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定了巡漕禦史的合適人選之後,嘉慶頓然覺得身上輕鬆了許多。一塊沉重的纏身的大石頭,終於被搬走甩掉了。


    英給確實是一個沒有多大本事的人。鄂羅哩說他“不學無術”倒也不無道理。然而他的家世卻很不簡單。他是幹隆朝重臣溫福之孫,是嘉慶朝重臣勒保之侄,屬於“舊家大族,世受國恩”之列。不要小看了他這個身世,然而由於他本人能力的關係,他雖在朝中任職多年,名聲卻也不怎麽顯赫。他最大的嗜好,也可以說是他最大的本事,便是憑藉其英俊的外表,沒日沒夜地和女人們鬼混。大凡有點姿色的女人,被他看中了,他就要想方設法弄到手,為此他不惜一擲千金。他玩女人還有一個很大的特點,那就是,他特別喜歡和眾多的女人一起廝混。因此,京城內的大大小小的秦樓楚館,就成了他時常光顧的地方。沒有一個老鴇他不認識,老鴇手下的女兒們長相如何,他若道將起來,那簡直就是如數家珍。秦樓楚館成了他經年累月常駐之地。他似乎早已淡忘了自己還有一個家,家中還有妻兒老小。饒是如此,一個偌大的京城,在他的眼裏,也日漸狹小起來,因為,他越來越感到,京城內凡是他能玩弄的且有些姿色的女人,他差不多都玩遍了,陌生的、新鮮的女人麵孔是越來越少了。為此,他竟然吃不下飯,睡不好覺,大傷腦筋。


    英給有一個堂弟叫英布,也是一個遊手好閑之人。他和英給真可以說是一味相投。隻是他的身份地位沒有英給高,手頭也沒有英給闊綽,故而他隻能跟在英綸的屁股後頭,聽英給吩咐,為英給跑腿,從而分得一些殘羹剩汁。不過說實話,英給對英布也是很不錯的,自己有了什麽好處,從未忘記過他。就說關於女人的事吧,英給要是對哪些女人感到膩味了,便會痛痛快快地毫無條件地將她們賞給英布。也就是說,這兄弟倆在一塊兒,真有點像狼狽的模樣,誰也離開不了誰。英給若是狼,英布則就是狽了。英布沒有英給,將會失去許多好處;英給要是沒有英布,也會失掉好多信息。換句話說,這兄弟倆兒相處,倒也十分地融洽,真的如狼狽一般,配合十分默契。然而,就是這麽一個幾乎從不幹正事、專以尋花問柳為樂的英給,卻恰恰成了嘉慶帝的一個親信並委以巡漕禦史的重任,這又是為何呢?原來,這裏麵也有一段莫名其妙的往事。


    那還是在和珅專製年代,大約是嘉慶二年的事情。嘉慶雖做了皇帝,但上有幹隆壓製,下有和珅挾持,幾乎什麽權力也沒有,整天在宮內無所事事。那個時候,英給還隻有十六歲左右,應該說,他還是個孩子。然而,這可不是一般的孩子,他早在十四歲時便懂得了男女之間的勾當。他那個年紀當然不會入朝做官,但憑藉著世家大族的資本,卻也常常跑到宮廷裏來玩。這麽點大的孩子,有誰去注意他?故而,他出入宮廷,就成了家常便飯,宮廷侍衛們得知他是溫福的孫子,也就隨他任意走動。這樣一來,宮廷內便有了兩個閑人。一個是英給,一個便是嘉慶。嘉慶在宮中閑逛誠為迫不得已,而英給在宮中閑逛就純為勾引宮女了。有那麽一天,英給步入了宮內的一個花園裏。當時已是春暮,各種花卉次第競放。英給雖讀書不多,卻也知道這花園內的景色非常好看。他隨手摘下一朵叫不出名兒的鮮花,放在鼻翼下嗅著,真是芬芳襲人。不過他也知道,隨便攀摘宮中花草是要犯罪的,所以,他一邊往身上塞花瓣一邊偷偷摸摸地警戒著,生怕讓侍衛和太監們捉住。也正巧,嘉慶此時恰恰走到這個花園裏來了。英給當時還不認識這個皇帝,而嘉慶當時也沒有穿龍袍。英給隻當嘉慶是宮中的什麽侍衛或太監,忙縮迴手,將自己衣內的鼓鼓囊囊的花瓣按了按,就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四處觀瞧了。嘉慶不認識英給,也沒看見他摘花,隻是由於心裏煩悶,很想找人閑吹以打發難捱的時光,所以,嘉慶走到英給的身邊也就站下了。英給一時可嚇得不輕,以為嘉慶看到了他的舉動。別看英給敢同宮女們亂搞,但真的碰到了什麽事情,他也還是非常害怕的。前者可用“色膽包天”來解釋,後者則完全是由於年齡的關係了。英給隻有十六歲,出身在官宦之家,又會經曆過幾多變故?所以,見嘉慶停立在自己身邊,英給的臉都變白了。好在嘉慶沒有注意這些。他見英給模樣俊俏且亭亭玉立,一時心生歡喜,便輕輕問道:“喂,你是誰家孩兒?怎的走入這花園之中?”嘉慶的聲音不僅輕,而且還很溫和。英給頓時輕鬆了許多,這人好像不是來抓他的。“我是溫福的孫子。我經常跟我爺爺到這宮中來玩。哎,你是誰?我怎麽從未見過你?”嘉慶點頭道:“哦,原來是溫福之孫,倒也長得一表人材。”並伸手摸了摸英給的頭顱。這一摸,英給就一點也不緊張了。“喂,你光摸我的頭幹嘛?你還沒迴答我呢。你到底是誰?”嘉慶“哦”了一聲,越發覺得這孩子溫秀可喜。也難怪,在宮中,嘉慶又能遇見幾個像英給這樣的小男孩?嘉慶笑著摸了摸鬍子。他雖然才三十六歲,但臉上的鬍鬚卻是非常地耀眼了。嘉慶道:“你不是不知道我的名宇嗎?那你就猜猜看。若猜中了,我一定重重地獎賞你。”英給道:“宮中這麽許多人,叫我如何能猜得中?”嘉慶道:“那就看你是否聰明了!”英給貶巴貶巴眼,還真的動了腦筋。他一般是不動什麽腦筋的,在家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什麽事也不用操心,唯一讓他操心的,就是如何到外麵去找女人。他的這一習慣,一直帶到他成年,直至死去。當時,他之所以對嘉慶動腦筋,乃是因為他見嘉慶怪和氣的,不但不抓他,還和自己說笑。人說歪人有歪點子,此話套在英給身上,一點不假。英給先是排除了嘉慶是侍衛的可能,因為他見過侍衛,侍衛都是帶刀掛劍的,且侍衛也不大可能到這花園中來。繼而英給又否定了嘉慶是太監的想法。英給見過不少太監,但還沒見過一個太監有嘉慶這麽氣宇軒昂。既不是侍衛又不是太監,剩下的會是誰呢?誰又會在這個時候到花園裏來閑逛呢?英給立即想到了一個人,但他又不敢十拿九穩,隻是吞吞吐吐地道:“莫非……你就是當今皇上?”嘉慶笑:“果然是聰明伶俐的孩兒。不錯,你猜中了。朕就是當今皇上。”英雖不知曉多少禮節,但遇見皇上要跪下,他卻也還懂得s謔牽8雙膝一彎,“卟嗵”一聲跪在了嘉慶的麵前,口中言道:“萬歲在上,受小奴才一叩p∨才不知是萬歲爺駕到,著實罪該萬死。”嘉慶◇a哈”大笑綻:“小奴才快起來吧k謂不知者不罪,你不知道朕是皇上,又何罪之有?”8倒也聽話,嘉慶叫他起來,他也就真的起來了,起來之後,他還祌說腿上的灰塵,且口中嘟噥道:“真沒有想到啊,說你是皇上,還真的就是皇上2還,你連一點皇上的架子都沒有……”嘉慶道:“你以為,皇上應孛是什麽架子?”8撓了撓頭道:“皇上到底是什麽架子,小奴才也不知道2還,既然是皇上,那就該威風凜凜i如洪鍾,哪有像你這麽和和氣氣的樣子?”嘉慶道:“和和氣氣的皇上,不好嗎?”8道:“好是好,但時間長了,人們就不怕你了。”嘉慶道:“如果別人都怕朕,朕又怎麽可能在診zㄔ爸內同你說笑每”8點頭道:“說的也是h綣你叫人害怕,小奴才恐怕早就跑了。”應孛說,這時候的8,雖然做了許多同齡男10叢做過的事,但他畢竟年幼,身上的天真和純潔也還未完全泯滅,故而,那時候的8,在嘉慶的眼裏,簡直可愛極了。嘉慶正要開口,8卻搶先說了話:“萬歲爺,聽我爺爺說,你一直到三十五歲才當上皇帝啊,是不是?”嘉慶不覺點頭。“正是h從秩綰危俊庇8皺著眉道:“那也太遲了l我父親說,過去,還沒有哪個人一直等到三十五歲才當皇帝的m蛩暌,你這是怎麽啦?”8的話,純粹是出於小5撓字珊臀拗,然而,嘉慶聽了,心裏卻很不是滋味j茄劍自己到底是怎麽了?三十五歲才做皇帝,而做了皇帝之後,卻跟沒做皇帝一樣,這究竟是為什麽呢?嘉慶似是能想得通,但又似想不通k又伸出手去,撫在18詰耐範ド係潰骸澳鬩桓魴『4思遙還不懂得這些國家大事r殘恚等你長大了,你就會明白了。”有形無形之中,8便在嘉慶的心目中占有了一個不大不小的位置。嘉慶甚至想,放眼宮中,也隻有這個小2趴梢院臀宜鄧嫡廡┨心的話呀s8忽道:“對了,萬歲爺,我差點忘了一件大事。”嘉慶道:“所忘何事?”8道:“適才萬歲爺叫我猜你是誰,萬歲爺對我說,如果我猜中了,萬歲爺定有重賞o衷塚我僥幸猜中了,萬歲爺該兌現諾言了吧?”嘉慶一時有些難堪。“朕確實說過此話,不過,朕現在身上無有他物,又何以賞你?”8不快活了,口中嘀咕道:“萬歲爺是金口,說一句頂一萬句的,為何剛剛點頭轉臉就又班脛了呢?”嘉慶搖搖頭,又點點頭,末了言道:“也罷k藜紉閹倒此話D薔筒槐馗你一個小孩子賴帳。朕,現在就可重賞於你。”英給忙道:“不知萬歲爺要賞給我什麽東西?”嘉慶道:“朕已說過,朕身上不曾帶有東西。”英給哼道:“那你還說賞不賞的,豈不是騙我?”嘉慶道:“朕既說要賞你,那就不會騙你。你聽好了,朕賞給你的是,等你長大成人之後,朕就叫你入朝為官。你覺得如何?”英給一聽,即刻下跪道:“小奴才多謝萬歲爺重賞。小奴才祝願萬歲爺萬歲萬歲萬萬歲!”嘉慶笑道:“想不到你小小年紀,倒也懂事。”其實,嘉慶要是知道當時英給的實際想法,準會氣破了肚皮。因為,英給想的是,要是我做了大官,不就可以隨心所欲地同女人玩了嗎?英給給嘉慶跪罷,站起身,挺了挺胸,昂了昂頭,然後問道:“萬歲爺,你看我像不像個做大官的樣子?”嘉慶笑道:“你長得這麽俊俏,朕看你不像個大官,倒像個花花公子。”嘉慶這話當然是玩笑,而英綸聽了卻很高興:“萬歲爺,做個花花公子又有什麽不好?許多人想做還做不上呢。我,立定誌向,長大了就做一個花花公子!”英給說的可是實話,不幸的是,嘉慶卻把它當作是玩笑了。嘉慶道:“好了,小奴才,天色不早,你也該找你爺爺去了。以後,你就常到這花園裏來,同朕說笑,如何?”英給迴道:“那是自然。我不跟皇上玩,那又跟誰玩?”從此以後,倆人便常常在花園裏見麵。有了英綸陪伴,嘉慶心中的煩憂似乎確實減少了許多。英給雖沒讀過多少書,但市井俚語笑話卻懂得不少。嘉慶常常被英綸逗得開懷大笑。而英給自從結識了嘉慶之後,和宮女們的來往頓然減少。這不是說他想在這方麵有所收斂,他想的是,常跟皇上在一起,是定有好處的。就這樣,英給和嘉慶的這種關係一直保持了將近二年,直到嘉慶賜死了和珅方才告一段落。而和珅死後不久,英給也長大了。嘉慶實在難忘他和英給在一起相處的日子,於是也就兌現了諾言,將英給撥入朝中為官。隻是英給還太年輕,若給他過高的官職恐怕大臣們不服,所以,英給入朝數年,嘉慶也隻給了他一個給事中的職位。恰巧此次巡漕禦史位缺,嘉慶就自然地將英給頂了上去。殊不知,他這麽一頂,卻將英給給頂到了人生的盡頭。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嘉慶皇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劉德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劉德貴並收藏嘉慶皇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