭蛇,隻因傳聞:‘見兩頭之蛇者必死無疑。’因此喚號。今日見了真家夥,恐不祥之兆。”呂章聞言,便道:“獵戶間口口相傳,不可不信。”於是解寶、湯隆兩個把這兩頭蛇埋了。解寶道:“如今隻好退兵,與公明哥哥說了,再作計議。”李立道:“大軍已然攻城,我等不用力,如何與公明哥哥交代?”眾人正疑慮。又聽得一陣風聲,吹得葉落,露出半山月光來。再看這山時,但見:
葉似飛刀樹似槍,風如劍氣月如霜。
寒光遍地輝衣甲,亂石穿天斷膽腸。
幾個商議不定之時,隻聽得四麵喊殺聲起。為首兩員將領,正是裴滿傑、裴滿俠。當時兩個引軍從左右殺來。解寶幾個大驚,慌忙分兵抵住。李逵見狀,殺心大起,舞動板斧來鬥裴滿傑,後麵曹正趕上助陣;解寶又來與爭鬥裴滿俠纏鬥,後麵李立趕上助陣。呂章、婁萬林、湯隆三個自來與兵馬纏鬥。兩邊混戰一場,裴滿傑、裴滿俠兩個見宋軍頗多,且都是步兵,在山間行走靈活,料敵不過,引軍走了。眾人要追,解寶道:“窮寇莫追,他那裏都是馬軍,且上山去!”於是引大軍上山來。正到山頭,又見兩軍步兵殺將下來。為首兩個大將,一個是完顏宗弼,一個是堅都赤那。解寶等人大驚失色,沒想到金兵竟然如此狡猾,派騎兵佯裝敗退,實際上卻早已在上山必經之路埋伏了步兵。當下解寶等眾人隻得遮攔招架,鬥了許久,忽聞身後馬蹄聲響,迴頭看時,裴滿傑、裴滿俠兩個引軍趕上。此時前有金兵,後無退路,眾人隻得向死而生。
當時解寶、李立抵住堅都赤那,李逵、曹正廝殺完顏宗弼,湯隆來鬥裴滿傑,呂章去打裴滿俠,婁萬林隻來與大軍廝殺。看看混戰多時,李立提槍來刺堅都赤那,堅都赤那順勢多了,一手擒住槍杆,一手提槍來刺。李立正要有樣學樣,伸手去抓堅都赤那的槍。誰知堅都赤那槍法精湛,把槍頭一旋一轉,壓下槍身,避開李立的手,直中李立心頭。當時解寶見李立中槍,心下大怒,挺叉來鬥。堅都赤那聞聲,忙來收槍,正迴頭,解寶叉尖早到,正戳瞎堅都赤那右眼。堅都赤那急忙招架,不三五合,身中一槍。堅都赤那噴一口血,迴頭看時,原來李立尚未身死,使了剩餘氣力,來刺堅都赤那。解寶見狀,也補上兩叉,隻把堅都赤那槊死。解寶認定堅都赤那死透了,再來看李立時,扶槍而立,也死在那邊。可歎催命判官,如今果歸黃泉。有詩歎道:
綠林好漢念宏圖,上應天星號地奴。
煉獄判官頻催命,如今命隕入酆都。
再說李逵、曹正兩個與完顏宗弼廝殺,鬥了十餘合,兩個不敵完顏宗弼氣力,隻得且戰且退。那邊婁萬林見狀,瞥了金軍,挺槍就來與李逵助戰。李逵見有援助,登時鼓足勇氣,又反殺迴去。三個步軍將領就來抵住完顏宗弼,完顏宗弼見狀,一旁又死了堅都赤那,因此不意戀戰,迴馬便走。三個風一般追上山去,不知如何。
那邊呂章提著樸刀與裴滿俠大戰二十餘合,裴滿俠手搦連枷,大發威風,呂章鬥他不過,隻得轉身便走。行之不遠,正撞見湯隆與裴滿傑亂鬥。那湯隆隻把鉤鐮槍來勾馬腿,裴滿傑怕他鉤鐮槍法,迴馬便走。當時湯隆接住呂章道:“你怎地退到俺這邊來?”呂章羞愧道:“俺鬥他不過,特來求援。”正說之間,裴滿俠趕上來廝殺。湯隆見狀,笑道:“看我勾他馬腿!”說了,就把鉤鐮槍耍開。裴滿俠不知這路槍法,自然被勾中了,那馬腿一斷,把裴滿俠跌下馬來,滾落塵埃。
那邊裴滿傑見自家弟弟落馬,有心來救,大喝一聲,迴馬殺來。湯隆、呂章兩個聽見身後吼聲,隻得棄了裴滿俠,再來與裴滿傑鬥。隻是裴滿傑留意馬腿,馬術嫻熟,湯隆連勾五七下,都不見勾中。裴滿傑看了多時,早記住套路,笑道:“就隻有這些手段,都用得盡了。”於是撇下二人,救了裴滿俠。又不意戀戰,迴馬便走。湯隆、呂章正要引兵去追,撞見解寶一彪人馬,解寶止住道:“窮寇莫追。”於是大軍止住。解寶看過一遭,卻不見李逵幾個,問道:“怎不見李逵、曹正、婁萬林三個?”眾人皆不知。有小校道:“望見三個上山去了。”正說之間,就見李逵三個從山上摸爬滾打下來。三個來至跟前,隻說:“金軍放火燒山。”眾人聞言大驚,果見山上濃煙滾滾,熱氣騰騰,火焰輝輝,燒下山來。眾人見狀,都望山下來。將到山嘴,就見山下也放起火來,燒上山來。眾人見狀,不知所措。曹正道:“為今之計,隻可蹚火而行,分散下山去,才能活命!”眾人認理,一發都入火裏去。當時湯隆、曹正兩個在火中迷了路,煙霧迷了眼,隻聽得四麵都是金兵喊殺之聲,兩個左衝右突,皆不能出,雙雙燒死在山火之中。可憐一對好漢,化作火中英靈。有詩歎道:
金錢豹子是湯隆,打鐵渾身有硬功。
也舞鉤鐮能殺敵,也揮將領展威風。
操刀曹正為廚子,剔骨挑筋最貫通。
此日身亡風火裏,漫天焰色遍山紅。
眾人繞開金兵,直奔火海,一路衝殺出來,卻隻有解寶、李逵、呂章、婁萬林四個逃出生天。李逵不見湯隆、曹正兩個,要殺迴去。解寶攔腰抱住道:“哥哥不可,且迴去與宋公明哥哥會合,再遣大軍來救!”李逵喝道:“都是兄弟,怎能見死不救。”兩個爭執不下,就見金兵趕上。呂章、婁萬林兩個隻得一人擒住李逵一隻腿,三個人抬著李逵,不敢怠慢,望本陣走了。
不說解寶等人如何,卻說北邊河道裏伏著李俊一彪水軍。當時賈進等聽見號炮聲響,正要出兵,李俊勸道:“兄弟莫急,我看北門尚未有敗跡,不可輕舉妄動。”水誌華人稱太衝子,氣性最急,當即說道:“既如此,我且潛入水裏,遊過去看視一遭,將軍尊意若何?”又有張順願往。李俊道:“也好,你兩個引些許水鬼去,莫要打草驚蛇!”於是兩個引了十數個覆水的小頭目,紛紛脫了甲胄衣物,赤條條地匾紮起水裩兒,都入水裏去。一時半刻不曾迴來,阮小五心急道:“怕不是遭遇金軍?”李俊道:“不曾聽見河麵上喊殺聲,不必擔心。”正說之間,見兩個從水裏迴來。李俊問過備細,兩個道:“北門征戰正酣,水門下都是船隻,有百八十人。”李俊聽了,心中暗喜道:“此時不出兵,更待何時。”便叫眾水軍一起殺將出去。隻見阮小五、阮小七、賈進三個當先,後麵李俊卷著大軍沿著河麵殺來。水門外船上將軍哪會水戰?被殺得七零八落,金軍兵士紛紛跳水逃生。張順、水誌華就來水裏撲殺。眾水軍大展神威,率部追殺,直殺得金軍片甲不留。阮小五見了大喜,對李俊讚道:“將軍真是智勇雙全,此役大獲全勝,當記首功。”李俊道:“此乃大家齊心協力之功,且攻破水門,一發入城裏去!”於是眾人收拾戰場,繳獲器械船隻等無算,又來攻城。
征進水門,忽聞後麵有水軍來報道:“身後出現一團船隻,上麵都是幹柴等物,怕是要火攻。”眾人聞言,大驚。李俊道:“我教孟康殿後,他卻如何?”水軍道:“孟將軍正在殿後,教俺先來報信。”李俊猛省道:“怎生忘了搜查身後!卻叫俺大軍中伏,俺的不是。”賈進道:“休說這些,需想法子退兵才是。”於是李俊道:“可都上北岸,與李應將軍會合!”眾人認理,於是教水軍去報與孟康知道。水兵去時,隻見河麵上火光衝天,又來尋孟康。正是:勝敗兵家多經曆,那家歡喜那家愁?不知孟康性命如何,請聽下迴分解。
裏應頻施變化中,連環妙計亦無窮。
遙觀亂樹楓飛火,近看狂枝火舞風。
水彩橫流舟逆走,黃蘆苦竹繞浪蔥。
終須一戰生亡欲,也鬥兵戈更立功。
話說宋江、吳用遣石秀、燕青、樂和、孫新四個潛入城中,隻待八月十五,裏應外合,取下大定府。看看又過兩日,柴進、李應等後軍都到,算來正值八月十五日。此時節應當闔家團圓,賞月觀風。隻是大軍營帳軍旗獵獵,刀劍蕭蕭,戰馬鳴鳴,人才濟濟。當日,宋江升帳點兵,眾人齊備。宋江道:“今日必要拿下城池,否則為時晚矣。眾家兄弟,有何良策?”朱武出列道:“元帥容稟,我意可遣西軍孫琪一部轉進大定府以北,既可阻住完顏杲退路,又可抵住大金軍隊,不知尊意如何?”宋江道:“雖是好計,然深入險地,不能久持,恐壞了兄弟性命。”吳用道:“既如此,可遣這一軍去打北麵恩州,騷擾地界。他金國若派兵去援,便叫早退,反複從之可也。”宋江認理道:“言之極當。”於是寫下軍令書信,遣神行太保戴宗送去。不必絮繁。
宋江又來問道:“此地如何攻取?”吳用道:“這幾日探馬把路數摸清,早畫了輿圖。”於是都來看圖。吳用點指道:“我看他城池南北兩側,一山一水,正好攻取。”宋江道:“這裏薄弱處,他怎不知,定不好取。”朱武道:“可把大軍分作四路,去打四門,消耗他軍部署,再遣兩路奇兵攻取,如何?”宋江道:“如此最當。”於是問眾將:“誰可領此重任?”自然有李俊、阮小五、阮小七、張順、孟康五個水軍將領出列道:“水路裏我等當仁不讓。”又有滾海龍賈進、太衝子水誌華兩個敢熾水軍頭領願往。宋江道:“如此最好,你幾個務必小心,看我等攻城,伺機入陣。”七個頭領領命,自去調遣人馬,搬運舟船,不在話下。
宋江又道:“不知南山一路誰人可往?”當下有解寶出列道:“我自第一個上山去!”後麵李逵道:“俺也去殺一遭。”又有湯隆、曹正、李立幾個願往。再有泰山羆呂章、哮天犬婁萬林兩個願往。宋江從之,便道:“你等山下等候,隻聽淩振號炮響動,便殺上山去,翻過城牆,占住城裏。”七個領命,自去準備飛爪雲梯等物,不必絮繁。
宋江吩咐攻城軍馬,教徐進引高托天並十員將領攻打西門,那十員將領?正是:
孫列、高托山、荊俊、端木忠、鄧成安、李玄、王進勇、馮善、危有福、盧士衡。
再教張萬仙引李太並十員將領攻打東門,那十員?正是:
楊江、張迪、沈春、袁剛、杜明溫、葉光、儲高、李緬、沈衛、蔣哉、
教李應、蔣敬引十員將領攻打北門,那十員?正是:
杜興、武胡、丁晨、鄭娘子、畢隆、張文彪、周地祖、景崇、孫佐、孫佑。
教柴進、李玉堂引十個頭領看守城寨,那十個?正是:
安道全、皇甫端、蕭讓、金大堅、裴宣、樊瑞、劉文若、倪乾、錢巨群、陳畢。
宋江又謂盧俊義、道:“賢弟隨我領剩餘兄弟直搗南門,再教淩振放號炮為信,眾將攻城!”盧俊義道:“但聽哥哥差遣,萬死不辭!”共有那幾個兄弟?正是:
吳用、朱武、嶽飛、史進、朱仝、穆弘、花榮、單廷圭、彭玘、淩振、王貴、武糾、郭箐、郭靖。
眾將當即領命,四散調兵遣將去了。隻待調遣得當,大軍四麵開出兵。早有探馬來報城中完顏杲處,完顏杲聞言大喜道:“眼見得優勢在我!正看這一仗反敗為勝!”於是隻要堅守,等南北兩軍迴信,便可出城廝殺。果然,四麵攻城打了一日,金軍穩如泰山,絲毫不顯慌張。看看傍晚,隻聽得南門外三聲號炮頻響。四麵大軍再度攻城。
不說四門如何攻城,這裏隻說兩部奇兵如何,先說南山一部。當時解寶、李逵聽得號炮響動,便引著眾人上山,來至半山腰,呂章也是慣走山路的獵戶,看了一遭,疑慮道:“怎不見山中走獸野鳥?忒安靜些。”此話說了,解寶也道:“我也疑惑,一路上不見鳥獸,恐是有埋伏?”李逵大喇喇道:“這山破破爛爛,鳥不拉屎也正常。”正說之間,忽聞兩側林中沙沙作響。湯隆機敏,挺鉤鐮槍尋聲去刺,見槍頭帶血,撥開草叢看時,卻是一隻毒蛇,早被刺死在叢裏。解寶等近前看了,大驚,眾人詢問為何,解寶道:“此乃兩頭蛇!”後麵呂章、婁萬林正要湊上前,卻被解寶攔著道:“你等不可看了!我兄長綽號兩頭蛇,隻因傳聞:‘見兩頭之蛇者必死無疑。’因此喚號。今日見了真家夥,恐不祥之兆。”呂章聞言,便道:“獵戶間口口相傳,不可不信。”於是解寶、湯隆兩個把這兩頭蛇埋了。解寶道:“如今隻好退兵,與公明哥哥說了,再作計議。”李立道:“大軍已然攻城,我等不用力,如何與公明哥哥交代?”眾人正疑慮。又聽得一陣風聲,吹得葉落,露出半山月光來。再看這山時,但見:
葉似飛刀樹似槍,風如劍氣月如霜。
寒光遍地輝衣甲,亂石穿天斷膽腸。
幾個商議不定之時,隻聽得四麵喊殺聲起。為首兩員將領,正是裴滿傑、裴滿俠。當時兩個引軍從左右殺來。解寶幾個大驚,慌忙分兵抵住。李逵見狀,殺心大起,舞動板斧來鬥裴滿傑,後麵曹正趕上助陣;解寶又來與爭鬥裴滿俠纏鬥,後麵李立趕上助陣。呂章、婁萬林、湯隆三個自來與兵馬纏鬥。兩邊混戰一場,裴滿傑、裴滿俠兩個見宋軍頗多,且都是步兵,在山間行走靈活,料敵不過,引軍走了。眾人要追,解寶道:“窮寇莫追,他那裏都是馬軍,且上山去!”於是引大軍上山來。正到山頭,又見兩軍步兵殺將下來。為首兩個大將,一個是完顏宗弼,一個是堅都赤那。解寶等人大驚失色,沒想到金兵竟然如此狡猾,派騎兵佯裝敗退,實際上卻早已在上山必經之路埋伏了步兵。當下解寶等眾人隻得遮攔招架,鬥了許久,忽聞身後馬蹄聲響,迴頭看時,裴滿傑、裴滿俠兩個引軍趕上。此時前有金兵,後無退路,眾人隻得向死而生。
當時解寶、李立抵住堅都赤那,李逵、曹正廝殺完顏宗弼,湯隆來鬥裴滿傑,呂章去打裴滿俠,婁萬林隻來與大軍廝殺。看看混戰多時,李立提槍來刺堅都赤那,堅都赤那順勢多了,一手擒住槍杆,一手提槍來刺。李立正要有樣學樣,伸手去抓堅都赤那的槍。誰知堅都赤那槍法精湛,把槍頭一旋一轉,壓下槍身,避開李立的手,直中李立心頭。當時解寶見李立中槍,心下大怒,挺叉來鬥。堅都赤那聞聲,忙來收槍,正迴頭,解寶叉尖早到,正戳瞎堅都赤那右眼。堅都赤那急忙招架,不三五合,身中一槍。堅都赤那噴一口血,迴頭看時,原來李立尚未身死,使了剩餘氣力,來刺堅都赤那。解寶見狀,也補上兩叉,隻把堅都赤那槊死。解寶認定堅都赤那死透了,再來看李立時,扶槍而立,也死在那邊。可歎催命判官,如今果歸黃泉。有詩歎道:
綠林好漢念宏圖,上應天星號地奴。
煉獄判官頻催命,如今命隕入酆都。
再說李逵、曹正兩個與完顏宗弼廝殺,鬥了十餘合,兩個不敵完顏宗弼氣力,隻得且戰且退。那邊婁萬林見狀,瞥了金軍,挺槍就來與李逵助戰。李逵見有援助,登時鼓足勇氣,又反殺迴去。三個步軍將領就來抵住完顏宗弼,完顏宗弼見狀,一旁又死了堅都赤那,因此不意戀戰,迴馬便走。三個風一般追上山去,不知如何。
那邊呂章提著樸刀與裴滿俠大戰二十餘合,裴滿俠手搦連枷,大發威風,呂章鬥他不過,隻得轉身便走。行之不遠,正撞見湯隆與裴滿傑亂鬥。那湯隆隻把鉤鐮槍來勾馬腿,裴滿傑怕他鉤鐮槍法,迴馬便走。當時湯隆接住呂章道:“你怎地退到俺這邊來?”呂章羞愧道:“俺鬥他不過,特來求援。”正說之間,裴滿俠趕上來廝殺。湯隆見狀,笑道:“看我勾他馬腿!”說了,就把鉤鐮槍耍開。裴滿俠不知這路槍法,自然被勾中了,那馬腿一斷,把裴滿俠跌下馬來,滾落塵埃。
那邊裴滿傑見自家弟弟落馬,有心來救,大喝一聲,迴馬殺來。湯隆、呂章兩個聽見身後吼聲,隻得棄了裴滿俠,再來與裴滿傑鬥。隻是裴滿傑留意馬腿,馬術嫻熟,湯隆連勾五七下,都不見勾中。裴滿傑看了多時,早記住套路,笑道:“就隻有這些手段,都用得盡了。”於是撇下二人,救了裴滿俠。又不意戀戰,迴馬便走。湯隆、呂章正要引兵去追,撞見解寶一彪人馬,解寶止住道:“窮寇莫追。”於是大軍止住。解寶看過一遭,卻不見李逵幾個,問道:“怎不見李逵、曹正、婁萬林三個?”眾人皆不知。有小校道:“望見三個上山去了。”正說之間,就見李逵三個從山上摸爬滾打下來。三個來至跟前,隻說:“金軍放火燒山。”眾人聞言大驚,果見山上濃煙滾滾,熱氣騰騰,火焰輝輝,燒下山來。眾人見狀,都望山下來。將到山嘴,就見山下也放起火來,燒上山來。眾人見狀,不知所措。曹正道:“為今之計,隻可蹚火而行,分散下山去,才能活命!”眾人認理,一發都入火裏去。當時湯隆、曹正兩個在火中迷了路,煙霧迷了眼,隻聽得四麵都是金兵喊殺之聲,兩個左衝右突,皆不能出,雙雙燒死在山火之中。可憐一對好漢,化作火中英靈。有詩歎道:
金錢豹子是湯隆,打鐵渾身有硬功。
也舞鉤鐮能殺敵,也揮將領展威風。
操刀曹正為廚子,剔骨挑筋最貫通。
此日身亡風火裏,漫天焰色遍山紅。
眾人繞開金兵,直奔火海,一路衝殺出來,卻隻有解寶、李逵、呂章、婁萬林四個逃出生天。李逵不見湯隆、曹正兩個,要殺迴去。解寶攔腰抱住道:“哥哥不可,且迴去與宋公明哥哥會合,再遣大軍來救!”李逵喝道:“都是兄弟,怎能見死不救。”兩個爭執不下,就見金兵趕上。呂章、婁萬林兩個隻得一人擒住李逵一隻腿,三個人抬著李逵,不敢怠慢,望本陣走了。
不說解寶等人如何,卻說北邊河道裏伏著李俊一彪水軍。當時賈進等聽見號炮聲響,正要出兵,李俊勸道:“兄弟莫急,我看北門尚未有敗跡,不可輕舉妄動。”水誌華人稱太衝子,氣性最急,當即說道:“既如此,我且潛入水裏,遊過去看視一遭,將軍尊意若何?”又有張順願往。李俊道:“也好,你兩個引些許水鬼去,莫要打草驚蛇!”於是兩個引了十數個覆水的小頭目,紛紛脫了甲胄衣物,赤條條地匾紮起水裩兒,都入水裏去。一時半刻不曾迴來,阮小五心急道:“怕不是遭遇金軍?”李俊道:“不曾聽見河麵上喊殺聲,不必擔心。”正說之間,見兩個從水裏迴來。李俊問過備細,兩個道:“北門征戰正酣,水門下都是船隻,有百八十人。”李俊聽了,心中暗喜道:“此時不出兵,更待何時。”便叫眾水軍一起殺將出去。隻見阮小五、阮小七、賈進三個當先,後麵李俊卷著大軍沿著河麵殺來。水門外船上將軍哪會水戰?被殺得七零八落,金軍兵士紛紛跳水逃生。張順、水誌華就來水裏撲殺。眾水軍大展神威,率部追殺,直殺得金軍片甲不留。阮小五見了大喜,對李俊讚道:“將軍真是智勇雙全,此役大獲全勝,當記首功。”李俊道:“此乃大家齊心協力之功,且攻破水門,一發入城裏去!”於是眾人收拾戰場,繳獲器械船隻等無算,又來攻城。
征進水門,忽聞後麵有水軍來報道:“身後出現一團船隻,上麵都是幹柴等物,怕是要火攻。”眾人聞言,大驚。李俊道:“我教孟康殿後,他卻如何?”水軍道:“孟將軍正在殿後,教俺先來報信。”李俊猛省道:“怎生忘了搜查身後!卻叫俺大軍中伏,俺的不是。”賈進道:“休說這些,需想法子退兵才是。”於是李俊道:“可都上北岸,與李應將軍會合!”眾人認理,於是教水軍去報與孟康知道。水兵去時,隻見河麵上火光衝天,又來尋孟康。正是:勝敗兵家多經曆,那家歡喜那家愁?不知孟康性命如何,請聽下迴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