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麻痹敵人,劉錦棠派士兵白天列隊訓練,挖掘枯井,裝作要走大路。


    待到深夜時分,劉錦棠下令,緊急集合,秘密行軍,兵分五路,由小路直取黃田。


    這次突襲,依靠銳不可當的氣勢,將黃田守軍沖得狼奔豕突。西征軍乘勝緊追,直逼古牧城下。


    劉錦棠下令全城包圍,就地建築炮台,隻用3天,就完成了合圍。炮火密集轟炸,古牧城正東與東北兩處城垛轟然坍塌。


    第二天,劉錦棠下令手下10餘員大將,對古牧城發起總攻!


    快響炮、七響炮、劈山炮連發,子彈像傾盆大雨,向古牧城內傾瀉。在西征軍的迅猛攻勢下,守敵6千多人全被殲滅。


    戰爭推進十分順利,到1876年9月,西征軍在連克烏魯木齊滿城、迪化州漢城、清真王所築王城後,又順利推進,收複了新疆北部全境。


    新疆北部迅速收複,朝廷大喜過望,不斷下諭旨催促左宗棠快點收複新疆南部。左宗棠倒一點也不急了,他將上諭收起藏好,說:“任他千變萬相,老僧隻有不睹不聞一法待之。”他像老和尚入定了那樣,隻按自己的設想來推進,外界一切聲音都幹擾不到他。


    朝廷開始懷疑他“擁兵自重”、“養敵自重”。看來事情失敗會帶來悲觀,勝利卻也會帶來猜忌。做大事無論是成是敗,件件有利皆有弊,關鍵是怎麽化弊為利。左宗棠的方法,就是隻陳述想法、計劃,並不辯駁,裝聾作啞。


    事實勝於雄辯,沒必要將一顆心提前掏出來,亂了方寸,按自己的計劃,他能夠做得更好。朝廷連催了幾次,見沒有用,也明白了,既然是全權授權左宗棠,當然得按他的想法來。況且,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麽。


    一件收複新疆的大事,看上去摸不到邊,推進也重重困難,經左宗棠運用智慧分解,將它化解成一件件具體的小事,集中主要精力各個解決,從易到難,在正確的戰略與正確方法的指引下,新疆北部的問題,就這樣順利解決了。


    收複新疆是左宗棠一生事業的巔峰,精彩迭起,異彩紛呈。


    告別當代諸葛亮的左宗棠,怎麽率領西征雄軍,在國際戰爭中打出中國人的氣魄,用他個性而獨特的方法,順利收複新疆全境?


    [1] 劉錦棠(1844—1894),字毅齋,湖南湘鄉人,外號叫“飛將”,積勛至州同、巡守道,獲得過朝廷授予“法福靈阿巴圖魯”的榮譽。 1880年底,左宗棠調離新疆赴京任職,劉錦棠接任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 1884年11月, 40歲的劉錦棠被授予甘肅新疆巡撫,仍接任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曆時幾代人追求的新疆建行省的願望,終於在劉錦棠身上實現。 1894年,中日關係緊張,清廷電召他赴前線抗敵,因舊病複發去世,終年50歲。


    [2] 1887年任山東巡撫, 1892年6月,駐河畔,搶護史家塢、王陽家等處險工。 7月疽發於背病故,追贈太子太保,入祀賢良祠,並準於在立功省份,建立專祠。今濟南大明湖遊覽區內張公祠仍存。


    [3] 劉鬆山,獲贈太子少保,加騎都尉兼一雲騎尉,入祀京師昭忠祠,立功地建專祠,諡“忠壯”。平定撚軍與迴民叛亂後,追論前功,加一等輕車都尉,並世職為二等子爵,官至山西按察使。


    [4] 甜米黃是甘肅的特產,用黃米(糜子)磨成粉,入曲發酵,等到略有酒香後,放在小碗裏,按瓷成半圓形米麵團,上籠蒸製而成。色淡黃,其味鬆軟,微甜,有天然異香,有醪(láo)酒的清香味。


    [5] 左宗棠一直崇尚自力更生,借洋款為萬不得已。西征5年,共花掉白銀5850萬兩,向洋商借款僅占23%。


    [6] 左宗棠上奏朝廷指出:“俄、英倏婚媾,倏仇讎(chóu,義同“仇”),十餘年前尚戰爭不已,彼此忌嫉,至今如故。其釁端則肇於爭印度、爭土耳其。”為了利用英、俄矛盾,集中力量消滅阿古柏政權,左宗棠主張暫不涉及伊犁問題,避免分散力量,兩個拳頭打人。


    第十四章 抬棺收地


    第十四章


    抬棺收地


    先之口舌


    按照“先北後南” 的戰略規劃,左宗棠首攻北方烏魯木齊。攻克後長驅直入,順利收複新疆北部。


    1876年10月,金順被任命做伊犁將軍,英翰任烏魯木齊代理都統,大兵集結,合力壓向新疆南部,向伊犁推進了一步。


    左宗棠定出戰術規劃:先得吐魯番城,扼住叛軍咽喉,打通天山南北。劉錦棠率領老湘營,以萬夫莫當的氣勢,順利攻下。


    至此,達阪城、託克遜、吐魯番三城,構成了一個鐵三角,新疆南部八大城市的門戶豁然洞開。


    爭奪南疆門戶是西征軍收複新疆關鍵一戰。劉錦棠命令羅長祜、譚拔萃各率領3000兵進攻吐魯番,與張曜、徐占彪兩軍會師,自己則率領7000兵,直搗託克遜。


    劉錦棠活用左宗棠的“急戰”,率軍隊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雷霆萬鈞的氣勢,向託克遜城一瞬間鋪天蓋地壓過去。城門守軍根本沒料到西征軍瞬間已從天而降,槍多還沒拿起,隻好倉促參與反擊。劉錦棠親率大軍,衝散敵軍倉促發起的包圍,長驅直入,殺入城內。託克遜城主帥海古拉被西征軍的速度與氣勢完全打垮了。打不贏,躲不起,隻有逃。他氣急敗壞,下令縱火燒城,棄城潰逃。劉錦棠馬上命令滅火,並對城內2萬多名各族同胞進行安撫。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左宗棠:帝國最後的「鷹派」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徐誌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徐誌頻並收藏左宗棠:帝國最後的「鷹派」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