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仲勛心裏始終裝著群眾,時刻考慮著為群眾辦實事。他走一路,看一路,思考一路,碰到問題就當麵指出,要求解決。他沿途看到很多農田水利設施年久失修,便對同行的省裏領導說,過去搞得好的,對發展農業生產有作用的農田水利設施,要把它繼承下來,維修好,保護好,改造好,以便發揮作用。
習仲勛根據他一路視察所了解的情況,一再囑咐地方領導要總結經驗,找到老區貧困的原因,研究脫貧的辦法;要著重檢查我們在指導思想上、實際工作中有些什麽問題;一定要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
根據習仲勛的指示,萬紹芬和縣鄉村三級幹部一起,立即研究幫助特困戶盡快擺脫貧困的具體措施。提出縣鄉要根據省裏的安排,在財力和技術方麵給予特困戶特殊的支持和照廊把遂川縣的板鴨、金橘作為啟動項目,實現從孵化、養鴨、製作板鴨到生產羽絨服裝一條龍,從金橘種植、保鮮到蜜餞加工一條龍,建立了板鴨、金橘技術協會,指導產前、產中、產後服務。這些措施,促進和帶動了貧困山區產業發展,走出了脫貧致富的路子。
十一月二十五日,習仲勛在中共江西省委常委會上根據自己對老區的調查研究,發表了《千方百計把老區的經濟搞上去,使老區人民盡快富裕起來》的講話。他從四個方麵強調了做好革命老區人民脫貧致富工作的重要意義和具體對策。他說,這幾年全國農村的麵貌發生了很大變化,廣大人民生活有了明顯改善,而江西老區還有很大一部分群眾的溫飽問題沒有解決,少數群眾的生活還相當貧困,我們看了心裏很難過。習仲勛在說明搞好老區建設的重要意義後,對江西老區治窮致富提出了建議:
要繼續抓緊糧食生產。……我看老區發展糧食生產還有潛力,這主要還是靠正確的政策發揮群眾的生產積極性,靠科學的辦法提高單位麵積產量。要調查研究老區特別是其中的山區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的情況,解決存在問題,進一步完善這一製度。要發展多種經營和鄉鎮企業。糧食生產要抓緊,但單靠糧食生產,農民富不起來,一定要廣開生產門路,發展多種經營,發展鄉鎮企業。江蘇、浙江和廣東等省的許多農村,在這方麵搞得比較好。……你們也可以試試看,也可以養蠶、養蜂,都可以搞專業化。發展鄉鎮企業首先要立足於本地,充分利用本地的資源,發揮本地的優勢。同時,按照具體條件,發展與外地的聯合和協作。
要抓緊治理荒山,種草種樹,種竹子,種柑橘。特別是種草,一年就可以見效。總的說是以農為主,農林牧副漁相結合,發展多種經營。不同的地方,又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確定以牧或以林為主發展多種經營。
要充分利用水麵。江西的水源水麵也比較多,要大量發展水產養殖業。我在沿途看到,很多地方稍微挖一下,把水放進去就可養魚。除養當地傳統的魚種外,還可引進、試養新的更有經濟價值的魚種,如鰻魚。這種魚可大量出口,可自己孵化。
要狠抓能源建設,舉辦小水電、小火電。這些你們已經辦了,要繼續辦下去,要多辦,辦好。我想著重說的是,你們這裏煤不多,要大力推廣沼氣。沼氣原料到處都有,一年四季可以用,可以照明,可以發電,可以取暖,還可以積蓄有機肥料。
要積極辦好農科所、試驗站和各種技術開發中心。要和廣大農民掛起鉤來,同他們建立密切的聯繫。無論農科所、試驗站,或者農林牧副漁業開發中心,都要搞多種經營和多種試驗,把科學技術同生產實踐結合起來,創造先進經驗,引導群眾科學種田。要運用先進技術為當地開闢治窮致富的道路。
在農村,特別是在老區農村,在交通不便、信息不靈的山鄉,運用典型示範的方法傳播科學知識和先進技術,引導群眾移風易俗,改變某些落後的生產和生活習慣,對於加快那裏經濟文化的發展有重要的意義。
要積極發展外引內聯,向先進地區學習。我來時胡耀邦同誌講得很清楚,他說,對江西來說,現在主要不是如何向國外開放,而是如何先向鄰近的各省開放,如何向先進地區學習。有條件引進港澳、國外的資金、技術當然很好,但從江西的實際出發,當前主要是積極發展同周圍省、市的經濟合作和交流。正確處理好國家支援同自力更生的關係。國家支援是必要的,中央和省都要拿出一些財物來扶持老區人民的生產和生活。但支援的財物總是有限的,一定要統一管理,集中使用,要用在刀刃上。更要明確:發展老區經濟的基點是自力更生;國家的支援,是為了培養和增強群眾自己發展生產、治窮致富的能力。按你們的說法是“造血”,而不是單純地靠“輸血”。除了國家必要的支援,還要十分注意減輕群眾的負擔,讓群眾能夠休養生息。
兩年後,習仲勛考察過的遂川縣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曾憲紱家的房屋已煥然一新,床上添了新被褥,孩子們也穿得幹淨整齊了,一家人喜氣洋洋。萬紹芬到這裏了解情況,曾憲紱特意地要她轉告習仲勛,我們已經走上脫貧之路。習仲勛調查時在村口見到的那位老大爺,生活也得到改善,他向萬紹芬問道:“上迴來的那位中央首長好嗎?我現在日子好過了,還想多活好多年呢,謝謝他!”
迴到北京後,習仲勛仍然關心著江西革命老區的發展和變化。井岡山老區的幹部和群眾,也沒有忘記習仲勛對他們的關懷,通過不同方式向他表示問候。一次萬紹芬到北京開會,習仲勛還特別問到曾憲紱和那位老人的生活情況,為他們擺脫貧困感到高興。當得知遂川縣麵貌大變,已是百萬板鴨下南洋,金橘蜜餞出國門,農民已經脫貧致富時,他滿意地笑了。
■始終關注廣東的改革開放
一九八七年一月十六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舉行擴大會議。胡耀邦在會議上檢討了他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期間的失誤,並請求辭去總書記職務。會議在肯定胡耀邦對黨的事業的貢獻特別是在改革開放中功績的同時,對胡耀邦進行了嚴肅的同誌式的批評,同時接受他的辭職請求,保留其中央政治局委員和中央政治局常委職務。會議推選趙紫陽代理中共中央總書記。習仲勛出席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和此前召開的民主生活會。
二月十一日至三月十一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後,習仲勛便到廣東省作了為期一個月的工作考察。他離開廣東的六年裏,始終掛念著廣東改革開放的情況,一直想去看一看。這次迴廣東,他深入到深圳、珠海經濟特區和廣州、江門、佛山、惠陽、肇慶、懷集、連縣、乳源、仁化、韶關等二十三個市縣,實地考察了這裏的城市建設和工廠、學校、農村、旅遊區及正在建設中的大瑤山隧道,與市地縣負責人親切交談,並看望離退休的老幹部,勉勵他們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和搞活經濟的方針,堅持兩個文明一起抓,維護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麵。
改革開放前期,習仲勛在廣東工作了兩年十個月時間,為廣東的改革開放和社會發展事業作出了奠基性的貢獻。闊別六年後,他踏上這方改革開放的熱土,心情格外高興。他說:“黨中央為廣東開放、搞活經濟製定的特殊政策和靈活措施產生了這樣大的威力,使廣東發生了這樣曆史性的、巨大的變化,變得出乎意料的好,真使人感慨萬千。這都是執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路線、方針、政策的結果。”他說:“正如鄧小平同誌所講的那樣,實踐證明我們的開放、改革政策是完全正確的,我可以作為曆史變化的見證人。”
</br>
習仲勛根據他一路視察所了解的情況,一再囑咐地方領導要總結經驗,找到老區貧困的原因,研究脫貧的辦法;要著重檢查我們在指導思想上、實際工作中有些什麽問題;一定要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
根據習仲勛的指示,萬紹芬和縣鄉村三級幹部一起,立即研究幫助特困戶盡快擺脫貧困的具體措施。提出縣鄉要根據省裏的安排,在財力和技術方麵給予特困戶特殊的支持和照廊把遂川縣的板鴨、金橘作為啟動項目,實現從孵化、養鴨、製作板鴨到生產羽絨服裝一條龍,從金橘種植、保鮮到蜜餞加工一條龍,建立了板鴨、金橘技術協會,指導產前、產中、產後服務。這些措施,促進和帶動了貧困山區產業發展,走出了脫貧致富的路子。
十一月二十五日,習仲勛在中共江西省委常委會上根據自己對老區的調查研究,發表了《千方百計把老區的經濟搞上去,使老區人民盡快富裕起來》的講話。他從四個方麵強調了做好革命老區人民脫貧致富工作的重要意義和具體對策。他說,這幾年全國農村的麵貌發生了很大變化,廣大人民生活有了明顯改善,而江西老區還有很大一部分群眾的溫飽問題沒有解決,少數群眾的生活還相當貧困,我們看了心裏很難過。習仲勛在說明搞好老區建設的重要意義後,對江西老區治窮致富提出了建議:
要繼續抓緊糧食生產。……我看老區發展糧食生產還有潛力,這主要還是靠正確的政策發揮群眾的生產積極性,靠科學的辦法提高單位麵積產量。要調查研究老區特別是其中的山區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的情況,解決存在問題,進一步完善這一製度。要發展多種經營和鄉鎮企業。糧食生產要抓緊,但單靠糧食生產,農民富不起來,一定要廣開生產門路,發展多種經營,發展鄉鎮企業。江蘇、浙江和廣東等省的許多農村,在這方麵搞得比較好。……你們也可以試試看,也可以養蠶、養蜂,都可以搞專業化。發展鄉鎮企業首先要立足於本地,充分利用本地的資源,發揮本地的優勢。同時,按照具體條件,發展與外地的聯合和協作。
要抓緊治理荒山,種草種樹,種竹子,種柑橘。特別是種草,一年就可以見效。總的說是以農為主,農林牧副漁相結合,發展多種經營。不同的地方,又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確定以牧或以林為主發展多種經營。
要充分利用水麵。江西的水源水麵也比較多,要大量發展水產養殖業。我在沿途看到,很多地方稍微挖一下,把水放進去就可養魚。除養當地傳統的魚種外,還可引進、試養新的更有經濟價值的魚種,如鰻魚。這種魚可大量出口,可自己孵化。
要狠抓能源建設,舉辦小水電、小火電。這些你們已經辦了,要繼續辦下去,要多辦,辦好。我想著重說的是,你們這裏煤不多,要大力推廣沼氣。沼氣原料到處都有,一年四季可以用,可以照明,可以發電,可以取暖,還可以積蓄有機肥料。
要積極辦好農科所、試驗站和各種技術開發中心。要和廣大農民掛起鉤來,同他們建立密切的聯繫。無論農科所、試驗站,或者農林牧副漁業開發中心,都要搞多種經營和多種試驗,把科學技術同生產實踐結合起來,創造先進經驗,引導群眾科學種田。要運用先進技術為當地開闢治窮致富的道路。
在農村,特別是在老區農村,在交通不便、信息不靈的山鄉,運用典型示範的方法傳播科學知識和先進技術,引導群眾移風易俗,改變某些落後的生產和生活習慣,對於加快那裏經濟文化的發展有重要的意義。
要積極發展外引內聯,向先進地區學習。我來時胡耀邦同誌講得很清楚,他說,對江西來說,現在主要不是如何向國外開放,而是如何先向鄰近的各省開放,如何向先進地區學習。有條件引進港澳、國外的資金、技術當然很好,但從江西的實際出發,當前主要是積極發展同周圍省、市的經濟合作和交流。正確處理好國家支援同自力更生的關係。國家支援是必要的,中央和省都要拿出一些財物來扶持老區人民的生產和生活。但支援的財物總是有限的,一定要統一管理,集中使用,要用在刀刃上。更要明確:發展老區經濟的基點是自力更生;國家的支援,是為了培養和增強群眾自己發展生產、治窮致富的能力。按你們的說法是“造血”,而不是單純地靠“輸血”。除了國家必要的支援,還要十分注意減輕群眾的負擔,讓群眾能夠休養生息。
兩年後,習仲勛考察過的遂川縣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曾憲紱家的房屋已煥然一新,床上添了新被褥,孩子們也穿得幹淨整齊了,一家人喜氣洋洋。萬紹芬到這裏了解情況,曾憲紱特意地要她轉告習仲勛,我們已經走上脫貧之路。習仲勛調查時在村口見到的那位老大爺,生活也得到改善,他向萬紹芬問道:“上迴來的那位中央首長好嗎?我現在日子好過了,還想多活好多年呢,謝謝他!”
迴到北京後,習仲勛仍然關心著江西革命老區的發展和變化。井岡山老區的幹部和群眾,也沒有忘記習仲勛對他們的關懷,通過不同方式向他表示問候。一次萬紹芬到北京開會,習仲勛還特別問到曾憲紱和那位老人的生活情況,為他們擺脫貧困感到高興。當得知遂川縣麵貌大變,已是百萬板鴨下南洋,金橘蜜餞出國門,農民已經脫貧致富時,他滿意地笑了。
■始終關注廣東的改革開放
一九八七年一月十六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舉行擴大會議。胡耀邦在會議上檢討了他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期間的失誤,並請求辭去總書記職務。會議在肯定胡耀邦對黨的事業的貢獻特別是在改革開放中功績的同時,對胡耀邦進行了嚴肅的同誌式的批評,同時接受他的辭職請求,保留其中央政治局委員和中央政治局常委職務。會議推選趙紫陽代理中共中央總書記。習仲勛出席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和此前召開的民主生活會。
二月十一日至三月十一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後,習仲勛便到廣東省作了為期一個月的工作考察。他離開廣東的六年裏,始終掛念著廣東改革開放的情況,一直想去看一看。這次迴廣東,他深入到深圳、珠海經濟特區和廣州、江門、佛山、惠陽、肇慶、懷集、連縣、乳源、仁化、韶關等二十三個市縣,實地考察了這裏的城市建設和工廠、學校、農村、旅遊區及正在建設中的大瑤山隧道,與市地縣負責人親切交談,並看望離退休的老幹部,勉勵他們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和搞活經濟的方針,堅持兩個文明一起抓,維護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麵。
改革開放前期,習仲勛在廣東工作了兩年十個月時間,為廣東的改革開放和社會發展事業作出了奠基性的貢獻。闊別六年後,他踏上這方改革開放的熱土,心情格外高興。他說:“黨中央為廣東開放、搞活經濟製定的特殊政策和靈活措施產生了這樣大的威力,使廣東發生了這樣曆史性的、巨大的變化,變得出乎意料的好,真使人感慨萬千。這都是執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路線、方針、政策的結果。”他說:“正如鄧小平同誌所講的那樣,實踐證明我們的開放、改革政策是完全正確的,我可以作為曆史變化的見證人。”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