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朝廷的條框也太多了,這裏等級森嚴,一舉一動,講究上司下門,先來後到。比方每次發言,根據規定,恭親王先迴答,醇親王再迴答,然後才輪到軍機大臣。


    左宗棠多年做地方官,地方開會,從來沒有按套路來過,習慣了民間江湖的率真、自由。


    從楚軍到西征軍,他從來都推行,誰厲害誰先說,誰牛誰打先鋒。一切憑實力說話。現在年過花甲,從頭再學關係學,比水牛學跳舞還難。


    左宗棠上朝不按順序發言,慈禧太後無所謂。她隻需要會辦事、能幫自己出力的頂樑柱。


    同僚就完全不一樣了。他們本事不如左宗棠,事功基本沒有,辦事基本不會,出人頭地就靠這個發言順序。所以,有被衝擊到的同事就提醒他:這裏的規矩,總是跟著王爺走的,當上頭問及,我們才能開口。


    左宗棠一聽,哈哈一笑。他心裏很反感,但不好說出來,打算以惡作劇的方式來否定它。第二天,他很安心地跟著恭親王,恭親王走到哪,他就跟到哪。恭親王上廁所,他也跟著上廁所。開頭幾次,恭親王還沒在意。次數多了,他覺得很奇怪,就問:左大人,你為什麽老是跟著我?連我每次上廁所了,你也剛好要去上廁所?


    左宗棠說,可不是嗎?寶大人(軍機大臣)吩咐我,說這裏的規矩不同外麵,凡事跟著王爺走。


    恭親王哈哈一笑,沒怎麽在意。可寶大人知道了,羞愧得恨不能找個地縫鑽進去。


    左宗棠越來越不自在起來。他甚至無法適應這裏慢節奏的工作。多年來,帶兵打仗、搞洋務,邊疆屯田、植樹忙慣了,老感到還有許多大事在等著他辦,而悠閑度日,他感到時不我待。


    想起1841年聽說第一次鴉片戰爭,他一介書生,手無寸權,在湘陰柳莊嘆息“世局已極頹靡,惟閉戶私憂,仰天長嘆已耳!”40年後,等自己做了軍機大臣,成國家軍事政策的決定者,他才明白,在如此臃腫低效的機構裏,老年左宗棠正是青年左宗棠痛恨的對象。


    他甚至明白了自己20年來軍事報告審批的全部機密:1861年自己帶領楚軍、 1876年自己統帥西征軍,每次都是在前線奮勇血戰,前線十萬火急,他打報告給朝廷,批示卻總慢得像老黃牛。原來,這裏掌權的都是些像他這樣的老頭,每天的工作就是閑坐聊天,碰上一兩件事,相互間先商量個來,又商量個去,事情磨得掉光了皮,像鵝卵石光滑,才報告給皇帝。


    左宗棠習慣了前線高效的指令,對這種耗時間耗生命的日子,心中愧疚。他年輕做過農活,知道下層辛苦,做事求問心無愧。


    但一幫以八股文起家的高官,哪裏知道左宗棠這些感受?依然在尋章摘句中打發日子,玩笑甚至開到了左宗棠頭上。


    慈禧太後曾偶爾問起:早起上朝辛苦否?左宗棠答:經年用武,早起弄慣了。慈禧太後對“弄慣”不懂,一問才知是湘陰方言,“習慣”的意思。大學士李鴻藻以此為典故,做了個打油詩來笑話他:軍營弄慣入軍機,飯罷中書日未稀;


    坐久始知春晝永,八方無事詔書稀。


    左宗棠還沒有完全清醒地意識到,這個朝廷,一身的文藝細菌,看到哪裏驚心到哪裏。八股起家的看重辭藻,經世致用學問隻認辦事能力。左宗棠覺得他們酸腐,但身邊大部分都是李鴻藻這樣的玩弄酸腐辭藻的人,他們覺得左宗棠粗野。事實上,左宗棠一直都在豐滿理想中野蠻生長。


    左宗棠現在麵對的,是一個碩大無朋的官僚集團。它與自己完全異質,自己卻無力對整個官僚集團進行顛覆重建。


    這次與“樊燮事件”完全不同了,那次是集團對集團,勢均力敵,從下往上沖,有把握贏。這次特立獨行的左宗棠憑個人力量向集團發起挑戰,是平級對撞,贏不了。


    官僚集團也明白了,不能將左宗棠同化,隻有將他排擠出局。


    事情發生在左宗棠早朝遲到後。


    左宗棠在軍機處本來不用正點上下班。慈禧考慮到他年事已高,給了他這個特權。但碰上光緒皇帝的生日,這是清朝的“萬壽節”,是最隆重的全國性節日,全體大臣必須參加。


    為皇帝祝壽,是朝廷大事。延誤怠慢,輕者丟官,重者入獄。


    1881年8月14日,光緒皇帝10歲大壽。官僚們早早都到了幹清宮,按照嚴格的等級、規矩,向光緒行禮。左宗棠醒得晚,遲到了。他到時流程走了近半,隻好直接過去行最重要的“三跪九叩”大禮。左宗棠畢竟快70歲了,跪起不便,同僚們九個叩叩完了,他還欠兩叩,不好一個人再叩,跟著起來了。


    禮部尚書延煦一直在數左宗棠跪叩多少次。看他起身,抓住把柄,馬上上折參劾,說左宗棠不過一個“乙科舉人”,算怎麽迴事呢?朝廷沒有嫌棄他,“皇恩可謂厚矣”!可是堂堂內閣宰相,居然不把皇帝放在眼裏,“竟益驕蹇,蔑禮不臣”。


    這跟當年樊燮事件中彈劾“著名的劣幕”一個模子。隻是這一次帽子更大,問題還要嚴重得多:蔑視禮教,反對皇帝。果真如此,政治路線上完全不正確,10顆腦袋也不夠砍。


    但這次事件好就好在直接發生在慈禧眼皮底下,她看清楚了,這算個什麽事!“驕蹇”是事實,可左宗棠就這麽個脾氣,你反對我還喜歡呢!“蔑禮不臣”太誇張了,自己已經考察他30年,要不臣早就不臣了,不用等到今天。她不僅欣賞左宗棠辦事忠心,而且對他人品頗有幾分敬重。慈禧看到這個摺子,當時就留住不發。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左宗棠:帝國最後的「鷹派」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徐誌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徐誌頻並收藏左宗棠:帝國最後的「鷹派」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