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
易中天中華史06:百家爭鳴 作者:易中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莊子卻認為,沒用才好。
為了證明這一點,莊子講了個故事。
莊子說,有個名叫石的木匠帶著徒弟到齊國去,路上看見了一棵大樹。那棵樹,樹冠大得可以給數千頭牛遮陰,樹幹粗得有上百尺,樹尖幾乎跟山頂一樣高。四麵八方前往觀看的人,多得就像趕集。
匠石卻不屑一顧。
徒弟們看不懂,問師傅為什麽。
匠石說,沒用。木質疏鬆,什麽器物都做不了。
晚上,樹來託夢。
樹說:石師傅,你認為我沒用?
匠石說:是的。
樹說:嗬嗬,我要是有用,能活到今天嗎?30
想想也是,早被木匠砍了。
因此,莊子不求有用,也不求有名。他甚至假借老子的話說,你管我叫牛,我就跟著你把自己叫牛;你管我叫馬,我就跟著你把自己叫馬。有什麽關係呢?31
這樣的莊子,當然也不想做官。
莊子做過官嗎?做過。據說,他曾短時間地做過宋國蒙地(今河南省商丘市)的漆園吏,後來就終身不仕。楚威王拜他為相,他也不幹。32
不做官,做什麽?
釣魚。
在哪裏釣?
濮水(在今河南省濮陽縣)。
奉威王之命前來傳達聘意的兩位楚國大夫,便是千裏迢迢來到宋國,在濮水邊找到莊子的。
莊子卻自顧自釣他的魚。
兩位楚國大夫說:敝國寡德之君,很想把國境之內的事來麻煩先生!
莊子繼續釣魚。他頭也不迴地問:聽說貴國有一種神龜,死了三千年。貴國的大王寶貝得不得了,小心翼翼恭恭敬敬地珍藏在廟堂之上,有這事嗎?
兩位楚國大夫說:有。
莊子說:請問這隻烏龜,是寧願去死,留下骨頭享受富貴;還是寧願活著,拖著尾巴在泥潭裏打滾呢?
兩位大夫異口同聲:那還用問嗎?
莊子說:二位可以迴去了,我會繼續拖著自己的尾巴在泥潭裏打滾的。33
這就跟惠子不同。
惠子是做了大官的,而且還很在意那官位。他做梁國國相時,有人對他說,莊子要來奪你的相位。惠子便大為恐慌,竟派人在境內搜捕了三天三夜。
於是,莊子去見惠子。
莊子說,南方有一種鳥,叫鵷鶵(讀如淵除,鳳凰的一種)。這種鳥兒,不是梧桐不棲,不是竹實不食,不是甘泉不飲。它從南海飛往北海時,有一隻貓頭鷹正好抓住了一隻死老鼠。貓頭鷹看見鵷鶵從它頭上飛過,以為搶飯碗的來了,便對著鵷鶵一聲“嚇”。
嚇讀如賀,是動物的怒拒聲。
於是莊子說:老兄也要因為你的梁國“嚇”我嗎?34
惠子麵紅耳赤。
嗬嗬!官位不過死老鼠,高官不過死烏龜,最沒用的才是最有用的,莊子為什麽這樣主張?
也許還得再講故事。
這故事說,有人想聘用莊子,莊子的迴答是:先生見過那用來做犧牲的牛嗎?披著綢緞,吃著好料。可是,等到它被牽入太廟,準備殺了來祭祀祖宗時,就算想做一隻孤獨的小牛,還能夠嗎?35
莊子的理想,難道是做一隻孤獨的小牛?
不會吧!
那麽,他的追求是什麽?
若為自由故
莊子的追求,是真實而自由。
這是人生的價值,也是生命的價值。
比如馬。
莊子說,馬,它的蹄可以踏霜雪,毛可以禦風寒。餓了就吃糙,渴了就喝水,高興了就在糙原上撒歡。這就是馬的真性情呀(此馬之真性也)!
這樣的生活,真實而自由。
可是來了個伯樂,說自己會馴馬,又是釘馬掌,又是套韁繩,這馬就死了三分之一。然後又訓練它立正稍息齊步走,令行禁止,服服帖帖,這馬就死一半了。
為什麽?
既不真實又不自由。
所以,就算這馬得了奧運冠軍,也是不快樂的。
莊子說,這是“伯樂之罪”。36
那麽,我們該怎樣活著?
率性。
所謂“率性”,就是秉承天賦,順其自然。比如鷹,就該在天上飛;魚,就該在水裏遊。這就是真實,也就是自由。真實而自由,就快樂。因此,烏龜在泥地裏打滾,豬在圈裏哼哼,都是快樂的。相反,如果讓它們過人類規定的好日子,則是痛苦的。
就說豬。
莊子說,有一頭豬,被光榮地選為祭祀的犧牲。
這樣的豬,通常待遇都很高。
但,豬很鬱悶。
於是一位主管祭祀的官員,便衣冠楚楚來到豬圈,給豬做思想工作。
這官員說,豬啊豬,你又何必怕死呢?從今天起,我會好好地餵養你三個月。宰殺之前,我會十天上戒,三天作齋。你死的時候,我會在你身子下麵,鋪上潔白的茅糙。你的前肩和後腿,會莊重地放在最好的盤子裏,那上麵還雕著花,你看怎麽樣?
豬不說話。
當然不說話,因為不怎麽樣。
沒錯,真正替豬著想,就該把它留在圈裏吃糟糠!
那才是它想要的。
莊子說,活著就該真實而自由,這道理豬都明白。可惜很多人,卻為了所謂的榮華富貴,不惜扭曲了自己的天性,去做不想做的事情。他們就不想想,所謂“生前富貴,死後哀榮”,不就是身子下麵鋪著白茅糙,前肩後腿放進了花盤子嗎?這又有什麽可追求的呢?
這些人,豈非豬都不如?37
還有鳥。
莊子說,有一隻海鳥飛到了魯國,魯國國君又是設酒宴,又是奏音樂,生怕怠慢了它。結果怎麽樣呢?那鳥不吃不喝,三天以後就嚇死了。38
請問,這是愛鳥呢,還是害它?
當然是害它,因為這不是它的生活。所以,野雞寧肯走十步才吃一口食,走一百步才喝一口水,也不願意關在籠子裏當什麽雞王。39
若為自由故,糙鞋走山路。
實際上,問題不在苦不苦,而在真實不真實,自由不自由。所以,強迫別人過苦日子固然不對,便是強迫他們過所謂的好日子,也不對。
是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己所甚欲,也勿施於人。
莊子當然沒說過這兩句話。前一句,是孔子說的。40 後一句,沒人明確說過。但從莊子和莊子學派那裏,我們能邏輯地推演出這樣的結論。事實上,當他們對世俗的追求嗤之以鼻的時候,也一定想明白了兩個問題:世界上什麽最可寶貴,什麽最有價值。
什麽最可寶貴?
生命。
什麽最有價值?
自由。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的價值在於自由。因此,每個人都應該真實而自由地活著。這就是莊子和莊子學派的人生態度,也是他們留下的寶貴遺產。
問題是,有可能嗎?
如果不能,又該如何?
第五章 生存之道
商容張開嘴巴說:你看我的舌頭還在嗎?
老子說:在。
</br>
為了證明這一點,莊子講了個故事。
莊子說,有個名叫石的木匠帶著徒弟到齊國去,路上看見了一棵大樹。那棵樹,樹冠大得可以給數千頭牛遮陰,樹幹粗得有上百尺,樹尖幾乎跟山頂一樣高。四麵八方前往觀看的人,多得就像趕集。
匠石卻不屑一顧。
徒弟們看不懂,問師傅為什麽。
匠石說,沒用。木質疏鬆,什麽器物都做不了。
晚上,樹來託夢。
樹說:石師傅,你認為我沒用?
匠石說:是的。
樹說:嗬嗬,我要是有用,能活到今天嗎?30
想想也是,早被木匠砍了。
因此,莊子不求有用,也不求有名。他甚至假借老子的話說,你管我叫牛,我就跟著你把自己叫牛;你管我叫馬,我就跟著你把自己叫馬。有什麽關係呢?31
這樣的莊子,當然也不想做官。
莊子做過官嗎?做過。據說,他曾短時間地做過宋國蒙地(今河南省商丘市)的漆園吏,後來就終身不仕。楚威王拜他為相,他也不幹。32
不做官,做什麽?
釣魚。
在哪裏釣?
濮水(在今河南省濮陽縣)。
奉威王之命前來傳達聘意的兩位楚國大夫,便是千裏迢迢來到宋國,在濮水邊找到莊子的。
莊子卻自顧自釣他的魚。
兩位楚國大夫說:敝國寡德之君,很想把國境之內的事來麻煩先生!
莊子繼續釣魚。他頭也不迴地問:聽說貴國有一種神龜,死了三千年。貴國的大王寶貝得不得了,小心翼翼恭恭敬敬地珍藏在廟堂之上,有這事嗎?
兩位楚國大夫說:有。
莊子說:請問這隻烏龜,是寧願去死,留下骨頭享受富貴;還是寧願活著,拖著尾巴在泥潭裏打滾呢?
兩位大夫異口同聲:那還用問嗎?
莊子說:二位可以迴去了,我會繼續拖著自己的尾巴在泥潭裏打滾的。33
這就跟惠子不同。
惠子是做了大官的,而且還很在意那官位。他做梁國國相時,有人對他說,莊子要來奪你的相位。惠子便大為恐慌,竟派人在境內搜捕了三天三夜。
於是,莊子去見惠子。
莊子說,南方有一種鳥,叫鵷鶵(讀如淵除,鳳凰的一種)。這種鳥兒,不是梧桐不棲,不是竹實不食,不是甘泉不飲。它從南海飛往北海時,有一隻貓頭鷹正好抓住了一隻死老鼠。貓頭鷹看見鵷鶵從它頭上飛過,以為搶飯碗的來了,便對著鵷鶵一聲“嚇”。
嚇讀如賀,是動物的怒拒聲。
於是莊子說:老兄也要因為你的梁國“嚇”我嗎?34
惠子麵紅耳赤。
嗬嗬!官位不過死老鼠,高官不過死烏龜,最沒用的才是最有用的,莊子為什麽這樣主張?
也許還得再講故事。
這故事說,有人想聘用莊子,莊子的迴答是:先生見過那用來做犧牲的牛嗎?披著綢緞,吃著好料。可是,等到它被牽入太廟,準備殺了來祭祀祖宗時,就算想做一隻孤獨的小牛,還能夠嗎?35
莊子的理想,難道是做一隻孤獨的小牛?
不會吧!
那麽,他的追求是什麽?
若為自由故
莊子的追求,是真實而自由。
這是人生的價值,也是生命的價值。
比如馬。
莊子說,馬,它的蹄可以踏霜雪,毛可以禦風寒。餓了就吃糙,渴了就喝水,高興了就在糙原上撒歡。這就是馬的真性情呀(此馬之真性也)!
這樣的生活,真實而自由。
可是來了個伯樂,說自己會馴馬,又是釘馬掌,又是套韁繩,這馬就死了三分之一。然後又訓練它立正稍息齊步走,令行禁止,服服帖帖,這馬就死一半了。
為什麽?
既不真實又不自由。
所以,就算這馬得了奧運冠軍,也是不快樂的。
莊子說,這是“伯樂之罪”。36
那麽,我們該怎樣活著?
率性。
所謂“率性”,就是秉承天賦,順其自然。比如鷹,就該在天上飛;魚,就該在水裏遊。這就是真實,也就是自由。真實而自由,就快樂。因此,烏龜在泥地裏打滾,豬在圈裏哼哼,都是快樂的。相反,如果讓它們過人類規定的好日子,則是痛苦的。
就說豬。
莊子說,有一頭豬,被光榮地選為祭祀的犧牲。
這樣的豬,通常待遇都很高。
但,豬很鬱悶。
於是一位主管祭祀的官員,便衣冠楚楚來到豬圈,給豬做思想工作。
這官員說,豬啊豬,你又何必怕死呢?從今天起,我會好好地餵養你三個月。宰殺之前,我會十天上戒,三天作齋。你死的時候,我會在你身子下麵,鋪上潔白的茅糙。你的前肩和後腿,會莊重地放在最好的盤子裏,那上麵還雕著花,你看怎麽樣?
豬不說話。
當然不說話,因為不怎麽樣。
沒錯,真正替豬著想,就該把它留在圈裏吃糟糠!
那才是它想要的。
莊子說,活著就該真實而自由,這道理豬都明白。可惜很多人,卻為了所謂的榮華富貴,不惜扭曲了自己的天性,去做不想做的事情。他們就不想想,所謂“生前富貴,死後哀榮”,不就是身子下麵鋪著白茅糙,前肩後腿放進了花盤子嗎?這又有什麽可追求的呢?
這些人,豈非豬都不如?37
還有鳥。
莊子說,有一隻海鳥飛到了魯國,魯國國君又是設酒宴,又是奏音樂,生怕怠慢了它。結果怎麽樣呢?那鳥不吃不喝,三天以後就嚇死了。38
請問,這是愛鳥呢,還是害它?
當然是害它,因為這不是它的生活。所以,野雞寧肯走十步才吃一口食,走一百步才喝一口水,也不願意關在籠子裏當什麽雞王。39
若為自由故,糙鞋走山路。
實際上,問題不在苦不苦,而在真實不真實,自由不自由。所以,強迫別人過苦日子固然不對,便是強迫他們過所謂的好日子,也不對。
是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己所甚欲,也勿施於人。
莊子當然沒說過這兩句話。前一句,是孔子說的。40 後一句,沒人明確說過。但從莊子和莊子學派那裏,我們能邏輯地推演出這樣的結論。事實上,當他們對世俗的追求嗤之以鼻的時候,也一定想明白了兩個問題:世界上什麽最可寶貴,什麽最有價值。
什麽最可寶貴?
生命。
什麽最有價值?
自由。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的價值在於自由。因此,每個人都應該真實而自由地活著。這就是莊子和莊子學派的人生態度,也是他們留下的寶貴遺產。
問題是,有可能嗎?
如果不能,又該如何?
第五章 生存之道
商容張開嘴巴說:你看我的舌頭還在嗎?
老子說:在。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