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消息在朝堂上傳開,大家都很驚訝,因為也沒有想到,會這麽突然。”杜如晦感慨。


    自從陛下登基之後,原先親近秦王府的官員,有許多上了歲數的,這幾年,走了不少。


    如此一來,難免令人唏噓。


    “故人陸續凋零,好似風中落葉,令人唏噓啊。”杜如晦也有些難過。


    竇軌一走,陛下又失去了一大助力。


    雖然竇軌文治方麵略有瑕疵,但是當年帶兵打仗,也是很厲害的。


    貞觀年治理一方,雖然有瑕疵,可是也在不斷的進步,洛陽在他的治理下,一片欣欣向榮之景色。


    聽到杜如晦這般說,李複也是無奈一笑。


    杜如晦如今還有功夫感慨其他故人呢。


    就他那身體,他那毛病,要不是現在孫思邈給他調養著,加上平日裏飲食控製得當,被感慨故人凋零的那個故人,就是他杜如晦了。


    房玄齡什麽時候沒,李複不知道。


    但是杜如晦,可就是貞觀初年沒的。


    房謀杜斷,杜如晦走的早。


    “竇都督什麽時候迴長安?”李複問道。


    竇軌在洛陽去世,是要迴到長安城,停靈下葬的。


    “已經在路上了,等到了長安,再來給殿下送消息。”房玄齡說道。


    李複點點頭。


    “我應該去送最後一程的。”


    雖然兩人沒有什麽太深厚的交情,可是幫過忙的。


    人家去世了,不管如何,李複人應該到場。


    白事,就算是不請,也要到的。


    竇軌幫過他,這份人情,李複也記下了,沒有機會還給竇軌,那就看看將來竇軌的家人有什麽用得著幫忙的,到時候這份人情,還給他的家人吧。


    福澤後人,理所應當。


    “論起來,你跟竇軌,也是親戚。”杜如晦說道。


    李複先是疑惑,隨後仔細想。


    好像也是。


    自己的老叔是李淵,李淵的原配夫人太穆皇後,竇皇後與竇軌是本家姐弟,自己是太穆皇後的侄子,竇軌的兒子也是太穆皇後的堂侄。


    自己跟竇軌的兒子是一輩的兄弟。


    好家夥,皇室啊,論起來,遍地都是親戚,就看親不親了。


    而聽房玄齡和杜如晦說起今天早朝朝堂上的事情,因為李偉節的緣故陛下生氣。


    而李偉節,也是同族中人。


    這........


    好家夥。


    “那就更要去送一送了。”李複感慨:“竇軌一去世,他這一脈,還有個弟弟是吧?”


    房玄齡點頭。


    “竇琮,檢校晉州總管、譙國公。”


    “一門兩國公,暫且不會沒落的,竇軌去世之後,他酂國公的爵位,會由他兒子竇奉節繼承。”


    “他兒子年歲不大,還沒有出仕。”


    “正當壯年啊,說到底,帶兵打仗,衝鋒陷陣,早年間傷了身體,就像翼國公一樣。”


    “是啊。”杜如晦應聲,接著說起了竇軌的往事。


    治軍嚴苛,但是對自己也嚴苛,與將士們一樣,一旦打起仗了,十幾天不卸甲是經常的事。


    傷病,勞累,經年累月累積起來,人的身體不壞才是不正常的。


    三個人坐在一起唏噓了一陣竇軌去世的事,轉而又說起了這作坊。


    “當初咱們不還坐在一起聊過,高昌國的事。”李複笑道。


    房玄齡和杜如晦兩人相視一眼。


    想起來了。


    棉花。


    “所以說,這是棉花作坊?”


    李複點頭。


    “沒錯,今年第一批從高昌運送到長安城的棉花已經到了,進了庫房當中,這邊作坊之所以這麽著急,也是因為這批棉花的緣故。”


    “地方已經有了,人員,陛下和皇後娘娘也都已經準備妥當了,就差這邊作坊蓋好了之後,直接開工,十天半個月,就有現成的東西能擺在跟前了。”


    “欽天監的人說,今年是個寒冬。”


    “正好棉花來了,做一批棉衣,給金吾衛的人發放下去,等到寒冬來臨他們在外巡邏,也能暖和一些。”李複說道:“我使喚金吾衛的人,說白了,這邊的事情做的越快,對金吾衛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今年能夠船上保暖的棉衣,多少能讓他們在外行走,更舒坦一些。”


    兩人不由得點頭,倒也是這麽一迴事。


    “那,棉花紡織的問題......”


    “百騎司的人,從高昌帶迴了機器,工部的人正在拆解,複刻。”


    “我這邊,也派遣了木匠作坊的人,盡力而為。”


    “反正,最多十幾天的功夫,一切就全都安排妥當了。”李複拍著胸脯保證:“看看外麵的工地吧,按照這個速度下去,十天左右,作坊就能完工了。”


    “再給作坊裏的人一兩天的時間,收拾,入駐,第十三天,就能正式開工,這還不快嗎?”


    房玄齡和杜如晦兩人都從對方的神色中讀出了驚訝。


    快,實在是太快了。


    十天,作坊從無到有,還不是簡單的搭建起來房屋,而是裏麵所有的東西,都一應俱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天上掉下個銅板都得姓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錢富貴er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錢富貴er並收藏大唐:天上掉下個銅板都得姓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