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4章 肉香
大唐:天上掉下個銅板都得姓李 作者:錢富貴er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那當然。”李元昌自信滿滿。
“那七叔就更要好好聽先生的勸導,用心讀書了。”李承乾笑著迴應。
既然先生也對自家七叔這麽說了,那他就不多說什麽了,正好借著這個由頭,讓七叔安心讀書好了。
次日中午,軍營裏挑了一口肥豬,殺了加餐,給訓練結束的將士們煮肉湯。
香味飄向了旁邊的營地裏。
從宮中來的五百千牛衛就駐紮在隔壁。
莊子上的衛隊住營地宿舍,他們安營紮寨之後住的是行軍帳篷。
出行在外,住宿條件什麽的,都這樣,因此,也沒什麽好說的,誰讓這莊子上,是人家王府衛隊的地盤呢?
但是中午,聞著隔壁的肉香,再低頭看看自己手裏的餅子,看看鍋裏的菜湯。
這.......
聞著香味,忍不住咽口水......
“這莊子上王府的衛隊吃的這麽好嗎?”
“涇陽王殿下有錢呐,麾下就這麽一千人,可不得好好養著嘛。”另外一個人笑道:“行了,咱們又不是沒吃過肉,這不是出門在外,一切從簡嘛。”
千牛衛的待遇不差的,他們宿衛宮中,且大多出身都不錯,吃肉什麽的,在軍營裏,一個月也能吃上好幾次。
而且逢休沐日,也能自己出去吃點好的,喝點酒什麽的。
他們的俸祿也不低。
哪怕是俸祿花幹淨了,他們大多數人,也是有些家底的。
跟府兵不一樣,府兵是不怎麽富裕的,發放的軍餉不足以支撐他們隔三差五的喝酒吃肉。
“一切從簡,但是聞著這味道,再看看咱們手裏的餅子.......唉.......”
“以前怎麽就沒覺得肉這麽香呢。”
這倒是實話。
以前就算是吃肉,那味道,跟隔壁營地裏做的肉,根本不一樣。
這也忒香了。
好想吃。
“可能咱們也是真餓了。”另外一個人笑道:“趕緊吃吧,吃飽了就不會想那麽多了。”
整個營地裏彌漫著隔壁飄來的肉香味兒,議論的人也不在少數。
孫虎提著食盒來到了李承乾的屋子裏。
“殿下,中午的夥食已經送來了。”
李承乾點點頭。
“放旁邊吧,今天中午,是燉了肉吧?”
“是的,食堂在後頭殺了一口豬。”孫虎一邊擺放飯菜一邊說道:“眼下營地裏一個月殺三口豬,與菜燉在一起,吃三頓肉。”
李承乾笑了笑。
“很早就聞到香味兒了,營地裏的廚子手藝不錯。”
李承乾平日裏的飯菜還算是比較精致,除卻在書院的時候,中午留在書院吃飯,很少吃大鍋菜。
不過,大鍋菜最好吃的也是書院裏做的。
李承乾覺得,中午營地裏泛出的飯菜的香味兒,跟書院食堂裏的大差不差。
“營地裏的廚子做大鍋飯的手藝,還是跟柳娘學的呢。”孫虎笑道。
“原來如此,我就說嘛,這味道,熟悉。”李承乾合上手上的書頁,起身來到一旁。
一旁的桌案上,飯菜已經擺好。
“殿下,請慢用,末將先告退了。”孫虎拱手道。
“好。”李承乾微微頷首。
孫虎退出了房間。
長孫家慶也走到桌案邊,拿起筷子,先嚐了一口。
李承乾笑了笑。
“這是在王叔的莊子上,倒也不必這麽小心謹慎。”
“殿下出行在外的安危,也是臣的責任。”長孫家慶拱手說道。
“往後,想個別的辦法,你不要這樣做,若是真有個萬一,孤.......”
“像殿下說的這般,若是真有個萬一,那臣能保護殿下,也是臣的榮幸。”長孫家慶應聲。
聊了兩句,長孫家慶才讓李承乾安心用飯。
“你也坐下,一起吃。”李承乾說道:“送的這些飯菜孤一人也吃不完,莫要浪費。”
“營地裏雖然有養豬場,但是每個月暫且就隻有這三頓葷腥,也不容易。”
“是。”長孫家慶應聲。
“營地這地方,條件不比其他地方,雖說莊子上飲酒,但是軍營當中禁酒,你就且忍上一忍吧。”李承乾笑道。
“臣倒是不沉迷於喝酒。”長孫家慶笑道。
長孫家慶喜歡喝茶,就算是在營地裏,他來的時候還是帶了一包茶葉,閑來無事,就泡上一壺茶,慢慢喝,哪怕是大熱天的喝熱茶,出一身汗,也覺得舒服。
“但我聽說,你也不是完全不喝,隻是喝不習慣武德酒。”李承乾笑道。
“是。”長孫家慶笑著應聲:“臣覺得,那酒太烈了。”
“莊子上倒也有清酒,果酒,等過兩日忙完了,你可以去莊子上的交易區,那裏有酒樓,你可以去嚐一嚐。”
“長安城裏鮮少有酒水品類齊全的地方,但是這莊子上就不一樣了,本身作坊就在這裏,交易區的酒樓,也是涇陽王府的產業,好東西肯定是緊著自家酒樓供應的,既然來莊子上了,這裏的特色,還是要品一品的,等到迴到長安之後,再想過來一趟,可就麻煩了。”
“今年春天的時候,長安城裏有不少人外出踏青,就來涇陽縣這邊,中午就特意奔著酒樓來的。”
春天那會兒,李承乾雖然在宮中,但是外麵的消息,他還是知道不少的。
王叔莊子上的酒作坊擴建,規模比之前大了很多,還增加了好幾個新的作坊。
因為去年酒水的產量,連整個長安城都滿足不了。
放著眼前的錢不掙,這也不是涇陽王府的行事風格。
今年酒水的產量提升上去了,但是酒水依舊是緊俏貨。
主要是,還有很多外地的商隊來這邊,跟長安城裏的人搶貨。
那放眼整個大唐來說,莊子上的幾個作坊,規模再怎麽大,也都不夠用了。
於是乎,外來的商人就詢問,什麽時候也在別的地方開設一些作坊,那麽他們也就不用跑這麽遠來購置酒水了。
眼下莊子上的事情都是李承乾在管著,這樣的意見,到最後都遞交到李承乾這裏了。
下午的時候,李承乾就打算見一見馬十三,詢問一下這件事的可能性。
“那七叔就更要好好聽先生的勸導,用心讀書了。”李承乾笑著迴應。
既然先生也對自家七叔這麽說了,那他就不多說什麽了,正好借著這個由頭,讓七叔安心讀書好了。
次日中午,軍營裏挑了一口肥豬,殺了加餐,給訓練結束的將士們煮肉湯。
香味飄向了旁邊的營地裏。
從宮中來的五百千牛衛就駐紮在隔壁。
莊子上的衛隊住營地宿舍,他們安營紮寨之後住的是行軍帳篷。
出行在外,住宿條件什麽的,都這樣,因此,也沒什麽好說的,誰讓這莊子上,是人家王府衛隊的地盤呢?
但是中午,聞著隔壁的肉香,再低頭看看自己手裏的餅子,看看鍋裏的菜湯。
這.......
聞著香味,忍不住咽口水......
“這莊子上王府的衛隊吃的這麽好嗎?”
“涇陽王殿下有錢呐,麾下就這麽一千人,可不得好好養著嘛。”另外一個人笑道:“行了,咱們又不是沒吃過肉,這不是出門在外,一切從簡嘛。”
千牛衛的待遇不差的,他們宿衛宮中,且大多出身都不錯,吃肉什麽的,在軍營裏,一個月也能吃上好幾次。
而且逢休沐日,也能自己出去吃點好的,喝點酒什麽的。
他們的俸祿也不低。
哪怕是俸祿花幹淨了,他們大多數人,也是有些家底的。
跟府兵不一樣,府兵是不怎麽富裕的,發放的軍餉不足以支撐他們隔三差五的喝酒吃肉。
“一切從簡,但是聞著這味道,再看看咱們手裏的餅子.......唉.......”
“以前怎麽就沒覺得肉這麽香呢。”
這倒是實話。
以前就算是吃肉,那味道,跟隔壁營地裏做的肉,根本不一樣。
這也忒香了。
好想吃。
“可能咱們也是真餓了。”另外一個人笑道:“趕緊吃吧,吃飽了就不會想那麽多了。”
整個營地裏彌漫著隔壁飄來的肉香味兒,議論的人也不在少數。
孫虎提著食盒來到了李承乾的屋子裏。
“殿下,中午的夥食已經送來了。”
李承乾點點頭。
“放旁邊吧,今天中午,是燉了肉吧?”
“是的,食堂在後頭殺了一口豬。”孫虎一邊擺放飯菜一邊說道:“眼下營地裏一個月殺三口豬,與菜燉在一起,吃三頓肉。”
李承乾笑了笑。
“很早就聞到香味兒了,營地裏的廚子手藝不錯。”
李承乾平日裏的飯菜還算是比較精致,除卻在書院的時候,中午留在書院吃飯,很少吃大鍋菜。
不過,大鍋菜最好吃的也是書院裏做的。
李承乾覺得,中午營地裏泛出的飯菜的香味兒,跟書院食堂裏的大差不差。
“營地裏的廚子做大鍋飯的手藝,還是跟柳娘學的呢。”孫虎笑道。
“原來如此,我就說嘛,這味道,熟悉。”李承乾合上手上的書頁,起身來到一旁。
一旁的桌案上,飯菜已經擺好。
“殿下,請慢用,末將先告退了。”孫虎拱手道。
“好。”李承乾微微頷首。
孫虎退出了房間。
長孫家慶也走到桌案邊,拿起筷子,先嚐了一口。
李承乾笑了笑。
“這是在王叔的莊子上,倒也不必這麽小心謹慎。”
“殿下出行在外的安危,也是臣的責任。”長孫家慶拱手說道。
“往後,想個別的辦法,你不要這樣做,若是真有個萬一,孤.......”
“像殿下說的這般,若是真有個萬一,那臣能保護殿下,也是臣的榮幸。”長孫家慶應聲。
聊了兩句,長孫家慶才讓李承乾安心用飯。
“你也坐下,一起吃。”李承乾說道:“送的這些飯菜孤一人也吃不完,莫要浪費。”
“營地裏雖然有養豬場,但是每個月暫且就隻有這三頓葷腥,也不容易。”
“是。”長孫家慶應聲。
“營地這地方,條件不比其他地方,雖說莊子上飲酒,但是軍營當中禁酒,你就且忍上一忍吧。”李承乾笑道。
“臣倒是不沉迷於喝酒。”長孫家慶笑道。
長孫家慶喜歡喝茶,就算是在營地裏,他來的時候還是帶了一包茶葉,閑來無事,就泡上一壺茶,慢慢喝,哪怕是大熱天的喝熱茶,出一身汗,也覺得舒服。
“但我聽說,你也不是完全不喝,隻是喝不習慣武德酒。”李承乾笑道。
“是。”長孫家慶笑著應聲:“臣覺得,那酒太烈了。”
“莊子上倒也有清酒,果酒,等過兩日忙完了,你可以去莊子上的交易區,那裏有酒樓,你可以去嚐一嚐。”
“長安城裏鮮少有酒水品類齊全的地方,但是這莊子上就不一樣了,本身作坊就在這裏,交易區的酒樓,也是涇陽王府的產業,好東西肯定是緊著自家酒樓供應的,既然來莊子上了,這裏的特色,還是要品一品的,等到迴到長安之後,再想過來一趟,可就麻煩了。”
“今年春天的時候,長安城裏有不少人外出踏青,就來涇陽縣這邊,中午就特意奔著酒樓來的。”
春天那會兒,李承乾雖然在宮中,但是外麵的消息,他還是知道不少的。
王叔莊子上的酒作坊擴建,規模比之前大了很多,還增加了好幾個新的作坊。
因為去年酒水的產量,連整個長安城都滿足不了。
放著眼前的錢不掙,這也不是涇陽王府的行事風格。
今年酒水的產量提升上去了,但是酒水依舊是緊俏貨。
主要是,還有很多外地的商隊來這邊,跟長安城裏的人搶貨。
那放眼整個大唐來說,莊子上的幾個作坊,規模再怎麽大,也都不夠用了。
於是乎,外來的商人就詢問,什麽時候也在別的地方開設一些作坊,那麽他們也就不用跑這麽遠來購置酒水了。
眼下莊子上的事情都是李承乾在管著,這樣的意見,到最後都遞交到李承乾這裏了。
下午的時候,李承乾就打算見一見馬十三,詢問一下這件事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