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


    嶺外瘴魂多不返,塚中枯骨亦如刑。


    稍寬末後因奎宿,暫仆中間得彗星。


    蚤日大程知反覆,莫年小範要調停。


    書生幾點殘碑淚,一吊諸賢地下靈。


    話說耶律師與楊雄大戰,不見輸贏。於是就賣個破綻,要放楊雄入懷裏來。那楊雄哪裏吃他閃?也不攻去,就把大刀一搪,來打耶律師腳下。耶律師步下穩牢,躲過那刀,又來廝鬥。兩個又鬥十餘合,楊雄漸漸不敵,刀法亂將起來。一旁盧俊義看得手癢,便要來廝殺一二。於是叫道:“兄弟且迴,看俺與他廝鬥。”楊雄聞言,迴身便走。耶律師也不追,看看盧俊義,大笑道:“都說玉麒麟乃大宋第一員猛將,本領高超。在我看來,不過土雞瓦狗。縱使你來戰我,休討到絲毫便宜。”盧俊義道:“大話人人都說得,你莫囂張。”說了,挺一把丈二鋼槍步行出陣。兩個就在垓心爭鬥。果然好鬥,如何見得?但見:


    刀來猛虎下山,槍去一條蛟龍。刀刀不離天靈蓋,槍槍緊挨心頭尖。這個鬥癡臨陣許仲康,半點風侵不進;那個黑煞降生尉遲恭,一身雨打未濕。壯士發怒,隻把殺招使出來;豪傑生嗔,卻將死式用過去。


    兩個鬥了五十餘合,相爭不下。左右人馬看了,都驚呆了。尤其被困金軍,一個個目瞪口呆,也不廝鬥,看二人打鬥入迷。一旁秦明、董平等都暗自歡喜,也來喝彩。且看盧俊義揮舞長槍,望耶律師心窩刺去。耶律師側身躲開,就把猿臂一張,揮刀去砍盧俊義軟肋。盧俊義亦把狼腰一扭,躲過那刀,隨後猛起一腳踹去。耶律師不曾提防,小腹早著,向後跳開幾步,才穩住身形。耶律師暗自驚歎:“這廝果然名不虛傳,身手不凡。”思忖一番:“許是他槍法出眾,若毀了槍,必不如俺。”於是又來爭鬥。此一番耶律師不打盧俊義,專攻他手裏那條槍。堪堪鬥了十餘合,耶律師暴喝一聲,跳將起來,使個力劈華山,望盧俊義劈頭蓋臉打來。盧俊義也不懼他,橫槍遮攔。隻聽一聲脆響,手中長槍彎曲的斷裂開來。眾人見狀大驚。說時遲,那時快。盧俊義早反應過來,先把長槍一拋,再將兩個拳頭去耶律師臉上虛影一影,忽地轉身便走。耶律師見他沒了軍器,搶將來。被盧俊義一飛腳踢起,踢中小腹上。這小腹吃了盧俊義兩腳,自是疼痛,雙手按了,便蹲下去。盧俊義迴身一踅,踅將過來。那隻右腳早踢起,直飛在耶律師額角上,踢著正中,把盔子踢飛,那人望後便倒。盧俊義追入一步,複一腳,踢開耶律師手中那把刀。又踏住胸脯,提起這醋缽兒大小拳頭,望耶律師臉上便打。原來這正是武鬆絕技,喚做“玉環步,鴛鴦腳”。當年梁山泊上武鬆愛耍這般平生的真才實學,盧俊義見了,便淺學個雛形,卻在這裏用了。


    那耶律師臉上挨了許多拳,隻覺眼冒金星。當下大怒,使盡渾身力氣掙紮,望見盧俊義的拳,左手擒住,右手放空來打。盧俊義見了,也用左手擒住。當下兩個英雄豪傑插著手,都不肯放。腳下膝頂著膝,就在垓心角力,難解難分。正在此時,盧俊義望見耶律師腳下破綻,當即伸左腿去絆,直取下盤。誰知這正是耶律師故意露出的破綻,見盧俊義出腳,就把左腿一曲,盤住盧俊義右腿,順勢一卷身子,正把盧俊義膝蓋彎了。盧俊義當即順勢卷了腿腳,側翻去卸了力,兩個這才鬆手。盧俊義不敢怠慢,忙滾兩圈起身,跳出圈子,心中暗想:“此人好俊的一身本領,若不生擒,歸我大宋所用,豈不可惜?”於是又來放對。耶律師已然氣力不加,但見盧俊義氣不喘,心不跳,似是有用不盡的千鈞力氣,當下不敢再鬥。誰知盧俊義不讓,大喝一聲,如猛虎下山般撲來,招式淩厲,氣勢逼人。耶律師見狀,不敢硬接,側身閃過,正迴頭看時,盧俊義早到跟前,劈頭蓋臉一番拳腳,就把耶律師打的昏死過去。盧俊義就把耶律師橫拖倒拽,活捉了去。


    本陣裏楊雄、石秀見狀,都來誇讚盧俊義武藝高強。那夥金軍看的心驚肉跳,哪個敢來施救?陀滿郜見狀,亦不敢反抗,當即率眾下馬投降。盧俊義便叫燕青、李俊受禮,收攏這些降兵。大軍都迴範陽郡。此時宋江後部早到,盧俊義便與宋江說了備細。宋江道:“賢弟武藝愈發精湛,真乃大宋之幸,愚兄之福。”盧俊義謙遜道:“正是哥哥領兵有方,俺一人勇武,如何取得萬裏江山?”眾人又說了許多恭敬的話。宋江又教盧俊義陪安道全看治耶律師。耶律師轉醒時,早被五花大綁,口中大罵宋賊道:“大丈夫死則死矣,救我作甚?”安道全聽了也沒好氣,便道:“草藥珍貴,浪費你身。若不是公明哥哥叫我來,你想俺救你也沒得。”數內一個醫士恐二人爭吵,就來勸開安道全。安道全隻吩咐些用藥的事,便去了。


    盧俊義見耶律師轉醒了,就帶來宋江麾下參見。宋江一見耶律師一表非凡,心中大喜,便有愛將之心。忙來說道:“快快鬆綁。”左右楊雄勸道:“元帥容稟,這廝武藝高強,不可鬆綁。”宋江道:“有盧俊義在此,誰能興風作浪?”眾人聽說了,也不反駁,就來鬆綁。兩個小廝上前來正要鬆綁,那耶律師隻把玉體一搖,罵聲宋賊道:“休假惺惺憐憫,俺既敗了,隻求一死。”一旁李逵聽得真切,圓睜怪眼,摩拳擦掌,大怒道:“好個不識好歹的矬鳥!我宋江哥哥今日饒你不死,你竟罵俺家哥哥!”正要來鬥。那耶律師卻毫不畏懼,仰頭大笑道:“你家哥哥無非大宋朝廷的狗,你卻是狗底下狗,也敢在我麵前狂吠?”這話說了,不止李逵,一個個都怒將起來,要殺這廝。盧俊義見狀,趕忙上前勸阻:“眾兄弟息怒,此人性格剛烈,想必是一時衝動,才會口出狂言。”宋江就來安撫眾人,卻也笑道:“你說俺是朝廷鷹犬,你卻不是麽?我曾得知你本是遼國皇親貴胄,卻不想為家國出力,投靠仇敵,如之若何?”耶律師道:“我雖遼國貴胄,隻是不曾得了些許恩賞。大金待我不薄,正是伯樂之恩。”宋江歎了口氣道:“原來如此,可惜你明珠暗投,金人不過是利用你罷了。如今我大宋兵強馬壯,目即殺敗金人,更有遼國郎主詔書,天下遼人多投於此。”耶律師不信,宋江道:“既如此,我便送你迴京,你親自與你的郎主說罷。”於是遣幾個牙將,將耶律師帶下,不日押解送望京師。


    待撤了耶律師,眾人依舊不忿,隻是都不說得。當下宋江又來商議攻城之策,正說之間,忽有探馬來報說:“金人遣一員大將,名喚山獅駝,已渡水而來,正在城下搦戰。”宋江等聞言,都來城頭上觀望,就見城下烏壓壓一片黑雲,正是金兵。看那軍馬時,擺得整齊。但見:


    列列旌旗發威風,森森戈戟迸寒光。卒分前後擺長蛇,將布左右如猛虎。人晃盔甲升殺氣,馬裹鋼鐵落征塵。錯蹬對手亂交加,來往去留穩陣方。乾坤內,三千兵正見好漢,成敗間,為首將也觀英雄。


    有首《遍地錦》讚道:


    祭起陰雲共舒卷,溢乾坤、殺塵難斷。舞鞭錘、善戰英雄,劃戟劍,能征好漢。


    刺前心、縱馬橫槍,斬豪胸,斧搶頭顯。一整群、都擻精神,直殺得、天搖地轉。


    宋江看罷了陣勢,再看頭一個引軍黑旗上金絲編織十三個大字,書:“大金國殿前禦林軍統領山獅駝”,再看旗下,有三個將佐,先看見中間當前一個,正是山獅駝全副披掛,果是英雄無比。如何見得?但見:


    黑鐵炭一張瘦臉,狠粗疏兩道黃眉。雷公嘴,渾如怪鳥;波斯鼻,活像油瓶。落腮胡,賽過雞毛刷帚;蒲扇耳,盡道耙田祖宗。一雙鬼眼,白多黑少;兩隻毛拳,好似銅錘。分明是催命判官,又道是無常惡鬼。


    有首《中興樂》讚道:


    鐵盔鳳翅卷烏雲,飛袍墨染全身。擺獅搖帶,鞓舞熊紋。胸前銀甲紅巾。舞征塵。手持腳踏,雲根抹綠,寶馬嘶頻。


    鎏金鏜摒退魔神。武功可勝麒麟。虎龍雄將,霹靂能臣,號獅駝效忠君。莽昆侖。一腔豪血,雙眸兇猛,威力千鈞。


    再看左右兩個,乃是一母同胞,生的一模一樣。先見左邊一個,穿一領靛藍色征袍,軟皮盔甲,名喚獨吉燁,能用一杆月牙戟,有萬夫不當之勇。有詩讚道:


    殺氣橫空月戟寬,征雲遍地跨雕鞍。


    熊腰虎背青光眼,縱馬持韁敵膽寒。


    再看右邊一個,穿一領紫棠色征袍,也是軟皮盔甲,名喚獨吉建,使一杆點鋼槍,百十人不敢近身。有詩讚道:


    雄氣堂堂貫鬥牛,狼腰虎體瞪鷹眸。


    鋼槍抖卷紅纓雨,縱馬飛身蓋九州。


    當下宋江看罷了來人,城下山獅駝道:“城上宋人聽著,聽聞俺的兄弟耶律師被你內裏一個喚作玉麒麟盧俊義的擒了,今日特來比試武藝,要迴俺的兄弟,若有不從,俺一個個都殺得淨了罷休!”宋江聞言,問道:“誰人敢出城迎敵?”便有秦明道:“自然是小弟先鋒!”宋江從之。秦明下了城頭,披掛已了,騎了那匹火炭赤馬,引一軍出得城來。勒住馬謂對陣喝道:“兀那廝甚山獅子,山駱駝的,敢來與俺決一死戰麽?”山獅駝聞言,也不惱怒,哈哈大笑道:“我知道你的名姓,不是那盧俊義親自來,我怎出手?”於是教左手邊獨吉建出馬。獨吉聚馬挺槍,來鬥秦明。秦明見狀,拍馬舞狼牙棒,直衝獨吉建。二馬相交,鬥到二十餘合,不分勝負。對陣裏山獅駝見秦明這般,暗想道:“這秦明果然有些手段!”暗暗記下心頭。


    且看獨吉建鬥不過秦明,隻得賣個破綻,迴馬就走。秦明不知是計,拍馬趕來。獨吉建覷個真切,迴身一槍,正中秦明前胸,打下馬來。幸得秦明眼疾手快,微微搪開那槍,因此未能穿心,隻是左肋早著。後麵宋軍見狀,急待救應,卻被金軍兩翼殺來,衝動陣勢,不能向前。獨吉建見狀,教小校就把秦明五花大綁擒了。城上宋江望見秦明被擒,大驚失色,急忙道:“誰去救秦明?”董平、張清兩個性急,便領命下城來救。


    獨吉建見又有宋兵出城,為首兩個將軍,便挺槍道:“一個不濟事,卻來兩個廝鬥?我怎怕你?”張清聽得真切,便道:“董平哥哥且慢動手,看我擒他!”率先挺槍對敵,不三五合,迴馬便走。獨吉建笑道:“你也會用迴馬槍?”不屑來追,就立馬垓心。張清瞅準獨吉建在那裏笑,撚一顆石子在手,也不迴身,抱鞍轉臂,迴手便投。獨吉建自在那裏笑,不曾提防暗器,早中了口腔,被石子打掉許多牙齒。登時口噴鮮血,吃痛迴馬便走。張清迴身來追,又發兩顆石子,一顆正中後腦,一顆正中背心。獨吉建被砸的眼花繚亂,認不清東南西北,隻覺得天旋地轉,登時跌落馬下。左右宋軍見狀,一發趕上擒了。


    山獅駝在本陣見了,大怒,正要去救獨吉,卻被董平橫槍立馬攔在道上。董平道:“想救你的牙將,取秦明將軍來換!”山獅駝看董平手搦雙槍,暗忖一迴:“這廝便是雙槍將董平,不可小覷,他身後那個蠻子便是耍石子的張清,慣會暗器傷人,有此二人在,恐不能施展身手。”便道:“既如此,你我都放了人,再堂堂正正來鬥,莫教那蠻子用暗器!”董平不敢專斷,來問宋江。宋江首肯,於是兩個交換俘虜。各自把人綁縛了,抬到馬上。再各出一個小校牽馬,都到垓心換馬。雙方換了人,各自問安以畢。董平、張清和秦明迴了城上。


    那邊山獅駝提手中鎏金鏜,驅胯下烏錐馬,拍馬向前問道:“那個與我廝殺?”隻聽宋江身旁一將道:“我來!”宋江迴頭看時,卻是這一員勇將。不是這人登場,有分教:山獅駝逞能顯勇武,宋公明大敗禦林軍。不知此人是誰,請聽下迴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滸:換天改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非人哉1566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非人哉1566並收藏水滸:換天改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