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又早到了八月初六日。西門慶拿了數兩碎銀錢,來婦人家,教王婆報恩寺請了六個僧,在家做水陸,超度武大,晚夕除靈。道人頭五更就挑了經擔來,鋪陳道場,懸掛佛像。王婆伴廚子在灶上安排齋供。西門慶那日就在婦人家歇了。不一時,和尚來到,搖響靈杵,打動鼓鈸,諷誦經懺,宣揚法事,不必細說。


    且說潘金蓮怎肯齋戒,陪伴西門慶睡到日頭半天,還不起來。和尚請齋主拈香僉字,證盟禮佛,婦人方才起來梳洗,喬素打扮,來到佛前參拜。眾和尚見了武大這老婆,一個個都迷了佛性禪心,關不住心猿意馬,七顛八倒,蘇成一塊。但見:


    班首輕狂,念佛號不知顛倒;維摩昏亂,誦經言豈顧高低。燒香行者,推倒花瓶;秉燭頭陀,誤拿香盒。宣盟表白,大宋國錯稱做大唐國;懺罪[門者]黎,武大郎幾念武大娘。長老心忙,打鼓借拿徒弟手;沙彌情蕩,罄槌敲破老僧頭。從前苦行一時休,萬個金剛降不住。


    婦人在佛前燒了香,僉了字,拜禮佛畢,迴房去依舊陪伴西門慶。擺上酒席葷腥,自去取樂。西門慶吩咐王婆:“有事你自答應便了,休教他來聒噪六姐。”婆子哈哈笑道:“你兩口兒隻管受用,由著老娘和那禿廝纏。”


    且說從和尚見了武大老婆喬模喬樣,多記在心裏。到午齋往寺中歇晌迴來,婦人正和西門慶在房裏飲酒作歡。原來婦人臥房與佛堂止隔一道板壁。有一個僧人先到,走在婦人窗下水盆裏洗手,忽聽見婦人在房裏顫聲柔氣,呻呻吟吟,哼哼唧唧,恰似有人交媾一般。遂推洗手,立住腳聽。隻聽得婦人口裏喘聲唿叫:“達達,你隻顧[扌扉]打到幾時?隻怕和尚來聽見。饒了奴,快些丟了罷!”西門慶道:“你且休慌!我還要在蓋子上燒一下兒哩!”不想都被這禿廝聽了個不亦樂乎。落後眾和尚到齊了,吹打起法事來,一個傳一個,都知婦人有漢子在屋裏,不覺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臨佛事完滿,晚夕送靈化財出去,婦人又早除了孝髻,登時把靈牌並佛燒了。那賊禿冷眼瞧見,簾子裏一個漢子和婆娘影影綽綽並肩站著,想起白日裏聽見那些勾當,隻顧亂打鼓[扌扉]鈸不住。被風把長老的僧伽帽刮在地上,露出青旋旋光頭,不去拾,隻顧[扌扉]鈸打鼓,笑成一塊。王婆便叫道:“師父,紙馬已燒過了,還隻顧[扌扉]打怎的?”和尚答道:“還有紙爐蓋子上沒燒過。”西門慶聽見,一麵令王婆快打發襯錢與他。長老道:“請齋主娘子謝謝。”婦人道:“幹娘說免了罷。”眾和尚道:“不如饒了罷。”一齊笑的去了。正是:隔牆須有耳,窗外豈無人!有詩為證:


    yin婦燒靈誌不平,[門者]黎竊壁聽yin聲。


    果然佛法能消罪,亡者聞之亦慘魂。


    第九迴    西門慶偷娶潘金蓮  武都頭誤打李皂隸詩曰:


    感郎耽夙愛,著意守香奩。


    歲月多忘遠,情綜任久淹。


    於飛期燕燕,比翼誓鶼鶼。


    細數從前意,時時屈指尖。


    話說西門慶與潘金蓮燒了武大靈,到次日,又安排一席酒,請王婆作辭,就把迎兒交付與王婆看養。因商量道:“武二迴來,卻怎生不與他知道六姐是我娶了才好?”王婆笑道:“有老身在此,任武二那廝怎地兜達,我自有話迴他。大官人隻管放心!”西門慶聽了,滿心歡喜,又將三兩銀子謝他。當晚就將婦人箱籠,都打發了家去,剩下些破桌、壞凳、舊衣裳,都與了王婆。到次日初八,一頂轎子,四個燈籠,婦人換了一身艷色衣服,王婆送親,玳安跟轎,把婦人抬到家中來。那條街上,遠近人家無一不知此事,都懼怕西門慶有錢有勢,不敢來多管,隻編了四句口號,說得好:


    堪笑西門不識羞,先jian後娶醜名留。


    轎內坐著浪yin婦,後邊跟著老牽頭。


    西門慶娶婦人到家,收拾花園內樓下三間與他做房。一個獨獨小角門兒進去,院內設放花糙盆景。白日間人跡罕到,極是一個幽僻去處。一邊是外房,一邊是臥房。西門慶旋用十六兩銀子買了一張黑漆歡門描金床,大紅羅圈金帳幔,寶象花揀妝,桌椅錦[木兀],擺設齊整。大娘子吳月娘房裏使著兩個丫頭,一名春梅,一名玉簫。西門慶把春梅叫到金蓮房內,令他伏侍金蓮,趕著叫娘。卻用五兩銀子另買一個小丫頭,名叫小玉,伏侍月娘。又替金蓮六兩銀子買了一個上灶丫頭,名喚秋ju。排行金蓮做第五房。先頭陳家娘子陪嫁的,名喚孫雪娥,約二十年紀,生的五短身材,有姿色。西門慶與他戴了[髟狄]髻,排行第四,以此把金蓮做個第五房。此事表過不題。


    這婦人一娶過門來,西門慶就在婦人房中宿歇,如魚似水,美愛無加。到第二日,婦人梳妝打扮,穿一套艷色服,春梅捧茶,走來後邊大娘子吳月娘房裏,拜見大小,遞見麵鞋腳。月娘在座上仔細觀看,這婦人年紀不上二十五六,生的這樣標緻。但見:


    眉似初春柳葉,常含著雨恨雲愁;臉如三月桃花,暗帶著風情月意。


    纖腰裊娜,拘束的燕懶鶯慵;檀口輕盈,勾引得峰狂蝶亂。玉貌妖嬈花解語,芳容窈窕玉生香。


    吳月娘從頭看到腳,風流往下跑;從腳看到頭,風流往上流。論風流,如水泥晶盤內走明珠;語態度,似紅杏枝頭籠曉日。看了一迴,口中不言,心內想道:“小廝每來家,隻說武大怎樣一個老婆,不曾看見,不想果然生的標緻,怪不的俺那強人愛他。”金蓮先與月娘磕了頭,遞了鞋腳。月娘受了他四禮。次後李嬌兒、孟玉樓、孫雪娥,都拜見了,平敘了姊妹之禮,立在旁邊。月娘叫丫頭拿個坐兒教他坐,吩咐丫頭、媳婦趕著他叫五娘。這婦人坐在旁邊,不轉睛把眾人偷看。見吳月娘約三九年紀,生的麵如銀盆,眼如杏子,舉止溫柔,持重寡言。第二個李嬌兒,乃院中唱的,生的肌膚豐肥,身體沉重,雖數名ji者之稱,而風月多不及金蓮也。第三個就是新娶的孟玉樓,約三十年紀,生得貌若梨花,腰如楊柳,長挑身材,瓜子臉兒,稀稀多幾點微麻,自是天然俏麗,惟裙下雙灣與金蓮無大小之分。第四個孫雪娥,乃房裏出身,五短身材,輕盈體態,能造五鮮湯水,善舞翠盤之妙。這婦人一抹兒都看在心裏。過三日之後,每日清晨起來,就來房裏與月娘做針指,做鞋腳,凡事不拿強拿,不動強動。指著丫頭趕著月娘,一口一聲隻叫大娘,快把小意兒貼戀幾次,把月娘喜歡得沒入腳處,稱唿他做六姐。衣服首飾揀心愛的與他,吃飯吃茶都和他在一處。因此,李嬌兒眾人見月娘錯敬他,都氣不忿,背後常說:“俺們是舊人,到不理論。他來了多少時,便這等慣了他。大姐姐好沒分曉!”西門慶自娶潘金蓮來家,住著深宅大院,衣服頭麵又相趁,二人女貌郎才,正在妙年之際,凡事如膠似漆,百依百隨,yin欲之事,無日無之。且按下不題。


    單表武鬆,八月初旬到了清河縣,先去縣裏納了迴書。知縣見了大喜,已知金寶交得明白,賞了武鬆十兩銀子,酒食管待,不必細說。武鬆迴到下處,換了衣服鞋襪,戴了一頂新頭巾,鎖了房門,一徑投紫石街來。兩邊眾鄰舍看見武鬆迴來,都吃一驚,捏兩把汗,說道:“這番蕭牆禍起了!這個太歲歸來,怎肯幹休!”武鬆走到哥哥門前,揭起簾子,探身入來,看見小女迎兒在樓穿廊下攆線。叫聲哥哥也不應,叫聲嫂嫂也不應,道:“我莫不耳聾了,如何不見哥嫂聲音?”向前便問迎兒。那迎兒見他叔叔來,嚇的不敢言語。武鬆道:“你爹娘往那裏去了?”迎兒隻是哭,不做聲。正問間,隔壁王婆聽得是武二歸來,生怕決撒了,慌忙走過來。武二見王婆過來,唱了喏,問道:“我哥哥往那裏去了?嫂嫂也怎的不見?”婆子道:“二哥請坐,我告訴你。你哥哥自從你去後,到四月間得個拙病死了。”武二道:“我哥哥四月幾時死的?得什麽病?吃誰的藥來?”王婆道:“你哥哥四月二十頭,猛可地害起心疼起來,病了八九日,求神問卜,什麽藥不吃到?醫治不好,死了。”武二道:“我的哥哥從來不曾有這病,如何心疼便死了?”王婆道:“都頭卻怎的這般說?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今晚脫了鞋和襪,未審明朝穿不穿。誰人保得常沒事?”武二道:“我哥哥如今埋在那裏?”王婆道:“你哥哥一倒了頭,家中一文錢也沒有,大娘子又是沒腳蟹,那裏去尋墳地?虧左近一個財主舊與大郎有一麵之交,舍助一具棺木,沒奈何放了三日,抬出去火葬了。”武二道:“如今嫂嫂往那裏去了?”婆子道:“他少女嫩婦的,又沒的養贍過日子。胡亂守了百日孝,他娘勸他,前月嫁了外京人去了。丟下這個業障丫頭子,教我替他養活。專等你迴來交付與你,也了我一場事。”武二聽言,沉吟了半晌,便撇下王婆出門去,逕投縣前下處。開了門進房裏,換了一身素衣,便叫土兵街上打了一條麻絛,買了一雙綿褲,一頂孝帽戴在頭上;又買了些果品點心、香燭冥紙、金銀錠之類,歸到哥哥家,從新安設武大靈位。安排羹飯,點起香燭,鋪設酒肴,掛起經幡紙繒,安排得端正。約一更已後,武二拈了香,撲翻身便拜,道:“哥哥陰魂不遠,你在世時,為人軟弱,今日死後,不見分明。你若負屈含冤,被人害了,託夢與我,兄弟替你報冤雪恨!”把酒一麵澆奠了,燒化冥紙,武二便放聲大哭。終是一路上來的人,哭的那兩邊鄰舍無不悽惶。武二哭罷,將這羹飯酒肴和土兵、迎兒吃了。討兩條蓆子,教土兵房外旁邊睡,迎兒房中睡,他便自把條蓆子,就武大靈桌子前睡。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金瓶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蘭陵笑笑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蘭陵笑笑生並收藏金瓶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