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還認為君臣之間不應該僅僅是臣服從於君,而應該相互尊重。他說:“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孟子·離婁下》)宋明以後的儒者主張“君教臣死,臣不敢不死”,反映了專製主義不斷強化之後,君權的惡性膨脹和臣地位的下降。但孟子時代儒家還是生氣勃勃的,敢於向君主要求尊重,而且認為君如不尊重臣,臣有權不尊重他,直至把他看作仇敵。
武王伐紂是中國曆史上的重要事件,對於儒家來說,伐紂有一個以下犯上的問題。孔子心中這個疙瘩解不開,所以在聽周武王的樂曲時說它“盡美矣,未盡善也”(《八佾》)。但孟子比孔子開明得多,他認為處死紂這樣的君是正義的,不算以下犯上,不能說弒君,因為他已夠不上君,隻是一個匹夫。“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孟子·梁惠王下》)在君主製時代,這是非常解放的思想,無怪乎暴君們不能容忍。大搞君主專製的明太祖朱元璋,在起義反對元朝統治時,從來沒有對孟子“民貴君輕”,“誅一夫紂”等等提出異議。可是當上皇帝之後,感到這些言論對自己不利,態度大變,於是咒罵孟子說:“這老東西如活到今天,我饒不了他!”按他的本意,《孟子》是應該廢止的,但是尊孟的傳統已曆數百年,廢止是不合適的,他於是命人刪去《孟子》中85章這類文字,占全書的1/3,搞成一個所謂《孟子節文》,頒行天下。許多年中,人們隻能讀《節文》而不能讀《孟子》。直到永樂年間方才重新恢複《孟子》的地位。
孟子對儒家學說的另一貢獻是他的性善論。儒家教人修養道德,為善不為惡,但是這樣做的根據是什麽呢?孔子對此沒給正麵答覆,他說過:“性相近也,習相遠也。”(《陽貨》)似乎沒有真正解決性是什麽的問題,所以子貢說:“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公冶長》)孟子大大前進一步,他把善和人性聯繫在一起,認為人性是善的,人性中本來存在儒家倫理道德規範——仁義禮智,這是人和禽獸的根本區別。他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告子上》)惻隱、羞惡、恭敬、是非是四種人所固有的道德情感,是不用學習和思慮便有的“良知良能”。所謂仁義禮智就是人的天賦道德情感,人的良心。能擴充四種感情,古人稱為“四端”,就可以把仁義禮智做成極大的事業,可以侍奉父母,保全四海。如不擴充四種感情,甚至反而戕害它們,那麽人就會喪失善性——人性,而成為禽獸。孟子誇大了人的道德良心,以為它是天賦的,其實它是一定社會組織中的人,由於學習、實踐道德規範,在內心逐步培養起來的。當然,良心決不等於人所學習的道德規範相加之和,從學習實踐道德規範到良心的產生有一個飛躍的過程,但源泉仍然是社會道德規範和人對它的學習、實踐。不過,孟子由此提出的性善論,對後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成為整個封建時代的正統觀點。
孔子認為,人的實際遭遇、物質生活由命決定,而人的道德生活則由人自己決定。孟子同意這個觀點,並從性命關係上做了新的解釋。他說:“口之於味也,目之於色也,耳之於聲也,鼻之於臭也,四肢之於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謂性也。”(《孟子·盡心下》)聲色臭味安佚等感官需要是性之所欲,但能否滿足,滿足到什麽程度是命決定的,所以君子不把它們看作性,不以為是必須實現的人性的要求,命運怎樣就怎樣,不爭不怨。他又說:“仁之於父子也,義之於君臣也,禮之於賓主也,智之於賢者也,聖人之於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謂命也。”(《孟子·盡心下》)仁義禮智天道等等客觀上能實現多少受命運的限製,但積極追求、努力實踐它們則是人性的精神需要和內在使命,由自己決定,所以君子不把它們看作命,不認為在這些方麵可以無所作為,隨波逐流。
總之,孟子立足於人心,講仁義道德,王道仁政。在他看來,國君擴充仁義之心便能實施仁義之政和王道,這樣的國君為天下人心之所向,眾人都以成為他的臣民為幸,他不靠耕戰,隻靠仁義即可王天下。不錯,人心向背是決定勝負的重要因素,但這些因素必須轉化為物質力量,才能實際起作用。在戰爭連年不斷,軍力和財力決定生死存亡的時代,孟子拿這種學說去遊說諸侯,理所當然地被看作“迂遠而闊於事情”(《史記·孟荀列傳》),得不到諸侯的信用。所以孟子最後隻好結束政治生涯,走著和孔子相同的道路,與弟子一起著書立說。
荀子(約公元前325—前238年)名況,字卿,亦稱孫卿,戰國末葉趙國人。曾長期在齊國稷下學宮從事研究和講學,很受齊王重視。後因有人誣陷,出走到楚國,做過蘭陵(在今山東嶧縣東)令,罷官之後著書數萬言,闡發自己的儒學觀點,這就是《荀子》。荀子的看法與孟子不同,所強調的是禮樂。他把儒家、齊國稷下學派、前期法家的理論綜合在自己的理論體係中,形成集先秦諸子之大成的荀學。
他特別重視禮的作用,認為:“禮者治辨之極也,強國之本也,威行之道也,功名之總也。王公由之所以得天下也,不由所以隕社稷也。故堅甲利兵不足以為勝,高城深池不足以為固,嚴令繁刑不足以為威,由其道則行,不由其道則廢。”(《荀子·議兵》)禮是治理的準則,強盛的根本,有它才有威嚴,有它才能建立功名。沒有它即使有堅甲利兵也不能取勝,有高城深池也不能穩固,有嚴令繁刑也不能樹立威信。諸侯行禮義可以得天下,不行禮義則亡國喪邦。不過,荀子的禮和孔子的禮已經有了很大差異。孔子心目中的禮是周公製訂的周禮(當然包括孔子對它的損益、改進),而荀子的禮已經是戰國時代的產物,是後王的創造,它包括法的大原則和道德的內容:“禮者,法之大分,類之綱紀也。”(《荀子·勸學》)
禮為什麽能有如此巨大的作用呢?荀子用他的社會學思想解釋說,人有許多地方不如禽獸,但人能支配利用它們,最根本的原因在人能合群。“人何以能群。曰分〔fen奮〕。分何以能行?曰義。故義以分則和,和則一,一則多力,多力則強,強則勝物……”(《荀子·王製》)所謂分指的是名分,即人的社會地位。他認為要使群能存在,人的地位權勢就不能一樣,一樣就沒有統治、管理,也就不能統一,群就要瓦解。聖王有見於此,所以製定禮義,把人分為貧富貴賤,於是有了分,也就保住了群。由於當時人們的等級觀念根深蒂固,所以荀子錯誤地以為凡有組織、領導、管理的地方,必然有人的身份等級的差別。這當然是不對的,不過由這裏也可看出荀孟之間的差異,孟子以為倫理道德等等的根源全在人心,荀子則認為其根源在人類社會,在社會組織的需要。荀說要比孟說更接近實際。
</br>
武王伐紂是中國曆史上的重要事件,對於儒家來說,伐紂有一個以下犯上的問題。孔子心中這個疙瘩解不開,所以在聽周武王的樂曲時說它“盡美矣,未盡善也”(《八佾》)。但孟子比孔子開明得多,他認為處死紂這樣的君是正義的,不算以下犯上,不能說弒君,因為他已夠不上君,隻是一個匹夫。“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孟子·梁惠王下》)在君主製時代,這是非常解放的思想,無怪乎暴君們不能容忍。大搞君主專製的明太祖朱元璋,在起義反對元朝統治時,從來沒有對孟子“民貴君輕”,“誅一夫紂”等等提出異議。可是當上皇帝之後,感到這些言論對自己不利,態度大變,於是咒罵孟子說:“這老東西如活到今天,我饒不了他!”按他的本意,《孟子》是應該廢止的,但是尊孟的傳統已曆數百年,廢止是不合適的,他於是命人刪去《孟子》中85章這類文字,占全書的1/3,搞成一個所謂《孟子節文》,頒行天下。許多年中,人們隻能讀《節文》而不能讀《孟子》。直到永樂年間方才重新恢複《孟子》的地位。
孟子對儒家學說的另一貢獻是他的性善論。儒家教人修養道德,為善不為惡,但是這樣做的根據是什麽呢?孔子對此沒給正麵答覆,他說過:“性相近也,習相遠也。”(《陽貨》)似乎沒有真正解決性是什麽的問題,所以子貢說:“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公冶長》)孟子大大前進一步,他把善和人性聯繫在一起,認為人性是善的,人性中本來存在儒家倫理道德規範——仁義禮智,這是人和禽獸的根本區別。他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告子上》)惻隱、羞惡、恭敬、是非是四種人所固有的道德情感,是不用學習和思慮便有的“良知良能”。所謂仁義禮智就是人的天賦道德情感,人的良心。能擴充四種感情,古人稱為“四端”,就可以把仁義禮智做成極大的事業,可以侍奉父母,保全四海。如不擴充四種感情,甚至反而戕害它們,那麽人就會喪失善性——人性,而成為禽獸。孟子誇大了人的道德良心,以為它是天賦的,其實它是一定社會組織中的人,由於學習、實踐道德規範,在內心逐步培養起來的。當然,良心決不等於人所學習的道德規範相加之和,從學習實踐道德規範到良心的產生有一個飛躍的過程,但源泉仍然是社會道德規範和人對它的學習、實踐。不過,孟子由此提出的性善論,對後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成為整個封建時代的正統觀點。
孔子認為,人的實際遭遇、物質生活由命決定,而人的道德生活則由人自己決定。孟子同意這個觀點,並從性命關係上做了新的解釋。他說:“口之於味也,目之於色也,耳之於聲也,鼻之於臭也,四肢之於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謂性也。”(《孟子·盡心下》)聲色臭味安佚等感官需要是性之所欲,但能否滿足,滿足到什麽程度是命決定的,所以君子不把它們看作性,不以為是必須實現的人性的要求,命運怎樣就怎樣,不爭不怨。他又說:“仁之於父子也,義之於君臣也,禮之於賓主也,智之於賢者也,聖人之於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謂命也。”(《孟子·盡心下》)仁義禮智天道等等客觀上能實現多少受命運的限製,但積極追求、努力實踐它們則是人性的精神需要和內在使命,由自己決定,所以君子不把它們看作命,不認為在這些方麵可以無所作為,隨波逐流。
總之,孟子立足於人心,講仁義道德,王道仁政。在他看來,國君擴充仁義之心便能實施仁義之政和王道,這樣的國君為天下人心之所向,眾人都以成為他的臣民為幸,他不靠耕戰,隻靠仁義即可王天下。不錯,人心向背是決定勝負的重要因素,但這些因素必須轉化為物質力量,才能實際起作用。在戰爭連年不斷,軍力和財力決定生死存亡的時代,孟子拿這種學說去遊說諸侯,理所當然地被看作“迂遠而闊於事情”(《史記·孟荀列傳》),得不到諸侯的信用。所以孟子最後隻好結束政治生涯,走著和孔子相同的道路,與弟子一起著書立說。
荀子(約公元前325—前238年)名況,字卿,亦稱孫卿,戰國末葉趙國人。曾長期在齊國稷下學宮從事研究和講學,很受齊王重視。後因有人誣陷,出走到楚國,做過蘭陵(在今山東嶧縣東)令,罷官之後著書數萬言,闡發自己的儒學觀點,這就是《荀子》。荀子的看法與孟子不同,所強調的是禮樂。他把儒家、齊國稷下學派、前期法家的理論綜合在自己的理論體係中,形成集先秦諸子之大成的荀學。
他特別重視禮的作用,認為:“禮者治辨之極也,強國之本也,威行之道也,功名之總也。王公由之所以得天下也,不由所以隕社稷也。故堅甲利兵不足以為勝,高城深池不足以為固,嚴令繁刑不足以為威,由其道則行,不由其道則廢。”(《荀子·議兵》)禮是治理的準則,強盛的根本,有它才有威嚴,有它才能建立功名。沒有它即使有堅甲利兵也不能取勝,有高城深池也不能穩固,有嚴令繁刑也不能樹立威信。諸侯行禮義可以得天下,不行禮義則亡國喪邦。不過,荀子的禮和孔子的禮已經有了很大差異。孔子心目中的禮是周公製訂的周禮(當然包括孔子對它的損益、改進),而荀子的禮已經是戰國時代的產物,是後王的創造,它包括法的大原則和道德的內容:“禮者,法之大分,類之綱紀也。”(《荀子·勸學》)
禮為什麽能有如此巨大的作用呢?荀子用他的社會學思想解釋說,人有許多地方不如禽獸,但人能支配利用它們,最根本的原因在人能合群。“人何以能群。曰分〔fen奮〕。分何以能行?曰義。故義以分則和,和則一,一則多力,多力則強,強則勝物……”(《荀子·王製》)所謂分指的是名分,即人的社會地位。他認為要使群能存在,人的地位權勢就不能一樣,一樣就沒有統治、管理,也就不能統一,群就要瓦解。聖王有見於此,所以製定禮義,把人分為貧富貴賤,於是有了分,也就保住了群。由於當時人們的等級觀念根深蒂固,所以荀子錯誤地以為凡有組織、領導、管理的地方,必然有人的身份等級的差別。這當然是不對的,不過由這裏也可看出荀孟之間的差異,孟子以為倫理道德等等的根源全在人心,荀子則認為其根源在人類社會,在社會組織的需要。荀說要比孟說更接近實際。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