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年,拓跋燾又整頓兵馬,親率大軍分五路東西並進,深入沙漠,討伐柔然。柔然各部沒見過如此浩大的攻勢,一直往北逃竄。拓跋燾大獲全勝,隻可惜沙漠太廣袤,無法一路追到底,擒住大檀。


    對柔然的兩次作戰大勝使北魏暫時減緩了北麵的危險,拓跋燾開始有時間考慮其他的強敵了。這時發生了兩件在北魏看來十分喜人的好事:一件是南麵的宋國內部出現了臣廢君、君又誅臣的大事;另一件是西麵的大夏暴君赫連勃勃病死,諸子為爭奪嗣君之位發生了內戰。


    河南大戰之後的宋國內部矛盾重重,劉義符毫無做皇帝的樣子。徐羨之、傅亮、謝晦等人因為失地喪師,上表自貶官職,劉義符卻隻下一道詔書,一概不論罪。官位雖然得保,國家法紀卻遭到了破壞,顧命大臣們開始秘密謀劃廢掉小皇帝。


    前文說過,劉裕的兒子一共七個,如果廢掉長子劉義符,按照長幼之序,合法繼位的人選就是任南豫州刺史的次子劉義真了。劉義真自己有一個朋友圈,當時的名士謝靈運、顏延之,都是他的親信。這些人很有才華,但都性情偏激,恃才放縱,不為朝中大臣看重。徐羨之等人一方麵想要立個明君,一方麵又不想失去朝廷重臣的特殊地位,自然不願意讓劉義真上台,任由他去發展自己的勢力。於是,徐羨之便利用劉義符與劉義真兄弟間原先就有的矛盾,收羅了一些劉義真在南豫州期間輕視、侮辱執政官的罪證,向朝廷上書奏明。劉義符果然一道聖旨,將劉義真廢為庶人,遷到新安(今江蘇睢寧)拘禁起來。


    頭一步走得順利,幾個文官頓時膽子大了不少,下一步就是要廢帝了。這可不是小事,必須要聯合朝中的武裝力量,以保證萬無一失。徐羨之將另兩名在外地的重要人物——南兗州刺史檀道濟和江州刺史王弘招入建康,把廢立皇帝的打算告訴了他們。檀道濟對於徐羨之私廢皇子的行為本來並不贊同,但反對意見總得不到採納,隻好暫且與他們合作。


    景平二年(公元424年)五月的這天,領軍將軍謝晦以府中房屋破損為藉口,命家人悉數住到府外,而將一隊整裝已畢的軍士引入府內安置。同時,謝晦又預先通知劉義符身邊的中書舍人邢安泰、潘盛在宮中做內應。當晚,謝晦與檀道濟同宿府中,謝晦輾轉反側,不得入眠,檀道濟不愧為打過大仗、見過大場麵的將軍,臨大變而酣睡如故,謝晦對此佩服不已。


    遊戲無度的皇帝劉義符在皇宮北麵的華林園裏搭了個酒肆,正親自擔當酒保賣酒呢。他與太監小廝們自賣自飲,喝多了以後又坐龍船夜遊附近的天淵池,最後便睡在船上。次日天剛蒙蒙亮,檀道濟便領兵在前,徐羨之等人緊隨其後,衝進皇宮。兩個內應邢安泰和潘盛預先把防衛的人都支開了,軍士一路衝上龍船,殺掉皇帝身邊的兩個侍衛,砍傷睡眼矇矓的劉義符,連架帶扶地把他押出皇宮東閣,收束了璽綬,送往原先的太子宮拘禁。


    徐羨之等人商量了一下,決定迎立名望不錯的宜都王劉義隆。大臣們以皇太後的名義下一道旨,廢劉義符為營陽王,遷往吳郡(今江蘇蘇州一帶),並以劉義隆承繼皇位。徐羨之深恐有變,劉義符前腳剛走,就馬上派人前往吳郡和新安兩地,將劉義符、劉義真這對難兄難弟分別殺害。(徐羨之等人,為了社稷的安危,廢掉不稱職的皇帝,這本身並不是不可以,但至少應該先掂掂自己的分量。他們既各懷私心,想做霍光那樣有功的權臣,又想把希望寄托在新皇身上,矛盾的願望恰好與劉裕在東晉末期收迴皇權、恢複中央集權的現實相牴觸,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容於當世的。所以祠部尚書蔡廓在他們弒君後說:“營陽不幸,卿諸人有弒主之名,欲立於世,將可得邪?”)


    十八歲的劉義隆鎮守於遠在上遊的荊州,傅亮便帶領百官前往江陵迎駕。徐羨之又擔心荊州要地,萬一劉義隆登基用了其他人,就不好辦了,便自作聰明地任命謝晦為荊州刺史,都督荊、湘、雍、益等七州的軍事。三個人已是拴在一根線上的螞蚱了,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留個人在外麵,萬一有變,也好有條退路。


    劉義隆在江陵聽說了兩個哥哥的死訊,手下的文武官員十分顧忌,不少人勸他不要去建康自投羅網。司馬王華認為不然,他說:“徐羨之等人寒士出身,受先皇顧命,重任在肩,看不出想要造反的意思。之所以廢了皇帝,並殺害二王,應該是害怕將來被清算,故而下手。他們對皇室效忠已久,也不可能忽然有異誌。而且這三個人勢均力敵,誰都不服誰,隻是想要藉機握權自固而已,必會仰待少主殿下。如今隻管放心跟去,實在沒什麽可以顧慮的。”


    王華識勢也識人,一席話把三個大臣的心理分析得十分透徹,其中帶有猜測的成分,但也很在理。劉義隆與他的兩個哥哥不太一樣,不愛玩而喜愛讀書,還寫得一手好字,頗明事理。聽了王華的建議之後,劉義隆笑道:“愛卿是想做當年勸漢文帝進京即位的宋昌吧?”長史王曇首、南蠻校尉到彥之也都勸劉義隆動身,劉義隆心中有底,說:“朝中諸公受先皇遺命,不會背棄,何況我手下的兵力也足以製人,有什麽好怕的!”


    劉義隆把王華留在荊州,又讓到彥之鎮守在襄陽以防不測,然後起程接見傅亮等眾臣。孰料一場宮廷政變之後,南方歪打正著地出現了數十年來難得的好局麵。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悠悠南北朝:宋齊北魏的紛爭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陳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陳羨並收藏悠悠南北朝:宋齊北魏的紛爭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