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
吹角動雄將,喧喧起冷秋。
嘶鳴威馬力,設酒計同謀。
日暮望城內,城關蛇蠍收。
盡為之一炬,唯有火攻休。
隻說水泊梁山猿臂寨裏,有一人甘願出馬,固守東昌府。陳希真見是此人,惹得心安,大笑道:“鄧兄弟出馬,我便高枕無憂了。”原來此人正是鄧宗弼,見此人身長七尺五六寸,雙目有紫棱,開合閃閃如電。使兩口雌雄劍,各長五尺餘。有後人為其歎詩曰:
手握雌雄劍,眉棱合電仙。
本存高武藝,卻就矮蜿蜒。
恰似秦時者,不關明月前。
堪能無敵手,怎曉九重天?
鄧宗弼道:“隻我一人尚不能成事,請大哥撥調幾員大將,我保此城不失。”陳希真道:“兄弟盡管點將,無有不從。”隻說鄧宗弼點出幾個人來,陳希真一一應允,又撥調馬軍五千,步軍一萬,共一萬五千大軍馳援東昌府。
再說董平、林衝等收複了東平府,便望宋江處報捷,宋江等見了捷報,吳用道:“我本想使個分兵之法,這個神算子卻用了合兵之術,再兼神機軍師的假援之策,果真妙也。”宋江道:“確實好計策,不枉二人滿腹文學。”眾人稱讚不已。宋江教宋清、朱貴攜美酒肴饌,金銀細軟前去犒勞三軍。宋清等到時,林衝等眾人出來相迎,宋清道:“哥哥知道諸位將軍功高勞苦,特遣小弟等前來犒勞三軍,此處大車三十輛,小車五十輛,盡是賞賜之物。”眾人正歡喜間,蔣敬望著一車車美酒金銀,撚須思索道:“小生又思得一妙計。”朱武見蔣敬如此,亦笑道:“巧了不是,朱某也思得一計。”林衝、董平納悶,問道:“二位軍師卻又有何妙計?”朱武道:“蔣賢弟且不用說,把這個計寫在手掌中。”蔣敬了然,笑道:“正是!”不遠處解珍解寶聞聲,解寶道:“好個酸文人,忒多事。”解珍道:“就是,我們兄弟可不摻和,我們自去領賞。”李逵等隻笑著附和,隨解珍、解寶去了。
朱武教小嘍囉拿來筆墨,與蔣敬提筆,二人將字寫於掌中,握起拳來,湊到一起,林衝等好奇,爭相去尋個好位置來看,二人展開手指,隻見兩個“酒”字大大的寫在掌中,朱武、蔣敬對視一眼,哈哈大笑,林衝、董平尋思些許,也笑了。索超、楊誌卻在那裏摸不著頭腦。朱武道:“既定此策,你我如今是分兵還是合兵?”蔣敬道:“方勝一城,敵人必有增員,若再分兵,不好用計。”林衝道:“那便留下些許人來守城,大隊人馬兵發東昌府。”董平道:“如今家小無恙,願隨林教頭出戰。”眾人商議已罷,自去領賞、歇息去了。
次日,朱武道:“我等商議分兵如下,主將林衝、董平,軍師朱武,副將張清、楊誌、索超、史進、龔旺、丁得孫,領馬軍一萬,楊雄、石秀、劉唐、解珍、解寶、鄭天壽,攜步軍三萬。兵打東昌府,即日出發。剩餘人馬,固守東平府,不得有誤。”眾人得令,自去整頓兵馬。林衝、董平率大軍一路慢行,大軍於東昌府外五裏處紮營。東昌府守軍見狀,急忙報與守將知道。
隻說這東昌府內,守城者有主將哈蘭生,副將哈芸生,偏將沙誌仁、冕以信、唐猛等,這哈蘭生本是青州正一村歸化莊迴民富戶,其人右臂力氣奇大,左臂卻與常人無異。使一柄獨足銅人,重七十五斤。後人有詩歎曰:
本是迴民歸化人,熟銅獨足刻成真?
右能擔起百斤力,左卻常人不是神。
哈蘭生道:“如今敵人已到門前,諸位兄弟可有良策退敵?”其中沙誌仁道:“如今賊勢正盛,應當避其鋒芒。”眾人皆是,隻其中一人大笑三聲,眾人看去,卻是來援的鄧宗弼,沙誌仁道:“鄧將軍如何發笑?”鄧宗弼道:“我笑爾等被那廝嚇破了膽。”眾人有怒不敢言,哈蘭生道:“鄧將軍卻有何退敵妙策?”鄧宗弼道:“敵人新勝不假,然勝則驕,驕則必敗,依我看來,敵軍敗跡已現。”唐猛道:“卻有幾番道理。”哈蘭生道:“且看敵人勢頭如何,再作商議。”
傍晚時節,東昌府城牆上守衛見城外山坡上,大小車隊如長蛇一般,陸陸續續望大路裏斜穿過去,便來報說一事,哈蘭生道:“不知敵人運來甚麽,且派幾個斥候打聽去。”那些斥候出城來尋,也不敢近前,隻遠遠地望著,順著車隊尋去,幾個斥候尋到隊末尾的人,便上前尋問道:“趕車的,你這車上都是甚麽。”那趕車的見是大宋軍官打扮,連聲道:“迴軍爺,是酒。”那斥候又問道:“卻送到何處?”趕車的道:“卻是送往前麵宋軍營內處的。”幾個斥候裝腔作勢,圍上來將一個個壇子打開,見果真是酒,便放此人過去了。斥候迴了城池,報與哈蘭生知道,哈蘭生道:“這夥人為何如此做事?”一旁鄧宗弼大笑道:“如此才是,敵人勝了幾陣,便小瞧了我等,今夜敵人正要飲酒慶賀,必當沒有防備,我等乘機夜襲,也好扳迴一城。”沙誌仁道:“不知虛實,怎敢妄斷?”鄧宗弼怒道:“好個不知勇字怎寫的將軍,若如此,我隻帶我本部人馬廝殺,如此功勞你等盡不要搶。”眾人默然,哈蘭生道:“將軍功勞,我等不去搶,隻要城池不失最好。”鄧宗弼攜本部將領憤然離場,整頓兵馬去了。
再說董平等在大帳中計議道:“誘敵襲我大寨,正是妙計。”林衝道:“如若能讓賊軍有來無迴,豈不更好?”朱武道:“林教頭勿慮,我有一計,隻可惜了公明哥哥送的美酒。”林衝道:“卻是何計?”朱武道:“隻是個火字計。”眾人皆笑。張清道:“如此隻能贏他一陣,城池尚不能得,如何是好?”朱武笑道:“如此我還有一計。”張清道:“是何計?”朱武道:“敵軍今夜必然敗逃,隻需一彪人馬,混入敗軍之中,約定日期,裏應外合,城池旦夕可得。”張清道:“軍師妙算,卻遣何人最好?”龔旺道:“我與孫兄去,此地我等最熟識。”朱武道:“不可,二位將軍麵熟的緊,若被認出,卻不是好惹得。”石秀道:“那我去如何?”朱武道:“如此最好,再派解珍、解寶與幾個精幹小校同往。”石秀、解珍、解寶領命去了。
是夜三更時分,鄧宗弼攜副將辛從忠,偏將張應雷、陶震霆,並部下五千騎兵,馬摘鑾鈴,軍士銜枚疾走,於西門出城。前到宋軍寨柵,看見營門不關,不敢擅進。其中副將辛從忠道:“營門大開,將軍提防有詐。”鄧宗弼聽罷,正疑慮間,張應雷道:“敵人大抵是喝得爛醉,不省地關門。”陶震霆附和道:“依小弟看來,張兄此言有些道理。”鄧宗弼道:“既來之,定要一戰。”掣出劍來,指揮大軍向宋軍寨柵殺去。
人馬殺入大帳中,辛從忠望東邊帳去,張應雷望西邊去,陶震霆望南去了。鄧宗弼隻望北邊大帳裏去,見有燭光人影,雙劍便望人影上砍去,四下不見血肉,鄧宗弼再看時,卻是稻草紮的人偶,鄧宗弼捉摸不透,這時四下裏迴報說,帳裏無人,隻有稻草人偶,鄧宗弼大悟道:“不好,中計了!”話未落地,隻見大寨之外嘩啦啦出現一片火光,遠處殺來幾路人馬,朱武命弓弩手將箭失浸泡油脂,點著火便往大寨裏射去,那裏張清又教士卒丟火把隻往裏麵丟。這火把、火箭燒起一片片營帳,登時大火翻起,熱浪滾滾。猶似十日天,正如火焰山。燒的賊軍焦頭爛額、覓子尋爺,楊雄、劉唐率步軍入營殺了一陣,鄧宗弼一彪人馬隻往東北逃去,楊雄、劉唐見狀,也不去追。
鄧宗弼等人自從東北殺出一條血路,帶領殘兵慌亂中逃了二三裏,辛從忠道:“將軍,敵人沒有追來,隻是走丟了陶將軍。”鄧宗弼聽罷,忽然仰天大笑道:“賊軍勝了一籌,卻放了我等不來追,果然自大。”話音未落,四下裏殺出一夥步兵,為首的正是解珍、解寶,辛從忠見了,倉惶應戰,解珍、解寶使雙叉來抵,三人戰到一處,張應雷見了,要來助陣,遠處張清望見,手裏撚著石子,喊聲:“著!”那石子直中張應雷唇齒,血淋淋掉下兩顆門牙來,張應雷掩嘴伏鞍而走。那裏解珍大喝一聲,一叉戳下辛從忠左眼來,辛從忠吃痛,不敢再戰,撥馬便走。鄧宗弼見了連敗兩將,大驚,望東而去。張清幾人也不追趕,便調撥龔旺、丁得孫收拾戰場,綁縛俘虜歸大寨裏。原來張清知道一條小路於山上,那山離城牆近了許多,因此張清自帶二解去翻那座山,望山後去正是城牆,二解慣是個翻山越嶺的,當夜便翻過山頭入了城池。
再說陶震霆與鄧宗弼等大軍走失,在林裏撞不出個路來,正著急間,望火光處又逃來幾個敗軍,便問道:“鄧將軍何在?”那敗軍道:“方才從東北方向去了。”陶震霆攜剩餘敗軍望東昌府去了。幾人迴了東昌府,眾人見這幾人,煙熏火燎,盔斜甲歪,辛從忠丟了眼,張應雷無了齒。沙誌仁卻在那裏暗暗的笑,哈芸生道:“將軍勞苦功高,我等不及。”鄧宗弼等人心中暗暗記下這等屈辱。
次日一早,林衝在門外叫陣,哈蘭生隻是嚴守城防,不做搭理。林衝、董平等一連叫陣三日,哈蘭生死不出戰,軍營裏士氣愈發低迷。哈蘭生等守將疲於應付,疏忽了軍營管製。大營裏有那一夥敗退迴來的殘兵,正是石秀並幾個精細小校喬裝打扮的,石秀等人在軍中散播宋軍如何如何英勇,使得人人皆無鬥誌。是夜,便有數個小校、將軍或百姓趁夜出城,望宋軍逃難。此事傳入哈蘭生耳中,哈蘭生拍案大怒。便叫城門守將連夜封門,並抓住逃兵一律處斬,以儆效尤。又派遣唐猛、沙誌仁嚴加管理兵營行繳事宜。其中哈芸生道:“哥哥,如此下去,恐軍心渙散,若此如何?”哈蘭生道:“芸生所慮,我心甚憂。”一旁鄧宗弼隻是冷笑,卻不說話。哈蘭生道:“鄧將軍可有良策?”鄧宗弼道:“良策沒有,隻一招,把那妖言惑眾之人揪出,則安矣。”哈蘭生道:“那此事便有勞將軍了。”鄧宗弼不語,哈蘭生又道:“芸生、冕以信二位將軍也督辦此事。”哈芸生道:“哥哥放心,小弟必將其拿下。”眾人散罷,哈蘭生一夜未眠。
卻說解珍、解寶翻城牆進來,因不熟悉路徑,正四下裏打探,正好撞見一夥官兵,解珍、解寶見不是頭,兩下裏正要拚死一搏,隻聽那官兵小聲道:“二位解頭領,不要撕打,是俺們。”解珍、解寶再定睛看時,正是認識的小校,解珍道:“你等如何卻在這裏?”小校道:“我等跟石頭領入得城來,謊稱是陶震霆部下,如今城裏盡是逃兵,上麵讓俺們做個夜防巡邏,不巧在這裏遇見二位頭領。”解寶道:“你們倒是負責,差點嚇殺俺兩兄弟。”解珍道:“朱武軍師計議,五日後攻城,我等在此間放火,裏應外合,可不要忘了。”眾小校道:“不曾忘了。”幾人寥寥數語說罷,四散而去。
第二日,解珍、解寶扮作獵戶,從城北一路逛到城南,此時正值十二月天氣,解寶尋思道:“哥哥,我看前麵有個店,不妨買些酒吃,也好驅寒。”解珍道:“也好。”二人入得店來,尋了個靠爐子的桌子坐了,那小二斟了一壺茶,問道:“二位要點什麽?”解珍道:“不消得山珍海味,隻要好酒肉食來上一些。”小二道:“小店賣的驢肉最好。”解寶道:“驢肉最好,速去速去。”小二應了下去,不多時便上了兩斤驢肉,一壺酒,一碟菜。解珍、解寶自飲酒間,店裏人陸陸續續的多了,不一刻,再無了空位。
這時店門簾掀出三個人來,解珍、解寶看時,那兩個人攙著中間那個人,年紀不大,綽口髭髯,鮮眼睛,瘦骨臉。這三個一身大宋軍官打扮,不似梁山賊兵的裝扮。解寶疑惑道:“如何城裏還有宋兵?”解珍道:“不知,但中間那個卻似受了傷的,恐是殘兵。”二人正疑惑間,那三人打眼看了一周,隻見得二解這還有幾個空位,便踅過來道:“不妨同桌吧。”解珍道:“不妨,軍爺方便。”五個人坐了,那三人打發了小二,隻等菜時,解珍道:“俺這裏還有些酒,各位軍爺暖暖身子。”解珍、解寶自來敬酒,那幾個也都喝了,三五杯後,解寶道:“幾位官爺是梁山人馬?”其中一個軍官道:“我等皆是梁山人馬。”解珍道:“卻為何是宋兵裝扮?”另一個軍官道:“我等本是此城守兵,後降梁山的。”解珍、解寶了然,隻是勸酒,不一時,那三人便大醉,惹得那受傷的軍官一時哭一時笑,哀歎道:“我本是一沿街叫賣的小兒,若不是我識得打虎英雄武鬆,怎向往英雄?前日裏聽聞梁山好漢盡受了詔安,俺亦有投效朝廷之心,如今做了軍校,卻受得這等鳥氣。”那軍官道:“如今梁山泊,不及當年。”眾人稱是,解珍、解寶聽了,心中暗道:“莫不是武鬆兄弟相熟的人?”便問那傷軍官道:“軍爺可是鄆哥?”那受了傷的軍官一驚,道:“你們如何知道我鄉中乳名。”解珍道:“我等與武鬆相識,他時常提及你的名號。”那軍官三個大驚,解珍又道:“此地不是說話處,你我且換個地方再議如何?”鄆哥三人道:“也好。”
解珍等五人離了酒店,轉過幾條街,進了天橋那邊一家客棧處。幾人入了房,相繼坐了,解珍、解寶把前麵事情說了,鄆哥道:“如此說來,我等也能做個英雄好漢了。”解珍道:“我們還有一個好漢,叫做拚命三郎石秀,他在陶震霆麾下暗探。”鄆哥道:“不知大軍幾時攻城?”解寶道:“說好五日,如今已過了一日。”鄆哥等知了,各自散去。
卻說鄆哥自迴營以後,買通各路上下,使得哈芸生奉命搜查軍中奸細,隻一個也查不到。哈芸生無了頭緒,而鄧宗弼亦不理此事,這一連幾日,不見蹤跡。鄆哥又暗自裏鼓動本城本來宋軍反叛,解珍、解寶亦尋得放火處,隻待林衝等攻城。
直至第五日,林衝、董平令史進、楊雄攻打北門,索超、劉唐、鄭天壽攻打西門,董平自領張清、丁得孫攻打南門,林衝自領楊誌、龔旺攻打東門。一時間,四門齊攻,那哈蘭生與鄧宗弼應接不暇,隻聽得小校報道:“城南市口、城北諸多坊間同時火起。”鄧宗弼道:“定是敵人放火,我軍糧草盡在城北,此刻定然無了。”哈蘭生大怒道:“敵軍竟耍無恥計謀,著實可恨。”正說間,又有小校來報:“陶震霆將軍打開南門投敵去了。”鄧宗弼大驚,揪住小校衣領道:“不可能,絕不可能,陶兄弟與我情同手足,安敢背叛?”哈蘭生怒道:“將軍手下好人物。”鄧宗弼憤憤的將小校一跌,道:“我親自去追。”憤然離去。
隻說打開南門的正是石秀、鄆哥一夥,董平、張清見南門大開,一齊殺入,鄧宗弼騎馬趕來,大叫道:“震霆賢弟,如何背我而去?”那裏石秀大笑道:“你這狗眼卻認不得人,再看看我是誰?”鄧宗弼定睛再看,見不是陶震霆,知道是計,撥馬便走。哈蘭生得知城門已失,亦率軍望西門而去。
那裏劉唐見西門大開,裏麵殺出一軍來,劉唐道:“那裏有幾個頭目裝扮的。”索超道:“竟有這許多功勞。”驅馬向前,揮斧來戰,哈蘭生一側冕以信出馬,二馬相交,一槍一斧,戰到一起,鬥不過八九合,冕以信被索超持斧望右臂砍來,冕以信急待躲過,幸被哈蘭生用獨足銅人遮攔住,三馬交戰。那裏劉唐、鄭天壽見了,來助索超。這裏哈芸生見兄長被圍,也來助戰。四匹馬,六個人,鬥得一團塵埃起。劉唐舞樸刀與哈蘭生纏鬥五七合,鄭天壽持槍望冕以信腿上刺去,冕以信為避鄭天壽,不曾提防索超,卻被索超一斧劈下右臂,冕以信吃痛,伏鞍向北而走。那裏哈芸生來救兄長,二人又戰劉唐三合上下,劉唐正欲走,索超來援,四人又亂鬥了五七合,鄭天壽望見哈芸生破綻,望腿上便刺,哈蘭生吃力攔住。哈芸生見勢眾,並與哈蘭生往北去了。索超、劉唐、鄭天壽隻為城池,自不去追了。
再說唐猛並沙智仁見南門已降,商議同北門而出,卻遇見史進、楊雄。唐猛正欲對陣,沙智仁道:“城池已失,將軍不可戀戰。”唐猛了然。那裏史進怎放?提三尖兩刃刀來戰唐猛,二將攪在一處,鬥了三四合,不分勝負。沙智仁見不是頭,前來助戰。史進力敵二將,又鬥了三四合,漸落下風。那裏楊雄正指揮攻城,見史進如此,便撥馬來戰。沙智仁見有援兵,道:“將軍快撤,好從長計議。”二人撥馬向北而逃。史進正欲去追,卻被楊雄止住道:“史進兄弟,城池為重。”史進這才作罷,再來攻城。
再說鄧宗弼與辛從忠、張應雷並軍隊向東門去。東門豹子頭見了,挑槍來戰,鄧宗弼使雙劍應戰,槍光劍影裏廝殺正緊,二人鬥過七八合,鄧宗弼隻想突圍,不思力戰。後麵辛從忠、張應雷見了,前來助陣,那裏楊誌攔住,三人鬥在一起。辛從忠因瞎了一隻眼,竟險些兒砍傷張應雷,辛從忠不敢戀戰,望北而逃。此時節,城裏一人提錘跨馬,高叫道:“陶震霆在此,休傷我兄。”那裏龔旺早已望見,左右手各撚著一把飛槍,喊聲:“中!”先丟去右手裏的,再丟去左手裏的,兩把飛槍相繼竄去,望陶震霆而去,陶震霆橫錘格開一把,卻不料另一把緊隨其後,右腿早著,跌下馬來,被撓鉤手勾住,綁了去。鄧宗弼見自家將領損傷如此,亦不敢戀戰,與林衝賣個破綻,幾人並望北逃了。
且不說哈蘭生、鄧宗弼等人北遁,急急如喪家之犬,忙忙似漏網之魚。單說林衝見賊軍敗逃,自領兵入城,率眾撲滅大火,出榜安民,無需絮繁。
林衝、董平等寫書告宋江處,東昌府已收複,宋江大喜,攜大軍趕赴東昌府,又教張叔夜派人接管東平府事宜,一月裏,宋江十萬軍馬所損七八千,俘獲賊將魏輔梁、陶震霆,賊軍俘虜八千餘,兵器盔甲無算。宋江於東昌府大擺宴席,眾將皆盡歡愉,席間宋江道:“此番多勞諸位將佐,奮力攻城。”林衝道:“全賴軍師妙計,少了許多廝殺。”朱武、蔣敬笑道:“還是將軍統兵有方。”林衝、董平亦笑了。
宴席過後,眾人商議道:“這兩個賊人如何處理?”宋江道:“不瞞諸位兄弟,我打算放了這二人,好讓陳希真投降,如此兵不血刃,大家都好。”吳用聽罷,隻是笑,宋江道:“軍師為何發笑?”吳用笑罷,道:“小弟認為,公明兄長所言極是。”李逵站出來道:“好不容易抓的,又要放了?”吳用聽李逵如此說,又笑了,宋江急切道:“軍師到底為何發笑?”吳用答道:“不可說,不可說!”眾人不解,吳用也不說,隻單單道:“放了吧,放了吧。”眾人不解,然仍放歸此二人離去。
這二人迴去,又要說出一番話,魏輔梁三言兩語,道出幾個戰事來。正是:四十九員妖魔與邪祟齊動,三十六位天罡同地煞共武。這魏輔梁說出甚麽話來,且聽下迴分解。
吹角動雄將,喧喧起冷秋。
嘶鳴威馬力,設酒計同謀。
日暮望城內,城關蛇蠍收。
盡為之一炬,唯有火攻休。
隻說水泊梁山猿臂寨裏,有一人甘願出馬,固守東昌府。陳希真見是此人,惹得心安,大笑道:“鄧兄弟出馬,我便高枕無憂了。”原來此人正是鄧宗弼,見此人身長七尺五六寸,雙目有紫棱,開合閃閃如電。使兩口雌雄劍,各長五尺餘。有後人為其歎詩曰:
手握雌雄劍,眉棱合電仙。
本存高武藝,卻就矮蜿蜒。
恰似秦時者,不關明月前。
堪能無敵手,怎曉九重天?
鄧宗弼道:“隻我一人尚不能成事,請大哥撥調幾員大將,我保此城不失。”陳希真道:“兄弟盡管點將,無有不從。”隻說鄧宗弼點出幾個人來,陳希真一一應允,又撥調馬軍五千,步軍一萬,共一萬五千大軍馳援東昌府。
再說董平、林衝等收複了東平府,便望宋江處報捷,宋江等見了捷報,吳用道:“我本想使個分兵之法,這個神算子卻用了合兵之術,再兼神機軍師的假援之策,果真妙也。”宋江道:“確實好計策,不枉二人滿腹文學。”眾人稱讚不已。宋江教宋清、朱貴攜美酒肴饌,金銀細軟前去犒勞三軍。宋清等到時,林衝等眾人出來相迎,宋清道:“哥哥知道諸位將軍功高勞苦,特遣小弟等前來犒勞三軍,此處大車三十輛,小車五十輛,盡是賞賜之物。”眾人正歡喜間,蔣敬望著一車車美酒金銀,撚須思索道:“小生又思得一妙計。”朱武見蔣敬如此,亦笑道:“巧了不是,朱某也思得一計。”林衝、董平納悶,問道:“二位軍師卻又有何妙計?”朱武道:“蔣賢弟且不用說,把這個計寫在手掌中。”蔣敬了然,笑道:“正是!”不遠處解珍解寶聞聲,解寶道:“好個酸文人,忒多事。”解珍道:“就是,我們兄弟可不摻和,我們自去領賞。”李逵等隻笑著附和,隨解珍、解寶去了。
朱武教小嘍囉拿來筆墨,與蔣敬提筆,二人將字寫於掌中,握起拳來,湊到一起,林衝等好奇,爭相去尋個好位置來看,二人展開手指,隻見兩個“酒”字大大的寫在掌中,朱武、蔣敬對視一眼,哈哈大笑,林衝、董平尋思些許,也笑了。索超、楊誌卻在那裏摸不著頭腦。朱武道:“既定此策,你我如今是分兵還是合兵?”蔣敬道:“方勝一城,敵人必有增員,若再分兵,不好用計。”林衝道:“那便留下些許人來守城,大隊人馬兵發東昌府。”董平道:“如今家小無恙,願隨林教頭出戰。”眾人商議已罷,自去領賞、歇息去了。
次日,朱武道:“我等商議分兵如下,主將林衝、董平,軍師朱武,副將張清、楊誌、索超、史進、龔旺、丁得孫,領馬軍一萬,楊雄、石秀、劉唐、解珍、解寶、鄭天壽,攜步軍三萬。兵打東昌府,即日出發。剩餘人馬,固守東平府,不得有誤。”眾人得令,自去整頓兵馬。林衝、董平率大軍一路慢行,大軍於東昌府外五裏處紮營。東昌府守軍見狀,急忙報與守將知道。
隻說這東昌府內,守城者有主將哈蘭生,副將哈芸生,偏將沙誌仁、冕以信、唐猛等,這哈蘭生本是青州正一村歸化莊迴民富戶,其人右臂力氣奇大,左臂卻與常人無異。使一柄獨足銅人,重七十五斤。後人有詩歎曰:
本是迴民歸化人,熟銅獨足刻成真?
右能擔起百斤力,左卻常人不是神。
哈蘭生道:“如今敵人已到門前,諸位兄弟可有良策退敵?”其中沙誌仁道:“如今賊勢正盛,應當避其鋒芒。”眾人皆是,隻其中一人大笑三聲,眾人看去,卻是來援的鄧宗弼,沙誌仁道:“鄧將軍如何發笑?”鄧宗弼道:“我笑爾等被那廝嚇破了膽。”眾人有怒不敢言,哈蘭生道:“鄧將軍卻有何退敵妙策?”鄧宗弼道:“敵人新勝不假,然勝則驕,驕則必敗,依我看來,敵軍敗跡已現。”唐猛道:“卻有幾番道理。”哈蘭生道:“且看敵人勢頭如何,再作商議。”
傍晚時節,東昌府城牆上守衛見城外山坡上,大小車隊如長蛇一般,陸陸續續望大路裏斜穿過去,便來報說一事,哈蘭生道:“不知敵人運來甚麽,且派幾個斥候打聽去。”那些斥候出城來尋,也不敢近前,隻遠遠地望著,順著車隊尋去,幾個斥候尋到隊末尾的人,便上前尋問道:“趕車的,你這車上都是甚麽。”那趕車的見是大宋軍官打扮,連聲道:“迴軍爺,是酒。”那斥候又問道:“卻送到何處?”趕車的道:“卻是送往前麵宋軍營內處的。”幾個斥候裝腔作勢,圍上來將一個個壇子打開,見果真是酒,便放此人過去了。斥候迴了城池,報與哈蘭生知道,哈蘭生道:“這夥人為何如此做事?”一旁鄧宗弼大笑道:“如此才是,敵人勝了幾陣,便小瞧了我等,今夜敵人正要飲酒慶賀,必當沒有防備,我等乘機夜襲,也好扳迴一城。”沙誌仁道:“不知虛實,怎敢妄斷?”鄧宗弼怒道:“好個不知勇字怎寫的將軍,若如此,我隻帶我本部人馬廝殺,如此功勞你等盡不要搶。”眾人默然,哈蘭生道:“將軍功勞,我等不去搶,隻要城池不失最好。”鄧宗弼攜本部將領憤然離場,整頓兵馬去了。
再說董平等在大帳中計議道:“誘敵襲我大寨,正是妙計。”林衝道:“如若能讓賊軍有來無迴,豈不更好?”朱武道:“林教頭勿慮,我有一計,隻可惜了公明哥哥送的美酒。”林衝道:“卻是何計?”朱武道:“隻是個火字計。”眾人皆笑。張清道:“如此隻能贏他一陣,城池尚不能得,如何是好?”朱武笑道:“如此我還有一計。”張清道:“是何計?”朱武道:“敵軍今夜必然敗逃,隻需一彪人馬,混入敗軍之中,約定日期,裏應外合,城池旦夕可得。”張清道:“軍師妙算,卻遣何人最好?”龔旺道:“我與孫兄去,此地我等最熟識。”朱武道:“不可,二位將軍麵熟的緊,若被認出,卻不是好惹得。”石秀道:“那我去如何?”朱武道:“如此最好,再派解珍、解寶與幾個精幹小校同往。”石秀、解珍、解寶領命去了。
是夜三更時分,鄧宗弼攜副將辛從忠,偏將張應雷、陶震霆,並部下五千騎兵,馬摘鑾鈴,軍士銜枚疾走,於西門出城。前到宋軍寨柵,看見營門不關,不敢擅進。其中副將辛從忠道:“營門大開,將軍提防有詐。”鄧宗弼聽罷,正疑慮間,張應雷道:“敵人大抵是喝得爛醉,不省地關門。”陶震霆附和道:“依小弟看來,張兄此言有些道理。”鄧宗弼道:“既來之,定要一戰。”掣出劍來,指揮大軍向宋軍寨柵殺去。
人馬殺入大帳中,辛從忠望東邊帳去,張應雷望西邊去,陶震霆望南去了。鄧宗弼隻望北邊大帳裏去,見有燭光人影,雙劍便望人影上砍去,四下不見血肉,鄧宗弼再看時,卻是稻草紮的人偶,鄧宗弼捉摸不透,這時四下裏迴報說,帳裏無人,隻有稻草人偶,鄧宗弼大悟道:“不好,中計了!”話未落地,隻見大寨之外嘩啦啦出現一片火光,遠處殺來幾路人馬,朱武命弓弩手將箭失浸泡油脂,點著火便往大寨裏射去,那裏張清又教士卒丟火把隻往裏麵丟。這火把、火箭燒起一片片營帳,登時大火翻起,熱浪滾滾。猶似十日天,正如火焰山。燒的賊軍焦頭爛額、覓子尋爺,楊雄、劉唐率步軍入營殺了一陣,鄧宗弼一彪人馬隻往東北逃去,楊雄、劉唐見狀,也不去追。
鄧宗弼等人自從東北殺出一條血路,帶領殘兵慌亂中逃了二三裏,辛從忠道:“將軍,敵人沒有追來,隻是走丟了陶將軍。”鄧宗弼聽罷,忽然仰天大笑道:“賊軍勝了一籌,卻放了我等不來追,果然自大。”話音未落,四下裏殺出一夥步兵,為首的正是解珍、解寶,辛從忠見了,倉惶應戰,解珍、解寶使雙叉來抵,三人戰到一處,張應雷見了,要來助陣,遠處張清望見,手裏撚著石子,喊聲:“著!”那石子直中張應雷唇齒,血淋淋掉下兩顆門牙來,張應雷掩嘴伏鞍而走。那裏解珍大喝一聲,一叉戳下辛從忠左眼來,辛從忠吃痛,不敢再戰,撥馬便走。鄧宗弼見了連敗兩將,大驚,望東而去。張清幾人也不追趕,便調撥龔旺、丁得孫收拾戰場,綁縛俘虜歸大寨裏。原來張清知道一條小路於山上,那山離城牆近了許多,因此張清自帶二解去翻那座山,望山後去正是城牆,二解慣是個翻山越嶺的,當夜便翻過山頭入了城池。
再說陶震霆與鄧宗弼等大軍走失,在林裏撞不出個路來,正著急間,望火光處又逃來幾個敗軍,便問道:“鄧將軍何在?”那敗軍道:“方才從東北方向去了。”陶震霆攜剩餘敗軍望東昌府去了。幾人迴了東昌府,眾人見這幾人,煙熏火燎,盔斜甲歪,辛從忠丟了眼,張應雷無了齒。沙誌仁卻在那裏暗暗的笑,哈芸生道:“將軍勞苦功高,我等不及。”鄧宗弼等人心中暗暗記下這等屈辱。
次日一早,林衝在門外叫陣,哈蘭生隻是嚴守城防,不做搭理。林衝、董平等一連叫陣三日,哈蘭生死不出戰,軍營裏士氣愈發低迷。哈蘭生等守將疲於應付,疏忽了軍營管製。大營裏有那一夥敗退迴來的殘兵,正是石秀並幾個精細小校喬裝打扮的,石秀等人在軍中散播宋軍如何如何英勇,使得人人皆無鬥誌。是夜,便有數個小校、將軍或百姓趁夜出城,望宋軍逃難。此事傳入哈蘭生耳中,哈蘭生拍案大怒。便叫城門守將連夜封門,並抓住逃兵一律處斬,以儆效尤。又派遣唐猛、沙誌仁嚴加管理兵營行繳事宜。其中哈芸生道:“哥哥,如此下去,恐軍心渙散,若此如何?”哈蘭生道:“芸生所慮,我心甚憂。”一旁鄧宗弼隻是冷笑,卻不說話。哈蘭生道:“鄧將軍可有良策?”鄧宗弼道:“良策沒有,隻一招,把那妖言惑眾之人揪出,則安矣。”哈蘭生道:“那此事便有勞將軍了。”鄧宗弼不語,哈蘭生又道:“芸生、冕以信二位將軍也督辦此事。”哈芸生道:“哥哥放心,小弟必將其拿下。”眾人散罷,哈蘭生一夜未眠。
卻說解珍、解寶翻城牆進來,因不熟悉路徑,正四下裏打探,正好撞見一夥官兵,解珍、解寶見不是頭,兩下裏正要拚死一搏,隻聽那官兵小聲道:“二位解頭領,不要撕打,是俺們。”解珍、解寶再定睛看時,正是認識的小校,解珍道:“你等如何卻在這裏?”小校道:“我等跟石頭領入得城來,謊稱是陶震霆部下,如今城裏盡是逃兵,上麵讓俺們做個夜防巡邏,不巧在這裏遇見二位頭領。”解寶道:“你們倒是負責,差點嚇殺俺兩兄弟。”解珍道:“朱武軍師計議,五日後攻城,我等在此間放火,裏應外合,可不要忘了。”眾小校道:“不曾忘了。”幾人寥寥數語說罷,四散而去。
第二日,解珍、解寶扮作獵戶,從城北一路逛到城南,此時正值十二月天氣,解寶尋思道:“哥哥,我看前麵有個店,不妨買些酒吃,也好驅寒。”解珍道:“也好。”二人入得店來,尋了個靠爐子的桌子坐了,那小二斟了一壺茶,問道:“二位要點什麽?”解珍道:“不消得山珍海味,隻要好酒肉食來上一些。”小二道:“小店賣的驢肉最好。”解寶道:“驢肉最好,速去速去。”小二應了下去,不多時便上了兩斤驢肉,一壺酒,一碟菜。解珍、解寶自飲酒間,店裏人陸陸續續的多了,不一刻,再無了空位。
這時店門簾掀出三個人來,解珍、解寶看時,那兩個人攙著中間那個人,年紀不大,綽口髭髯,鮮眼睛,瘦骨臉。這三個一身大宋軍官打扮,不似梁山賊兵的裝扮。解寶疑惑道:“如何城裏還有宋兵?”解珍道:“不知,但中間那個卻似受了傷的,恐是殘兵。”二人正疑惑間,那三人打眼看了一周,隻見得二解這還有幾個空位,便踅過來道:“不妨同桌吧。”解珍道:“不妨,軍爺方便。”五個人坐了,那三人打發了小二,隻等菜時,解珍道:“俺這裏還有些酒,各位軍爺暖暖身子。”解珍、解寶自來敬酒,那幾個也都喝了,三五杯後,解寶道:“幾位官爺是梁山人馬?”其中一個軍官道:“我等皆是梁山人馬。”解珍道:“卻為何是宋兵裝扮?”另一個軍官道:“我等本是此城守兵,後降梁山的。”解珍、解寶了然,隻是勸酒,不一時,那三人便大醉,惹得那受傷的軍官一時哭一時笑,哀歎道:“我本是一沿街叫賣的小兒,若不是我識得打虎英雄武鬆,怎向往英雄?前日裏聽聞梁山好漢盡受了詔安,俺亦有投效朝廷之心,如今做了軍校,卻受得這等鳥氣。”那軍官道:“如今梁山泊,不及當年。”眾人稱是,解珍、解寶聽了,心中暗道:“莫不是武鬆兄弟相熟的人?”便問那傷軍官道:“軍爺可是鄆哥?”那受了傷的軍官一驚,道:“你們如何知道我鄉中乳名。”解珍道:“我等與武鬆相識,他時常提及你的名號。”那軍官三個大驚,解珍又道:“此地不是說話處,你我且換個地方再議如何?”鄆哥三人道:“也好。”
解珍等五人離了酒店,轉過幾條街,進了天橋那邊一家客棧處。幾人入了房,相繼坐了,解珍、解寶把前麵事情說了,鄆哥道:“如此說來,我等也能做個英雄好漢了。”解珍道:“我們還有一個好漢,叫做拚命三郎石秀,他在陶震霆麾下暗探。”鄆哥道:“不知大軍幾時攻城?”解寶道:“說好五日,如今已過了一日。”鄆哥等知了,各自散去。
卻說鄆哥自迴營以後,買通各路上下,使得哈芸生奉命搜查軍中奸細,隻一個也查不到。哈芸生無了頭緒,而鄧宗弼亦不理此事,這一連幾日,不見蹤跡。鄆哥又暗自裏鼓動本城本來宋軍反叛,解珍、解寶亦尋得放火處,隻待林衝等攻城。
直至第五日,林衝、董平令史進、楊雄攻打北門,索超、劉唐、鄭天壽攻打西門,董平自領張清、丁得孫攻打南門,林衝自領楊誌、龔旺攻打東門。一時間,四門齊攻,那哈蘭生與鄧宗弼應接不暇,隻聽得小校報道:“城南市口、城北諸多坊間同時火起。”鄧宗弼道:“定是敵人放火,我軍糧草盡在城北,此刻定然無了。”哈蘭生大怒道:“敵軍竟耍無恥計謀,著實可恨。”正說間,又有小校來報:“陶震霆將軍打開南門投敵去了。”鄧宗弼大驚,揪住小校衣領道:“不可能,絕不可能,陶兄弟與我情同手足,安敢背叛?”哈蘭生怒道:“將軍手下好人物。”鄧宗弼憤憤的將小校一跌,道:“我親自去追。”憤然離去。
隻說打開南門的正是石秀、鄆哥一夥,董平、張清見南門大開,一齊殺入,鄧宗弼騎馬趕來,大叫道:“震霆賢弟,如何背我而去?”那裏石秀大笑道:“你這狗眼卻認不得人,再看看我是誰?”鄧宗弼定睛再看,見不是陶震霆,知道是計,撥馬便走。哈蘭生得知城門已失,亦率軍望西門而去。
那裏劉唐見西門大開,裏麵殺出一軍來,劉唐道:“那裏有幾個頭目裝扮的。”索超道:“竟有這許多功勞。”驅馬向前,揮斧來戰,哈蘭生一側冕以信出馬,二馬相交,一槍一斧,戰到一起,鬥不過八九合,冕以信被索超持斧望右臂砍來,冕以信急待躲過,幸被哈蘭生用獨足銅人遮攔住,三馬交戰。那裏劉唐、鄭天壽見了,來助索超。這裏哈芸生見兄長被圍,也來助戰。四匹馬,六個人,鬥得一團塵埃起。劉唐舞樸刀與哈蘭生纏鬥五七合,鄭天壽持槍望冕以信腿上刺去,冕以信為避鄭天壽,不曾提防索超,卻被索超一斧劈下右臂,冕以信吃痛,伏鞍向北而走。那裏哈芸生來救兄長,二人又戰劉唐三合上下,劉唐正欲走,索超來援,四人又亂鬥了五七合,鄭天壽望見哈芸生破綻,望腿上便刺,哈蘭生吃力攔住。哈芸生見勢眾,並與哈蘭生往北去了。索超、劉唐、鄭天壽隻為城池,自不去追了。
再說唐猛並沙智仁見南門已降,商議同北門而出,卻遇見史進、楊雄。唐猛正欲對陣,沙智仁道:“城池已失,將軍不可戀戰。”唐猛了然。那裏史進怎放?提三尖兩刃刀來戰唐猛,二將攪在一處,鬥了三四合,不分勝負。沙智仁見不是頭,前來助戰。史進力敵二將,又鬥了三四合,漸落下風。那裏楊雄正指揮攻城,見史進如此,便撥馬來戰。沙智仁見有援兵,道:“將軍快撤,好從長計議。”二人撥馬向北而逃。史進正欲去追,卻被楊雄止住道:“史進兄弟,城池為重。”史進這才作罷,再來攻城。
再說鄧宗弼與辛從忠、張應雷並軍隊向東門去。東門豹子頭見了,挑槍來戰,鄧宗弼使雙劍應戰,槍光劍影裏廝殺正緊,二人鬥過七八合,鄧宗弼隻想突圍,不思力戰。後麵辛從忠、張應雷見了,前來助陣,那裏楊誌攔住,三人鬥在一起。辛從忠因瞎了一隻眼,竟險些兒砍傷張應雷,辛從忠不敢戀戰,望北而逃。此時節,城裏一人提錘跨馬,高叫道:“陶震霆在此,休傷我兄。”那裏龔旺早已望見,左右手各撚著一把飛槍,喊聲:“中!”先丟去右手裏的,再丟去左手裏的,兩把飛槍相繼竄去,望陶震霆而去,陶震霆橫錘格開一把,卻不料另一把緊隨其後,右腿早著,跌下馬來,被撓鉤手勾住,綁了去。鄧宗弼見自家將領損傷如此,亦不敢戀戰,與林衝賣個破綻,幾人並望北逃了。
且不說哈蘭生、鄧宗弼等人北遁,急急如喪家之犬,忙忙似漏網之魚。單說林衝見賊軍敗逃,自領兵入城,率眾撲滅大火,出榜安民,無需絮繁。
林衝、董平等寫書告宋江處,東昌府已收複,宋江大喜,攜大軍趕赴東昌府,又教張叔夜派人接管東平府事宜,一月裏,宋江十萬軍馬所損七八千,俘獲賊將魏輔梁、陶震霆,賊軍俘虜八千餘,兵器盔甲無算。宋江於東昌府大擺宴席,眾將皆盡歡愉,席間宋江道:“此番多勞諸位將佐,奮力攻城。”林衝道:“全賴軍師妙計,少了許多廝殺。”朱武、蔣敬笑道:“還是將軍統兵有方。”林衝、董平亦笑了。
宴席過後,眾人商議道:“這兩個賊人如何處理?”宋江道:“不瞞諸位兄弟,我打算放了這二人,好讓陳希真投降,如此兵不血刃,大家都好。”吳用聽罷,隻是笑,宋江道:“軍師為何發笑?”吳用笑罷,道:“小弟認為,公明兄長所言極是。”李逵站出來道:“好不容易抓的,又要放了?”吳用聽李逵如此說,又笑了,宋江急切道:“軍師到底為何發笑?”吳用答道:“不可說,不可說!”眾人不解,吳用也不說,隻單單道:“放了吧,放了吧。”眾人不解,然仍放歸此二人離去。
這二人迴去,又要說出一番話,魏輔梁三言兩語,道出幾個戰事來。正是:四十九員妖魔與邪祟齊動,三十六位天罡同地煞共武。這魏輔梁說出甚麽話來,且聽下迴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