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山東巡撫,很快就接到了京城八百裏加急送來的聖旨。這位在山東做了數年最高執政官的吉綸,接到聖旨之後,竟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他的經驗裏,日理萬機的皇帝是不可能直接插手一個地方上的案件的,何況告狀的人僅僅是一個普通老百姓。但是皇帝的聖旨白紙黑字,如何能夠懷疑?他暗暗想:不知這個李太清花了多少錢才弄到了這樣一道聖旨。他卻也不敢違旨,當即就派出了一隊兵丁,護送一位六品的執事官,前往即墨押送李毓昌的靈樞,又親自下令讓按察使衙門選拔五名有經驗的仵作,共同檢驗李毓昌的屍身。數天以後,李毓昌的靈樞運到了省城濟南。吉綸親自監督驗屍。無數胸中燃著怒火的山東人,紛紛從各地趕來觀看。他們為自己的同鄉無辜被害感到氣憤,要親自看一看李毓昌是怎麽死的。仵作班的領班是一位鬚發已經全白的老人,據說這位老人在山東桌台衙門當了一輩子的仵作,斷過無數疑難案件,被人尊為“活神仙”。其餘四名仵作也是從各府裏抽來的驗屍能手。這五名仵作穩穩地坐在棺木前的長凳上,似乎胸有成竹。卯時二刻,巡撫的大轎來到了。巡撫大人吉綸今天顯得特別嚴肅,他剛下得轎來,便傳令百姓人等須在棺木三丈以外圍觀,不得向前擁擠,同時還告誡維護現場的軍丁,隻要百姓等沒有越過界限,不得用皮鞭亂抽亂打。吩咐完畢,吉綸就穩步走向高擎著的一柄青龍華蓋傘下,傳令開始驗屍。仵作們熟練地打開了棺材,發現屍身已經腐壞,隻有骨殖尚且完整。細檢各部骨殖,大部分已經變為黑色,惟獨胸骨是暗黃色的。幾位件作似有難色,互相對視了一眼,那位老仵作卻不慌不忙地拿出一把銅尺來,在屍體頭骨上量了幾下,又用手扒開保存完好的頭發,仔細察看,看罷,指著頭部對其他四位仵作耳語了幾句,那四位件作連連點頭。老仵作這才走到吉綸麵前稟報導:“迴稟撫台大人,李毓昌遺骨已驗畢,全身骨骼青黑,係砒霜中毒所致,唯有胸骨暗黃,說明死者是在毒性尚未攻心之前,即因他故而亡。查屍身、脖頸間,依稀可辨布帶緊勒之痕跡,可斷為在服毒後尚未身死之前又遭布帶勒纏而死。據查山陽報呈的案卷,謂李毓昌是在房樑上自縊而死。然而,凡自縊者血陰直入發際,今觀屍體發際血陰不全,不似自縊而亡,顯然是人死之後,被外人抱持懸掛在房梁之上。以此推斷,李毓昌之死絕非輕生自縊。”吉綸聽罷,很是滿意地點了點頭,吩咐將李毓昌的屍骨暫用冰塊鎮起來,妥為保存,以待上憲複驗,然後命件作填好屍單,連同自己親自主持驗屍的經過一齊封裝好,仍派八百裏加急快馬送往京城直呈皇帝禦覽。就在吉綸順利地驗明了李毓昌死因的同時,刑部派出提調王伸漢與其他人證的差官們卻遇到了不少麻煩。提調王伸漢倒沒費一點氣力,到了山陽就將他拘禁了,但王伸漢的心腹僕人包祥卻聞訊逃遁了。刑部緝查人員追到包樣的老家山西平遙縣,也沒有發現蹤跡,虧得是山陽縣那位被王伸漢廢了的教諭章家璘在暗中提示,緝查人員才在河南商丘東郊的一個小村鎮中拿獲了包祥。馬連升的下落也十分難找,費了幾備周折才在河北省定縣把他抓了起來。另外的兩名僕人李祥和顧祥,則分別在長州和寶應縣被找到拿獲。這樣一來,江蘇省的大小官府也即刻沉不住氣了。首先沉不住氣的是兩江總督鐵保,他深悔自己一時輕率,照準了江蘇巡撫的報帖,為了盡力挽迴損失,鐵保親自下令到山陽縣,將山陽縣合衙差吏都拘禁起來,分頭質詢,希望能得出個像樣的結論來。誰知拷來問去,折騰了許多時日,竟沒有發現一點線索。江蘇省巡撫江日章見總督重新過問此案,也坐不住了。他本性就又懶惰又糊塗,不想從頭查起,隻把藩、桌二司找來詢問。藩台楊護所能知道的,隻有他的那位釣魚的幕僚告訴他的消息,待進一步追問時,那位幕僚竟不辭而別了,故而這位楊藩台大人,在江日章大人麵前,支支吾吾地連一句整話也說不出來。桌台胡克家因收了王伸漢的賄賂,隻一口咬定他是根據淮安知府王穀的驗屍單結案,並不知道內中的詳情。及至找到了王穀,王穀又把事情一骨腦兒地推在了王伸漢的身上。等到江日章想起應直接找王伸漢商議對策時,王伸漢早被提解進京了。就這樣,整個江蘇省官府,凡是沾了山陽兇案邊的,沒有一個不戰戰兢兢地等候著朝廷的最後決斷。而此時的北京城,最引人注目的話題,正是這個山陽兇案。奉皇帝親筆諭令,軍機處派出三名軍機大臣會同刑部,審訊從各地押調進京的有關案犯及人證。王伸漢自知不管說不說實話,自己看來都免不了一死,所以橫下一條心來,一口咬定李毓昌是自縊。及至會審大臣拿出李毓昌的骨殖來揭穿他的謊言後,王伸漢又幹脆一問三不知,把事情推了個一幹二淨。包祥、李祥和顧祥等,也是守口如瓶,盡管他們知道事情已經敗露了,但誰也不肯說出實話來。幸虧主審的那位軍機大臣目光敏銳,他看出在所有人犯當中,那馬連升是個最膽小的人,於是就決定從馬連升這裏突破。一連五個通宵,連審帶嚇,連擺證據帶拉攏勸慰,總算撬開了馬連升的嘴。馬連升把謀殺李毓昌的經過原原本本地供了出來。審訊官員見他所說的與驗屍結果完全一致,就以這個供辭為依據,分頭對王伸漢等人加緊追問。在人證物證麵前,幾個罪大惡極的兇犯不得不投降了,分別招供了自己的所做所為。幾個人的口供碰在一起,連細節都十分吻合。刑部覺得這個案子頭緒已經清楚了,就將審理結果具折報給了嘉慶皇帝。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嘉慶皇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劉德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劉德貴並收藏嘉慶皇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