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頁
逍遙遊:當莊子遭遇現實 作者:熊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們不得不感嘆,凡君真是太心寬了!如果不在神仙世界而在現實世界裏尋找逍遙的典型,恐怕莫過於此了吧。而或許令人欣慰的是,按照莊子和老子的觀點,也隻有這樣愛自己的身體勝過愛自己的國家的人,才最適合去做國家的統治者。
讀者應該會被凡君深深地感動一迴吧,而且比之「乘雲氣,禦飛龍」,這絕對是一個可以接近的境界。如果我們自己也想修煉到這個境界的話,一定會問這樣一個問題:有什麽具體而簡單有效的方法能讓自己迅速達到凡君的境界呢?有的,《莊子》給出過這個方法: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麵而視,不見水端,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麵目,望洋向若而嘆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嚐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今爾出於崖涘,觀於大海,乃知爾醜,爾將可與語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於海,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尾閭泄之,不知何時已而不虛;春秋不變,水旱不知。此其過江河之流,不可為量數。而吾未嚐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於天地而受氣於陰陽,吾在於天地之間,猶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見少,又奚以自多!計四海之在天地之間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澤乎?計中國之在海內,不似稊米之在太倉乎?號物之數謂之萬,人處一焉;人卒九州,穀食之所生,舟車之所通,人處一焉;此其比萬物也,不似豪末之在於馬體乎?五帝之所連,三王之所爭,仁人之所憂,任士之所勞,盡此矣。伯夷辭之以為名,仲尼語之以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爾向之自多於水乎?」(《莊子·外篇·秋水》)
這是《莊子》極著名的一段文字,大意是說,秋天河水上漲,河神因此而洋洋自得,以為天下之美都集於自己一身了,而當他看見了大海,這才知道自己的見識有多麽短淺。於是海神給河神講了一番道理,說別看我這海水無邊無際的,但我一點也不會自滿,因為我在天地之間就好像一塊小石頭在大山上一樣。那麽我們想想,四海在天地之間就像蟻穴在大澤裏一樣,而中國在四海之間就像米粒在糧倉裏一樣,人類在中國大地上不過是萬物當中的一種,一個人在整個人類裏也不過是無數分之一。這樣看來,三王所爭的,仁人所憂的,能人所苦的,不過如此而已。
的確,這樣一想,人生的一切都是微不足道的,還有什麽事情值得爭奪、值得牽掛、值得煩惱呢?——古往今來有很多仁人誌士、文人騷客都發出過這樣的感慨,但該爭的還是去爭,該牽掛的還是牽掛。當我們看到如此這般的現實,難免感慨《莊子》之於世人,不過是提供了幾句漂亮的牢騷話而已。
可能會有意誌堅定的人,認為做人應該知行合一,既然想開了,就要以許由為榜樣,以公子牟為教訓,毅然決然地捨棄榮華富貴,找一片山林去隱居。——如果我們真遇到這樣的人,一定要用最熱情洋溢的言辭來讚美他的勇氣,然後,把《莊子·外篇·繕性》的這一段指給他看:古之人,在混芒之中,與一世而得淡漠焉。當是時也,陰陽和靜,鬼神不擾,四時得節,萬物不傷,群生不夭,人雖有知,無所用之,此之謂至一。當是時也,莫之為而常自然。
逮德下衰,及燧人、伏羲始為天下,是故順而不一。德又下衰,及神農、黃帝始為天下,是故安而不順。德又下衰,及唐、虞始為天下,興治化之流,澆淳散樸,離道以善,險德以行,然後去性而從於心。心與心識知而不足以定天下,然後附之以文,益之以博。文滅質,博溺心,然後民始惑亂,無以反其性情而複其初。
由是觀之,世喪道矣,道喪世矣,世與道交相喪也,道之人何由興乎世,世亦何由興乎道哉!道無以興乎世,世無以興乎道,雖聖人不在山林之中,其德隱矣。
隱,故不自隱。古之所謂隱士者,非伏其身而弗見也,非閉其言而不出也,非藏其知而不發也,時命大謬也。當時命而大行乎天下,則反一無跡;不當時命而大窮乎天下,則深根寧極而待:此存身之道也。(《莊子·外篇·繕性》)
大意是說,上古之人生活在混沌之中,淡然而無所求。那個時候,陰陽和諧,鬼神不來騷擾人世,四季正常流轉,萬物不受傷害,生物不會夭折,人的智力無處可用,這就是所謂的「至一」,無所作為而順應自然。
後來世道變壞了,到了燧人氏和伏羲氏治理天下的時候,隻能順應民心而已,卻無法返迴至一之境。後來世道更壞,神農和黃帝治理天下,連順應民心都做不到了,隻能維持天下的安定罷了。等到唐堯和虞舜的時候,大興教化,重視文飾和學問,曾經的淳樸便被徹底地破壞掉了,人的心眼也越來越多,迷亂的民眾再也無法迴到本初的自然狀態了。在這樣的世界裏,得道高人就算不隱居在山林裏,他的德行也好像被山林遮蔽了一樣。
所以說,隱士並不是自己願意去隱居的。古代所謂的隱士,並不是躲著不見人,並不是閉著嘴不表態,也不是揣著明白裝糊塗,而是「時命大謬」,沒趕上好時候。如果遇到合適的時機而大行於天下,他們就會返迴「一」的境界而不顯露行跡;如果時機不合適,處處碰壁,就潛藏而等待,這就是存身之道。
</br>
讀者應該會被凡君深深地感動一迴吧,而且比之「乘雲氣,禦飛龍」,這絕對是一個可以接近的境界。如果我們自己也想修煉到這個境界的話,一定會問這樣一個問題:有什麽具體而簡單有效的方法能讓自己迅速達到凡君的境界呢?有的,《莊子》給出過這個方法: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麵而視,不見水端,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麵目,望洋向若而嘆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嚐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今爾出於崖涘,觀於大海,乃知爾醜,爾將可與語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於海,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尾閭泄之,不知何時已而不虛;春秋不變,水旱不知。此其過江河之流,不可為量數。而吾未嚐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於天地而受氣於陰陽,吾在於天地之間,猶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見少,又奚以自多!計四海之在天地之間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澤乎?計中國之在海內,不似稊米之在太倉乎?號物之數謂之萬,人處一焉;人卒九州,穀食之所生,舟車之所通,人處一焉;此其比萬物也,不似豪末之在於馬體乎?五帝之所連,三王之所爭,仁人之所憂,任士之所勞,盡此矣。伯夷辭之以為名,仲尼語之以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爾向之自多於水乎?」(《莊子·外篇·秋水》)
這是《莊子》極著名的一段文字,大意是說,秋天河水上漲,河神因此而洋洋自得,以為天下之美都集於自己一身了,而當他看見了大海,這才知道自己的見識有多麽短淺。於是海神給河神講了一番道理,說別看我這海水無邊無際的,但我一點也不會自滿,因為我在天地之間就好像一塊小石頭在大山上一樣。那麽我們想想,四海在天地之間就像蟻穴在大澤裏一樣,而中國在四海之間就像米粒在糧倉裏一樣,人類在中國大地上不過是萬物當中的一種,一個人在整個人類裏也不過是無數分之一。這樣看來,三王所爭的,仁人所憂的,能人所苦的,不過如此而已。
的確,這樣一想,人生的一切都是微不足道的,還有什麽事情值得爭奪、值得牽掛、值得煩惱呢?——古往今來有很多仁人誌士、文人騷客都發出過這樣的感慨,但該爭的還是去爭,該牽掛的還是牽掛。當我們看到如此這般的現實,難免感慨《莊子》之於世人,不過是提供了幾句漂亮的牢騷話而已。
可能會有意誌堅定的人,認為做人應該知行合一,既然想開了,就要以許由為榜樣,以公子牟為教訓,毅然決然地捨棄榮華富貴,找一片山林去隱居。——如果我們真遇到這樣的人,一定要用最熱情洋溢的言辭來讚美他的勇氣,然後,把《莊子·外篇·繕性》的這一段指給他看:古之人,在混芒之中,與一世而得淡漠焉。當是時也,陰陽和靜,鬼神不擾,四時得節,萬物不傷,群生不夭,人雖有知,無所用之,此之謂至一。當是時也,莫之為而常自然。
逮德下衰,及燧人、伏羲始為天下,是故順而不一。德又下衰,及神農、黃帝始為天下,是故安而不順。德又下衰,及唐、虞始為天下,興治化之流,澆淳散樸,離道以善,險德以行,然後去性而從於心。心與心識知而不足以定天下,然後附之以文,益之以博。文滅質,博溺心,然後民始惑亂,無以反其性情而複其初。
由是觀之,世喪道矣,道喪世矣,世與道交相喪也,道之人何由興乎世,世亦何由興乎道哉!道無以興乎世,世無以興乎道,雖聖人不在山林之中,其德隱矣。
隱,故不自隱。古之所謂隱士者,非伏其身而弗見也,非閉其言而不出也,非藏其知而不發也,時命大謬也。當時命而大行乎天下,則反一無跡;不當時命而大窮乎天下,則深根寧極而待:此存身之道也。(《莊子·外篇·繕性》)
大意是說,上古之人生活在混沌之中,淡然而無所求。那個時候,陰陽和諧,鬼神不來騷擾人世,四季正常流轉,萬物不受傷害,生物不會夭折,人的智力無處可用,這就是所謂的「至一」,無所作為而順應自然。
後來世道變壞了,到了燧人氏和伏羲氏治理天下的時候,隻能順應民心而已,卻無法返迴至一之境。後來世道更壞,神農和黃帝治理天下,連順應民心都做不到了,隻能維持天下的安定罷了。等到唐堯和虞舜的時候,大興教化,重視文飾和學問,曾經的淳樸便被徹底地破壞掉了,人的心眼也越來越多,迷亂的民眾再也無法迴到本初的自然狀態了。在這樣的世界裏,得道高人就算不隱居在山林裏,他的德行也好像被山林遮蔽了一樣。
所以說,隱士並不是自己願意去隱居的。古代所謂的隱士,並不是躲著不見人,並不是閉著嘴不表態,也不是揣著明白裝糊塗,而是「時命大謬」,沒趕上好時候。如果遇到合適的時機而大行於天下,他們就會返迴「一」的境界而不顯露行跡;如果時機不合適,處處碰壁,就潛藏而等待,這就是存身之道。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