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頁
走下神壇的智者:諸葛亮成長之謎 作者:韓春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諸葛亮談感受說:像這樣縱橫捭闔的說辭,實際上已開戰國蘇(秦)張(儀)遊說風氣的先例。諸侯之間相互來往,誰也不甘下風,代表一國形象之使臣,如果不善辭令,將會給國家帶來屈辱。正如孔夫子曰:「言之不文,行而不遠」。
為了鍛鍊自己的口才和反應能力,諸葛亮有意和諸葛誕找茬,少不了在一起吵架拌嘴,爭論不休。倆人爭論到最後,還是要找來諸葛瑾,為他們評判一番。諸葛瑾則說:「為兄木訥,出言遲鈍。而《論語?裏仁》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貌寢木訥,而辭藻壯麗。」三兄弟誰也不甘下風。
諸葛家三個少年,日後分別在魏、蜀、吳三個政權當中擔任重臣。有人言:蜀國得一「龍」(諸葛亮),魏國得一「虎」(諸葛誕),吳國得一「狗」(諸葛瑾)爾。狗有看家的本領,暗諷諸葛瑾少年時就是幫助奶娘料理家務,出外到東吳做事,也是作為主管內事的大臣。
在陽都城難得的安寧的日子裏,諸葛大院書聲琅琅。諸葛兄弟們按照「君子有四時,朝以聽政,晝以訪問,夕以修令,夜以安身」的先哲教誨,讀書修身,孜孜不倦。
在諸葛亮隨叔父到荊州投奔劉表後,諸葛亮進入了襄陽最著名的,由劉表一手操辦起來的景升書院讀書。過了一段時間後,諸葛亮雖然因為種種原因已經很不滿於在書院讀書了,但是在書院裏惟一能讓諸葛亮有興趣的,就是與同窗好友聚在一起時,總有人提出一兩個問題,請大家參加討論。同學之間對這個形式非常認同,認為這個方法好,通過討論可以找到正確答案,同時還可以加深印象,記得牢。
這一天,諸葛亮問同學:「古人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為什麽?」這個說:「如果是短期的戰鬥就沒有必要糧草先行,讓軍士隨身帶些糧草就可以嘛!」那個講:「守方就不必糧草先行。」馬上就有人反駁道:「防守方如果不準備讓兵馬行動,自然談不上糧草先行。你這是所問非所答。」有人不同意這個觀點:「防守一方如果嚴陣以待,也必須事先準備好糧草。否則彈盡糧絕,豈不是要坐以待斃嗎?」
諸葛亮從懷中取出一部書來,說是從朋友處借來的,有一些感觸,願與大家共同欣賞。說罷,便讀給大家聽:「凡師行,因糧於敵,最為急務。運糧不但多費,而勢難行遠。餘嚐計之,人負米六鬥,卒自攜五日幹糧,人餉一卒,一去可十八日:米六鬥,人食日二升。二人食之,十八日盡。若計複迴,隻可進九日。若興師十萬,輜重三之一,止得駐戰之卒七萬人,已用三十萬人運糧,此外難複加矣。放迴運人,須有援卒。運糧之法,人負六鬥,此以總數率之也。其間隊長不負,樵汲減半,所餘皆均在眾夫。更有死亡疾病者,所負之米,又以均之。則人所負,常不啻六鬥矣。故軍中不容冗食,一夫冗食,二三人餉之。尚或不足。若以畜乘運之,則駝負三石,馬騾一石五鬥,驢一石。比之人遠,雖負多而費寡,然芻牧不時,畜多瘦死。一畜死,則並所負棄之。較之人負,利害相半。」
讀到這裏,諸葛亮不禁感慨道:「你們聽聽,人家這才是做學問,學以致用,鞭辟入裏。我敢肯定,寫這篇文章的人不是閉門造車,而是通過實地考察,又經過仔細計算才得來的。如果是一位將領讀這篇文章,那他一定覺得這本書是工具書,是可以用於實戰的書。那他就會經常帶在身邊,以備隨時參考運用。」
諸葛亮從小善辯(3)
有人對諸葛亮這麽癡迷於軍事陣法有不同看法:「我們還年輕,對於年輕學子,還是要遵從師教,按照老師的要求讀書。老師沒有教過的,或是課外的閑書,還是少讀為好。」
有人聽了點頭稱是:「一個人有多少精力讀那麽多的書籍啊?如果這麽讀書,非得累死。依我之見,還是按照老師的要求,認真讀好規定的必讀書,讀懂,讀透,足矣。貪多嚼不爛啊!」
諸葛亮不認同這樣的說法:「讀書還是多多益善。要想在有限的時光多讀一些書,關鍵是方法,方法得當,就可以事半功倍。比如,有的書就是為了消遣,那就一目十行,看個熱鬧就達到目的了。有的書,與我們主攻的學業關係不大,那就讀一個大概,知道其梗概足矣。如果我們確實讀不懂,那就要反覆閱讀,必要時還要請教老師指點的。書中有的問題,前人早已經就有答案,或是知道答案在哪裏,那就到需要用時,翻一翻不就可以了嗎?何必浪費時間在一本書上呢?」
諸葛亮侃侃而談,每個人也是各抒己見。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諸葛亮認為以夠取長補短,對自己大有收益,事實上也是如此。就是因為諸葛亮從小培養的辯論能力,才使得他在江東舌戰群儒時表現得舉重若輕、信手撚來。
諸葛亮退學的得與失(1)
現在從小升初到中考,從中考到高考,從高考再到研考,人們對名牌學府趨之若騖。有的考生一考再考,非名牌小學、中學、大學不上,以為上了名牌就進了「保險箱」。可是誰又知道諸葛亮曾主動從名牌學府退過學呢?
經過一番顛沛流離,諸葛亮來到了襄陽城。在劉表的安排下,諸葛亮與諸葛均順利地進了城南書院。這個書院在襄陽可謂首屈一指,無論師資還是書院的設施環境,全是荊襄第一流的。
</br>
為了鍛鍊自己的口才和反應能力,諸葛亮有意和諸葛誕找茬,少不了在一起吵架拌嘴,爭論不休。倆人爭論到最後,還是要找來諸葛瑾,為他們評判一番。諸葛瑾則說:「為兄木訥,出言遲鈍。而《論語?裏仁》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貌寢木訥,而辭藻壯麗。」三兄弟誰也不甘下風。
諸葛家三個少年,日後分別在魏、蜀、吳三個政權當中擔任重臣。有人言:蜀國得一「龍」(諸葛亮),魏國得一「虎」(諸葛誕),吳國得一「狗」(諸葛瑾)爾。狗有看家的本領,暗諷諸葛瑾少年時就是幫助奶娘料理家務,出外到東吳做事,也是作為主管內事的大臣。
在陽都城難得的安寧的日子裏,諸葛大院書聲琅琅。諸葛兄弟們按照「君子有四時,朝以聽政,晝以訪問,夕以修令,夜以安身」的先哲教誨,讀書修身,孜孜不倦。
在諸葛亮隨叔父到荊州投奔劉表後,諸葛亮進入了襄陽最著名的,由劉表一手操辦起來的景升書院讀書。過了一段時間後,諸葛亮雖然因為種種原因已經很不滿於在書院讀書了,但是在書院裏惟一能讓諸葛亮有興趣的,就是與同窗好友聚在一起時,總有人提出一兩個問題,請大家參加討論。同學之間對這個形式非常認同,認為這個方法好,通過討論可以找到正確答案,同時還可以加深印象,記得牢。
這一天,諸葛亮問同學:「古人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為什麽?」這個說:「如果是短期的戰鬥就沒有必要糧草先行,讓軍士隨身帶些糧草就可以嘛!」那個講:「守方就不必糧草先行。」馬上就有人反駁道:「防守方如果不準備讓兵馬行動,自然談不上糧草先行。你這是所問非所答。」有人不同意這個觀點:「防守一方如果嚴陣以待,也必須事先準備好糧草。否則彈盡糧絕,豈不是要坐以待斃嗎?」
諸葛亮從懷中取出一部書來,說是從朋友處借來的,有一些感觸,願與大家共同欣賞。說罷,便讀給大家聽:「凡師行,因糧於敵,最為急務。運糧不但多費,而勢難行遠。餘嚐計之,人負米六鬥,卒自攜五日幹糧,人餉一卒,一去可十八日:米六鬥,人食日二升。二人食之,十八日盡。若計複迴,隻可進九日。若興師十萬,輜重三之一,止得駐戰之卒七萬人,已用三十萬人運糧,此外難複加矣。放迴運人,須有援卒。運糧之法,人負六鬥,此以總數率之也。其間隊長不負,樵汲減半,所餘皆均在眾夫。更有死亡疾病者,所負之米,又以均之。則人所負,常不啻六鬥矣。故軍中不容冗食,一夫冗食,二三人餉之。尚或不足。若以畜乘運之,則駝負三石,馬騾一石五鬥,驢一石。比之人遠,雖負多而費寡,然芻牧不時,畜多瘦死。一畜死,則並所負棄之。較之人負,利害相半。」
讀到這裏,諸葛亮不禁感慨道:「你們聽聽,人家這才是做學問,學以致用,鞭辟入裏。我敢肯定,寫這篇文章的人不是閉門造車,而是通過實地考察,又經過仔細計算才得來的。如果是一位將領讀這篇文章,那他一定覺得這本書是工具書,是可以用於實戰的書。那他就會經常帶在身邊,以備隨時參考運用。」
諸葛亮從小善辯(3)
有人對諸葛亮這麽癡迷於軍事陣法有不同看法:「我們還年輕,對於年輕學子,還是要遵從師教,按照老師的要求讀書。老師沒有教過的,或是課外的閑書,還是少讀為好。」
有人聽了點頭稱是:「一個人有多少精力讀那麽多的書籍啊?如果這麽讀書,非得累死。依我之見,還是按照老師的要求,認真讀好規定的必讀書,讀懂,讀透,足矣。貪多嚼不爛啊!」
諸葛亮不認同這樣的說法:「讀書還是多多益善。要想在有限的時光多讀一些書,關鍵是方法,方法得當,就可以事半功倍。比如,有的書就是為了消遣,那就一目十行,看個熱鬧就達到目的了。有的書,與我們主攻的學業關係不大,那就讀一個大概,知道其梗概足矣。如果我們確實讀不懂,那就要反覆閱讀,必要時還要請教老師指點的。書中有的問題,前人早已經就有答案,或是知道答案在哪裏,那就到需要用時,翻一翻不就可以了嗎?何必浪費時間在一本書上呢?」
諸葛亮侃侃而談,每個人也是各抒己見。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諸葛亮認為以夠取長補短,對自己大有收益,事實上也是如此。就是因為諸葛亮從小培養的辯論能力,才使得他在江東舌戰群儒時表現得舉重若輕、信手撚來。
諸葛亮退學的得與失(1)
現在從小升初到中考,從中考到高考,從高考再到研考,人們對名牌學府趨之若騖。有的考生一考再考,非名牌小學、中學、大學不上,以為上了名牌就進了「保險箱」。可是誰又知道諸葛亮曾主動從名牌學府退過學呢?
經過一番顛沛流離,諸葛亮來到了襄陽城。在劉表的安排下,諸葛亮與諸葛均順利地進了城南書院。這個書院在襄陽可謂首屈一指,無論師資還是書院的設施環境,全是荊襄第一流的。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