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頁
易中天中華史06:百家爭鳴 作者:易中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生活就該真實而自由。所以莊子說,不要做名人,不要做謀士,不要做負責人,不要做青年導師。31 這些頭銜和責任,都是害人的。
那該怎麽活?
腰上綁隻沒有用的空心大葫蘆,在江湖上飄;有一搭沒一搭地在河邊釣魚,釣不釣得到無所謂;或者到無人的曠野找棵大樹,在它旁邊轉悠,在它下麵睡覺。32
這樣的活法,就叫“逍遙遊”。
顯然,莊子的“逍遙遊”,與老子的“為之下”,是兩種活法。活法不同,即道不同。道不同,就不相與謀。老和莊居然都是道家,也算一個奇蹟。
那麽儒家呢?
中庸與反調
道家講道,儒家講德。
德的最高境界,是中庸。孔子說──
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 33
那麽,什麽是中庸?
中,就是不走極端;庸,就是不唱高調。
第一句話好理解。孔子有句名言,叫“過猶不及”。34 也就是說,一件事情做過頭了,等於沒做到,沒準還更糟糕。怎樣才對?不缺位,不越位,不過頭,不掉隊。凡事恰到好處,就是中庸之道。
就說做人。
做人很難。一個人,質樸是好的,真誠是好的,坦率也是好的。但如果一點修養都沒有,就會粗鄙、粗俗、粗魯。這在孔子那裏,就叫“質勝文則野”。相反,如果太講修飾,過於文雅,便難免裝腔作勢,顯得虛偽。這在孔子那裏,就叫“文勝質則史”。
那又如何是好?
文質彬彬。
彬彬,就是文質兼備,一家一半,配合適宜。這條原則不但適用於文雅與質樸,也適用於文與武、剛與柔,以及一切矛盾對立的雙方。因此孔子說──
文質彬彬,然後君子。35
這就是“中”。
再說“庸”。
有一次,有人問孔子:以德報怨,怎麽樣?
孔子反問:何以報德?
也就是說,你拿恩德迴報了仇怨,請問,又拿什麽去迴報恩德?當然,你也可以“以德報德”。但,恩德和仇怨都用恩德迴報,公平嗎?
不公平。
當然,以德報怨和以德報德,未必矛盾。因為一個人的恩德,並不見得都迴報了仇怨。問題是這樣一種道德高標,卻不是大多數人能做到的。做不到,又提倡,那就是唱高調。結果,是隻能造就偽君子。36
但,以德報怨做不到,以怨報怨也不能提倡。因為以怨報怨的結果,是冤冤相報,沒完沒了。這就有了一個問題:我們應該怎麽辦?
孔子說了八個字──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37
以直報怨,就是你認為應該怎麽迴報,也能夠怎麽迴報,那就這麽迴報。這種迴報,可能是以德報怨,也可能是以怨報怨,還可能是既不德,也不怨,幹脆不報。至於是哪一種,全看應不應該,能不能夠。
這就大家都能做到了,因此是“庸”。
庸,就是不唱高調。
於是我們要問,以德報怨,是誰的主張?
老子。38
那麽,老子是唱高調嗎?
不,反調。
的確,老子也是不唱高調的。他的主張,是水往低處流,人也往低處躲。這又豈是高調?卻恰恰是反調。這種反調,《老子》一書中比比皆是。比如大家都說弱肉強食,他說弱者生存;都說應該陽剛,他說不如陰柔;都說男尊女卑,他說女人更有優勢;都說與時俱進,他說最好退迴原始時代。總之,正言若反。39 反話看似有悖常理,其實順乎天道。這就是老子的思想方法。
因此,上德不德,大義無義,多情無情。
這些都是反調。
但,唱反調是為了得正道。因此,既不能講以怨報怨(這是正調),也不能講以怨報德(不是正道),隻能講以德報怨。以德報怨,報的是怨,得的是德。
這就是天道。
可惜天道遠,人道近,因此孔子要講以直報怨。可見孔子說中庸,是因為講人道;老子唱反調,是因為講天道。那麽,有沒有天道和人道都講的呢?
當然有,荀子就是。
君子當自強
荀子發言時,百家爭鳴已近尾聲。
爭鳴是從墨子批孔開始的,這是春秋與戰國之間的事。但墨家學派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並未能真正撼動儒家的根基。墨家之後,儒家的主要對手是道家。戰國早期,有老子;戰國中期,有莊子。孟子雖然與莊子同時,卻批墨不批道。他既沒跟莊子過招,也隻字不提老子。如果沒有荀子,爭鳴很可能就會不了了之。
荀子卻要來算總帳。40
我們知道,荀子是先秦儒家第三位大師。作為戰國晚期的思想家,他很希望做一次總結性發言,何況儒家思想也需要與時俱進。曆史的使命,就交給了荀子。
那麽,荀子要迴答什麽問題?
天道與人性。
這恰恰是孔子不講的。子貢就說,從沒聽老師提過這兩個話題。41 其實準確地說,孔子是講天命不講天道,懂人心不講人性。為什麽不講?值得琢磨。
先看什麽是天命。
天命,包括天和命。命,有兩種。一是性命,二是命運。前者表現為生與死,後者表現為貧與富、貴與賤、窮與達。貧富,指有錢沒錢;貴賤,指地位高低;窮達,指有路沒路。大道康莊就叫達,走投無路就叫窮。
那麽,命由誰定?
生死、貧富、貴賤、窮達,都看天意,叫“死生有命,富貴在天”。42 既然如此,那就聽天由命。因此,孔子雖然講天命,卻隻關心命,不關心天。
不關心天,當然也不講天道。
問題是你不講,人家講。老子講,莊子也講,還講得頭頭是道。這就讓儒家在爭鳴中落了下風。
事實上,隻講是什麽,不講為什麽,並不能滿足人們的好奇心,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於是,到戰國晚期,荀子就代表儒家來講天道。
荀子講天道,跟道家一樣嗎?
有異有同。
相同之處,在於都是“以天道說人道”;不同之處,則在於對天道的理解。道家的理解,是“天道無為”;荀子的理解,則是“天道自為”。荀子說──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43
這裏麵的意思非常清楚:自然界有自己的規律,並不以社會的集體意誌或某人的個人意誌為轉移。荀子說,天,不會因為人們怕冷,就沒有冬季;地,也不會因為人們怕遠,就不再廣闊。那麽,一個君子,難道會因為小人吵吵嚷嚷,就停止行動了嗎?當然也不會。
由此,荀子得出結論──
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數矣,君子有常體矣。
道,就是規律;數,就是法則;體,就是標準。也就是說,天有恆定的規律,地有恆定的法則,君子有恆定的價值觀,也有恆定的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
天、地、人,都自為。
對!是自為,不是無為。這就既接過了道家的思想武器,又與道家劃清了界線。
</br>
那該怎麽活?
腰上綁隻沒有用的空心大葫蘆,在江湖上飄;有一搭沒一搭地在河邊釣魚,釣不釣得到無所謂;或者到無人的曠野找棵大樹,在它旁邊轉悠,在它下麵睡覺。32
這樣的活法,就叫“逍遙遊”。
顯然,莊子的“逍遙遊”,與老子的“為之下”,是兩種活法。活法不同,即道不同。道不同,就不相與謀。老和莊居然都是道家,也算一個奇蹟。
那麽儒家呢?
中庸與反調
道家講道,儒家講德。
德的最高境界,是中庸。孔子說──
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 33
那麽,什麽是中庸?
中,就是不走極端;庸,就是不唱高調。
第一句話好理解。孔子有句名言,叫“過猶不及”。34 也就是說,一件事情做過頭了,等於沒做到,沒準還更糟糕。怎樣才對?不缺位,不越位,不過頭,不掉隊。凡事恰到好處,就是中庸之道。
就說做人。
做人很難。一個人,質樸是好的,真誠是好的,坦率也是好的。但如果一點修養都沒有,就會粗鄙、粗俗、粗魯。這在孔子那裏,就叫“質勝文則野”。相反,如果太講修飾,過於文雅,便難免裝腔作勢,顯得虛偽。這在孔子那裏,就叫“文勝質則史”。
那又如何是好?
文質彬彬。
彬彬,就是文質兼備,一家一半,配合適宜。這條原則不但適用於文雅與質樸,也適用於文與武、剛與柔,以及一切矛盾對立的雙方。因此孔子說──
文質彬彬,然後君子。35
這就是“中”。
再說“庸”。
有一次,有人問孔子:以德報怨,怎麽樣?
孔子反問:何以報德?
也就是說,你拿恩德迴報了仇怨,請問,又拿什麽去迴報恩德?當然,你也可以“以德報德”。但,恩德和仇怨都用恩德迴報,公平嗎?
不公平。
當然,以德報怨和以德報德,未必矛盾。因為一個人的恩德,並不見得都迴報了仇怨。問題是這樣一種道德高標,卻不是大多數人能做到的。做不到,又提倡,那就是唱高調。結果,是隻能造就偽君子。36
但,以德報怨做不到,以怨報怨也不能提倡。因為以怨報怨的結果,是冤冤相報,沒完沒了。這就有了一個問題:我們應該怎麽辦?
孔子說了八個字──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37
以直報怨,就是你認為應該怎麽迴報,也能夠怎麽迴報,那就這麽迴報。這種迴報,可能是以德報怨,也可能是以怨報怨,還可能是既不德,也不怨,幹脆不報。至於是哪一種,全看應不應該,能不能夠。
這就大家都能做到了,因此是“庸”。
庸,就是不唱高調。
於是我們要問,以德報怨,是誰的主張?
老子。38
那麽,老子是唱高調嗎?
不,反調。
的確,老子也是不唱高調的。他的主張,是水往低處流,人也往低處躲。這又豈是高調?卻恰恰是反調。這種反調,《老子》一書中比比皆是。比如大家都說弱肉強食,他說弱者生存;都說應該陽剛,他說不如陰柔;都說男尊女卑,他說女人更有優勢;都說與時俱進,他說最好退迴原始時代。總之,正言若反。39 反話看似有悖常理,其實順乎天道。這就是老子的思想方法。
因此,上德不德,大義無義,多情無情。
這些都是反調。
但,唱反調是為了得正道。因此,既不能講以怨報怨(這是正調),也不能講以怨報德(不是正道),隻能講以德報怨。以德報怨,報的是怨,得的是德。
這就是天道。
可惜天道遠,人道近,因此孔子要講以直報怨。可見孔子說中庸,是因為講人道;老子唱反調,是因為講天道。那麽,有沒有天道和人道都講的呢?
當然有,荀子就是。
君子當自強
荀子發言時,百家爭鳴已近尾聲。
爭鳴是從墨子批孔開始的,這是春秋與戰國之間的事。但墨家學派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並未能真正撼動儒家的根基。墨家之後,儒家的主要對手是道家。戰國早期,有老子;戰國中期,有莊子。孟子雖然與莊子同時,卻批墨不批道。他既沒跟莊子過招,也隻字不提老子。如果沒有荀子,爭鳴很可能就會不了了之。
荀子卻要來算總帳。40
我們知道,荀子是先秦儒家第三位大師。作為戰國晚期的思想家,他很希望做一次總結性發言,何況儒家思想也需要與時俱進。曆史的使命,就交給了荀子。
那麽,荀子要迴答什麽問題?
天道與人性。
這恰恰是孔子不講的。子貢就說,從沒聽老師提過這兩個話題。41 其實準確地說,孔子是講天命不講天道,懂人心不講人性。為什麽不講?值得琢磨。
先看什麽是天命。
天命,包括天和命。命,有兩種。一是性命,二是命運。前者表現為生與死,後者表現為貧與富、貴與賤、窮與達。貧富,指有錢沒錢;貴賤,指地位高低;窮達,指有路沒路。大道康莊就叫達,走投無路就叫窮。
那麽,命由誰定?
生死、貧富、貴賤、窮達,都看天意,叫“死生有命,富貴在天”。42 既然如此,那就聽天由命。因此,孔子雖然講天命,卻隻關心命,不關心天。
不關心天,當然也不講天道。
問題是你不講,人家講。老子講,莊子也講,還講得頭頭是道。這就讓儒家在爭鳴中落了下風。
事實上,隻講是什麽,不講為什麽,並不能滿足人們的好奇心,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於是,到戰國晚期,荀子就代表儒家來講天道。
荀子講天道,跟道家一樣嗎?
有異有同。
相同之處,在於都是“以天道說人道”;不同之處,則在於對天道的理解。道家的理解,是“天道無為”;荀子的理解,則是“天道自為”。荀子說──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43
這裏麵的意思非常清楚:自然界有自己的規律,並不以社會的集體意誌或某人的個人意誌為轉移。荀子說,天,不會因為人們怕冷,就沒有冬季;地,也不會因為人們怕遠,就不再廣闊。那麽,一個君子,難道會因為小人吵吵嚷嚷,就停止行動了嗎?當然也不會。
由此,荀子得出結論──
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數矣,君子有常體矣。
道,就是規律;數,就是法則;體,就是標準。也就是說,天有恆定的規律,地有恆定的法則,君子有恆定的價值觀,也有恆定的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
天、地、人,都自為。
對!是自為,不是無為。這就既接過了道家的思想武器,又與道家劃清了界線。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