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很不合理,非改革不可。


    墨子的方案,是改革分配製度和人事製度,做到自食其力,按勞分配,各盡所能,機會均等。


    首先,每個人都要勞動,都要做貢獻。勞動包括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貢獻則有分工不同,叫“分事”,比如君王搞政治,士人當助理,農民種莊稼,婦人做紡織。這些都是勞動,也都有理由有資格按照貢獻大小得到相應的報酬。這就是自食其力,按勞分配。9


    其次,既然按勞取酬,那麽,為了體現公平,社會也應該保證所有人都“各從事其所能”,讓每個人的才能都得到充分的發揮。這就是各盡所能。10


    第三,既然是各盡所能按勞分配,那麽,社會的管理,就應該是“有能則舉之,無能則下之”。即便地位卑賤如農民、工人、商販,隻要有能力,也應該“高予之爵,重予之祿,任之以事,斷予之令”。相反,即便是王公大人的骨肉之親,沒有能力也不能做官。總之,尊卑貴賤,都必須根據能力、表現和貢獻進行調整,做到“官無常貴而民無終賤”。這就是機會均等。11


    毫無疑問,這樣的社會理想在兩千多年前提出,堪稱振聾發聵,不能不讓人驚嘆。故此說一出,便立即風靡天下,成為孔子之後與楊朱齊名的兩大顯學之一(楊朱的學說詳見本書第三章)。


    然而好景不長。風行一時的墨家思想,很快就銷聲匿跡,墨子本人也被遺忘。司馬遷的《史記》中,墨子的生平甚至隻有寥寥二十四個字。


    蓋墨翟,宋之大夫,善守禦,為節用。或曰並孔子時,或曰在其後。12


    楊朱更慘,一個字都沒有。


    這不能簡單歸結為獨尊儒術所使然。事實上漢武帝之後,曆代統治者都是兼用儒法,道家思想則一直為文人士大夫所青睞,因此不但有“外儒內法”,而且有“儒道互補”。唐代以後,更形成儒道釋“三教合流”。隻有墨家思想萬劫不複,被迫成為“地下黨”。


    這又是為什麽?


    因為墨子的主義和踐行都有問題。


    首先是沒有依據。儒家的主張是有依據的。西周建立的禮樂製度,就是曆史依據;人皆有之的親親之愛,就是人性依據。墨子的主張,卻是憑空想像出來的,既無依據,也沒有辦法。他的一整套改革方案,說起來振振有詞,聽起來頭頭是道,做起來卻沒有一件能成功,沒有一件能推廣,也沒有一件能持久。


    當然不可能成功,因為做一個“墨家社會主義者”太苦太累太難:穿粗布衣服,著糙鞋木屐,整天幹活不休息,弄得小腿上沒有粗毛,腿肚子上沒有細毛,非如此不能叫“禹道”,不能算“墨者”。13


    這實在讓人望而卻步。


    沒錯,墨子主張公平正義,這是我們要的;主張人類幸福,也是我們要的。但他主張的公平正義,卻要靠吃苦耐勞、赴湯蹈火去實現;他許諾的人類幸福,對大多數人來說卻是苦哈哈的。也許,在墨子看來,隻要大家平等地過苦日子,就是幸福。如果像他這樣,領導人帶頭過苦日子,芸芸眾生就更應該歡欣鼓舞,感恩戴德。可惜他想錯了。人民群眾的願望,是既要平等,也要過好日子。人人破衣爛衫,餐餐粗茶淡飯,天天勞動不止,還不準有娛樂活動,14 這樣的日子沒人想過。


    難怪莊子學派會說墨家“反天下之心”了。反天下之心,就是違背人之常情常理。故,“以此教人,恐不愛人;以此自行,固不愛己”;強製推行,則“天下不堪”。就算墨子自己能實行,奈天下何!15


    那麽,莊子他們又是什麽主張?


    兩種“無政府”


    莊子的主張,是“無政府主義”。


    籠統地說,道家是不喜歡政府,也不喜歡領導的。至少,莊子和莊子學派不喜歡。他們認為,政府和領導最好沒有。就算不能取消,也得等於沒有。形象的說法,叫“上如標枝,民如野鹿”。16 標枝,就是樹頂上的葉子。它存在嗎?存在。管事嗎?不管。


    這並不奇怪。


    前麵說過,道家的觀點,是無德才有德,不愛才有愛,越治越沒治,越救越沒救。因此,正如最好的社會不需要拯救,最好的管理、領導、統治,也應該形同虛設,或若有若無,至少應該看不見。


    用老子的話說,就叫“太上,下知有之”。


    這句話,也有版本寫作“不知有之”。不知有之,就是根本就不知道還有領導;下知有之,則是僅僅知道有領導而已,等於沒有。這是最好的。


    次一點,是領導人和老百姓相互討好,叫“親而譽之”。再次,是統治者威脅老百姓,老百姓害怕統治者,叫“畏之”。最差的,就是統治者侮辱老百姓,老百姓仇恨統治者,叫“侮之”。到這個份上,那就是亂世了。17


    上如標枝也好,不知有之也罷,都說明政府和領導是可以不要的。


    那麽,道家為什麽不要政府?


    先看老子。


    老子從沒說過不要政府,但主張政府不要作為。老子說,一個社會,禁忌越多,人民越窮;器械越多,國家越亂;技巧越好,怪事越甚;法令越明,盜賊越兇。18 總之,天下大亂,就因為統治者太有作為。


    但,統治者為什麽有為?


    多欲。


    在老子看來,一切作為都起源於欲望。多欲,就不知足。不知足,就瞎折騰。越折騰,天下就越亂。這就叫“罪莫大於多欲,禍莫大於不知足”。19


    那該怎麽辦?


    寡慾。


    然而欲望這東西,其實人人都有。能做到的,也就是不去勾引和誘惑。


    為此,老子提出了他的“三不原則”。


    第一,不選賢任能。因為隻有不推崇賢能,人民沒有學習榜樣,才不會競爭。這就叫“不尚賢,使民不爭”。第二,不器重寶物。因為隻有不把奇珍異寶當迴事,才不會有人想著來偷。這就叫“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第三,不炫耀可能引發和激起貪慾的東西。因為隻有統治者自己不展示欲望,才能讓人民清心寡欲。這就叫“不見(現)可欲,使民心不亂”。20


    嗬嗬,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這道理老先生懂。


    所以,老子不但要求統治者寡慾,而且希望他們弱智。因為統治者稀裏糊塗,老百姓就純樸敦厚,叫“其政悶悶,其民淳淳”;相反,統治者明察秋毫,老百姓就心懷鬼胎,叫“其政察察,其民缺缺”。21


    看來,最好是統治者和老百姓都渾渾噩噩。


    於是,老子提出了他的愚民政策。具體地說就是:對於民眾,要簡化其思想,填飽其肚子,削弱其誌向,強壯其身體,永遠讓民眾沒有知識沒有欲望,讓自以為是的人不敢胡作非為。


    很清楚,為了讓“知者不敢為”,必須“常使民無知無欲”,當然要“虛其心,實其腹,弱其誌,強其骨”。22 但如此這般,豈非舒舒服服,變成動物?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易中天中華史06:百家爭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易中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易中天並收藏易中天中華史06:百家爭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