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弱的嫩芽,在雨雪風霜中可能窒息,可能夭折,也可能更加茁壯的成長。幼小的雛鷹,可能禁不住疾風暴雨的襲擊,可能折斷翅膀,可能一蹶不振,也可能在風雨中練就堅強的翅膀,搏擊長空,翱翔萬裏。


    苦難,給了諸葛亮成長的機會。


    諸葛亮成長之謎 第三部分


    諸葛亮的媳婦並不醜(1)


    諸葛亮到隆中沒有沉寂多久,就弄出個動靜來:娶了黃承彥以醜聞名的女兒為妻。


    黃醜丫究竟醜不醜?人家大家閨秀,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誰知道是俊是醜?那麽是誰放出風來,說黃承彥的女兒奇醜無比?一種可能是吃不著葡萄的人,另外就是黃醜丫的父親黃承彥了。


    黃承彥是多有城府的人,他為什麽要對外宣傳女兒奇醜無比呢?還不是不讓別人惦記著,而由他這個當爹的來左右女兒的婚事?當他替女兒選中了如意郎君,便主動將女兒送上了門。


    這是從黃承彥這方麵講。凡事一個巴掌拍不響,搞對象必須要兩廂情願。自古結婚追求的是郎才女貌,英雄愛美人。在外人都認為黃承彥的女兒奇醜無比的情況下,諸葛亮怎麽會答應這門親事呢?他肯定是經過深思熟慮,反覆權衡比較,才做出出乎世人意料的決定。


    我們來做幾個假設,供大家選擇:首先,假使黃醜丫真的奇醜無比,諸葛亮會娶她嗎?不會。


    假使黃醜丫確實很醜,但她是自己恩師的愛女,諸葛亮能娶她嗎?猶豫,很難同意。


    假使黃醜丫確實很醜,但她極有才華,而她的才華是諸葛亮所不具有的,又是恩師的愛女,怎麽樣?動心,可以考慮,如果醜得不是那麽可怕。


    假使黃醜丫確實很醜,但她是名門貴族,家庭成員極有權勢,又是恩師的女兒,其本人不僅極有才華,還可以幫助自己進入上流社會,為自己馳騁天下提供非常有利的機會與條件,怎麽樣?傾心。天下哪有十全十美的事情,無鹽女鍾離春不就是很好的先例。為什麽不答應呢?


    諸葛亮一口答應醜丫的這門婚事,頓時成了襄陽百姓飯後茶餘談論的話題。諸葛亮又一次成為襄陽地區議論的焦點。


    俗話說成家才能立業,諸葛亮成家以後,確實為自己建功立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諸葛亮17歲時,撫養他的叔父諸葛玄死了,他成了真正的孤兒。


    諸葛玄從南昌輾轉來到襄陽,也許是身心受到嚴重摧殘的緣故,讓他和哥哥諸葛珪一樣,患上了咳血的毛病。大約是在豫章受到的打擊太大了,他的精神十分鬱悶。劉表雖然沒有給他安排什麽位置,但是每月的銀兩錢糧,卻讓下邊人按時送到府上。他整日閉門不出,待在家中長籲短嘆,甚至將郎中也拒之門外。這樣勉強支撐了一年多,諸葛玄撒手人寰。


    都說諸葛亮娶的媳婦奇醜無比,與諸葛亮站到一起極不般配。叔父諸葛玄死後,諸葛亮完成了自己的婚姻大事。這段婚姻對他來說,究竟是得大於失,還是失大於得?其中是否有什麽難言的隱情?


    《三國誌》的作者陳壽,在表章中說:諸葛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長八尺,容貌甚偉」。劉備在隆中第一次見到諸葛亮時,按照羅貫中先生的描述是,諸葛亮「身高八尺,麵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眉聚江山之秀,胸藏天地之機,飄飄然有神仙之概。」而對黃氏的容貌僅用了四個字表達:「黃發黑膚」,既沒有談到黃氏的五官長相,也沒有說到她的身材如何。


    這不禁讓人感到疑惑不解: 黃頭發是醜的標準嗎?皮膚黑就沒有美的元素?這樣的斷語未免牽強。或許在那個時代,大家普遍都是黑頭發,黃皮膚,而這位怎麽黃頭發,黑皮膚呢?


    讓很多人不解的是: 羅貫中為什麽這麽描述諸葛亮的媳婦呢?目的無非是讓讀者為諸葛亮打抱不平,這麽漂亮的小夥子,幹嘛偏找了這麽一副尊容的女人為妻呢?羅貫中不愧是小說大家,應當說,這個目的,他達到了。在人們的印象中,諸葛亮的媳婦很醜,似乎已經是定論了。


    過去講,郎才女貌,那是一般人理想當中的婚姻。男兒才貌雙全,女人奇醜無比,這一對怎麽會走到一起,成為一家人呢?


    對黃氏而言,諸葛亮是模範丈夫嗎?有史書為證,諸葛亮與黃氏婚後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孩子。在東吳的哥哥諸葛瑾,特意將自己的兒子送給諸葛亮為養子。有了養子以後,夫妻二人也不知道怎麽「理順關係」了,開始了生兒育女。不過,諸葛亮在蜀國生活安定下來以後,也還是納了妾。由此,不能不讓人推斷,他們的婚姻不一定美滿。


    諸葛亮的媳婦並不醜(2)


    有人講,諸葛亮與黃氏結婚,純粹是上了老師黃承彥一當。黃承彥在襄陽屬於社會名流,經常出入於上層社會,與諸葛亮是亦師亦友。經過觀察,黃承彥看諸葛亮小夥子不錯,要才有才,要模樣有模樣,說不定將來能有什麽大一點的出息;加之諸葛亮父母雙亡,家庭沒有什麽負擔,在襄陽除了姐弟之外也沒有什麽親戚,這不是打著燈籠也難找的好事嗎?何不讓他成為自己的女婿呢?於是,老謀深算的黃承彥一步步採取行動,讓諸葛亮一步步就範。


    諸葛亮當時在襄陽的的處境,不說舉目無親,也是沒有什麽依靠。他知道,要打算在襄陽安身立命,出人頭地,就得有個依靠,就得有個家。黃老先生既然有意,我還有什麽說的呢?當諸葛亮一表示同意,黃承彥生怕夜長夢多,立馬將女兒給送到了臥龍崗。簡直是急不可耐,或許是擔心諸葛亮醒過夢來反悔。這樣一來,生米熟飯,小子,你就踏踏實實當黃家的姑爺吧!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走下神壇的智者:諸葛亮成長之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韓春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韓春嗚並收藏走下神壇的智者:諸葛亮成長之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