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秀辦事很仔細,絕不會放走獵物的。”


    瀨兵衛嘲笑秀吉在信中玩弄的小花招。但是,當古田詢問他倒向誰時,瀨兵衛不假思索地說:


    “秀吉,隨秀吉!”滑稽的是,瀨兵衛對光秀的評價遠遠高於秀吉,“論韜略,當數秀吉,若論治理天下,應推光秀,光秀正直!”


    “不,秀吉更正直。他總是首先考慮酬謝他人的酬勞,為秀吉出力是不會白辛勞的。”


    “是麽?”瀨兵衛歪著腦袋,說:“可惜學識譾陋。”


    “恕小婿直言,倘若文字能治國安邦,附近廟裏的小沙彌不是也可以麵南而尊了嗎?”


    “噢,你是說秀吉在光秀之上嗎?”


    瀨兵衛不和古田爭執。據他估計雙方兵力,本部人馬大致相等,可是秀吉的盟軍遠遠超過光秀。


    “光秀沒有人緣?”


    雖說處於亂世,但光秀頭上總難擺脫弒君的陰影。與此相反,秀吉擎的是為主公報仇的大旗。京畿一帶織田家的諸侯十有八九會倒向秀吉。


    “盡管可恨,不過猢猻很可能獲勝。”


    瀨兵衛厭惡地說。不知為什麽,他似乎很不喜歡這位裝神弄鬼的秀吉。


    “總之,我跟秀吉就是!”


    “那麽……”


    “那麽……”


    古田提出人質一事,瀨兵衛氣得三屍暴跳,連聲罵道:“放他娘的屁,這猢猻竟敢向我索取人質!”


    瀨兵衛認為,二人同是織田家的諸侯,地位相等,同僚向同僚索要人質,築前莫不是急昏了頭?


    瀨兵衛知進退,曉事理,並非愚頑的武士,但遇事好先評論一番,且言辭刻薄,從不講究表達方式,嘴上沒有(p245)的時候。


    “小婿累了。”


    古田改變了話題,既然嶽丈沒有心思談下去,他很想退出去休息。


    “隻是……”古田說,“秀吉所講的‘人質’,絕對沒有侮辱嶽父大人的意思。事實恰恰相反,倘若人們聽說中川瀨兵衛似的人物都把人質送給秀吉,那麽其他的盟友,還未確定歸屬的其他諸將――譬如光秀的姻親細川藤孝、簡井順慶等人也會爭相投奔秀吉。區區小事,卻有如此巨大的作用,嶽父大人萬萬不可拘泥於一時的麵子,而應著眼於未來,走在天下新形勢的前頭!”


    說罷,古田躬身退出,迴到城下館舍,瀨兵衛著了慌。


    “孺子講得對!”


    此一戰,如果秀吉得勝,他將不再是昔日的築前太守,而是天下的君主。


    “就這麽定了。”


    瀨兵衛立刻派人去古田左助的館舍,答應了秀吉的要求。隻是,瀨兵衛身邊沒有子女,隻好送上家臣的女兒作人質。


    十日晚,羽柴先鋒到達尼崎,後方傳來將令――在尼崎休息待命。


    過去,尼崎是荒木村重的城池,秀吉打算利用這座舊城傳最後的戰鬥將令。


    消息傳到京城,明智光秀不信,當然最新的情報,不是羽柴先鋒到達尼崎,而是秀吉由姬路出兵。光秀心中疑惑,猢猻不是在高鬆和毛利軍對峙麽?光秀真想把它當作謠傳。


    因為明智光秀襲擊本能寺以及此後奪取天下鴻圖是建立在秀吉無法從山陽脫身的基礎上的,秀吉遠離京城,是光秀舉事,成功的關鍵。可是現實裏的秀吉在一步步東近。光秀祈禱著:


    “但願是誤報!”


    他渴望再有半月以上的準備時間,既然自己在京城樹起大旗,擁立了朝廷。隻要有充足的時間,四方的大小諸侯都會齊集在明智家天藍色的桔梗旗下的。


    可是光秀的計劃落空了。從十日夜,到十一日,秀吉的大軍先後到達尼崎,正在等待著織田家的四方諸侯會集到前線陣地。


    “咱們撤至近江阪木呢?”


    明智家的重臣齋藤利三等人勸光秀退出京城,據利三獲得的情報,羽柴軍唿喊著報仇,連卒子馬夫都摩拳擦掌,精神抖擻,和這樣的敵人正麵交鋒是愚蠢的。


    “不,和他決戰!”


    光秀不改變自己的方針,既然秀吉的突然出現撲滅了勝利的希望,今後隻好孤注一擲聽天由命了。


    光秀速將大軍布於京都南郊,構築陣地,並徵調大批民夫,搶修澱府的澱城,長岡的勝龍寺城,下鳥羽的砦城等澱川河畔的城砦。


    卻說秀吉馬不停蹄一路東進,右側是大海,遠處海浪滾滾,岸上,鬆林濤濤。秀吉來不及欣賞醉人的風景,催馬走高沙,出明石,過舞子,日夜兼程。敵人在京城,戰場還相當遙遠。但秀吉已不斷地傳出將令,派出使者,象抵達戰場一樣繁忙。在這一點上,他的作戰思想和以前的軍事天才迥然不同。以前的軍事天才,即使上杉謙信,武田信玄,也是肉眼看到敵人之後,再開始交兵。然而,秀吉在看到敵人時,戰鬥已經基本結束,知等著勝利的捷報了。


    秀吉認為,打仗就要創造奪取勝利的條件,增加盟友,消弱敵人的力量,集結數倍於敵人的兵力,盡量減少作戰的投機率,不靠僥幸,而是依靠充分的準備把戰爭引向勝利。因此,秀吉在行軍途中,接連向有可能倒向光秀的丹後豪族細川藤孝、忠興父子以及大和領主簡井順慶派出使者,勸他們歸順自己。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新史太閤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日]司馬遼太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日]司馬遼太郎並收藏新史太閤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