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不太平,而經濟問題很可能引發更多政治與社會衝突。正如政治哲學家福山在倫敦演講所言,“現在這個世界並不是很好。就政治動蕩而言,2015年已是頗不平凡的一年。在我看來,如果將世界看作一個整體,它確實正在被以一種非常罕見的方式撕裂。”歐洲如何避免被撕裂?解鈴還須繫鈴人。本質上歐洲的經濟問題是結構問題,太多福利已經拖累增長、減緩創新,經濟體的活力正在被束縛,歐洲經濟需要又一輪鬆綁,需要痛下決心進行結構性改革。這需要強有力的政治領導人迴歸,而不是僅僅靠印鈔票或者喊口號就可以解決的。
曆史告訴我們,各種社會矛盾一旦聚積,宗教衝突、民族主義或種族主義其實隻是各類社會問題的出口而已。這甚至不是歐洲集體“左傾”的潛在危險,而是歐洲極端化的現實可能。這時,正如開篇希臘競選中極左派和極右派造成聯合政府獲勝上台所昭示的一樣,極左和極右本質上並無區別,二者本是同源。
希臘大選對歐元影響幾何
希臘2014年底大選再度成為歐元區新一輪危機的導火索,甚至不少人宣稱歐洲“雷曼時刻”再度來臨。
2014年12月29日,希臘議會在最後一輪總統選舉投票中未能選出新總統,這已經是希臘12月第三次選舉失敗,任何一人的得票數都未能達到法定票數即180票,即使希臘現任總理薩馬拉斯支持的候選人季馬斯也隻獲得168票。無奈之下,本應該2016年到期的希臘議會被解散,提前進行大選。
距離大選時間不過數周,雖然屢屢有人放話無須多慮,但是市場行情則暴露了可能的風險情緒。希臘股市數次大跌,希臘10年期國債收益率飆至新高,甚至迴到10%上方,歐洲股市也連帶受到影響,歐元則跌到兩年多新低——這一切的節奏聽起來是不是有點耳熟?
希臘大選為什麽重要?原因很簡單,外界擔心希臘政治“左傾”勢力上台,不僅會導致希臘緊縮政策失效,進而導致希臘退出歐元區可能成為現實,甚至引發歐元區混亂。此前執政聯盟總統候選人未能通過,已經表明了希臘內部政治分裂態勢,而之後民調支持率最高則是希臘激進左翼聯盟syriza。如果syriza上台,那麽希臘不僅將加大公共開支,對外救助的計劃能否繼續走下去也成為未知數,整個歐元區顯然也將處於巨大的不確定性之中。
目前混亂雖然出在政治,但是最終解決出路還是在經濟。在過去幾年,希臘緊縮事實上已經獲得一定成效,2014年希臘經濟已經出現增長,甚至2014年還重新發行國債,數量利率姑且不論,這是希臘重返國際市場獲得資本信任的重要一步。如果既有政策繼續堅持下去,緊縮必然帶來成果。
為何希臘人民在勒緊腰帶緊縮兩三年後,前方已經有一線曙光之際,再度掀起反緊縮熱潮呢?消解債務需要緊縮,但是人民討厭緊縮,這是希臘政治的兩難困境。就歐洲整體格局而言,這個時候希臘民意生變,並非偶然,這其實也是歐債危機之後歐洲集體左轉思潮的一次湧現。除了希臘,歐洲多國反對黨大多是左派,這對於現任政府是個考驗。
麵對市場動蕩,syriza領導人強調獲選後將減記希臘政府債務,此前該黨主張之一也是強調預算平衡並不隻有財政緊縮一條路。這一表達自然加深市場擔憂,不過最後希臘人民是否會選擇極左政黨仍舊是未知數。即使最壞的情況出現,也就是左傾政黨在希臘上台,兌現競選承諾的概率也令人懷疑,畢竟可供他們選擇的政策出路也不多,緊縮可能仍將繼續。
問題還在於,光有緊縮不足以帶來增長,最終世界各國都需要“拚經濟”。此時希臘債務占gdp比例超過170%,經濟從歐債危機以來萎縮接近三成,希臘如果要擺脫債務陰霾,還必須進行結構性改革。
關於希臘的命運,作為歐元區的主宰者以及引擎,德國的態度至關重要,德國強硬派多次放話表示可以接受希臘退出。雖然如此,希臘退出的成本是一個黑洞,屬於不可測風險——目前可以估算的成本以及預案其實都是對已知風險的測算,不確定的風險則難以估算。希臘如果退出歐元區,那麽下一個退出的可能是西班牙、義大利甚至法國,整個歐元區未來將麵臨壓力。
無論對於希臘還是德國,甚至歐元區,合則兩利,分則兩害,如果這一共識得到肯定,那麽希臘大選帶來的波動,隻會是短期風潮,不足以威脅長遠。
希臘:從黑天鵝到灰天鵝
如今,歐洲從理念到經濟已不再是世界的中心,那麽,歐元區的災難又將帶來什麽呢?要探究此問題,還是先要迴到希臘。
希臘退歐過去被認為是概率極小的黑天鵝事件,如今則被視為小概率但並非不可能的灰天鵝事件,再往後,是否會變成一個大概率事件呢?一切不得而知,投資銀行瑞銀報告2015年2月預測希臘退歐概率20%,違約概率更大,這並不算極端預測。
在歐債危機之中,希臘曾經有多次風波,上一次的最大風潮是2011年那次危機。當時希臘情況危險,各類激烈交涉相持不下,歐元也被認為命懸一線,不過最終希臘獲得債務減免,據悉債權人損失高達1 000億歐元。到2012年,希臘風波暫時消停。希臘政府獲得私人債權人對債券置換計劃的足夠支持率,從而避免出現債務違約。通過債權人的讓步,希臘繼續獲得歐盟、歐洲央行及imf的第二輪援助貸款。更早在2010年前,希臘已經獲得特殊待遇,與歐盟以及imf達成延長貸款期限條件,這一待遇後來也惠及愛爾蘭、葡萄牙等國。
2015年,希臘風波捲土重來。雖然最近幾年緊縮已經開始奏效,政府縮減開支已經有明顯效果,但成本卻是由全體國民承擔,希臘民眾開始厭倦緊縮,“民主的故鄉”的公民用自己的選票再度做出讓世界震驚的選擇,極左翼聯盟syriza在2015年上台取代原執政黨,該政黨的綱領之一就是反對緊縮,債務重組,減少外債。這對於歐洲來說意味著新的衝突,無論經濟還是政治都是如此。
既然希臘極端左翼政府的競選口號之一就是反對緊縮,那麽必然和以往政策有所區別。希臘新總理亞曆克西斯·齊普拉斯甚至表示,要求德國賠償希臘“二戰”損失。據媒體報導,希臘知名政客格列索斯說,曆史證據顯示德國應賠償希臘1 620億歐元。德國強硬表示不存在上述賠償問題。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這個據說“從不參加失敗的戰役”的政壇新一代鐵娘子,對於希臘的挑釁性言論給予強硬迴複,強調與希臘的目前方案是任何進一步討論的基礎。從隨後市場反應來看,希臘退歐對於金融市場影響很大,2015年2月希臘三年期借貸成本漲至21%之上,創下三年以來高位,雅典股市下跌6%。
希臘的諸多言論,其實是為2015年初歐元區財長緊急會議製造輿論。2015年希臘新政府與國際債權人的談判中,二者最終達成了妥協。歐元集團主席傑倫·戴塞爾布盧姆聲明,希臘政府在距離最後期限隻有45分鍾時向他發送了改革方案的電子郵件。而希臘的救助協議延長6個月的請求,最終被批準為4個月。
</br>
曆史告訴我們,各種社會矛盾一旦聚積,宗教衝突、民族主義或種族主義其實隻是各類社會問題的出口而已。這甚至不是歐洲集體“左傾”的潛在危險,而是歐洲極端化的現實可能。這時,正如開篇希臘競選中極左派和極右派造成聯合政府獲勝上台所昭示的一樣,極左和極右本質上並無區別,二者本是同源。
希臘大選對歐元影響幾何
希臘2014年底大選再度成為歐元區新一輪危機的導火索,甚至不少人宣稱歐洲“雷曼時刻”再度來臨。
2014年12月29日,希臘議會在最後一輪總統選舉投票中未能選出新總統,這已經是希臘12月第三次選舉失敗,任何一人的得票數都未能達到法定票數即180票,即使希臘現任總理薩馬拉斯支持的候選人季馬斯也隻獲得168票。無奈之下,本應該2016年到期的希臘議會被解散,提前進行大選。
距離大選時間不過數周,雖然屢屢有人放話無須多慮,但是市場行情則暴露了可能的風險情緒。希臘股市數次大跌,希臘10年期國債收益率飆至新高,甚至迴到10%上方,歐洲股市也連帶受到影響,歐元則跌到兩年多新低——這一切的節奏聽起來是不是有點耳熟?
希臘大選為什麽重要?原因很簡單,外界擔心希臘政治“左傾”勢力上台,不僅會導致希臘緊縮政策失效,進而導致希臘退出歐元區可能成為現實,甚至引發歐元區混亂。此前執政聯盟總統候選人未能通過,已經表明了希臘內部政治分裂態勢,而之後民調支持率最高則是希臘激進左翼聯盟syriza。如果syriza上台,那麽希臘不僅將加大公共開支,對外救助的計劃能否繼續走下去也成為未知數,整個歐元區顯然也將處於巨大的不確定性之中。
目前混亂雖然出在政治,但是最終解決出路還是在經濟。在過去幾年,希臘緊縮事實上已經獲得一定成效,2014年希臘經濟已經出現增長,甚至2014年還重新發行國債,數量利率姑且不論,這是希臘重返國際市場獲得資本信任的重要一步。如果既有政策繼續堅持下去,緊縮必然帶來成果。
為何希臘人民在勒緊腰帶緊縮兩三年後,前方已經有一線曙光之際,再度掀起反緊縮熱潮呢?消解債務需要緊縮,但是人民討厭緊縮,這是希臘政治的兩難困境。就歐洲整體格局而言,這個時候希臘民意生變,並非偶然,這其實也是歐債危機之後歐洲集體左轉思潮的一次湧現。除了希臘,歐洲多國反對黨大多是左派,這對於現任政府是個考驗。
麵對市場動蕩,syriza領導人強調獲選後將減記希臘政府債務,此前該黨主張之一也是強調預算平衡並不隻有財政緊縮一條路。這一表達自然加深市場擔憂,不過最後希臘人民是否會選擇極左政黨仍舊是未知數。即使最壞的情況出現,也就是左傾政黨在希臘上台,兌現競選承諾的概率也令人懷疑,畢竟可供他們選擇的政策出路也不多,緊縮可能仍將繼續。
問題還在於,光有緊縮不足以帶來增長,最終世界各國都需要“拚經濟”。此時希臘債務占gdp比例超過170%,經濟從歐債危機以來萎縮接近三成,希臘如果要擺脫債務陰霾,還必須進行結構性改革。
關於希臘的命運,作為歐元區的主宰者以及引擎,德國的態度至關重要,德國強硬派多次放話表示可以接受希臘退出。雖然如此,希臘退出的成本是一個黑洞,屬於不可測風險——目前可以估算的成本以及預案其實都是對已知風險的測算,不確定的風險則難以估算。希臘如果退出歐元區,那麽下一個退出的可能是西班牙、義大利甚至法國,整個歐元區未來將麵臨壓力。
無論對於希臘還是德國,甚至歐元區,合則兩利,分則兩害,如果這一共識得到肯定,那麽希臘大選帶來的波動,隻會是短期風潮,不足以威脅長遠。
希臘:從黑天鵝到灰天鵝
如今,歐洲從理念到經濟已不再是世界的中心,那麽,歐元區的災難又將帶來什麽呢?要探究此問題,還是先要迴到希臘。
希臘退歐過去被認為是概率極小的黑天鵝事件,如今則被視為小概率但並非不可能的灰天鵝事件,再往後,是否會變成一個大概率事件呢?一切不得而知,投資銀行瑞銀報告2015年2月預測希臘退歐概率20%,違約概率更大,這並不算極端預測。
在歐債危機之中,希臘曾經有多次風波,上一次的最大風潮是2011年那次危機。當時希臘情況危險,各類激烈交涉相持不下,歐元也被認為命懸一線,不過最終希臘獲得債務減免,據悉債權人損失高達1 000億歐元。到2012年,希臘風波暫時消停。希臘政府獲得私人債權人對債券置換計劃的足夠支持率,從而避免出現債務違約。通過債權人的讓步,希臘繼續獲得歐盟、歐洲央行及imf的第二輪援助貸款。更早在2010年前,希臘已經獲得特殊待遇,與歐盟以及imf達成延長貸款期限條件,這一待遇後來也惠及愛爾蘭、葡萄牙等國。
2015年,希臘風波捲土重來。雖然最近幾年緊縮已經開始奏效,政府縮減開支已經有明顯效果,但成本卻是由全體國民承擔,希臘民眾開始厭倦緊縮,“民主的故鄉”的公民用自己的選票再度做出讓世界震驚的選擇,極左翼聯盟syriza在2015年上台取代原執政黨,該政黨的綱領之一就是反對緊縮,債務重組,減少外債。這對於歐洲來說意味著新的衝突,無論經濟還是政治都是如此。
既然希臘極端左翼政府的競選口號之一就是反對緊縮,那麽必然和以往政策有所區別。希臘新總理亞曆克西斯·齊普拉斯甚至表示,要求德國賠償希臘“二戰”損失。據媒體報導,希臘知名政客格列索斯說,曆史證據顯示德國應賠償希臘1 620億歐元。德國強硬表示不存在上述賠償問題。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這個據說“從不參加失敗的戰役”的政壇新一代鐵娘子,對於希臘的挑釁性言論給予強硬迴複,強調與希臘的目前方案是任何進一步討論的基礎。從隨後市場反應來看,希臘退歐對於金融市場影響很大,2015年2月希臘三年期借貸成本漲至21%之上,創下三年以來高位,雅典股市下跌6%。
希臘的諸多言論,其實是為2015年初歐元區財長緊急會議製造輿論。2015年希臘新政府與國際債權人的談判中,二者最終達成了妥協。歐元集團主席傑倫·戴塞爾布盧姆聲明,希臘政府在距離最後期限隻有45分鍾時向他發送了改革方案的電子郵件。而希臘的救助協議延長6個月的請求,最終被批準為4個月。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