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夾穀之會上的勝利,更加提高了他的威信。執掌魯國之政的季孫氏讓他做代理宰相。這是他政治生涯的頂峰。但好景不長,接著很快就走了下坡路。原因在於,歸根結底,孔子的政治理想與季孫氏完全不同。在當時魯國的政壇上,公室即魯公的勢力已經衰微,而私家即季孫、叔孫、孟孫等三卿的勢力強大,他們架空魯君,控製魯國的實權。但私家內部也有問題,三卿各自的家臣借管理家政之便,暗中經營、擴張自己的權勢,又架空三卿把持家政,進而把持國政。孔子對這些以下犯上的非禮行為痛心疾首,曆來主張“張公室抑私家”,隻是沒有權力和機會。現在權力有了,他又從季孫、叔孫家臣的叛亂中看到機會,他要行動了,具體目標是“墮三都”。


    原來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等三卿在自己的領地上各建都邑,分別叫費、郈〔hou後〕、成,作為領地的政治中心和軍事要塞,由家臣管理。家臣與三卿的矛盾發展到無法緩解的程度之後,往往把這些都邑作為反叛的據點。公元前502年季孫氏家臣陽虎據費邑叛亂,公元前500年叔孫氏家臣侯犯據郈邑叛亂,使季、叔二氏非常惱火。孔子借這個機會,提出墮三都的計劃,表麵上是對付家臣的,實際則是一箭雙鵰,連三卿一起打擊。三卿開始都贊成這個計劃,於是拆了費和郈,等到拆成邑時他們恍然大悟,沒有自己的都邑也就沒有自己的地位,於是改變了態度,表麵上不動聲色,實際上支持孟孫氏的家臣堅守成邑不給拆。結果孔子和親自出征的魯定公都敗在成城之下,墮三都的計劃隻得不了了之。孔子的處境變得艱難起來。在這時又接連出現兩件對他不利的事情。一是齊國給魯君和季孫氏以美女組成的歌舞隊和駿馬,季孫氏他們接受饋贈後不上朝,不見孔子。二是魯公郊祭,按慣例儀式結束後,把祭肉分給大臣,每次都有孔子一份,但這次偏不送給孔子,以示冷落。魯公、季孫氏變了臉,所以孔子在魯國已經呆不下去,於是決定離開魯國,希望在其他諸侯的國家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


    孔子55歲的時候,懷著抑鬱沉重的心情,離開父母之邦,開始了14年“周遊列國”的生活。所謂列國,也不過是衛、陳、曹、宋、鄭、蔡、楚等國,其中他住的時間較長而且拿了俸祿的,隻有衛、陳兩個國家,其他幾國僅僅是路過。衛、陳兩國之君接待了孔子,甚至給予很高的禮遇,但他們的目的是利用孔子聲望抬高自己,並不想實行孔子的主張;其他國君連禮遇的雅量也沒有。公元前493年,孔子離開衛國南行,到曹、鄭,兩國都不接待。到宋國時,大司馬桓魋〔tui頹〕甚至要殺害他,弄得他隻好化裝逃走。14年中,孔子的生活有優裕的時候,也有艱苦甚至很危險的時候,他總是處之泰然。吃衛君六萬斛俸祿,他不改變政治態度;匡人、桓魋要殺他,他鎮定如常;在行經陳、蔡的路上斷糧,許多弟子餓倒了,他照樣講學、彈琴、唱歌,表現了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氣概。


    這些年,他的主要收穫是在學術研究和教學上。他讀了很多書,想了很多,又把這些講給了學生。跟他周遊列國的學生,都有了很大進步。他很注意在困難境遇中對弟子進行世界觀與人生觀的教育。在陳絕糧之際,他知道有些弟子心中不高興,於是先請子路來談。他問道:“我們遭到這麽大的困難,是不是說我們的道(學說)有不對的東西?”子路說:“人家不信任我們,可能我們還沒達到仁吧?人家不讓我們通行,可能我們還未達到智吧?”孔子對他說:“如果仁者一定被信任,怎麽會有伯夷、叔齊?如果智者一定能處處通行,怎麽會有王子比幹?”接下來,孔子又與子貢談這個問題,子貢說:“您的道太高大,天下沒有人能夠接受,為了人家能夠接受,您是否可以將您的道降低一點?”孔子說:“君子應該努力追求真理,而不取悅於人,讓人家接受。你卻不是這樣,你的誌向不遠大啊!”最後,孔子找來顏迴,顏迴的理解迥出於二人之上,他說:“您的道至大,所以天下沒人能接受。可是這有什麽關係?這種世道,不被接受才顯出君子的本色。不修道是我們的恥辱,現在道已經大修而諸侯們不用,這是他們的恥辱。”孔子對於這個答案非常滿意,大大鼓勵顏迴一番。這三個得意門生受到切要的點撥,思想境界都有提高。


    魯哀公三年(公元前492年),季桓子去世,臨死前後悔未用孔子,囑咐繼他為卿的季康子,一定要請孔子迴國。但是由於有人反對,當時沒有實現。後來孔子的學生冉有、子貢等相繼返魯為官,特別是冉有在公元前484年春率魯國軍隊戰勝入侵的齊軍,立了大功,同其他弟子一起推薦孔子。季康子終於下了決心,派人致厚禮請孔子迴國。孔子已是68歲的老人,早厭倦了沒有希望的遊說、奔走,於是接受季氏之請,在這一年迴到魯國,結束了多年的流亡生活。


    孔子迴國後並沒有改變自己的政治態度,因此不可能受到任用。公元前484年,季康子要實行田賦,派冉有徵求剛剛迴國的孔子的意見。所謂田賦即按田畝徵收軍費,比原來收得多,孔子認為這一做法不合周禮,表示反對。他說如果不遵守周禮,放縱貪慾,即使收田賦也不夠用。季康子沒有聽孔子的意見。公元前481年齊國陳恆(又稱田成子)殺了齊簡公,掌握了齊國政權。簡公昏庸無能,陳恆行新政,頗得人心,但孔子認為,無論如何臣弒君都是大逆不道的。他齋戒沐浴一番,先後向魯公、三卿做過鄭重其事的報告,請求他們派兵討陳恆,但這些人根本不理睬他。孔子在這兩件事上誠然顯得保守,不過他真誠地相信,隻有依禮而行,國家才會有秩序與安寧。


    魯國不能用孔子,他看得很清楚,所以也不求做官。在迴到魯國後,專心致誌從事教育和古文獻整理工作。史書說他的弟子前後總計有3000人,通曉六藝的72人,其中相當一部分是在他返魯之後教育培養的。


    夏商周三代傳下許多文獻資料,孔子為了研究古代文化和教材建設的需要,對它們進行了編輯整理,成為儒家經典——《書》、《禮》、《詩》、《樂》、《易》、《春秋》六經。孔子時代有《夏書》、《商書》、《周書》,分別保存三代的政府文件。孔子把它們分類編次,成為《書》(亦稱《尚書》)。現存有關禮的書有三種:《周禮》、《儀禮》、《禮記》,孔子講過三禮,整理過《儀禮》,這是一本從個人行為規範角度談禮的書。《詩》是周代詩歌集,孔子認為這些詩不僅在政治、社交場合用來應對,而且可以增加知識、陶冶情操、培養道德意識。他抄錄了不同本子的詩,刪去重複的,留下最好的本子,並且按詩原來所配的曲子進行調整歸類。古代詩和樂是統一的,實際上詩是填在曲子裏的歌詞。孔子會唱會演奏,又懂音樂理論,在音樂上是全才,他把300篇詩和樂曲正確地配合起來,使之篇篇可以弦歌。他整理過《樂》是肯定的,正如他自己所說:“吾自衛反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子罕》)可惜的是《樂》已經散佚不存。《易》是周人的占筮之書,但其中包括豐富的政治智慧與人生哲理。孔子晚年喜歡《易經》,反覆閱讀,以致貫串《易經》竹簡的皮條斷了多次。他學《易》不是為了占卜,而是玩味其中的道理,並從哲學上給以說明。後來儒家學者寫出《易傳》來解釋《易經》,這裏麵就包括了孔子的易學思想。孔子晚年喜歡讀《易》講《易》,可能也做過某些整理工作。《春秋》是魯國編年史,孔子對這部書也下了很大功夫進行修訂,首先是搜集整理史料,去偽存真,其次是寫作中貫徹自己的思想,用極其精練的詞語對曆史人物和事件予以褒貶,其目的是讓人們明白是非善惡。孟子說:“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孟子·滕文公下》)孔子在整理古代文獻上建立了卓越的功績,正是由於他的努力,才使得中國古代的一些典籍得以保存。他整理的《書》、《詩》、《禮》、《樂》、《易》、《春秋》——六經是具有世界曆史意義的文化寶藏,為人們研究中國上古曆史提供了豐富的資料。當然這些工作是他用一生之力做出的,不過都成於晚年。公元前481年,正當他在修《春秋》時,一頭奇怪的野獸被人抓獲,據說是麟。麟是仁獸,在不該出來的時候出來並且被逮,孔子認為這意味著他的理想不能實現,嘆息說:“吾道窮矣!”於是罷筆,不再修《春秋》。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孔子與儒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閻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閻韜並收藏孔子與儒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