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不是做夢吧?”


    矬子是樂天派,哪怕遇到一點兒喜事,也會手舞足蹈,額手稱慶。現在更是樂得他不知如何是好。菅屋和久太郎也被卷進歡樂的漩渦,不禁興沖沖地說:


    “恭喜恭喜!能傳達這種喜訊,也是我們作使臣的福氣!”


    秀吉置酒,熱情款待二人。使臣迴府後,秀吉就指揮著僕人忙起來,今晚必須整頓好賀年的禮品,禮品數量之大,令人咋舌。明晨,一通鼓罷,城門開時,這些禮物要全搬進城去。


    ――今晚通宵整理!


    院內騷燃,東西放得到處都是。大客廳,走廊,廚房,過廳,秀吉一一查看,並叫過三名督辦,吩咐道:


    “貼上標記,嚴防出錯,一應禮品,全部放在禮品架上,以便天亮抬出。


    翌日黎明前,禮品被依次抬出大門,僅送給織田家女眷的錦衣竟多達二百件,獻給信長的有腰刀一口,白銀千錠,禮服百件,鞍轡十副,播州產杉木紙三百梱,熟草二百張,明石家吉魚幹千尾,野裏各色鑄器一大宗,章魚幹三千尾。


    城門還沒有打開,羽柴家的僕人點起火把,把禮物抬到城下,從山麓到山腰上的城門口排滿了禮品。禮架上罩著白布,獻給信長的置於路左,獻給公子及夫人的置於路右。周圍靜悄悄的,大家憋足氣力,準備一開城門便抬進城去。


    開城的鼓聲響了,信長聽到山腳下的喧囂,健步登上安土城的瞭望樓。


    “你們看!”信長大聲喊,“築前著實氣派。兩條白色長龍一定是賀年的禮品。先頭已進城門,後尾還沒有走出山腳下的府第呢!”


    身邊的武士和大夫連聲附和,“如此數量的賀禮我等第一次看到。”信長也欣然應道,“孤也是第一次。猢猻的氣度,天下無雙!”


    少頃,秀吉來到山上,由織田王的近臣讓進茶室,信長已在上首坐定,秀吉慌忙叩頭,信長止住他說:


    “不必如此,可行品茗之禮!”


    信長本人也以茶會主人的身份同秀吉寒暄。今天,秀吉是主客,不是家將。


    在茶室作陪的有織田王的重臣丹羽長秀和信長的寵臣長穀川秀一。秀一二十餘歲,曾給信長作過侍童,信長至今仍然喚他的乳名-阿竹。再一位是信長的禦醫,海內名醫直瀨道三。另有一班大臣在前殿恭候。


    盛宴開始,信長親自為四人沏茶,茶香撲鼻,令人心醉。飲罷擱盞,賓主款款步入前殿。這兒是信長與群臣議事的地方,左右排列著織田家的三十四名高官。眾人依次坐定,秀吉呈上禮單,再次謝過信長的知遇之恩。信長點點頭,抬起胳膊,打了個手勢,說“來,來來!”


    秀吉心想,大概是讓自己坐近點兒,於是稍微向前湊了湊。信長指指身邊的榻榻咪:


    “到這兒來!”


    信長是要秀吉到上首去坐。照室町時代的武士劄禮,不論哪一流派也沒有家將跑到上首就坐的先例。


    “快來呀!”


    信長焦躁起來。秀吉慌忙爬過去,跪在高出一截的榻榻咪邊上,不敢仰視。信長又說:


    “再近點兒!”


    秀吉膝行至主人腳前。突然,信長抬起手,吧嗒一聲放在了他頭頂上。秀吉隻覺得頭頂一熱,汗都出來了。


    “築前功名蓋世!”


    頭頂響起了信長的聲音。秀吉匍匐在地上,看不見主人的表情,聽聲音好象是環視群臣講的。少頃,信長把手掌移到他肩上,使勁兒抓住他的肩頭,大聲說:


    “為將者,應以築前為楷模!”


    這無尚的榮光,使秀吉感到一陣暈眩。自從二十餘歲報效於織田家,戎馬倥傯,度不暇暖,多少年來的辛苦仿佛一下子得到了補償。


    “築前,你說點什麽吧!”


    信長催促說。秀吉俯地,顫抖著雙肩,早已泣不成聲。


    翌晨,堀久太郎受信長之命,來到秀吉府上,把“國次”賜給秀吉。“國次”是先主信秀的佩劍,即織田王的傳家寶。


    “謝大王恩典!”


    秀吉拜接了佩劍,再次登城,謝信長之恩。第三次入城,信長已不再見他,隻是通過森蘭丸傳給他一句話:


    “望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秀吉來到城門前,翻身上馬,離開安土,向播州馳上。山陰,山陽還有戰事在等他。


    天正十年三月十五日,秀吉由播州姬路城出發,提大軍沿山陽大道西征。當日,織田軍翻過疆界船阪嶺。嶺上開滿了遲謝的櫻花。過了山嶺即是備前國,肥沃的良田鋪展在初春的霞光之中。秀吉在馬上說道:


    “你們看這土地!”


    備前是天下屈指可數的膏腴之邦,氣候溫和,物產豐富,連土地都黑油油放光。


    備前、備中和美作是宇喜多氏的領土,宇喜多直家是個大陰謀家。他用奸謀占領了備前三國,去年二月病死。死前,直家背叛了原來的盟主毛利氏,投進秀吉懷抱。如今,其子宇喜多秀家繼承父業,仍為三國之主。秀家尚幼,遵直家遺言,秀吉負責照顧秀家,因此,眼下是盟邦的田野。


    羽柴軍一路西征,當天宿於三石村。翌日,宿營在備前著名的鐵匠村福岡。第四日到了沼村,第五日進入宇喜多家的主城岡山。岡山城處在毛利軍對峙的最前沿,向西十餘裏即是備中的國界。國界南北走向,沿線排列著毛利氏的七座城池。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新史太閤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日]司馬遼太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日]司馬遼太郎並收藏新史太閤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