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罵胡適,我認為是不公道的,可當我說有問題,當我說不公道的時候,我一定拿出資料來給大家看,今天等於就是我跟大家攤牌,跟在內地擁護魯迅、盲目擁護魯迅的朋友們攤牌,大家看資料嘛,用時間來換算嘛,當時魯迅在幹什麽,胡適在幹什麽,當時政府什麽政府,魯迅的記錄拿給我們看,沒有。所以今天我們再這樣子盲目地捧魯迅,並且沒有肯定胡適該肯定的,這種他的勇氣,跟他的地位,跟他的記錄,我認為,我們是不公道的。所以我跟大家說,我們要心平氣和地把這些資料拿出來,來攤派給大家看。魯迅當然有他的優點,可是我們必須說,那個優點限於那一部分,談《中國小說史略》,那是優點,說《阿q正傳》,那是他優點,或者《吶喊》裏麵幾篇文章,是他優點,我們該承認照樣承認,可是不屬於他的,被過分肯定的,過分讚美的,過分宣傳的,我認為我們今天,拿出資料來做一個清算,今天大家看資料。
我始終懷疑魯迅在中國的這個地位,被捧起來的這個地位,被捧到什麽程度,捧他是可以的,可是跟事實上的落差,應該怎麽樣地去解讀。我手裏拿的《魯迅手稿選集》三編,前麵出版說明說,偉大領袖毛主席指出,魯迅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他不但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是偉大的思想家和偉大的革命家,我願意找出事實來印證這些話,如果有足夠的事實的話,如果是作為偉大的思想家、偉大的文學家、偉大的革命家,我們必須看他、找到他實際上所做的符合這些讚美的行為的紀錄。可是我必須說,在魯迅的紀錄上麵,我努力去找過,找不到,或者說比例上麵非常地不相當。我給大家舉個例子,魯迅在批評人的時候,除了對胡適這些人以外,他大部分都說中國人怎麽樣,在魯迅的書裏麵,我們看他都是泛指,一般地指到了整個的中國人是這樣子,中國人是這樣子,而不針對哪一個真正該譴責的中國人,他去譴責,或者針對哪一個該譴責的黨,他去譴責,不是的,他老是在讓所有的中國人為他墊背,為他承擔他所攻擊的,全麵性地承擔,應該譴責一部分人啊,他沒有,他譴責全體。
這種行為使我想起來,在台灣有一個抄魯迅一些意見的,譬如說,魯迅談到醬,把中國我們吃的肉醬,醬肉的醬,醬在裏麵,台灣有一個國民黨的作家,叫做柏楊,現在跟著陳水扁走,被請拿錢,給他錢,做所謂的總統府資政,他寫了一本書叫做《醜陋的中國人研究》,罵來罵去都是中國人,真正該譴責的那些壞的中國人,他不敢指名道姓,或者那些壞的黨,他不敢指名道姓。這種行為跟魯迅正好是一前一後,我覺得非常地值得玩味,就是如果你是偉大的文學家、偉大的思想家和偉大的革命家,為什麽叫整個的中國人來承接這些罪狀,而你不特指出來,到底哪些人是可惡的,你把他揪出來,而魯迅反倒閃躲,不做這種事情。
我給大家看看老式的、舊式的《魯迅全集》裏麵,許壽裳給他做的年表,請大家看十八年,就是一九二九年,我們看到魯迅這些紀錄,都是談到印書的事情,或者他在大學裏麵的事情。我們看不到他做了什麽,說是對政府的攻擊,我們看不到,說如果你是一個文學家,你是個思想家,你是革命家,又是偉大的 你怎麽不攻擊當時那個壞政府呢?在這裏麵我看不到,而我看到的反倒是這些東西,大家看到這些我們所熟悉的魯迅的這些詩,這個我們大家都很熟悉的,就是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這種管他冬夏與春秋,在這個詩的這個氣氛裏麵,我們覺得他是有點閃躲的。所以我們看到魯迅這些詩,我們看得很清楚,好比看到是這個,依舊不如租界好,打牌聲裏又新春,為什麽依舊不如租界好呢?因為魯迅他寫文章是在租界裏麵,所謂租界就是被外國人所保護的地區,看到沒有打牌聲裏又新春,這些口氣,這些語氣,都不是一個革命家的語氣,而是那種有點酸溜溜的文人的語氣,我們看得很清楚,都是這樣子啊!
可是魯迅開始攻擊新月派,所以文章裏麵我們可以看到了—以硬自居了,而實則其軟如棉,正是新月社的一種特色,新月社就是徐誌摩、胡適、梁實秋他們這些人的一個社,我們再念一遍,魯迅說,以硬自居了,而實則其軟如棉,正是新月社的一種特色。那麽我們要看到,如果說是魯迅眼裏新月社不夠硬,而是其軟如綿,請你魯迅硬一點給我們看嘛!居然我們看不到。今天肯定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這些紀錄裏麵,大家都知道陳獨秀是有功勞的,大家也談到說是胡適、魯迅,他們都是有功勞的,可是大家不要忘記,在陳獨秀被國民黨抓起來的時候,魯迅不但不能像胡適這樣子去救陳獨秀,反倒用他一貫的諷刺跟清涼話來諷刺陳獨秀。我們在濮清泉的這篇文章《我所知道的陳獨秀》裏麵,我們可以看到啊,他說魯迅在《新青年》上麵,他是一名戰將,但不是主將,我們歡迎他寫稿,這是那個陳獨秀的口氣,可是陳獨秀入獄以後,魯迅曾以何幹之的筆名,在《申報》自由談上麵,罵陳獨秀是《紅樓夢》中的焦大,焦大因為罵了主子王熙鳳而落得吃馬屎,陳獨秀創辦了中國***,他在為黨受苦受難的時候,坐牢的時候,被國民黨打壓的時候,魯迅居然這個樣子的對待陳獨秀,大家不覺得魯迅這個人的所謂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的這個風骨,有點問題嗎?
</br>
我始終懷疑魯迅在中國的這個地位,被捧起來的這個地位,被捧到什麽程度,捧他是可以的,可是跟事實上的落差,應該怎麽樣地去解讀。我手裏拿的《魯迅手稿選集》三編,前麵出版說明說,偉大領袖毛主席指出,魯迅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他不但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是偉大的思想家和偉大的革命家,我願意找出事實來印證這些話,如果有足夠的事實的話,如果是作為偉大的思想家、偉大的文學家、偉大的革命家,我們必須看他、找到他實際上所做的符合這些讚美的行為的紀錄。可是我必須說,在魯迅的紀錄上麵,我努力去找過,找不到,或者說比例上麵非常地不相當。我給大家舉個例子,魯迅在批評人的時候,除了對胡適這些人以外,他大部分都說中國人怎麽樣,在魯迅的書裏麵,我們看他都是泛指,一般地指到了整個的中國人是這樣子,中國人是這樣子,而不針對哪一個真正該譴責的中國人,他去譴責,或者針對哪一個該譴責的黨,他去譴責,不是的,他老是在讓所有的中國人為他墊背,為他承擔他所攻擊的,全麵性地承擔,應該譴責一部分人啊,他沒有,他譴責全體。
這種行為使我想起來,在台灣有一個抄魯迅一些意見的,譬如說,魯迅談到醬,把中國我們吃的肉醬,醬肉的醬,醬在裏麵,台灣有一個國民黨的作家,叫做柏楊,現在跟著陳水扁走,被請拿錢,給他錢,做所謂的總統府資政,他寫了一本書叫做《醜陋的中國人研究》,罵來罵去都是中國人,真正該譴責的那些壞的中國人,他不敢指名道姓,或者那些壞的黨,他不敢指名道姓。這種行為跟魯迅正好是一前一後,我覺得非常地值得玩味,就是如果你是偉大的文學家、偉大的思想家和偉大的革命家,為什麽叫整個的中國人來承接這些罪狀,而你不特指出來,到底哪些人是可惡的,你把他揪出來,而魯迅反倒閃躲,不做這種事情。
我給大家看看老式的、舊式的《魯迅全集》裏麵,許壽裳給他做的年表,請大家看十八年,就是一九二九年,我們看到魯迅這些紀錄,都是談到印書的事情,或者他在大學裏麵的事情。我們看不到他做了什麽,說是對政府的攻擊,我們看不到,說如果你是一個文學家,你是個思想家,你是革命家,又是偉大的 你怎麽不攻擊當時那個壞政府呢?在這裏麵我看不到,而我看到的反倒是這些東西,大家看到這些我們所熟悉的魯迅的這些詩,這個我們大家都很熟悉的,就是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這種管他冬夏與春秋,在這個詩的這個氣氛裏麵,我們覺得他是有點閃躲的。所以我們看到魯迅這些詩,我們看得很清楚,好比看到是這個,依舊不如租界好,打牌聲裏又新春,為什麽依舊不如租界好呢?因為魯迅他寫文章是在租界裏麵,所謂租界就是被外國人所保護的地區,看到沒有打牌聲裏又新春,這些口氣,這些語氣,都不是一個革命家的語氣,而是那種有點酸溜溜的文人的語氣,我們看得很清楚,都是這樣子啊!
可是魯迅開始攻擊新月派,所以文章裏麵我們可以看到了—以硬自居了,而實則其軟如棉,正是新月社的一種特色,新月社就是徐誌摩、胡適、梁實秋他們這些人的一個社,我們再念一遍,魯迅說,以硬自居了,而實則其軟如棉,正是新月社的一種特色。那麽我們要看到,如果說是魯迅眼裏新月社不夠硬,而是其軟如綿,請你魯迅硬一點給我們看嘛!居然我們看不到。今天肯定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這些紀錄裏麵,大家都知道陳獨秀是有功勞的,大家也談到說是胡適、魯迅,他們都是有功勞的,可是大家不要忘記,在陳獨秀被國民黨抓起來的時候,魯迅不但不能像胡適這樣子去救陳獨秀,反倒用他一貫的諷刺跟清涼話來諷刺陳獨秀。我們在濮清泉的這篇文章《我所知道的陳獨秀》裏麵,我們可以看到啊,他說魯迅在《新青年》上麵,他是一名戰將,但不是主將,我們歡迎他寫稿,這是那個陳獨秀的口氣,可是陳獨秀入獄以後,魯迅曾以何幹之的筆名,在《申報》自由談上麵,罵陳獨秀是《紅樓夢》中的焦大,焦大因為罵了主子王熙鳳而落得吃馬屎,陳獨秀創辦了中國***,他在為黨受苦受難的時候,坐牢的時候,被國民黨打壓的時候,魯迅居然這個樣子的對待陳獨秀,大家不覺得魯迅這個人的所謂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的這個風骨,有點問題嗎?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