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
泰道亨時戒複隍,繁星往事可嗟傷!
正邪別上有強弱,罔克分中是聖狂。
話說宋江把前事備細上報宋皇得知,宋皇龍顏大怒,於是將宋江所寫檄文稍加潤色,禦筆丹書,昭告天下,檄文曰:
“便觀海內,君有善惡,王分良莠,國各居之。善君賢者治國也,惡君小人殃國也。何謂之賢君?或德曉於百姓,或才顯於社稷。何謂之劣君?馭眾生而無德行,居高位而無才幹,求公法而謀私利,取民望而禍天下。此四者,縱覽古今中外,唯金國無有不得!故金國真劣之也,而君臣必惡名者也。
完顏者,蠻夷也。名號黃金,卻言神聖。起於遼朝,成於節度。初為一州,後遣宗族。得半壁江山,由是大噪。遼國上下,糜不聞名?遂有趨於其者,世立國謂之金。金人唯之是從,如拜天尊。金國之本,起與遼朝之衰,本如是平常。金雖以本族盛,獨居上京十三州,然不念故國舊恩。瀼使群族洶洶茫茫,滅遼朝,侵土地,揚異族,尊金名。如此,遼朝盡覆,然不知足。爾又教舉國南下,侵朕大宋,犯朕邊庭,擾朕國度,殺朕百姓。種種惡行,累累罪果,卻不提及。一如惡霸屠殺,牽連天下,而自謂之曰善。一時之間,上下嘩然,涕泗如雨,民不聊生。而金猶自得,招搖至今。且假為興國,大言炎炎,實則屠戮百姓,更為食之。聞之惹得天下惶恐,而金以為樂!死生體大,人命關天,樂於食人之蠻族,尚去禽獸遠矣!而君無所動,族不可遏,求立於塗炭生靈之大勢,正是驅眾而無德也!
金國郎主何哉?雖是一國之君,曾無絲毫功績,常與狼王自居,而狼猶勝於君者多矣。常於奴婢登台,如塗粉墨,身法不成,精神不支。先祖若知,如何自處?似此夢中教誨,又怎得神髓?然則爾族無堪用者乎?無勝於今君者乎?噫籲嚱!便視之,果然!狼以淫威立於群,犬以乞尾尊於前。觀之天下,怎無虎豹?當敵狼犬也!郎主成於民,而不善待民。在其位而不能盡其責,是居高而無才也!
眾臣無厭,欲臣異己;結群浩蕩,假意興國;嗟彼猖獗,為戰而戰;濫行公權,倚律謀貪。兩國諸州,深受賊害;舉國良田,毀之太半;百官凋敝,萬家心寒;經年積蓄,毀於一旦!
自大宋宣和年間,天下苦金國暴起,皆願生啖其肉,滅金國於極北。朕之大宋則起兵罰之。合天道,正民心,順理解,致法情。有天子用心,將士用力,因此大勝於金。然我天朝上國,願施德行王化,不棄爾等蠻夷劣質,約和談平,以求天下安全。狼犬自度戰敗,急於自保,同意和談,麵上純善之姿態盡顯。雖然顯善,曰之有罪,罪不在己。其下眾臣通知書言,如獲至寶。常言:‘既吾郎主萬歲自謝稱臣於爾等,胡為生非乎?’爾縱有斯文,情義不深;縱文情深,我臣盡焚!得此一謝,所失之地可以複得乎?所失之人可以複見乎?得此一謝,何用之有?汲汲於一家之事,戚戚於一人之言。而名曰合約,實則暗殺我大國使臣,使兩國不能互信,是求公法而謀私利也!
上主貪縱,下臣貪虐;內奸外兇,主從皆然。且臣以狼犬為神,不以民生為本。更不知:‘民為重,社稷次,君為輕。’之大道。唿號四海,見笑於天下。用一族之眾而國譽大損,你國孰能忍?如今見合圍之勢,始知不利,於是外通西夏,謂之縱奸;內結嫌臣,謂之合佞。奸佞鼎力,民不堪言;每欲發聲,如鯁在喉。
朕聞其中有完顏希尹者,酷愛漢化。凡過境時,總攬收書籍,仍遍告天下道:‘漢人德我。畢文化維係之功,皆在於我!’豈不知若無你等,華夏文化,何來浩劫?你中書籍,皆漢人書寫。累年積月,正成大德意誌。竊有心人之功德,曾無廉恥,大盜者無過於此!如此強盜,也堪美名?且蠻夷巧學文字,後無深邃,其下得漢化而散廣,次後必如邯鄲學步,難成人形。毀我而侵,擾我而滅,殺我而盡。是可忍孰不可忍!金國所為,置天怒人怨若罔聞,知世情道義而不顧,是取民望而禍天下也!
綜上所述,金國可以稱惡名,盡可知矣!而世有小人,惡名高遠,安能不除?望天下共和,勠力討賊,同克金國。當滅其君,選賢舉能,以真善君者為郎主。罪其妄行公法,剿滅奸佞,無使橫行。上達天聽,神佛日月可鑒。此邪國惡道,不除不足以慰世人,不除不足以平民憤,不除不足以謝心頭之恨。乾坤共往,同心協力。橫掃八荒,肅清寰宇。一日不克,一日不棄。勢討金賊,豈曰無衣!”
隻說檄文念畢,宋江及其麾下眾人皆道:“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當下士氣高漲,眾文武皆昂揚。宋江就與眾商議取中京之事,吳用道:“可教孫琪一部從檀州直取灤平縣,我等直取興化縣,就把北安州圍住,便可與完顏杲正麵交鋒。”宋江認理,當即望孫琪處通信。吳用又來分兵:
教盧俊義為主將,朱武為軍師,引二十四員將軍為先鋒,那二十四員?正是:
嶽飛、史進、朱仝、穆弘、花榮、楊誌、彭玘、單廷圭、丁得孫、楊雄、石秀、燕青、李逵、解寶、李袞、李俊、阮小五、張順、阮小七、宋萬、王定六、時遷、孫新、王貴。
再教徐進引高托天並十五員將領為左翼,那十五員?正是:
孫列、高托山、賈進、荊俊、端木忠、水誌華、鄧成安、李玄、王進勇、馮善、危有福、盧士衡、景崇、孫佐、孫佑。
張萬仙引李太並十五員將領為右翼,那十五員?正是:
楊江、張迪、沈春、袁剛、杜明溫、呂章、葉光、儲高、李緬、婁萬林、沈衛、蔣哉、畢隆、張文彪、周地祖。
再教柴進、李應引十四員副將為合後,那十四員?正是
蔣敬、杜興、李立、孟康、湯隆、曹正、李玉堂、武胡、劉文若、丁晨、鄭娘子、倪乾、錢巨群、陳畢。
宋江與吳用則領剩餘軍馬為中軍,迤邐望北安州來。盧俊義率部一路先鋒,逢山開路,遇水搭橋。途中遇到幾股金兵,但都被輕鬆擊退。不數日,抵達北安州城外興化縣。
且說當時北安州內完顏杲正等消息,隻見山獅駝引眾迴來,說殺死許多宋兵宋將,完顏杲大喜,卻不見夾穀烈英,便問何在?山獅駝道:“夾穀將軍被宋軍炮石砸死,屍體不得帶迴。”完顏杲聽得折了心腹愛將,大哭一聲,隻覺耳暈目眩,氣血上湧,口內噴出一股鮮血來。再見麵皮黃蠟,唇口紫蘇,指甲青黑,眼目無光。未知五髒如何,先見四肢不舉。眾將見狀,都急忙來救起完顏杲,半晌方才蘇醒,對兩個副元帥說道:“我們今番必然死在宋江手下,不得取勝了。自從退守以來,如此不利,連連損折了我多少將領,更兼俺的愛將在彼!”完顏宗翰勸道:“主帥休說此言,以懈軍心。當初破大遼之時,大小完全迴京,皆是天數。今番折了這許多將士,此是各人壽數。先鋒何故自喪誌氣?”完顏杲道:“副元帥言之極當。雖然天數將盡,今日聽了這般兇信,不由我不傷心!”完顏宗望勸道:“主將請休煩惱,勿傷貴體。且請理會調兵接應,以防宋軍。”完顏杲哭道:“我如今心亂如麻,如何勘定軍情大事,且休言,容我緩些時日,再做打算。”於是遣散眾人,不在話下。
於是數日不曾調遣兵卒,是日,有金兵哨馬得知宋江消息,迴北安州與完顏杲報說:“宋江率大軍望本州進發,教玉麒麟盧俊義為前部先鋒,徑出景州,過興隆縣,由臥如來山望興化縣而來。”完顏杲謂兩位副元帥道:“我進心情不佳,以後軍事,托付二位。”說了,離席去了。完顏宗翰、完顏宗望四目相覷,完顏宗翰道:“今宋江長驅大進,都元帥卻甩下偌大一個家業,如之奈何?”完顏宗望道:“見今隻得出兵相抗,才能守住北安州。”完顏宗翰、完顏宗望二人商議已定,便整點軍馬。留下完顏希尹、完顏京守城。自領大軍,望東南去。
看看正到興化縣城,早有本地守備將領堅都赤那引軍來報:“昨夜盧俊義來打城子,不曾攻下,已退十五裏安營紮寨。”完顏宗翰聞言大喜道:“你這人卻是天縱奇才,竟能用一縣之兵力,抵住宋軍這許多人馬。”完顏宗翰當下便吩咐賞了,又問過姓名,堅都赤那稟報了。完顏宗望好奇,問道:“你這名字不是大金言語,卻是哪裏人士?是何意思?”堅都赤那道:“副元帥容稟,下官蒙古人氏,姓氏乃雄狼之意。”眾人大悟,二人遂率領金軍先入縣城安歇。待入城裏,完顏宗翰又問道:“可知宋軍現在何處紮營?”堅都赤那答道:“據下官所知,宋軍在離城十五裏處臥如來山下安營。”完顏宗翰略一思考,轉頭對完顏宗望道:“敵軍初戰失利,士氣定然受挫。我軍可趁其立足未穩,夜裏去襲他營寨,必能大勝。”完顏宗望點頭稱是,眾人隻等夜深,再調遣精兵強將,向臥如來山進軍。
是夜,月光如晝。黃昏時候披掛已了,馬摘鸞鈴,人披軟戰,軍卒銜枚疾走,一齊乘馬。本縣守備將領堅都赤那當先引路,眾人跟著。轉過山徑,約行了半個更次,前麵撞見三五十個伏路小軍,完顏宗翰、完顏宗望二人分軍結果了,不曾逃迴一個。大軍又轉過一層山嘴,到得山下時,已有二更。隻見堅都赤那把槍尖一指,遠遠地一碗紅燈。完顏宗翰勒住馬問道:“有紅燈處是那裏?”堅都赤那道:“那裏便是盧俊義營柵。”急催動人馬近前。遠遠地聽得山腰上寨內,更鼓分明,營寨旌旗招展,。兩人商量後決定分兵四路,完顏宗翰率一軍從進攻南麵,完顏宗望則帶人繞到宋軍北麵包抄,東麵是耶律餘睹、西麵是完顏宗弼,留下完顏撻懶、堅都赤那接應。
隻聽得四麵發聲喊,一擁殺入寨來。隻見寨門大開,寨中燈燭輝煌。四個情知中計,急退不迭。宋寨中一聲炮響,左有嶽飛、王貴、李逵、丁得孫四將,右有史進、朱仝、穆弘、解寶四將,前是盧俊義、楊雄、石秀、燕青四將,後麵花榮、楊誌、彭玘、單廷圭四將。一齊奔殺攏來。寨內李俊、阮小五、張順、阮小七、李袞、宋萬、王定六、孫新、時遷九員將領,領蠻牌長槍,水步兩兵,滾殺出寨來。金兵大敗,四散逃命。術甲被楊誌一金刀砍死。準葛被阮小五殺死。宋兵把宗翰、宗望、宗弼、餘睹四隊人馬圍在垓心。看看危急,卻得完顏撻懶同堅都赤那領兵救應。
當時混殺一陣,嶽飛要取完顏宗弼,卻被完顏撻懶攔著。完顏撻懶喊道:“休傷俺家元帥!”嶽飛見狀,揮舞長槍,如蛟龍出海,直刺完顏撻懶。完顏撻懶側身躲開,揮動手中雙錘,來捶嶽飛。嶽飛看他勢大力沉,不敢招架,騰挪轉身躲過,又把長槍來刺。兩人你來我往,難分勝負。嶽飛靈光一現,當即虛晃一槍,完顏撻懶以為嶽飛露出破綻,提雙錘猛撲上前,要使個雙峰貫耳。誰知嶽飛順勢彎腰一帶,見完顏撻懶腰腹大開,刺槍挑落馬下,一命嗚唿。此時,其他宋將紛紛趕來,將金兵殺得丟盔卸甲。完顏宗翰、完顏宗望等人見大勢已去,率領殘部狼狽逃竄。看看追了二三裏山路,恐有埋伏,便就收兵。這正是朱武的空寨之計。有詩為證:
攻城敗隱臥如來,算得金軍夜殺災。
四麵伏兵圍敗犬,完顏破出退徘徊。
當夜,盧俊義不敢怠慢,就來計點軍士,萬幸折去不多。隻是亂軍中折了兩員將領,又重傷一人。惹得心哀。正是:用計大勝本為興,亂軍縱死卻是命。不知隕落那幾顆繁星,請聽下迴分解。
泰道亨時戒複隍,繁星往事可嗟傷!
正邪別上有強弱,罔克分中是聖狂。
話說宋江把前事備細上報宋皇得知,宋皇龍顏大怒,於是將宋江所寫檄文稍加潤色,禦筆丹書,昭告天下,檄文曰:
“便觀海內,君有善惡,王分良莠,國各居之。善君賢者治國也,惡君小人殃國也。何謂之賢君?或德曉於百姓,或才顯於社稷。何謂之劣君?馭眾生而無德行,居高位而無才幹,求公法而謀私利,取民望而禍天下。此四者,縱覽古今中外,唯金國無有不得!故金國真劣之也,而君臣必惡名者也。
完顏者,蠻夷也。名號黃金,卻言神聖。起於遼朝,成於節度。初為一州,後遣宗族。得半壁江山,由是大噪。遼國上下,糜不聞名?遂有趨於其者,世立國謂之金。金人唯之是從,如拜天尊。金國之本,起與遼朝之衰,本如是平常。金雖以本族盛,獨居上京十三州,然不念故國舊恩。瀼使群族洶洶茫茫,滅遼朝,侵土地,揚異族,尊金名。如此,遼朝盡覆,然不知足。爾又教舉國南下,侵朕大宋,犯朕邊庭,擾朕國度,殺朕百姓。種種惡行,累累罪果,卻不提及。一如惡霸屠殺,牽連天下,而自謂之曰善。一時之間,上下嘩然,涕泗如雨,民不聊生。而金猶自得,招搖至今。且假為興國,大言炎炎,實則屠戮百姓,更為食之。聞之惹得天下惶恐,而金以為樂!死生體大,人命關天,樂於食人之蠻族,尚去禽獸遠矣!而君無所動,族不可遏,求立於塗炭生靈之大勢,正是驅眾而無德也!
金國郎主何哉?雖是一國之君,曾無絲毫功績,常與狼王自居,而狼猶勝於君者多矣。常於奴婢登台,如塗粉墨,身法不成,精神不支。先祖若知,如何自處?似此夢中教誨,又怎得神髓?然則爾族無堪用者乎?無勝於今君者乎?噫籲嚱!便視之,果然!狼以淫威立於群,犬以乞尾尊於前。觀之天下,怎無虎豹?當敵狼犬也!郎主成於民,而不善待民。在其位而不能盡其責,是居高而無才也!
眾臣無厭,欲臣異己;結群浩蕩,假意興國;嗟彼猖獗,為戰而戰;濫行公權,倚律謀貪。兩國諸州,深受賊害;舉國良田,毀之太半;百官凋敝,萬家心寒;經年積蓄,毀於一旦!
自大宋宣和年間,天下苦金國暴起,皆願生啖其肉,滅金國於極北。朕之大宋則起兵罰之。合天道,正民心,順理解,致法情。有天子用心,將士用力,因此大勝於金。然我天朝上國,願施德行王化,不棄爾等蠻夷劣質,約和談平,以求天下安全。狼犬自度戰敗,急於自保,同意和談,麵上純善之姿態盡顯。雖然顯善,曰之有罪,罪不在己。其下眾臣通知書言,如獲至寶。常言:‘既吾郎主萬歲自謝稱臣於爾等,胡為生非乎?’爾縱有斯文,情義不深;縱文情深,我臣盡焚!得此一謝,所失之地可以複得乎?所失之人可以複見乎?得此一謝,何用之有?汲汲於一家之事,戚戚於一人之言。而名曰合約,實則暗殺我大國使臣,使兩國不能互信,是求公法而謀私利也!
上主貪縱,下臣貪虐;內奸外兇,主從皆然。且臣以狼犬為神,不以民生為本。更不知:‘民為重,社稷次,君為輕。’之大道。唿號四海,見笑於天下。用一族之眾而國譽大損,你國孰能忍?如今見合圍之勢,始知不利,於是外通西夏,謂之縱奸;內結嫌臣,謂之合佞。奸佞鼎力,民不堪言;每欲發聲,如鯁在喉。
朕聞其中有完顏希尹者,酷愛漢化。凡過境時,總攬收書籍,仍遍告天下道:‘漢人德我。畢文化維係之功,皆在於我!’豈不知若無你等,華夏文化,何來浩劫?你中書籍,皆漢人書寫。累年積月,正成大德意誌。竊有心人之功德,曾無廉恥,大盜者無過於此!如此強盜,也堪美名?且蠻夷巧學文字,後無深邃,其下得漢化而散廣,次後必如邯鄲學步,難成人形。毀我而侵,擾我而滅,殺我而盡。是可忍孰不可忍!金國所為,置天怒人怨若罔聞,知世情道義而不顧,是取民望而禍天下也!
綜上所述,金國可以稱惡名,盡可知矣!而世有小人,惡名高遠,安能不除?望天下共和,勠力討賊,同克金國。當滅其君,選賢舉能,以真善君者為郎主。罪其妄行公法,剿滅奸佞,無使橫行。上達天聽,神佛日月可鑒。此邪國惡道,不除不足以慰世人,不除不足以平民憤,不除不足以謝心頭之恨。乾坤共往,同心協力。橫掃八荒,肅清寰宇。一日不克,一日不棄。勢討金賊,豈曰無衣!”
隻說檄文念畢,宋江及其麾下眾人皆道:“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當下士氣高漲,眾文武皆昂揚。宋江就與眾商議取中京之事,吳用道:“可教孫琪一部從檀州直取灤平縣,我等直取興化縣,就把北安州圍住,便可與完顏杲正麵交鋒。”宋江認理,當即望孫琪處通信。吳用又來分兵:
教盧俊義為主將,朱武為軍師,引二十四員將軍為先鋒,那二十四員?正是:
嶽飛、史進、朱仝、穆弘、花榮、楊誌、彭玘、單廷圭、丁得孫、楊雄、石秀、燕青、李逵、解寶、李袞、李俊、阮小五、張順、阮小七、宋萬、王定六、時遷、孫新、王貴。
再教徐進引高托天並十五員將領為左翼,那十五員?正是:
孫列、高托山、賈進、荊俊、端木忠、水誌華、鄧成安、李玄、王進勇、馮善、危有福、盧士衡、景崇、孫佐、孫佑。
張萬仙引李太並十五員將領為右翼,那十五員?正是:
楊江、張迪、沈春、袁剛、杜明溫、呂章、葉光、儲高、李緬、婁萬林、沈衛、蔣哉、畢隆、張文彪、周地祖。
再教柴進、李應引十四員副將為合後,那十四員?正是
蔣敬、杜興、李立、孟康、湯隆、曹正、李玉堂、武胡、劉文若、丁晨、鄭娘子、倪乾、錢巨群、陳畢。
宋江與吳用則領剩餘軍馬為中軍,迤邐望北安州來。盧俊義率部一路先鋒,逢山開路,遇水搭橋。途中遇到幾股金兵,但都被輕鬆擊退。不數日,抵達北安州城外興化縣。
且說當時北安州內完顏杲正等消息,隻見山獅駝引眾迴來,說殺死許多宋兵宋將,完顏杲大喜,卻不見夾穀烈英,便問何在?山獅駝道:“夾穀將軍被宋軍炮石砸死,屍體不得帶迴。”完顏杲聽得折了心腹愛將,大哭一聲,隻覺耳暈目眩,氣血上湧,口內噴出一股鮮血來。再見麵皮黃蠟,唇口紫蘇,指甲青黑,眼目無光。未知五髒如何,先見四肢不舉。眾將見狀,都急忙來救起完顏杲,半晌方才蘇醒,對兩個副元帥說道:“我們今番必然死在宋江手下,不得取勝了。自從退守以來,如此不利,連連損折了我多少將領,更兼俺的愛將在彼!”完顏宗翰勸道:“主帥休說此言,以懈軍心。當初破大遼之時,大小完全迴京,皆是天數。今番折了這許多將士,此是各人壽數。先鋒何故自喪誌氣?”完顏杲道:“副元帥言之極當。雖然天數將盡,今日聽了這般兇信,不由我不傷心!”完顏宗望勸道:“主將請休煩惱,勿傷貴體。且請理會調兵接應,以防宋軍。”完顏杲哭道:“我如今心亂如麻,如何勘定軍情大事,且休言,容我緩些時日,再做打算。”於是遣散眾人,不在話下。
於是數日不曾調遣兵卒,是日,有金兵哨馬得知宋江消息,迴北安州與完顏杲報說:“宋江率大軍望本州進發,教玉麒麟盧俊義為前部先鋒,徑出景州,過興隆縣,由臥如來山望興化縣而來。”完顏杲謂兩位副元帥道:“我進心情不佳,以後軍事,托付二位。”說了,離席去了。完顏宗翰、完顏宗望四目相覷,完顏宗翰道:“今宋江長驅大進,都元帥卻甩下偌大一個家業,如之奈何?”完顏宗望道:“見今隻得出兵相抗,才能守住北安州。”完顏宗翰、完顏宗望二人商議已定,便整點軍馬。留下完顏希尹、完顏京守城。自領大軍,望東南去。
看看正到興化縣城,早有本地守備將領堅都赤那引軍來報:“昨夜盧俊義來打城子,不曾攻下,已退十五裏安營紮寨。”完顏宗翰聞言大喜道:“你這人卻是天縱奇才,竟能用一縣之兵力,抵住宋軍這許多人馬。”完顏宗翰當下便吩咐賞了,又問過姓名,堅都赤那稟報了。完顏宗望好奇,問道:“你這名字不是大金言語,卻是哪裏人士?是何意思?”堅都赤那道:“副元帥容稟,下官蒙古人氏,姓氏乃雄狼之意。”眾人大悟,二人遂率領金軍先入縣城安歇。待入城裏,完顏宗翰又問道:“可知宋軍現在何處紮營?”堅都赤那答道:“據下官所知,宋軍在離城十五裏處臥如來山下安營。”完顏宗翰略一思考,轉頭對完顏宗望道:“敵軍初戰失利,士氣定然受挫。我軍可趁其立足未穩,夜裏去襲他營寨,必能大勝。”完顏宗望點頭稱是,眾人隻等夜深,再調遣精兵強將,向臥如來山進軍。
是夜,月光如晝。黃昏時候披掛已了,馬摘鸞鈴,人披軟戰,軍卒銜枚疾走,一齊乘馬。本縣守備將領堅都赤那當先引路,眾人跟著。轉過山徑,約行了半個更次,前麵撞見三五十個伏路小軍,完顏宗翰、完顏宗望二人分軍結果了,不曾逃迴一個。大軍又轉過一層山嘴,到得山下時,已有二更。隻見堅都赤那把槍尖一指,遠遠地一碗紅燈。完顏宗翰勒住馬問道:“有紅燈處是那裏?”堅都赤那道:“那裏便是盧俊義營柵。”急催動人馬近前。遠遠地聽得山腰上寨內,更鼓分明,營寨旌旗招展,。兩人商量後決定分兵四路,完顏宗翰率一軍從進攻南麵,完顏宗望則帶人繞到宋軍北麵包抄,東麵是耶律餘睹、西麵是完顏宗弼,留下完顏撻懶、堅都赤那接應。
隻聽得四麵發聲喊,一擁殺入寨來。隻見寨門大開,寨中燈燭輝煌。四個情知中計,急退不迭。宋寨中一聲炮響,左有嶽飛、王貴、李逵、丁得孫四將,右有史進、朱仝、穆弘、解寶四將,前是盧俊義、楊雄、石秀、燕青四將,後麵花榮、楊誌、彭玘、單廷圭四將。一齊奔殺攏來。寨內李俊、阮小五、張順、阮小七、李袞、宋萬、王定六、孫新、時遷九員將領,領蠻牌長槍,水步兩兵,滾殺出寨來。金兵大敗,四散逃命。術甲被楊誌一金刀砍死。準葛被阮小五殺死。宋兵把宗翰、宗望、宗弼、餘睹四隊人馬圍在垓心。看看危急,卻得完顏撻懶同堅都赤那領兵救應。
當時混殺一陣,嶽飛要取完顏宗弼,卻被完顏撻懶攔著。完顏撻懶喊道:“休傷俺家元帥!”嶽飛見狀,揮舞長槍,如蛟龍出海,直刺完顏撻懶。完顏撻懶側身躲開,揮動手中雙錘,來捶嶽飛。嶽飛看他勢大力沉,不敢招架,騰挪轉身躲過,又把長槍來刺。兩人你來我往,難分勝負。嶽飛靈光一現,當即虛晃一槍,完顏撻懶以為嶽飛露出破綻,提雙錘猛撲上前,要使個雙峰貫耳。誰知嶽飛順勢彎腰一帶,見完顏撻懶腰腹大開,刺槍挑落馬下,一命嗚唿。此時,其他宋將紛紛趕來,將金兵殺得丟盔卸甲。完顏宗翰、完顏宗望等人見大勢已去,率領殘部狼狽逃竄。看看追了二三裏山路,恐有埋伏,便就收兵。這正是朱武的空寨之計。有詩為證:
攻城敗隱臥如來,算得金軍夜殺災。
四麵伏兵圍敗犬,完顏破出退徘徊。
當夜,盧俊義不敢怠慢,就來計點軍士,萬幸折去不多。隻是亂軍中折了兩員將領,又重傷一人。惹得心哀。正是:用計大勝本為興,亂軍縱死卻是命。不知隕落那幾顆繁星,請聽下迴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