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聳肩膀:“你總是不願意明白。”她以通情達理的聲音說道,“朗貝爾在他的生活中已經愛過一個女人:羅莎。後來,他想得到安慰,遇到一個姑娘就抓住不放:那就是我。實質上,他開始時甚至都不樂意跟我睡覺。後來等他知道亨利跟我發生過關係,他才動了念頭。可我一直都不是他的心上人。擁有一個女人,這在他看來似乎比去搞妓女更有男子氣派,也更方便。可我在裏麵根本算不了什麽東西。”
她多麽善於混淆是非,其手段之巧妙,使我不禁感到氣餒。真沒有足夠的勇氣去駁斥她。我軟弱無力地說:“你總是顛倒是非。”
“不。我知道我說了些什麽。”她說。
她終於穿了一件潔淨的裙子,倆人一起去了巴黎;可迴來時更是悶悶不樂,很快又吵了一場,我當時正在花園做事。這天早晨,昏暗的天空沉重地壓迫著我的肩頭,把我緊逼在地上。在我身邊,朗貝爾在讀書,納迪娜打著毛衣。“實際上,”她前一天對我說,“度假是很累人的,每天都得琢磨如何消磨時間。”顯而易見,她已經感到厭倦。一次,她的兩隻眼睛定定地盯著朗貝爾的頸背,仿佛要用其目光的力量,硬把他的腦袋扭過來。她開了腔:
“斯潘格勒那本書,你還沒有讀完?”
“沒有。”
“等你讀完,給我看看。”
“行。”
看到有人手裏拿著書,納迪娜不開口去要就不甘心。她往往把書帶到自己房間,可書拿迴去也是白拿,隻不過是增加她房間裏那摞書的一點高度而已,那些書呀,都是她準備將來讀的。確實,她讀書速度很慢,仿佛總是帶著某種敵意,往往是讀不了幾頁就厭煩。她冷笑著繼續說:
“據說那純粹是個混蛋!”
這一次,朗貝爾抬起了頭:
“誰跟你說的?你的那些共產黨夥伴?”
“誰都說斯潘格勒是個混蛋。”她從容不迫地說,接著在地上伸了個懶腰,咕嚕道:“你還不如開摩托車帶我去兜一圈兒。”
“噢!我可沒有一點興趣。”朗貝爾冷冷地說。
“咱們先去‘梅斯尼爾’餐館吃午餐,然後再到樹林裏去逛逛。”
“那準會被暴雨淋個透,瞧瞧這天空。”
“絕不會下暴雨的。還是說你討厭跟我一起去散步吧。”
“我討厭去散步,對,我說了。”他不耐煩地說。
她站起身:“那我呀,我討厭在這一小方塊蔬菜地裏呆上一天。我這就去開摩托,沒有你照樣去兜一圈兒。把防盜鎖的鑰匙給我。”
“你瘋了,你不會開。”
“我已經開過了,這又不複雜,證據就是你都會開。”
“轉第一道彎你就會摔破腦袋。不行。我不能把鑰匙給你。”
“我摔破腦袋管你什麽事!你怕我把你的寶貝玩藝兒摔壞了就是了。卑鄙的自私鬼,我就要這把鑰匙!”
朗貝爾答也沒有答一聲。納迪娜目光茫然,一動不動地呆了片刻,接著起了身,拿起用作提包的那隻大草包,衝著我說:“我在這裏煩死了,我白天到巴黎去過。”
“那你就好好樂一樂吧。”
她很善於選擇報複手段。知道納迪娜又要和他討厭的那些朋友混在一起,朗貝爾無疑十分痛苦。他目不轉睛地看著她走出花園,接著朝我扭過頭。
“我真弄不明白我們為什麽一吵就崩。”他遺憾地說,“您弄得清楚嗎?”
他平生第一次跟我私下談話。我猶豫不決,可是既然他已有心聽我的話,那最好還是跟他談談。
“大部分是納迪娜的過錯。”我說,“一點小事就生氣,於是變得蠻不講理又好鬥。可是,您要知道正是因為她很脆弱所以才好傷人。”
“她應該明白別人也一樣脆弱。”他忌恨地說,“有的時候,她冷漠得可怕。”
他樣子十分溫和,看他那飽滿的氣色、微翹的鼻子和一張貪婪的嘴巴,顯得十分年輕:這是一副多情而又困惑的麵孔,既做著過分溫馨的夢,又立有嚴厲有餘的規矩。我終於打定了主意:“噢,要了解清楚納迪娜,必須從她的童年說起。”
我盡可能清楚地把我心裏反覆思慮了千百遍的事情全對朗貝爾講了,他一副激動的神態,默默地聽著我講。當我說到迪埃戈的名字時,他憋不住打斷了我的話:
“他真的聰明過人?”
“真的。”
“他寫的詩好嗎?他是有天賦嗎?”
“我想是的。”
“他當時年僅十七歲!納迪娜就欽佩他?”
“她從不欽佩別人。不,把她與迪埃戈聯結在一起的,主要是他毫無保留地屬於她。”
“我也一樣愛她。”他悲切地說。
“她對此並沒有把握。”我說,“她總是害怕您會拿她與另一個女人相比。”
“我愛納迪娜要比我愛羅莎愛得深多了。”他喃喃地說。
他的這番表白使我感到吃驚。不管怎麽說,我對納迪娜的那些意見是肯定的。
“您對她這樣說過嗎?”
“這可不是可以啟齒的事情。”
“這可是她需要聽到的事情。”
他聳聳肩膀:“她看得清清楚楚,一年多來我隻是為她而活著。”
“她認定這隻不過是一種友情而已,那您怎麽解釋?她是作為一個女人而對她自己表示懷疑,她需要被別人當作女人去愛。”
朗貝爾吞吞吐吐:“可在這一方麵,她也是很難辦的。我也許不該跟您說這些,可我實在不明白,實在摸不著頭腦。要是哪個晚上我們不幹那種事情,她就會覺得受到了侮辱;但是幾乎任何愛的表示都會引起她的反感。不用說,她總是冷冰冰的,而且責怪我……”
我想起了納迪娜那些氣唿唿的知心話。
“您肯定每天晚上都是她非要……”
“絕對肯定。”他神情憂鬱地說。
對他倆矛盾的說法我並不感到過分驚訝。類似的情況著實遇到不少,這說明兩位情人彼此都不滿意。
“無論是接受還是拒絕她的女人地位,納迪娜總是感到受到了傷害。”我說,“正因為如此,你們的關係才變得這麽難處。若您再耐心一些,事情會有所好轉。”
“噢!耐心!我有的是耐心!要是我確信她並不討厭我!”
“什麽念頭!她瘋一般地愛著您。”
“我之所以常以為她鄙視我,是因為正如她所說的那樣,我隻不過是一個可憐的知識分子,一個甚至都沒有創造才能的知識分子。”他苦澀地添了一句,“一個下不了決心,不敢自己振翼騰飛的知識分子。”
“納迪娜這輩子隻會對知識分子感興趣。”我說,“她特別喜愛辯論,喜愛表明看法:她非得把自己的生命轉化為詞語才罷。不,相信我吧,她真的隻是責怪你愛她還愛得不夠。”
</br>
她多麽善於混淆是非,其手段之巧妙,使我不禁感到氣餒。真沒有足夠的勇氣去駁斥她。我軟弱無力地說:“你總是顛倒是非。”
“不。我知道我說了些什麽。”她說。
她終於穿了一件潔淨的裙子,倆人一起去了巴黎;可迴來時更是悶悶不樂,很快又吵了一場,我當時正在花園做事。這天早晨,昏暗的天空沉重地壓迫著我的肩頭,把我緊逼在地上。在我身邊,朗貝爾在讀書,納迪娜打著毛衣。“實際上,”她前一天對我說,“度假是很累人的,每天都得琢磨如何消磨時間。”顯而易見,她已經感到厭倦。一次,她的兩隻眼睛定定地盯著朗貝爾的頸背,仿佛要用其目光的力量,硬把他的腦袋扭過來。她開了腔:
“斯潘格勒那本書,你還沒有讀完?”
“沒有。”
“等你讀完,給我看看。”
“行。”
看到有人手裏拿著書,納迪娜不開口去要就不甘心。她往往把書帶到自己房間,可書拿迴去也是白拿,隻不過是增加她房間裏那摞書的一點高度而已,那些書呀,都是她準備將來讀的。確實,她讀書速度很慢,仿佛總是帶著某種敵意,往往是讀不了幾頁就厭煩。她冷笑著繼續說:
“據說那純粹是個混蛋!”
這一次,朗貝爾抬起了頭:
“誰跟你說的?你的那些共產黨夥伴?”
“誰都說斯潘格勒是個混蛋。”她從容不迫地說,接著在地上伸了個懶腰,咕嚕道:“你還不如開摩托車帶我去兜一圈兒。”
“噢!我可沒有一點興趣。”朗貝爾冷冷地說。
“咱們先去‘梅斯尼爾’餐館吃午餐,然後再到樹林裏去逛逛。”
“那準會被暴雨淋個透,瞧瞧這天空。”
“絕不會下暴雨的。還是說你討厭跟我一起去散步吧。”
“我討厭去散步,對,我說了。”他不耐煩地說。
她站起身:“那我呀,我討厭在這一小方塊蔬菜地裏呆上一天。我這就去開摩托,沒有你照樣去兜一圈兒。把防盜鎖的鑰匙給我。”
“你瘋了,你不會開。”
“我已經開過了,這又不複雜,證據就是你都會開。”
“轉第一道彎你就會摔破腦袋。不行。我不能把鑰匙給你。”
“我摔破腦袋管你什麽事!你怕我把你的寶貝玩藝兒摔壞了就是了。卑鄙的自私鬼,我就要這把鑰匙!”
朗貝爾答也沒有答一聲。納迪娜目光茫然,一動不動地呆了片刻,接著起了身,拿起用作提包的那隻大草包,衝著我說:“我在這裏煩死了,我白天到巴黎去過。”
“那你就好好樂一樂吧。”
她很善於選擇報複手段。知道納迪娜又要和他討厭的那些朋友混在一起,朗貝爾無疑十分痛苦。他目不轉睛地看著她走出花園,接著朝我扭過頭。
“我真弄不明白我們為什麽一吵就崩。”他遺憾地說,“您弄得清楚嗎?”
他平生第一次跟我私下談話。我猶豫不決,可是既然他已有心聽我的話,那最好還是跟他談談。
“大部分是納迪娜的過錯。”我說,“一點小事就生氣,於是變得蠻不講理又好鬥。可是,您要知道正是因為她很脆弱所以才好傷人。”
“她應該明白別人也一樣脆弱。”他忌恨地說,“有的時候,她冷漠得可怕。”
他樣子十分溫和,看他那飽滿的氣色、微翹的鼻子和一張貪婪的嘴巴,顯得十分年輕:這是一副多情而又困惑的麵孔,既做著過分溫馨的夢,又立有嚴厲有餘的規矩。我終於打定了主意:“噢,要了解清楚納迪娜,必須從她的童年說起。”
我盡可能清楚地把我心裏反覆思慮了千百遍的事情全對朗貝爾講了,他一副激動的神態,默默地聽著我講。當我說到迪埃戈的名字時,他憋不住打斷了我的話:
“他真的聰明過人?”
“真的。”
“他寫的詩好嗎?他是有天賦嗎?”
“我想是的。”
“他當時年僅十七歲!納迪娜就欽佩他?”
“她從不欽佩別人。不,把她與迪埃戈聯結在一起的,主要是他毫無保留地屬於她。”
“我也一樣愛她。”他悲切地說。
“她對此並沒有把握。”我說,“她總是害怕您會拿她與另一個女人相比。”
“我愛納迪娜要比我愛羅莎愛得深多了。”他喃喃地說。
他的這番表白使我感到吃驚。不管怎麽說,我對納迪娜的那些意見是肯定的。
“您對她這樣說過嗎?”
“這可不是可以啟齒的事情。”
“這可是她需要聽到的事情。”
他聳聳肩膀:“她看得清清楚楚,一年多來我隻是為她而活著。”
“她認定這隻不過是一種友情而已,那您怎麽解釋?她是作為一個女人而對她自己表示懷疑,她需要被別人當作女人去愛。”
朗貝爾吞吞吐吐:“可在這一方麵,她也是很難辦的。我也許不該跟您說這些,可我實在不明白,實在摸不著頭腦。要是哪個晚上我們不幹那種事情,她就會覺得受到了侮辱;但是幾乎任何愛的表示都會引起她的反感。不用說,她總是冷冰冰的,而且責怪我……”
我想起了納迪娜那些氣唿唿的知心話。
“您肯定每天晚上都是她非要……”
“絕對肯定。”他神情憂鬱地說。
對他倆矛盾的說法我並不感到過分驚訝。類似的情況著實遇到不少,這說明兩位情人彼此都不滿意。
“無論是接受還是拒絕她的女人地位,納迪娜總是感到受到了傷害。”我說,“正因為如此,你們的關係才變得這麽難處。若您再耐心一些,事情會有所好轉。”
“噢!耐心!我有的是耐心!要是我確信她並不討厭我!”
“什麽念頭!她瘋一般地愛著您。”
“我之所以常以為她鄙視我,是因為正如她所說的那樣,我隻不過是一個可憐的知識分子,一個甚至都沒有創造才能的知識分子。”他苦澀地添了一句,“一個下不了決心,不敢自己振翼騰飛的知識分子。”
“納迪娜這輩子隻會對知識分子感興趣。”我說,“她特別喜愛辯論,喜愛表明看法:她非得把自己的生命轉化為詞語才罷。不,相信我吧,她真的隻是責怪你愛她還愛得不夠。”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