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


    方才二月太平日,幾縷春風過北垓。


    當即迷霾遮百裏,奸邪卷土又重來。


    話說當下惹怒一條好漢,正是武鬆早到。宋江見了,思忖道:“許是武鬆賢弟聽了那家文老漢也是賣炊餅的,因此思念兄長,這才大發雷霆。”就來勸慰武鬆。一旁吳用道:“若是文淑姑娘心有不甘,故來托夢於公明兄長,隻是不敢近前,隻認得認軍旗下鬱保四兄弟,所以才托夢兄弟,也算合理。”鬱保四聞言認理,宋江道:“我既受她所托,定當為她討迴公道。”武鬆接著道:“公明哥哥要理國事,不能因私廢公,小弟願為代勞,就叫高清這廝就地正法。”宋江大喜道:“幸虧兄弟在此,為兄長之事費心。”當即同意。武鬆又來問李雲道:“不知這高清現在何處?”李雲答道:“自高俅處刑之後,那高家如今已不在此地,據說舉家遷往不知何處去了。”眾人聽得這話,都做為難姿態。宋江心思一番:“本以為輕而易舉之事,這才答應那冤魂,誰知竟是這般無頭無尾的勾當?”便道:“兄弟,此事一時難成,不妨愚兄再做商議則個。”武鬆卻道:“無妨,即便追查到天涯海角,總不叫公明哥哥在陰陽兩界食言而肥。”宋江本欲再勸,但見武鬆堅毅之色,溢於言表,這才同意。眾好漢紛紛響應,都願隨武鬆一同前往。武鬆道:“我此去走訪江湖,不知甚麽年月迴來,眾位兄弟當輔佐大哥,不必跟隨。”吳用道:“二郎去不急一時,且待我與公明兄長做宴,為兄弟送行不遲。”武鬆道:“也好。”當下無話,於是各自散了。


    又過兩日,看看春暖花開,武鬆收拾行李得當,又有孫新夫婦也收拾了包袱。眾人都來宋江家中赴宴。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說些過往,談天說地。到晌午頭裏,武鬆道:“俗話說:天下無不散之宴席。哥哥不必苦留,我等趁著天早,該當出發。”宋江不再挽留,隻是叮囑武鬆萬事小心。武鬆與孫新夫婦便辭別眾人。孫新、顧大嫂兩個,帶了十幾個伴當,迴登州去了。而武鬆則踏上尋找高家的路途。一路上,武鬆四處打聽高家下落。後來得了消息,為文家報仇雪恨,這都是後話,這裏不必絮繁。


    宋江送走武鬆三人,一月裏無甚要事。自三月起,盧俊義時常來書,道:“多有金人騷擾邊庭,致使百姓不得安寧。”宋江便迴書:“可令百姓南遷。”盧俊義從之,一時相安無事。是日,宋江正與吳用商議軍務,忽有秦明遣人來報說:“金兵聚集蔚州,遣一員大將完顏宗弼南下,正臨北寨。”宋江大驚失色,連忙召集眾將商量對策。此是三月中旬的話。吳用道:“即目日暖風和,草青沙軟,正好廝殺。”宋江道:“軍師有何見教?”吳用道:“必得一人,直投北麵探聽虛實,迴報我處,預作準備。”宋江道:“軍師此論,允合吾心。恁弟兄中不知那個敢去?”隻見坐次之中一個人應道:“兄弟願往。”眾人看了,都道:“須是他去,必幹大事。”此人正是戴宗。宋江道:“探聽軍情,多虧殺兄弟一個。雖然賢弟去得,必須也用一個相幫去最好。”楊林便道:“兄弟幫哥哥去走一遭。”宋江笑道:“兄弟做不得這事,莫非忘了祝家莊?”楊林道:“今番去時,不做解魘的法師便了。”宋江道:“也好,你二人這便出發,可先與秦明會合,我等大軍即到。”當日兩個收拾了行裝,便往北去。


    且不說戴宗、楊林去蔚州打聽消息。卻說金國東路軍完顏宗望遣完顏宗弼為先鋒,領大軍四萬餘人,比到蔚州,於路教眾多管軍的頭領,各自部領所屬軍馬,於城外安營紮寨去了,隻帶親衛軍馬入城來。完顏宗弼卸了戎裝衣甲,徑投府中去與眾將商議。當下有遷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名喚徒單捷達。此人善騎射,有勇略,精通女真、契丹文字,正是完顏宗望親信的人。怎生樣貌?但見:


    桃花眼上豎眉紆,口正唇方三綹須。


    臉闊膚黃如病態,鼻粗耳大體豐腴。


    兩個見了,各敘禮罷,請入後堂深處坐定。完顏宗弼道:“去歲秋冬南下,本該直取宋國都城,誰知有那宋江一夥,兵分三路而來,宗翰、宗望二元帥不敵,屢屢敗退,如今春暖花開,播種要事已了,農耕少敘,又該發兵。都元帥完顏杲力舉俺做東路軍先鋒,今朝不比往日,應當一雪前恥,掃清環宇,才不負都元帥信重。如今即將兵臨城下,隻是不知如何取事最好,因此特來詢問,望指教一二。”徒單捷達道:“先鋒不要煩惱,想來去歲宋江隻不過打個出其不意,因此連戰連捷。如今我等兵甲足備,軍心振奮,戰將力勇,糧草充足。怎不能比及宋江?依我愚意,我軍隻差薩滿法師,要再請在朝法師到此,正是完備之際,再作個道理。”完顏宗弼認理,便寫信一封,望完顏杲都元帥知道。


    卻說書信到了完顏杲手中,完顏杲道:“宗弼先鋒要取薩滿法師助陣,不知如何?”當下有完顏藥師道:“聞聽宋江處有個會法的道士,喚作混世魔王樊瑞,先鋒此舉,正是有備無患。”完顏杲聞言道:“隻是去歲我大國師臨陣,至今不見下落,探馬迴報,說是被宋軍陣裏一個喚作公孫勝的一清道人封印。如今再遣法師,不是自尋死路?”左右完顏希尹道:“據我所知,公孫勝亦被我大國師封印,因此不見詳細,隻遣法師前往便是。”完顏杲思索片刻後,決定派遣薩滿法師援助完顏宗弼,便向朝廷索要人員。此事傳入大內,金國郎主道:“眾愛卿有何舉薦賢能?”左右國師麾下再京薩滿赫哲出列道:“迴稟郎主萬歲,我赫真一族,世襲大金俸祿,如今願遣二人並二百族人征伐前線,為萬歲分憂。”金國郎主聞言大喜道:“愛卿若舉用,必無差錯。即令起行,飛捷報功,加官賜賞,高遷任用。”赫哲奏道:“此二人乃我族一對同胞兄妹,哥哥喚作赫哲雅山,妹妹喚作赫哲雅火。都會薩滿通天妙法。臣舉保此二人,可以征殺南蠻。助完顏杲都元帥早日南進,克定中原。”郎主準奏,降下旨意:“著京都監天司即便差人齎敕前往星夜宣取。”當日朝罷,赫哲就於監天司撥一員軍官,齎擎旨意,前去宣取。當日起行,限時定日,要赫哲兄妹赴京聽命。


    卻說赫哲兄妹正在自家坐地,聽得門人報道:“有聖旨特來宣取二人赴京,有委用的事。”赫哲兄妹與本州官員出郭迎接到宗族廟廳下。開讀已罷,設筵管待使臣。火急收拾了法術器械,牛鹿羊羔,帶引二百族人,一同使命,離了本州,星夜赴京。於路無話。早到京師城內監天司前下馬,來見赫哲總監。


    當日赫哲正在監天司坐衙,門吏報道:“家鄉本州宣到赫哲雅山、雅火兄妹到此,見在門外。”赫哲大喜,叫喚進來參見了。這正是本族的人,也算親人相見,當下談話許多。赫哲道:“我在萬歲千舉薦你二人,正是要為家族發揚光大,你等莫要教俺失望。”赫哲雅山道:“叔父放心便是,我與妹妹必然竭盡全力,為國盡忠,為族爭光。”赫哲欣喜,便教二人住下。次日早朝,引見郎主。大金郎主看了二人打扮如何?但見:


    頂個雕羽鷙毛帽,穿領彩絲亂絛袍,滿身彎環琳琅卷,一體猛獸皮革裹。


    再看二人樣貌如何?但見:


    口開如噴血,發豎如朱砂。槎牙如枯樹之形,猙獰似精靈之狀。怒目圓睜,斑斑血跡尚鮮豔,汙氣衝人,點點染痕猶帶紅。春秋二祭成常例,早晚三時吐火光。不是惡神為戕患,定應妖怪作深殃。


    郎主看罷大驚,不似人形。忙問道:“愛卿,你的族人如何這般模樣?”赫哲答道:“郎主萬歲容稟,此乃人皮麵具,我族人凡用法者,皆不以真麵目示人。”郎主好奇,問道:“就連俺也不能相見一麵?”赫哲為難,雅山卻道:“既是我主萬歲要看,怎能不見一麵?”於是二人取下麵具,正是郎才女貌之相,天人儀表之姿。郎主甚喜,就賜寶馬兩匹。二人就謝恩道:“萬歲隆恩浩蕩,隻是我兄妹自有坐騎,不必再賜。”郎主聞言,隻得再賜金銀,二人亦不受道:“我等不以金銀為意,還請郎主免賜。”郎主道:“俺的法師,卻要甚物見禮?”雅山道:“郎主要賜,可賜筆墨紙硯為禮。”郎主道:“這個好辦。”正要擢人去取。雅山勸阻道:“非是尋常之物,而是萬歲殿上禦用才好。”郎主不知就裏,隻是從之,便道:“賞賜便是。”就叫左右黃門官捧筆墨紙硯四個物件賞賜了。二人拜謝已了,自領族人出京,馳援前線。數日後,法師抵達軍中,完顏宗弼甚喜迎著,與眾將商議破敵之策。完顏宗弼道:“如今文武齊備,何當出軍。”徒單捷達建議直取真定府。於是大軍浩浩蕩蕩都往真定府北寨來。


    再說此事早被戴宗、楊林二人打聽的仔細,迴來報知宋江。戴宗又道:“如今楊林兄弟暫留秦明一軍處,我自迴來與兄長報說,不止東路一軍,沿海一路與西路軍亦有動向,特來報知。”宋江聞言,當即下令,教孫琪、徐進二人小心為上,隻等敵軍動作,便要反攻北進。吳用勸道:“既然大軍已到,當把眾軍人馬齊聚蔚州邊陲。”宋江認理,於是一麵四散下去,教各地軍馬都到北寨匯合,一麵自領大軍北進與秦明會合。


    隻說秦明得了楊林消息,歎一聲道:“賊軍請來慣會妖法的妖人,我等凡軍如何匹敵?”單廷圭道:“如此隻得堅守不出,等公明兄長或俊義兄長引樊瑞到此,再做匹敵。”索超聞言怒道:“怕他怎地?”魏定國亦道:“正是,他那裏縱有法術,俺這裏也有火藥。淩振兄弟這幾月不曾閑著,送來許多火藥,俺便使一軍把火葫蘆埋下,叫他每進一寸,都如地獄一般,也好等得公明兄長到此,將軍以為如何?”秦明聞言大喜,乃道:“此計甚好,便依你行。”當下遣魏定國、鄭天壽、薛永、時遷四個頭領,各領火葫蘆五十餘隻,遣人於北麵大茂山兩處山嘴埋下,專等金軍到此。


    當日完顏宗弼遣兩個遼人牙將並五百兵馬先行,正轉過大茂山山嘴,早聽得山下炮響,一連放了三個火炮,兩個打在路邊,一個直打到大軍中央。土裏淺淺埋著火葫蘆,浴火見著,登時烈焰漲天,炮聲震地,兩個牙將並五百餘人炸死者眾多,十幾個後軍僥幸活得,紛紛迴馬便走。完顏宗弼得知,怒道:“宋人好大膽,卻敢猛虎揪須?”當即引軍過山。完顏宗弼率部繼續前行,沒走多久,就看到前方道路兩旁設有大量鹿角拒馬。當下完顏宗弼心中暗叫不好,以為有宋軍埋伏,不敢前行,便派探馬四下裏前去探路。不一時,探馬迴來報說:“雖不見宋軍身影,於路上卻有許多蹤跡。”完顏宗弼聞言笑道:“雕蟲小技,怎能瞞我?”當即下令迴馬,先往西去,繞過大茂山再行。


    原來這這正是時遷的建議,使了個疑兵之計。當時魏定國見炸退金軍,正要轉迴。時遷進言道:“隻怕這一炸,不能暫緩金軍腳步,不妨紮些拒馬攔著,叫他以為軍埋伏在此,他若狐疑,必然退軍。”薛永道:“正是此理,時遷果然機敏。”於是眾人這才紮欄拒馬在此。退軍時時遷又道:“隻把足跡存留,擾亂敵軍視聽,他必信以為真。”於是此計才成。四人見金兵退迴山裏,迴來報說,眾人聽了大笑。阮小二道:“金人愚笨,這等計謀卻看不出,就退兵去了。”朱仝道:“兄弟不可小覷此人,大戰在即,務必嚴謹。”秦明認理。正是:平安方兩月,戰事又重來。不知後事如何,請聽下迴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滸:換天改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非人哉1566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非人哉1566並收藏水滸:換天改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