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人認為,諸葛亮腿腳的殘疾有可能是他在隆中躬耕時,因為下田插秧導致腿受濕寒而落下殘疾。這種可能性不大,因為諸葛亮當時得到劉表、劉琦父子的關照,手下幾十畝田,有童子和傭人耕種,所以他本人經常下田的可能性不大。


    造成諸葛亮腿腳上的殘疾,如果還有其它可能性的話,也許是在他少年時經曆的兩次逃難途中。一次是他隨著父親為了躲避曹軍的追殺從陽都逃往淮南找諸葛玄的途中;另外一次是諸葛亮的父親去世後,諸葛亮隨著叔父諸葛玄到豫章任「偽太守」,最後諸葛亮又與弟弟諸葛均逃往荊州投奔劉表的途中。這此中原委在《諸葛亮成長之謎》一書中我有詳盡述說。


    諸葛亮讀書「不求甚解」(1)


    對於諸葛亮有一點讓人多有不解。按照古代文人的習慣,一般都是用自己的「字」來自謂,但是通觀《三國演義》,也找不到諸葛亮自稱「孔明」之處,在其著名的前後《出師表》以及留下的所有文章著述中,諸葛亮從不曾留下「孔明」的痕跡。這究竟是什麽原因呢?


    筆者分析,諸葛亮隨著年齡的增長,對孔孟之道盡管尊重,但並不欣賞。孔子教出的七十二賢人,哪一個是經天緯地的大器?沒有。孔孟之道是維護社會之道,而不是建功立業之術。諸葛亮需要的不是安身立命之學,而是國家治理的方略,是需要創造和建立國富民安局麵的要術。他不希望自己僅僅是維護這個動蕩社會的一孔之明。


    三國時期的政治家,不僅僅諸葛亮,還有曹操、孫權等,對孔孟之道同樣是不欣賞的。特別是曹操,他之所以殺了孔融,不無這方麵的因素。


    諸葛亮所尊崇的人物是薑尚、管仲和樂毅。他不喜歡所謂文人雅士的迂腐,尤其是在出山以後,從不認為自己是什麽書生文人。這在其出使江東舌戰群儒時,對江東諸文人尖刻的言語可見一二。他的理想是,成為深謀遠慮,具有真知灼見的政治家、戰略家。


    可能有人會產生疑問,既然諸葛亮不把自己當文人,那他如何讀書、如何學習諸多經典呢?要說諸葛亮學習的方法,的確與一般文人書生有眾多迥異之處。用他的老師司馬徽的話講,是與眾多文人書生「務於精純」的讀書方法相反,「獨觀其大略」。


    司馬徽的意思是說在他教書的時候,別的好學生,像徐庶、崔州平、孟公威和石廣元,和諸葛亮是十分談得來的同窗好友,但就讀書的方法而言,卻不是一個路數。那哥幾個講究精益求精,不把書弄個底兒掉不算完。諸葛亮呢?翻一翻,知道個大概其就得。


    諸葛亮為什麽這麽讀書呢?其實,這不過是表麵現象,是司馬徽看到的一個方麵。在司馬徽還沒有教諸葛亮之前,他教的那幾本書,諸葛亮早在家裏就翻爛了,到了老師麵前,說自己讀過了,有點讓老師難堪:讀過了還上我這幹嘛來?怎麽也得應付應付,大致翻一翻,給老師做個樣子。


    另一方麵,諸葛亮認為有的書籍對他研究的專題來講,意義不大,不讀固然不好,耗費時間和精力鑽進去研究也不值得,因而讀讀梗概,看看簡介,知道個大概其也就可以了。


    諸葛亮不是什麽樣的書都「觀其大略」,有的書他是要反覆讀,仔細讀,認真研究分析書中的觀點和論述。我們不妨按諸葛亮的習慣,將其讀書劃分成三個步驟:


    第一步,先看一看書名和書的內容梗概或是簡介。這一步,不需多少時間,但是起碼了解到這本書的書名,書的作者,是什麽性質的圖書,是用什麽表現形式、表現手法,特點是什麽。


    第二步,隨意瀏覽一下開頭和結尾,大致翻一翻,一目十行,看一看有沒有感興趣的內容。


    第三步則比較複雜,如果是用來消遣解悶,那自然可以隨意瀏覽,無非是滿足視覺的需求,就圖看個熱鬧,無所謂。如果手上的這一本書,與以前讀過的書籍內容相近,那就找出他們的不同之處看,相同內容的部分就忽略過去了。如果是本人感興趣的書籍,且又是自己可以從中獲取所需知識的書籍,希望從中有所收穫的,那麽就必須聚精會神地閱讀了。讀後或許還要掩卷沉思,即使不寫什麽讀後感,至少也該有所感觸,或者聯想到什麽人和事,需要反覆咀嚼一番了。有的經典還必須背下來。試想,諸葛亮出使東吳,遊說孫權、周瑜,如果背不下那篇《銅雀台賦》,能糊弄住周瑜嗎?


    這三個步驟,相信不少人也是這麽做的。諸葛亮在讀書方麵,特別是他青少年時期,不僅僅是這麽做了,還有他的「獨觀」之處,還有他的訣竅。什麽訣竅呢?讓我們接著再來看一看——


    諸葛亮在襄陽安了家,每天讀書耕作,生活可謂安逸。長兄諸葛謹從江東來了音訊,已經作了孫權身邊的幕僚。沒有多久,堂弟諸葛誕(叔父諸葛玄的兒子)也有了消息。他到了許都,深得朝廷的賞識,官位接連提升。來自各地親人的消息,猶如一塊塊石頭投進平靜的池水,泛起了陣陣漣漪,激起諸葛亮一連串的遐想。


    諸葛亮讀書「不求甚解」(2)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人貴有自知之明。憑著自己現在所掌握的本領,如果出去做事,能夠擔當什麽樣的責任呢?假如有人請你諸葛亮出山,你能夠勝任什麽樣的差使呢?諸葛亮暗暗衡量自己的水平,查找自己的不足和學問上的差距,深深感到自己的才識還很膚淺,學問還很淺薄。他想:一鳴驚人之人,必定是胸有成竹之人,必定是有充分準備之人。沒有穩操勝券的把握,如何能夠一舉成名?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走下神壇的智者:諸葛亮成長之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韓春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韓春嗚並收藏走下神壇的智者:諸葛亮成長之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