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男人不懂得欣賞尊重女人的同時,女人也不會真誠地迴報。有“處女情結”就有“處女膜手術”,看透了男人那點可憐可笑的自尊後,他想要的不過是虛假的自我滿足感,你想要假的,那女人就給你假的。而一個懂得欣賞女人的男人,卻能得到更多的愛,真實的愛。


    男權主導規則的社會中有很深的文化毒瘤,就算是一個高學曆高能力的男人也難免“中毒”,因為他們個人的“自我”太少了。我見任何一個領導時從不卑躬屈膝,也從不稱唿他們為“××市長”,就叫“李先生”“張先生”……我不跟符號對話,也不跟官銜對話,我隻跟“人”對話。


    男權社會在給予男人更多所得時,也把更多的外在壓力和符號束縛給了他們,男人的人性、人格就在這種捆綁中漸漸被磨損。自信無法在虛榮的欲望和社會化的符號裏建立,男權社會不僅是對女人的挑戰,更是男人的課題。如果男人從不反思自己的驕傲從何而來,那他永遠要靠一種虛幻的自我想像來滿足自己,永遠找不到自信。


    不該問誰會是男權社會的受害者,而應該問人是怎麽在男權社會裏受傷害的。病態的文化觀念謀害著每一個人,真正擔心的問題是為什麽它仍舊在繼續謀害。


    37


    女人有兩次機會改變世界


    -----------


    女人的韌性和張力,都是改變世界的基礎。每個女人都有兩次機會改變世界:一是影響你身邊的那個男人,男朋友或老公;二是教育你的孩子。


    37


    女人有兩次機會改變世界


    -----------


    女性的包容與承載,是這個社會的盤。沒有這個盤,男人們的世界就是一盤散沙。


    無論是在性行為中,還是在社會角色的扮演中,生理結構和與生俱來的性格特點都決定了女性是在扮演包容男人的角色。


    人們往往說母親是最偉大的,因為她要照顧到一切,也要包容一切,無論是瑣碎的、無理的、艱難的,她都會收容並且細緻料理,母親的角色會將一個女人的潛力全部激發。這和社會義務無關,而是因為你是個女人——母性存在於每一個女人天生的荷爾蒙裏,它讓一個女人變得善良、寬容。不見得隻有做了母親的人才會有母性,她對男人、對社會的包容就是一種母性的釋放。往往最後你愛的那個男人不是情人也不是丈夫,而成了你的兒子。女人總會找到一個對象來釋放她天生的母性:對他付出和包容,在一種“為他人”的行為中得到自己的幸福感。母性會讓每一個女孩都蛻變成一個偉大的女人。


    我從我媽媽身上就看到特別多這種包容與承載。父親有個外號,叫“金馬列”,一心為革命為國家,很少顧家。媽媽嫁進來之後,卻一直得不到我爸爸家的認可,但無論遭受到怎樣不公平的待遇,我媽對他們一直都特別好。她那時運氣差,在我和姐姐還在繈褓裏時就莫名其妙被說成是特務,白天上班,晚上挨批鬥,期間有好心人會偷偷放她出來迴家照顧我們。那時候她每天隻能睡兩三個小時,卻毫無怨言。媽媽被批成特務後爸爸就迴家更少了,他是軍人,很避諱。我媽媽不僅要照顧家裏一切瑣碎的家務,連重活累活也都扛了下來,還要負責拉扯我和我姐姐,並對我們進行教育。所以小時候的印象就是:我有個當軍人的爸爸,是一個什麽都不幹的爸爸;我有個媽媽,是個什麽都要幹的媽媽。


    女人默默付出的東西很多,一部分是社會文化造成,還有一部分是自己心甘情願,這種東西特別偉大。但看到這種偉大不僅不被珍惜,還常常受人糟踐時,就格外心痛。看到李陽家暴事件時,我罵李陽罵得格外狠:你算個什麽東西!


    我不是個女權主義者,但我在女性角度上要把話說清楚。我可以相夫教子,可以忍讓和退讓,但你得明白,別把女人當傻子,男權社會男人設計的遊戲規則我不給你打破,沒必要跟你爭個臉紅脖子粗的,但起碼你得知道,誰在承載著你,誰在包容你。


    不過我特別抵製過三八婦女節。原來這個節日是為了紀念,現在卻成了一句空洞的口號和半天施捨性的假期。唿喚“婦女解放頂半邊天”唿喚了那麽多年,其實什麽都沒實現,然後安慰性地來一句:“女人們,你們辛苦了一年,就放你們半天假吧。”再迴頭看那些層出不窮的拐賣婦女兒童事件、家暴事件、就業歧視等還是我行我素,監獄裏那些因為殺了丈夫而被判無期的女人,很多都是因為你不把他殺了他就把你打死了,然後那些女人就要在一輩子的監禁中一年年過著這可笑的婦女節。


    已然不平等,卻還掛著偽善的皮囊。


    當你暫時不能站在一個完全平等的位置上與男人們對話時,先學會理解他們。男人為什麽會這樣想?為什麽會這麽做?在你理解的同時,你也會知道麵對他們時你該怎麽做,怎麽讓要做的事更順利地進行。長期以往,你的心理會變得比男人強大。有很多人會覺得我比男人活得更精彩,是因為我“潛伏”在男人世界二十八年,他們讓我知道女人該做什麽事,能把什麽事做好。


    男人開拓世界,但女人也有改變世界的方式。男人有男人的力量,但同時表現出莽撞。莽撞時就不夠大度,不夠理性和周全,那女人的周到和仔細就可以彌補,這個社會是男性在主導,但也絕對缺少不了女性角色。女人就是要突出自己的“必不可少”。


    2007年的時候我曾經在世界婦女大會論壇上說過,女人怎麽改變世界?老天爺給你兩次公平的機會,一是影響你身邊的那個男人,男朋友或老公;二是教育你的孩子。女人的韌性和張力,都是改變世界的基礎。每個女人都有這種能力。


    與其頭破血流,不如因勢利導,清楚自己在這個社會中的位置,了解自己可以做什麽,才能真正為心裏想要唿籲的那種公平做到些什麽。


    38


    處男和處女都很珍貴


    ---------


    那是一根線,是你自己覺得什麽時候該長大的線,在你還沒有準備好的時候別去越線,不然隻會讓你受到更大的挫折。


    38


    處男和處女都很珍貴


    ---------


    有一期《金星撞火星》做了關於性教育的選題,毛骨悚然,原來中國的性教育提倡了那麽久依舊落後。家長如果躲著這些問題,為教訓買單的就是孩子。


    那期節目做完以後,脊背發涼。那些十三四歲就做了人流的姑娘,在鏡頭前依舊嘻嘻哈哈,這事就好像被翻頁了那般輕鬆。且不說這些隻有十幾歲的女孩子有沒有意識到自己這麽年輕就扼殺了一條生命,她們對人流會造成的傷害也是一無所知。當專家告訴她們可能會一輩子要不了孩子時,她們臉上才露出了微微吃驚的表情。我問那些女孩:“你怎麽會呢,你父母沒跟你講嗎?”她們茫然地搖搖頭。沒人教過她們該怎麽保護自己,沒人警告過她們在未發育成熟時就發生性行為會有什麽危害,她們把惡果當成糖一樣吞了下去。收集到的信息說,學校課程表上的“性保健”課,不過是老師走個過場,說一句“自己看書吧”就變成了自修課。父母以為學校在幫著教,不妨就省了自己這邊的尷尬。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擲地有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星並收藏擲地有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