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
善使雙槍一撞直。當先奮勇馬飛馳。
殺翻漢賊家兄弟,入甕城門閉也遲。
沒羽施謀頻妙用,州城異手又誰知?
逃奔敗戰走金將,驅散蠻夷讚宋師。
話說唿延灼領了吳用將領,戴宗道:“這裏送達,還有一封書信要送,小可不便多留,告辭。”兩個說完,戴宗便走了。唿延灼送走戴宗,聚集眾將商議,眾兄弟爭先恐後,都要立功,唿延灼恐傷了義氣,乃道:“我這裏有個法子,你等以為如何?”眾人聞言,都來問詢。唿延灼道:“我看當下可分做四軍,董將軍去打北門;歐將軍去打西門;鄧將軍去打南門,我自引一軍去打東門。韓、彭二將則在城西南埋伏,若有逃兵,不可放走一個。”董平急切道:“將軍擺布既當,我這便收拾人馬去。”眾人聞言,都領命去了。當日唿延灼率部抵達臨城下,下令四麵攻城。守軍亦出四軍抵擋。
且說董平一馬當先,引軍衝向北門,卻見那門前早擺成一個陣勢。為首兩個將軍,這兩個卻是漢人,又是親兄弟,那哥哥喚作李立,弟弟喚作李雲。當時見了董平,李立出馬道:“兀那廝宋人,最好投降大金,我李立亦能求劉彥宗將軍將你納入漢軍麾下。”董平聽了,心底有怒,乃道:“你那廝自詡漢人,又投降異族,做了金狗的走狗,卻好意思來我這裏招降?”頓了頓,似是想起甚麽,又問道:“你那廝姓甚名誰?方才卻沒聽清。”李立道:“既不投降,叫你死個明白。俺們是李家兄弟,我叫李立,這是俺弟弟李雲。”董平聽了姓名,啐一口道:“甚鳥人,也配與俺兄弟同名同姓?且吃俺雙槍。”說了,舞雙槍批馬而來。李立見了,手執鐵槊,直取董平。董平那對鐵槍,神出鬼沒,人不可擋。二人交戰五七迴合,李立力怯,拍馬逃迴陣中。
陣裏李雲見自家哥哥不能取勝,便仗鋼槍前去交戰,接住董平廝殺,替迴李立。兩個在征塵影裏,殺氣叢中,鬥到十七八合,不分勝敗。交戰良久,李立恐怕李雲有失,便教鳴金收軍。李雲勒馬迴來。董平欲追,手舉雙槍,直追殺入陣來。隻見對陣裏一箭射來,要中董平麵門。董平不慌不忙,使左手舞槍撥開那支箭。見敵軍較遠,當下急中生智,佯裝中箭,伏鞍迴馬便走。原來李立見李雲被追,有心要助陣,以此暗中射這支箭來。李雲見董平中箭迴馬,忙迴身追殺。李立亦收了那張弓,出馬來助陣。董平見李立、李雲兩個追來,又不是很遠,心中暗忖道:“果然中計,且看俺從龔旺兄弟那學來的手藝如何!”覷見李立、李雲,就來輕舒猿臂,款扭狼腰,迴身便把雙手綠沉槍望空投出。李立、李雲兩個哪知董平有這般動作?猝不及防,登時一槍一個都槊穿胸膛,哀嚎一聲,翻身落馬,登時死在血泊裏。有詩為證:
虎將舞雙槍,英雄心膽狂。
攻施新手技,好漢猛兒郎。
當下董平見投翻了二將,心下大喜道:“俺出師了。”掣出沙魚鞘中寶劍,迴馬來至二人屍身跟前,一劍一個剁下頭來,乃道:“下輩子換個姓名便了。”言畢,寶劍歸鞘,先把頭顱掛在得勝鉤上,又取迴雙槍。對陣裏漢軍見了,俱驚駭不已,匆匆忙忙都要迴城。董平在那裏見了,怎會放得這個機會?心思道:“趁他亂作一團,也好殺入城中。”當下上馬,引軍殺奔城池。就見那夥漢軍一半在城外,一半在城裏,又有人要來關城門,卻關不上。就被董平率騎兵衝散,都殺到城裏,見他揮舞雙槍,如入無人之境。城中守軍、百姓驚慌失措,混作一團,四處逃竄。董平問左右道:“東西哪座城門較近?”有牙將道:“東門較近。”於是董平當即引兵望東門來,一路上無人敢擋。此時節,唿延灼正在攻城,忽聽得城內大亂,再看城樓上金軍旗幟紛紛倒了,立起一麵麵宋軍旗幟。再看認軍旗,正是董平的旗幟。不一時,大門從內打開。唿延灼見狀,當即下令,一發衝入城裏,正與董平相合,董平道:“將軍去西門,小將再去南門。”唿延灼認理,當下分兵去了。
唿延灼就來西門放進歐鵬;董平就來南門放進鄧飛。兩個將軍見城門大開,紛紛引軍入城。城裏漢軍見大勢已去,一個個都不抵抗,紛紛投降。當下唿延灼安撫城民,收拾俘虜。又有董平提二將頭顱請功,唿延灼大讚,於是一麵望韓滔、彭玘處報知,一麵收拾城郭。韓、彭二將早在城外西南等候,見許多逃兵到此,韓滔道:“兄弟們先把箭矢射將過去,壓住他陣腳。”排頭許多弓弩手就把箭矢施放,先把漢軍排頭一彪人馬射翻。後軍見狀,不敢聚集,四散奔逃。彭玘見狀,忙道:“分開追捕,莫要走脫一個!”就下令四散追捕。士卒用心,將軍得當,因此不曾跑漏一個。二人就收拾兵馬,都迴城裏來,與唿延灼報知。唿延灼聞言大喜道:“萬事俱備,隻欠東風。”當下把金國漢軍裝束換了,又把漢軍旗幟插遍,專等完顏闍母到此。
且說完顏闍母慌不擇路,不敢停歇,一路來至臨城城下,看看正是午未時分。完顏闍母見城上旌旗森嚴,又有許多漢軍守把,也不心疑,就請人來叫門。城上得知,問了備細來情,報入府衙堂中。唿延灼便差歐鵬開城門,直來門下,點了人馬,請完顏闍母入到城中。完顏闍母等人不知漢軍將軍的樣貌,隻知名姓,因此見了歐鵬不疑有他。唿延灼差下韓滔、彭玘、鄧飛三員戰將,引軍攔住三麵城門,著董平於路埋伏,就說:“如此這般,這般如此。”董平道:“哥哥妙計。”當下去了。此時完顏闍母人等都入城裏,望市心府衙來。正在大道上行,忽聽得小巷裏宋兵分投而來,複圍住完顏闍母等人。城中不一時鼎沸起來,正不知多少宋軍在城裏。完顏闍母在陣中聽了大驚,乃問道:“你等漢軍如何背反?”此時宋軍陣裏捧出董平來。董平道:“俺家都統劉彥宗本是漢人,見今歸降大宋,實屬天理應當,兀那廝完顏小兒,速來下馬受降!”眾金軍聞言,完顏闍母不知所措,仆虺卻在思索,蒙刮大喝道:“真個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仆虺勸道:“如今隻好原路返迴,若能逃脫一劫,也算天佑。”完顏闍母聽得,當即下令,急急轉走,眾將軍都逃命去了。宋兵大振,董平就來廝殺。
那裏蒙刮抵住董平,兩個在大道上鬥了四十餘合,蒙刮膽怯,迴馬便走。仆虺見狀,掣兩把大刀出來抵住,戰不數合,隻因刀短槍長,堪堪夠不著,隻得敗走。董平又追,完顏闍母見兩員大將不能取勝,又被戲耍,惱羞成怒,迴馬來戰。董平舞雙槍抵住。兩個激戰正酣,就見完顏闍母金槍扭轉,覷見董平雙手空處,望眉眼便刺。董平大驚,忙來架擋,卻躲閃不及,右肩早著。董平吃痛,心思道:“這廝技巧在我之上,如今雙槍不能驅使,隻得暫避鋒芒。”當即迴馬便走。完顏闍母也不敢戀戰,見走了董平,亦迴馬出城去了。大半城內金軍,盡數被俘。隻走了完顏闍母、仆虺、蒙刮並一千餘精銳士卒。眾將都來與唿延灼報備戰況,唿延灼一麵教醫士看顧董平,一麵與吳用傳報,不在話下。
不說唿延灼如何,卻說戴宗自離了唿延灼處,一路飛奔,直至趙州東邊寢水就近,到一處隱秘林裏,正尋著一夥宋軍。早有小校來報:“戴統領送信到此。”此時這裏正有幾個將軍,為首的道:“卻是軍師哥哥將令到此,快快有請。”戴宗進來看這一夥兄弟,哪幾個?正是:
張清、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黃信、龔旺、丁得孫。
當時戴宗就來行禮,便道:“諸位兄弟,軍師軍令到此。”就取出書信來看。張清等看罷,笑道:“終於可以出軍,憋了數日,卻是難捱。”黃信道:“可是要取趙州?”張清然是。當下眾將商議備細,專要打趙州。眾人你一言我一語,說出許多計謀,都不甚精細。阮小二聽了許多,發牢騷道:“若軍師在,還需我等絞盡腦汁麽?”黃信勸道:“如今我等四散,隻為速戰速決,拿迴河北全境,軍師總有統籌萬軍之機能,也總會疏忽,如今當靠自己。”戴宗道:“不妨使個聲東擊西之計。”張清道:“計將安出?”戴宗就說了計策備細,無非是:“如此這般、這般如此。”的言語。眾人聞言皆讚。阮小七道:“便依這個計。”黃信卻道:“還需再斟酌一二。”於是補充幾點細節,眾人讚妙,當下準備去了,一夜無話。
次日天明,張清隻率龔旺、丁得孫二人並一千五百兵卒直擊趙州東門。金兵防城將士看到宋軍來襲,急忙報告知守將。守將聞訊,立即上城牆來看,卻見零零散散一千人。守將疑慮:“我這裏少說一萬之眾,他如何這點人馬便敢來攻城?”思量不解,正在那裏張望。張清看城上金兵眾多,毫無畏懼之色,手撚石子,望見認軍旗,喊聲:“著!”隻把旗杆打斷。城上金兵大驚,一時亂了分寸。守將忙道:“休慌!”張清看的真著,又提一石子,正中那守將咽喉。那守將登時斃命,四下裏將軍群狼無首。張清趁機大喊:“城破矣!速速投降!”龔旺、丁得孫都來附和,一會兒這個道:“南門破矣!”一會兒那個道:“北門破矣!”城上金兵聽得這話,不知如何是好。又幾個頭領就來分兵道:“如今守將已死,都聽我命。我看宋軍要用聲東擊西之計,大軍不知道在哪一門,我等分兵四門裏去看,不能教宋軍入城。”眾金軍認理,當下分兵去了。
再說張清見城頭上人頭攢動,便知中計,忙教丁得孫去請三阮並黃信引兵到此。張清自引龔旺望南門去。城上守軍見了,恐南門有失,又分一波兵力望南門守備。不一時三阮、黃信、丁得孫引大軍都到,就來攻城。金軍大驚,又忙來敲鼓聚將,不待其餘三門守軍來援,早被宋軍攀上城池,殺得丟盔卸甲,落荒而逃。如此宋軍一舉拿下趙州城,城中百姓無不歡欣鼓舞。又來請張清等入城,一麵放榜安民,一麵與戴宗書信,報知其餘將領。有詩為證:
張清飛石露行蹤,聲擊東西亂展鋒。
妙計翻還施妙計,畫蛇添足卻成龍。
卻說戴宗一路南下,於唿延灼、盧俊義、吳用、關勝處都報說了,四路大軍都到趙州匯合,眾兄弟相見,都來賀喜。關勝大讚吳用道:“這四路埋伏之計,當真絕妙,卻能速速收迴洺、邢、趙三州。”吳用道:“全賴眾兄弟齊心協力,奮勇殺敵。也賴當地百姓仍心係宋國,我大軍到此,並無走漏風聲。再者,地利更好,水陸兩處金軍,正好繞過大城,不被他探馬發現。”盧俊義道:“如此說來,天時、地利、人和,我等皆占,如何不能取勝。”唿延灼卻歎道:“隻可惜走了完顏闍母那廝。”吳用道:“唿延將軍不必嗟歎,想來再戰再殺可也。”眾人道是。盧俊義道:“不知朱武處如何?”吳用道:“他那裏多半是步軍,行程較緩,我且遣戴統領去探一迴則個。”盧俊義認理,當下吳用又遣戴宗去尋朱武去了。
卻說戴宗施起神行法,望臨清縣去。一路上正行,看看天色不早,卻來到一個鎮子,此地名喚新河鎮,正臨著蘆河建立。戴宗走的腹內空空,見這個鎮子,思忖道:“不妨就在這裏吃喝,待歇息足了,再出發不遲。”戴宗就入鎮子裏來,隻見一片荒涼,許多店門緊閉,兩邊都是百姓屍骸,也有些許活人,一個個都動彈不得。戴宗見了這般景象,心中疑慮:“這似是方遭洗劫,恐金軍所為,就怕遇著,性命難保。”又行至一處酒家,卻與前麵不同景色。店門敞開,掛一麵幌子,外麵擺了許多副座頭,頗為幹淨。戴宗就入內來。正是:吳用妙計複三州,戴宗險走臨清縣。不知戴宗後事如何,請聽下迴分解。
善使雙槍一撞直。當先奮勇馬飛馳。
殺翻漢賊家兄弟,入甕城門閉也遲。
沒羽施謀頻妙用,州城異手又誰知?
逃奔敗戰走金將,驅散蠻夷讚宋師。
話說唿延灼領了吳用將領,戴宗道:“這裏送達,還有一封書信要送,小可不便多留,告辭。”兩個說完,戴宗便走了。唿延灼送走戴宗,聚集眾將商議,眾兄弟爭先恐後,都要立功,唿延灼恐傷了義氣,乃道:“我這裏有個法子,你等以為如何?”眾人聞言,都來問詢。唿延灼道:“我看當下可分做四軍,董將軍去打北門;歐將軍去打西門;鄧將軍去打南門,我自引一軍去打東門。韓、彭二將則在城西南埋伏,若有逃兵,不可放走一個。”董平急切道:“將軍擺布既當,我這便收拾人馬去。”眾人聞言,都領命去了。當日唿延灼率部抵達臨城下,下令四麵攻城。守軍亦出四軍抵擋。
且說董平一馬當先,引軍衝向北門,卻見那門前早擺成一個陣勢。為首兩個將軍,這兩個卻是漢人,又是親兄弟,那哥哥喚作李立,弟弟喚作李雲。當時見了董平,李立出馬道:“兀那廝宋人,最好投降大金,我李立亦能求劉彥宗將軍將你納入漢軍麾下。”董平聽了,心底有怒,乃道:“你那廝自詡漢人,又投降異族,做了金狗的走狗,卻好意思來我這裏招降?”頓了頓,似是想起甚麽,又問道:“你那廝姓甚名誰?方才卻沒聽清。”李立道:“既不投降,叫你死個明白。俺們是李家兄弟,我叫李立,這是俺弟弟李雲。”董平聽了姓名,啐一口道:“甚鳥人,也配與俺兄弟同名同姓?且吃俺雙槍。”說了,舞雙槍批馬而來。李立見了,手執鐵槊,直取董平。董平那對鐵槍,神出鬼沒,人不可擋。二人交戰五七迴合,李立力怯,拍馬逃迴陣中。
陣裏李雲見自家哥哥不能取勝,便仗鋼槍前去交戰,接住董平廝殺,替迴李立。兩個在征塵影裏,殺氣叢中,鬥到十七八合,不分勝敗。交戰良久,李立恐怕李雲有失,便教鳴金收軍。李雲勒馬迴來。董平欲追,手舉雙槍,直追殺入陣來。隻見對陣裏一箭射來,要中董平麵門。董平不慌不忙,使左手舞槍撥開那支箭。見敵軍較遠,當下急中生智,佯裝中箭,伏鞍迴馬便走。原來李立見李雲被追,有心要助陣,以此暗中射這支箭來。李雲見董平中箭迴馬,忙迴身追殺。李立亦收了那張弓,出馬來助陣。董平見李立、李雲兩個追來,又不是很遠,心中暗忖道:“果然中計,且看俺從龔旺兄弟那學來的手藝如何!”覷見李立、李雲,就來輕舒猿臂,款扭狼腰,迴身便把雙手綠沉槍望空投出。李立、李雲兩個哪知董平有這般動作?猝不及防,登時一槍一個都槊穿胸膛,哀嚎一聲,翻身落馬,登時死在血泊裏。有詩為證:
虎將舞雙槍,英雄心膽狂。
攻施新手技,好漢猛兒郎。
當下董平見投翻了二將,心下大喜道:“俺出師了。”掣出沙魚鞘中寶劍,迴馬來至二人屍身跟前,一劍一個剁下頭來,乃道:“下輩子換個姓名便了。”言畢,寶劍歸鞘,先把頭顱掛在得勝鉤上,又取迴雙槍。對陣裏漢軍見了,俱驚駭不已,匆匆忙忙都要迴城。董平在那裏見了,怎會放得這個機會?心思道:“趁他亂作一團,也好殺入城中。”當下上馬,引軍殺奔城池。就見那夥漢軍一半在城外,一半在城裏,又有人要來關城門,卻關不上。就被董平率騎兵衝散,都殺到城裏,見他揮舞雙槍,如入無人之境。城中守軍、百姓驚慌失措,混作一團,四處逃竄。董平問左右道:“東西哪座城門較近?”有牙將道:“東門較近。”於是董平當即引兵望東門來,一路上無人敢擋。此時節,唿延灼正在攻城,忽聽得城內大亂,再看城樓上金軍旗幟紛紛倒了,立起一麵麵宋軍旗幟。再看認軍旗,正是董平的旗幟。不一時,大門從內打開。唿延灼見狀,當即下令,一發衝入城裏,正與董平相合,董平道:“將軍去西門,小將再去南門。”唿延灼認理,當下分兵去了。
唿延灼就來西門放進歐鵬;董平就來南門放進鄧飛。兩個將軍見城門大開,紛紛引軍入城。城裏漢軍見大勢已去,一個個都不抵抗,紛紛投降。當下唿延灼安撫城民,收拾俘虜。又有董平提二將頭顱請功,唿延灼大讚,於是一麵望韓滔、彭玘處報知,一麵收拾城郭。韓、彭二將早在城外西南等候,見許多逃兵到此,韓滔道:“兄弟們先把箭矢射將過去,壓住他陣腳。”排頭許多弓弩手就把箭矢施放,先把漢軍排頭一彪人馬射翻。後軍見狀,不敢聚集,四散奔逃。彭玘見狀,忙道:“分開追捕,莫要走脫一個!”就下令四散追捕。士卒用心,將軍得當,因此不曾跑漏一個。二人就收拾兵馬,都迴城裏來,與唿延灼報知。唿延灼聞言大喜道:“萬事俱備,隻欠東風。”當下把金國漢軍裝束換了,又把漢軍旗幟插遍,專等完顏闍母到此。
且說完顏闍母慌不擇路,不敢停歇,一路來至臨城城下,看看正是午未時分。完顏闍母見城上旌旗森嚴,又有許多漢軍守把,也不心疑,就請人來叫門。城上得知,問了備細來情,報入府衙堂中。唿延灼便差歐鵬開城門,直來門下,點了人馬,請完顏闍母入到城中。完顏闍母等人不知漢軍將軍的樣貌,隻知名姓,因此見了歐鵬不疑有他。唿延灼差下韓滔、彭玘、鄧飛三員戰將,引軍攔住三麵城門,著董平於路埋伏,就說:“如此這般,這般如此。”董平道:“哥哥妙計。”當下去了。此時完顏闍母人等都入城裏,望市心府衙來。正在大道上行,忽聽得小巷裏宋兵分投而來,複圍住完顏闍母等人。城中不一時鼎沸起來,正不知多少宋軍在城裏。完顏闍母在陣中聽了大驚,乃問道:“你等漢軍如何背反?”此時宋軍陣裏捧出董平來。董平道:“俺家都統劉彥宗本是漢人,見今歸降大宋,實屬天理應當,兀那廝完顏小兒,速來下馬受降!”眾金軍聞言,完顏闍母不知所措,仆虺卻在思索,蒙刮大喝道:“真個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仆虺勸道:“如今隻好原路返迴,若能逃脫一劫,也算天佑。”完顏闍母聽得,當即下令,急急轉走,眾將軍都逃命去了。宋兵大振,董平就來廝殺。
那裏蒙刮抵住董平,兩個在大道上鬥了四十餘合,蒙刮膽怯,迴馬便走。仆虺見狀,掣兩把大刀出來抵住,戰不數合,隻因刀短槍長,堪堪夠不著,隻得敗走。董平又追,完顏闍母見兩員大將不能取勝,又被戲耍,惱羞成怒,迴馬來戰。董平舞雙槍抵住。兩個激戰正酣,就見完顏闍母金槍扭轉,覷見董平雙手空處,望眉眼便刺。董平大驚,忙來架擋,卻躲閃不及,右肩早著。董平吃痛,心思道:“這廝技巧在我之上,如今雙槍不能驅使,隻得暫避鋒芒。”當即迴馬便走。完顏闍母也不敢戀戰,見走了董平,亦迴馬出城去了。大半城內金軍,盡數被俘。隻走了完顏闍母、仆虺、蒙刮並一千餘精銳士卒。眾將都來與唿延灼報備戰況,唿延灼一麵教醫士看顧董平,一麵與吳用傳報,不在話下。
不說唿延灼如何,卻說戴宗自離了唿延灼處,一路飛奔,直至趙州東邊寢水就近,到一處隱秘林裏,正尋著一夥宋軍。早有小校來報:“戴統領送信到此。”此時這裏正有幾個將軍,為首的道:“卻是軍師哥哥將令到此,快快有請。”戴宗進來看這一夥兄弟,哪幾個?正是:
張清、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黃信、龔旺、丁得孫。
當時戴宗就來行禮,便道:“諸位兄弟,軍師軍令到此。”就取出書信來看。張清等看罷,笑道:“終於可以出軍,憋了數日,卻是難捱。”黃信道:“可是要取趙州?”張清然是。當下眾將商議備細,專要打趙州。眾人你一言我一語,說出許多計謀,都不甚精細。阮小二聽了許多,發牢騷道:“若軍師在,還需我等絞盡腦汁麽?”黃信勸道:“如今我等四散,隻為速戰速決,拿迴河北全境,軍師總有統籌萬軍之機能,也總會疏忽,如今當靠自己。”戴宗道:“不妨使個聲東擊西之計。”張清道:“計將安出?”戴宗就說了計策備細,無非是:“如此這般、這般如此。”的言語。眾人聞言皆讚。阮小七道:“便依這個計。”黃信卻道:“還需再斟酌一二。”於是補充幾點細節,眾人讚妙,當下準備去了,一夜無話。
次日天明,張清隻率龔旺、丁得孫二人並一千五百兵卒直擊趙州東門。金兵防城將士看到宋軍來襲,急忙報告知守將。守將聞訊,立即上城牆來看,卻見零零散散一千人。守將疑慮:“我這裏少說一萬之眾,他如何這點人馬便敢來攻城?”思量不解,正在那裏張望。張清看城上金兵眾多,毫無畏懼之色,手撚石子,望見認軍旗,喊聲:“著!”隻把旗杆打斷。城上金兵大驚,一時亂了分寸。守將忙道:“休慌!”張清看的真著,又提一石子,正中那守將咽喉。那守將登時斃命,四下裏將軍群狼無首。張清趁機大喊:“城破矣!速速投降!”龔旺、丁得孫都來附和,一會兒這個道:“南門破矣!”一會兒那個道:“北門破矣!”城上金兵聽得這話,不知如何是好。又幾個頭領就來分兵道:“如今守將已死,都聽我命。我看宋軍要用聲東擊西之計,大軍不知道在哪一門,我等分兵四門裏去看,不能教宋軍入城。”眾金軍認理,當下分兵去了。
再說張清見城頭上人頭攢動,便知中計,忙教丁得孫去請三阮並黃信引兵到此。張清自引龔旺望南門去。城上守軍見了,恐南門有失,又分一波兵力望南門守備。不一時三阮、黃信、丁得孫引大軍都到,就來攻城。金軍大驚,又忙來敲鼓聚將,不待其餘三門守軍來援,早被宋軍攀上城池,殺得丟盔卸甲,落荒而逃。如此宋軍一舉拿下趙州城,城中百姓無不歡欣鼓舞。又來請張清等入城,一麵放榜安民,一麵與戴宗書信,報知其餘將領。有詩為證:
張清飛石露行蹤,聲擊東西亂展鋒。
妙計翻還施妙計,畫蛇添足卻成龍。
卻說戴宗一路南下,於唿延灼、盧俊義、吳用、關勝處都報說了,四路大軍都到趙州匯合,眾兄弟相見,都來賀喜。關勝大讚吳用道:“這四路埋伏之計,當真絕妙,卻能速速收迴洺、邢、趙三州。”吳用道:“全賴眾兄弟齊心協力,奮勇殺敵。也賴當地百姓仍心係宋國,我大軍到此,並無走漏風聲。再者,地利更好,水陸兩處金軍,正好繞過大城,不被他探馬發現。”盧俊義道:“如此說來,天時、地利、人和,我等皆占,如何不能取勝。”唿延灼卻歎道:“隻可惜走了完顏闍母那廝。”吳用道:“唿延將軍不必嗟歎,想來再戰再殺可也。”眾人道是。盧俊義道:“不知朱武處如何?”吳用道:“他那裏多半是步軍,行程較緩,我且遣戴統領去探一迴則個。”盧俊義認理,當下吳用又遣戴宗去尋朱武去了。
卻說戴宗施起神行法,望臨清縣去。一路上正行,看看天色不早,卻來到一個鎮子,此地名喚新河鎮,正臨著蘆河建立。戴宗走的腹內空空,見這個鎮子,思忖道:“不妨就在這裏吃喝,待歇息足了,再出發不遲。”戴宗就入鎮子裏來,隻見一片荒涼,許多店門緊閉,兩邊都是百姓屍骸,也有些許活人,一個個都動彈不得。戴宗見了這般景象,心中疑慮:“這似是方遭洗劫,恐金軍所為,就怕遇著,性命難保。”又行至一處酒家,卻與前麵不同景色。店門敞開,掛一麵幌子,外麵擺了許多副座頭,頗為幹淨。戴宗就入內來。正是:吳用妙計複三州,戴宗險走臨清縣。不知戴宗後事如何,請聽下迴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