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頁
左宗棠:帝國最後的「鷹派」 作者:徐誌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沒想到崇綸自己更怕死,一心想讓吳文鎔幫他去擋死。小人從來不缺小聰明,他拿起筆又向皇帝告狀,說:吳總督一天到晚躲在城裏,貪生怕死,不敢出戰。(“以閉城株守劾之。”)
鹹豐皇帝一聽,明白總督跟巡撫合不來。不說崇綸是滿人,有背景,就是沒有,巡撫都在催促總督應戰,吳文鎔也該以身作則吧。
於是嚴厲批評吳文鎔。
吳文鎔終歸學究氣,心地直。想反駁,但苦於被崇綸搶占了道德製高點。崇綸戴著為國分憂的高帽子,雖屬空談,但政治正確,誰反駁自己就陷於不義。
吳文鎔躲避不得,出戰不能,這下真慌了。外有皇帝上壓,內有崇綸下逼,自己成了隻被人提頭拽尾的綿羊。實在扛不住了,隻好勉強帶兵,出武昌城。
1854年2月7日,進退失據、內心雜亂如麻的吳文鎔,冒險親自帶兵,孤注一擲地進攻黃州。學究兵碰上太平軍,如羊入狼群,太平軍略施小計,在後營放火,吳文鎔則方寸大亂。主帥一亂,清兵頓時全線潰敗。兵敗如山倒,吳文鎔魂飛魄散。唉,他早料到自己不禁打,果然不禁打。崇綸你也逼人太甚,我還有什麽臉麵見聖上?
學究總督隻好“撲通”一下,跳進水塘自殺了。
吳文鎔一死,輪到崇綸慌了手腳。沒有了擋死鬼,推卸給誰呢?隻好自請出剿。鹹豐皇帝知道,崇綸論水平比吳文鎔還不禁打,請戰是計,謀求逃跑脫身是實。臣子心中那點小九九,怎麽瞞得過皇帝?
不答應。
戰不得,逃不掉,崇綸隻好心驚膽戰地繼續死守。熬了半年,武昌還是被太平軍攻破。崇綸提前得到探子情報,丟下全城士兵百姓,在淪陷前一天抓緊逃往陝西。曾國藩馬上向皇帝打報告,皇帝下令趕快抓迴來。崇綸見內有皇帝抓,中間有曾國藩逼,外有太平軍攻,條條路通向死胡同,嚇得服毒自盡。
總督、巡撫相繼自殺,湖廣地區一時岌岌可危。
危機關頭,駱秉章頂了出來。
駱秉章在1850年3月就已升為湖南巡撫。他長於治理,而短於治亂,小過失不斷,經常受到朝廷處分。 1852年長沙解圍後,駱秉章被調離湖南。但1853年初,清廷又再次任命他做湖南巡撫。
駱秉章受命來湖南鎮壓太平軍,是一件頗有戲劇性的事。
駱秉章,祖籍廣東花縣,與洪秀全是同縣老鄉。而且,據說他們還是小學校友。[3]
《清代名人軼事輯覽》裏有個故事:駱秉章與洪秀全早年在同一個私塾,兩人課餘時間聊天,洪秀全說:等我將來長大了,一定去造反。駱秉章馬上反駁:你如果造反,我一定要來掃平你。洪秀全很輕蔑地說,就你那點水平,掃不平我。駱秉章同樣輕蔑地迴擊,就算我不能,我一定可以找到一個能力超強的人來掃平你。
野史博人一笑,洪秀全是夢見上帝後才想到要造反。駱秉章生於1793年,比洪秀全大21歲, 40歲那年已經中了進士,與洪秀全不大可能同校對話。但這個民間小故事,編得倒也湊巧:眼下,駱秉章正在找那個能力超強的人來掃平洪秀全。
在強敵壓境中巡撫湖南,駱秉章有何妙方?野史流傳這樣一則故事。
1854年早春,鳥鳴山靜的湘陰白水洞前,一個騎毛驢的老者,帶著一個書童,肩背一隻袋,正在左顧右看。
老者頭戴方巾,衣衫老舊,鬍子拉喳,麵容清臒,背脊微駝。
老者下了毛驢,念詩道:“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左家僕人左喬聞聲而看,進去通報,說:有個老者來化緣了。
左宗棠正在後山餵雞呢。見有人進山來,猜也是窮苦人,就擦幹手,進洞裏取錢。按照柳莊規矩,一般打發三五文錢,但見是個老者,左宗棠就數了十二文,放進他手裏,隨口說:一年十二個月,一天十二個時辰,給你十二文。
沒想到老者不接、不謝、不走,獅子大開口,要加錢。他說:孔子弟子三千,孟子門徒三千,請先生再賞三千。
碰到強討的乞丐,左宗棠納悶了。此人出口成章,不是一般的人,跑到這深山裏來討錢,必定有緣由。但不知道他有什麽事?於是客氣地請進洞邊茅屋裏坐。
老者進屋觀望,看到茅屋牆壁掛的林則徐手書的那副“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對聯,仔細端詳了一會,嘆息一聲,嘲笑說:能讓林宮保自稱“愚弟”的人,是什麽樣的大人才啊!可惜啊,林公看錯了人,重託也要辜負了。
左宗棠一聽,不得了,來了個高人。追問他:看錯了什麽人?
老者搖頭說,一個叫作“五畫生”的人。此人被譽為今亮,可實際上呢,與古亮差太遠了。劉皇叔當年一句“先生不出,如蒼生何?”,古亮就出山救天下了;今天強敵壓境,湖湘告急,哀鴻遍地,生靈塗炭,可“今亮”呢?隻會吹牛,說什麽“身無半畝,心憂天下”,就敢紙上寫寫,門上掛掛而已。這不叫看錯人了嗎?
左宗棠被羞得滿臉通紅。他突然想起,哈哈一笑,說,老兄你就別兜圈子了,露出真相吧,中午我們來喝兩杯!
原來,老者就是新任湖南巡撫駱秉章。
這個故事讓人意外,也給左宗棠掙足了麵子。諸葛亮當年被三顧茅廬,主子隻有劉備。左宗棠這裏,張亮基後腳跨出去,駱秉章前腳就跨了進來。
</br>
鹹豐皇帝一聽,明白總督跟巡撫合不來。不說崇綸是滿人,有背景,就是沒有,巡撫都在催促總督應戰,吳文鎔也該以身作則吧。
於是嚴厲批評吳文鎔。
吳文鎔終歸學究氣,心地直。想反駁,但苦於被崇綸搶占了道德製高點。崇綸戴著為國分憂的高帽子,雖屬空談,但政治正確,誰反駁自己就陷於不義。
吳文鎔躲避不得,出戰不能,這下真慌了。外有皇帝上壓,內有崇綸下逼,自己成了隻被人提頭拽尾的綿羊。實在扛不住了,隻好勉強帶兵,出武昌城。
1854年2月7日,進退失據、內心雜亂如麻的吳文鎔,冒險親自帶兵,孤注一擲地進攻黃州。學究兵碰上太平軍,如羊入狼群,太平軍略施小計,在後營放火,吳文鎔則方寸大亂。主帥一亂,清兵頓時全線潰敗。兵敗如山倒,吳文鎔魂飛魄散。唉,他早料到自己不禁打,果然不禁打。崇綸你也逼人太甚,我還有什麽臉麵見聖上?
學究總督隻好“撲通”一下,跳進水塘自殺了。
吳文鎔一死,輪到崇綸慌了手腳。沒有了擋死鬼,推卸給誰呢?隻好自請出剿。鹹豐皇帝知道,崇綸論水平比吳文鎔還不禁打,請戰是計,謀求逃跑脫身是實。臣子心中那點小九九,怎麽瞞得過皇帝?
不答應。
戰不得,逃不掉,崇綸隻好心驚膽戰地繼續死守。熬了半年,武昌還是被太平軍攻破。崇綸提前得到探子情報,丟下全城士兵百姓,在淪陷前一天抓緊逃往陝西。曾國藩馬上向皇帝打報告,皇帝下令趕快抓迴來。崇綸見內有皇帝抓,中間有曾國藩逼,外有太平軍攻,條條路通向死胡同,嚇得服毒自盡。
總督、巡撫相繼自殺,湖廣地區一時岌岌可危。
危機關頭,駱秉章頂了出來。
駱秉章在1850年3月就已升為湖南巡撫。他長於治理,而短於治亂,小過失不斷,經常受到朝廷處分。 1852年長沙解圍後,駱秉章被調離湖南。但1853年初,清廷又再次任命他做湖南巡撫。
駱秉章受命來湖南鎮壓太平軍,是一件頗有戲劇性的事。
駱秉章,祖籍廣東花縣,與洪秀全是同縣老鄉。而且,據說他們還是小學校友。[3]
《清代名人軼事輯覽》裏有個故事:駱秉章與洪秀全早年在同一個私塾,兩人課餘時間聊天,洪秀全說:等我將來長大了,一定去造反。駱秉章馬上反駁:你如果造反,我一定要來掃平你。洪秀全很輕蔑地說,就你那點水平,掃不平我。駱秉章同樣輕蔑地迴擊,就算我不能,我一定可以找到一個能力超強的人來掃平你。
野史博人一笑,洪秀全是夢見上帝後才想到要造反。駱秉章生於1793年,比洪秀全大21歲, 40歲那年已經中了進士,與洪秀全不大可能同校對話。但這個民間小故事,編得倒也湊巧:眼下,駱秉章正在找那個能力超強的人來掃平洪秀全。
在強敵壓境中巡撫湖南,駱秉章有何妙方?野史流傳這樣一則故事。
1854年早春,鳥鳴山靜的湘陰白水洞前,一個騎毛驢的老者,帶著一個書童,肩背一隻袋,正在左顧右看。
老者頭戴方巾,衣衫老舊,鬍子拉喳,麵容清臒,背脊微駝。
老者下了毛驢,念詩道:“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左家僕人左喬聞聲而看,進去通報,說:有個老者來化緣了。
左宗棠正在後山餵雞呢。見有人進山來,猜也是窮苦人,就擦幹手,進洞裏取錢。按照柳莊規矩,一般打發三五文錢,但見是個老者,左宗棠就數了十二文,放進他手裏,隨口說:一年十二個月,一天十二個時辰,給你十二文。
沒想到老者不接、不謝、不走,獅子大開口,要加錢。他說:孔子弟子三千,孟子門徒三千,請先生再賞三千。
碰到強討的乞丐,左宗棠納悶了。此人出口成章,不是一般的人,跑到這深山裏來討錢,必定有緣由。但不知道他有什麽事?於是客氣地請進洞邊茅屋裏坐。
老者進屋觀望,看到茅屋牆壁掛的林則徐手書的那副“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對聯,仔細端詳了一會,嘆息一聲,嘲笑說:能讓林宮保自稱“愚弟”的人,是什麽樣的大人才啊!可惜啊,林公看錯了人,重託也要辜負了。
左宗棠一聽,不得了,來了個高人。追問他:看錯了什麽人?
老者搖頭說,一個叫作“五畫生”的人。此人被譽為今亮,可實際上呢,與古亮差太遠了。劉皇叔當年一句“先生不出,如蒼生何?”,古亮就出山救天下了;今天強敵壓境,湖湘告急,哀鴻遍地,生靈塗炭,可“今亮”呢?隻會吹牛,說什麽“身無半畝,心憂天下”,就敢紙上寫寫,門上掛掛而已。這不叫看錯人了嗎?
左宗棠被羞得滿臉通紅。他突然想起,哈哈一笑,說,老兄你就別兜圈子了,露出真相吧,中午我們來喝兩杯!
原來,老者就是新任湖南巡撫駱秉章。
這個故事讓人意外,也給左宗棠掙足了麵子。諸葛亮當年被三顧茅廬,主子隻有劉備。左宗棠這裏,張亮基後腳跨出去,駱秉章前腳就跨了進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