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頁
逍遙遊:當莊子遭遇現實 作者:熊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樣的人顯然不是小人,何況站在儒家的立場上說,黃震對莊子也不算有太大的偏見,他覺得莊子雖然是「千萬世詼諧小說之祖」,但有些正麵的見解還要超過老子,盡管莊子的悖理之言也比老子更加極端;《老子》值得抄錄的內容不過是些卑退自全的道理,《莊子》卻往往有些明白中節的格言。
黃震把這些「明白中節」的格言抄錄了一些,全是些符合儒家價值觀的,其中第一句就是我們在本文序言裏已經了解到的那句「為善無近名」——這一點自然會引起我們的好奇,其實事情也很簡單:後邊那句「為惡無近刑」被黃震刪了。(《黃氏日抄》卷55)
所以,為了把黃震的意見結結實實地反駁迴去,我們看來不宜把工夫下在他本人身上,而是該去別處尋找一些堅實的證據。好在證據並不難尋,就在《莊子》本文裏,《外篇·秋水》也講到楚王禮聘莊子,隻是細節有些出入罷了,是說莊子在濮水垂釣,遇到了楚王派來的兩位大夫,說楚王很像重用莊子。但莊子手持釣竿,頭也不迴地說:「我聽說你們楚國有一隻神龜,已經死了三千年了,國君一直把它的遺體供在廟堂之上。如果這隻神龜可以選擇的話,它是願意死後留下一把骨頭被人供著呢,還是願意活著在泥塘裏爬?」兩位大夫說:「當然是後者了。」莊子說:「那你們就請便吧,我也願意活著在泥塘裏爬。」
《莊子·雜篇·列禦寇》也有一段記載,說有人來聘請莊子,莊子的答覆是:「你應該見過祭祀用的牛吧,披的是彩緞,吃的是精料,可等到被送進太廟宰殺的時候,它就算隻想做一隻孤單的小獸也不可能了。」
現在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發現,《史記》裏的那段記載恰恰就是《莊子》本文裏這兩段內容的結合。難道司馬遷就是從《莊子》裏邊采來這兩段材料編綴成篇的嗎?——如果真是這樣的話,不僅無助於反駁黃震,莊子生平的可信度反而更加令人懷疑了。
箇中原因,黃震方才已經講到了,就是「這事或許隻是個寓言罷了」。黃震這麽講,在《莊子》本文裏有一個鐵證,就是《雜篇·寓言》裏概述創作宗旨,說「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巵言日出,和以天倪」,這就是說,在《莊子》的全文裏,寓言占了十分之九;《莊子·雜篇·天下》概說《莊子》之行文,也有所謂「以巵言為曼衍,以重言為真,以寓言為廣」,而司馬遷自己在莊子本傳裏也說過,莊子著書十幾萬字,大多都是寓言。
寓言是為了闡明道理的,故事情節當然可以盡情虛構,所以在有的故事裏儒家扮演反派,在另外一些故事裏儒家又扮演正麵人物,就連老子也有這種遭遇。這就是說,我們很難從《莊子》本文裏那些涉及莊子生平的故事來論斷莊子的真實生活,而隻能做一些模糊的推測罷了。
比如,在所有和莊子有關的故事裏,他幾乎一直都是以赤貧姿態出現的,看來這是一個深入人心的形象,很可能莊子真的很窮;他還始終扮演著隱士的角色,從來不去做官,多半這也是真的。如果這兩點推測基本成立的話,我們應該就可以判斷出來,在那個極端尊重知識分子而且人才在國際間高度流動的時代,以莊子的才學,就算這些才學全是玄虛不實的屠龍之術,謀個官作也很容易;就算他不想做事,也能到齊國稷下學宮之類的地方混一口富貴閑飯,而且想罵誰就罵誰,沒人限製他的言論自由。一處隻有螃蟹而沒有監州的天堂,難道不是所有知識分子都夢寐以求的嗎?但他就是不去,甘願做一名清貧的隱士。
這樣的人格是令人欽慕的,所以郭沫若在《三個泛神論者》裏說:「我愛我國的莊子,/因為我愛他的pantheism,/因為我愛他是靠打草鞋吃飯的人。我愛荷蘭的spinoza,/因為我愛他的pantheism,/因為我愛他是靠磨鏡片吃飯的人。我愛印度的kabir,/因為我愛他的pantheism,/因為我愛他是靠編漁網吃飯的人。」看來郭沫若沒可能愛上自己,他沒講自己是靠什麽吃飯的。
無論莊子是不是一個泛神論者,隻要我們不抱偏見地看,應該相信他是一個很有原則的人。雖然他的原則和我們普通人不大相同,但他畢竟一點不像魯迅在短劇《起死》裏所譏諷的那個不辨是非的迂腐哲學家。ii的確,他對世俗所謂的正邪善惡很沒原則,卻對做官還是不做官太有原則。或許他太厭惡這個世界了,所以隻想遠遠地和它保持距離,做一個冷眼旁觀者,絕不讓自己陷溺其中。
正是看到了這種說一套、做一套的作風,顏世安先生找到了為莊子的「學術汙點」做洗刷的機會:「莊子生平窮困,卻清高孤傲,拒絕與官府往來,這對於理解其思想有重要的參考意義。長期安於貧困,做起來並不容易。莊子一生不肯入仕,也不肯做清客吃一口現成飯,這說明他性格中有某種很認真的東西,說明他是迂直而不肯靈活權變的人。為什麽我們重視莊子這種性格呢?因為《莊子》一書(尤其內篇)恰恰提倡一種凡事不要認真,無可無不可的遊世主張。按這種主張,人生在世沒有什麽應該特別堅守的原則,別人要你做什麽,你就做什麽……」(《莊子評傳》,p16-17)
如此知人論世地看問題,我們更加可以領會到《莊子》之所以被稱為亂世之書、過激之言的理由。遺憾的是,這隻是一種善意的推測罷了,因為一個人的實際生活和思想主張常常都是不合拍的。而當這種反差出現的時候,實際生活究竟在何種程度上「對於理解其思想有重要的參考意義」,這實在難說得很。
</br>
黃震把這些「明白中節」的格言抄錄了一些,全是些符合儒家價值觀的,其中第一句就是我們在本文序言裏已經了解到的那句「為善無近名」——這一點自然會引起我們的好奇,其實事情也很簡單:後邊那句「為惡無近刑」被黃震刪了。(《黃氏日抄》卷55)
所以,為了把黃震的意見結結實實地反駁迴去,我們看來不宜把工夫下在他本人身上,而是該去別處尋找一些堅實的證據。好在證據並不難尋,就在《莊子》本文裏,《外篇·秋水》也講到楚王禮聘莊子,隻是細節有些出入罷了,是說莊子在濮水垂釣,遇到了楚王派來的兩位大夫,說楚王很像重用莊子。但莊子手持釣竿,頭也不迴地說:「我聽說你們楚國有一隻神龜,已經死了三千年了,國君一直把它的遺體供在廟堂之上。如果這隻神龜可以選擇的話,它是願意死後留下一把骨頭被人供著呢,還是願意活著在泥塘裏爬?」兩位大夫說:「當然是後者了。」莊子說:「那你們就請便吧,我也願意活著在泥塘裏爬。」
《莊子·雜篇·列禦寇》也有一段記載,說有人來聘請莊子,莊子的答覆是:「你應該見過祭祀用的牛吧,披的是彩緞,吃的是精料,可等到被送進太廟宰殺的時候,它就算隻想做一隻孤單的小獸也不可能了。」
現在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發現,《史記》裏的那段記載恰恰就是《莊子》本文裏這兩段內容的結合。難道司馬遷就是從《莊子》裏邊采來這兩段材料編綴成篇的嗎?——如果真是這樣的話,不僅無助於反駁黃震,莊子生平的可信度反而更加令人懷疑了。
箇中原因,黃震方才已經講到了,就是「這事或許隻是個寓言罷了」。黃震這麽講,在《莊子》本文裏有一個鐵證,就是《雜篇·寓言》裏概述創作宗旨,說「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巵言日出,和以天倪」,這就是說,在《莊子》的全文裏,寓言占了十分之九;《莊子·雜篇·天下》概說《莊子》之行文,也有所謂「以巵言為曼衍,以重言為真,以寓言為廣」,而司馬遷自己在莊子本傳裏也說過,莊子著書十幾萬字,大多都是寓言。
寓言是為了闡明道理的,故事情節當然可以盡情虛構,所以在有的故事裏儒家扮演反派,在另外一些故事裏儒家又扮演正麵人物,就連老子也有這種遭遇。這就是說,我們很難從《莊子》本文裏那些涉及莊子生平的故事來論斷莊子的真實生活,而隻能做一些模糊的推測罷了。
比如,在所有和莊子有關的故事裏,他幾乎一直都是以赤貧姿態出現的,看來這是一個深入人心的形象,很可能莊子真的很窮;他還始終扮演著隱士的角色,從來不去做官,多半這也是真的。如果這兩點推測基本成立的話,我們應該就可以判斷出來,在那個極端尊重知識分子而且人才在國際間高度流動的時代,以莊子的才學,就算這些才學全是玄虛不實的屠龍之術,謀個官作也很容易;就算他不想做事,也能到齊國稷下學宮之類的地方混一口富貴閑飯,而且想罵誰就罵誰,沒人限製他的言論自由。一處隻有螃蟹而沒有監州的天堂,難道不是所有知識分子都夢寐以求的嗎?但他就是不去,甘願做一名清貧的隱士。
這樣的人格是令人欽慕的,所以郭沫若在《三個泛神論者》裏說:「我愛我國的莊子,/因為我愛他的pantheism,/因為我愛他是靠打草鞋吃飯的人。我愛荷蘭的spinoza,/因為我愛他的pantheism,/因為我愛他是靠磨鏡片吃飯的人。我愛印度的kabir,/因為我愛他的pantheism,/因為我愛他是靠編漁網吃飯的人。」看來郭沫若沒可能愛上自己,他沒講自己是靠什麽吃飯的。
無論莊子是不是一個泛神論者,隻要我們不抱偏見地看,應該相信他是一個很有原則的人。雖然他的原則和我們普通人不大相同,但他畢竟一點不像魯迅在短劇《起死》裏所譏諷的那個不辨是非的迂腐哲學家。ii的確,他對世俗所謂的正邪善惡很沒原則,卻對做官還是不做官太有原則。或許他太厭惡這個世界了,所以隻想遠遠地和它保持距離,做一個冷眼旁觀者,絕不讓自己陷溺其中。
正是看到了這種說一套、做一套的作風,顏世安先生找到了為莊子的「學術汙點」做洗刷的機會:「莊子生平窮困,卻清高孤傲,拒絕與官府往來,這對於理解其思想有重要的參考意義。長期安於貧困,做起來並不容易。莊子一生不肯入仕,也不肯做清客吃一口現成飯,這說明他性格中有某種很認真的東西,說明他是迂直而不肯靈活權變的人。為什麽我們重視莊子這種性格呢?因為《莊子》一書(尤其內篇)恰恰提倡一種凡事不要認真,無可無不可的遊世主張。按這種主張,人生在世沒有什麽應該特別堅守的原則,別人要你做什麽,你就做什麽……」(《莊子評傳》,p16-17)
如此知人論世地看問題,我們更加可以領會到《莊子》之所以被稱為亂世之書、過激之言的理由。遺憾的是,這隻是一種善意的推測罷了,因為一個人的實際生活和思想主張常常都是不合拍的。而當這種反差出現的時候,實際生活究竟在何種程度上「對於理解其思想有重要的參考意義」,這實在難說得很。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