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嚴峻的糧食形勢,一九五〇年一月西北軍政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就提出和製定了以發展農業和畜牧業為主的經濟建型方針。彭德懷在《關於目前西北地區的工作任務》的報告中指出:“在一定時期內,西北地區的經濟建設應以農業和畜難業為主。在農業方麵,必須提高農民生產熱情,改良種子和農作法,恢複和發展水利,並注意森林和草原的保護與培植,醫治災害”,“甘、寧、青、新等省畜牧生產不應低於一九四了年的水平”。同時也對恢複和發展工業作了部署。在工業和交通方麵,主要是建築和整修鐵路,恢複玉門等地的石油業和增加動力,發展棉毛紡織皮革工業。西北軍政委員會財經委會按照西北軍政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精神,製定了《一九五〇年西北經濟建設初步計劃草案》。提出“一九五。年的經濟建設,應以農牧業為第一,以增產糧棉為中心”,其他隻在某些個別經濟部門如鐵路、動力等“擬稍加發展”。按照中共中央西北局的要求,西北地區各級政府用了很大的精力抓農牧業生產的恢複和發展,很短時間內使糧食和畜產品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糧食和吃飯問題的矛盾得以緩解。


    中國共產黨人是以把落後的農業國改造成為先進的工業國作為重要任務的。中共中央西北局主要領導人在抓緊農牧業的同時,始終沒有放鬆考慮製定西北經濟發展的規劃。一九五〇年九月二十六日,中共中央西北局召開常委會議,討論西北三年經濟建設計劃,決定今後三年在經濟建設方麵以“鐵路、石油、煤、電、紡織五項為重點”,並認為,當前首要的問題是做好大規模的勘測,需要大量的管理和技術幹部,必須把一批幹部由行政工作改為經濟管理人員。


    根據這次會議研究確定的方針,西北軍政委員會財經委員會會同有關部門製定了《西北區經濟建設三年計劃草案提要》(195l一1953年)。《提要》開宗明義指出:“西北地理環境和經濟資源,決定了它是我國最鞏固的最有希望的國防建設和工業建設的重要基地之一。”接著,分析了西北的經濟現狀,指出舊中國在西北留下的工業極其薄弱,全西北公私電廠發電能力僅一萬七千千瓦,占全國百分之一點零一;公私機器廠共有各種母機一千二百餘台,占全國百分之二點零六;公私較大煤礦年產煤約六十三萬餘噸,占全國百分之一點四;公私紡織廠共有九萬五千餘紗錠,占全國百分之一點九,布機一千三百餘台,占全國百分之一點八;公私麵粉業年產一千萬袋,占全國百分之七點八;公私火柴廠年產量四萬六千餘箱,占全國百分之二點七。“隻有玉門油礦算是西北唯一可觀的一項,但是比起西北油藏量和全國需要量來說,也還是微不足道的。所以今後西北工礦生產的重點不是恢複而是新建,這是和東北及其他地區不同的地方。”《提要》根據西北經濟的實際,提出了三年內石油、煤炭、電力、紡織、交通等行業的具體目標,石油計劃在甘肅、陝北鑽深井和淺探井五十口,玉門油礦鑽生產井二十口,並增建必要的採油、輸油、儲油設備等;煤炭在陝、甘兩省選擇重點,大量採掘,並勘測蘭州到青海、寧夏一帶的煤田;發電以西安、蘭州和迪化火力發電為重點,並在蘭州展水力發電,以供大量煉油之用;紡織在現有基礎上,主要展陝西關中的紡織,除在各大廠增裝紗錠外,擬在西安、新目新建紡織廠,並在蘭州、西寧重點建設毛紡織業;此外,還!進行勘查和籌備建設鋼鐵、輪胎、硫酸、皮革、造紙等二礦業。


    《提要》全麵規劃了西北地區三年的經濟發展計劃,描繪出鼓舞人心的發展藍圖。石油勘探和生產顯然是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麵。


    根據西北經濟建設計劃,西北石油管理局集中精力用近一年時間對西北地區的石油儲藏情況進行了勘測,一九五一年夏,基本弄清了甘、寧、青的石油儲量,並繼續勘察陝西石油儲藏情況。習仲勛十分關注這項工作的進展情況,在看到西北地區石油儲量的勘察資料後,十分興奮,於五月二十七日給毛澤東和中共中央,並中央財經委陳雲、薄一波、李富春致信,建議中央把開發西北石油的方針早日確定下來。他在信中說:


    在中央正確方針領導下,經過一年來石油地質的勘測,僅就甘、寧、青油田之已知部分,經過比較精密計算,肯定蘊藏量有十六億噸。如以達到年產一千五百萬噸原油的標準計算,也可開採一百年以上,實際我國年需量目前僅五十萬噸(中央貿易部估計),而我們的開採量在一九五〇年尚不及十萬噸。此外,除陝北四郎廟、棗園等已發現之油田不計外,僅延長儲量亦達九百五十萬噸,從而對我國發展石油業的方針和道路提供了可貴的科學根據。這是國防工業建設中的一項大事,提議中央把開發的方針首先確定下來, 指定專門機關具體設計開發計劃。


    他向中央詳細陳述了開發西北石油的設想:“在以上廣大油田中,現已就甘肅河西走廊地區詳測了十一個儲油構造,其儲量約有二億五千萬噸。西北石油管理局就此已知的構造,做了一個開發計劃:從一九五三年起開礦及建廠,計劃在一九五五年底開始出油,年產原油六百萬桶(超過目前全國年需量,每桶以五十加侖計,下同)。並在蘭州設日煉原油兩萬桶的煉廠,年產高級航空汽油一百零二萬桶,車用汽油一百五十萬桶,煤油、柴油各三十萬桶,潤滑油九十四萬桶,燃料油七十二萬桶,瀝青三十六萬桶。此外,為了適應目前急需,首先從今年著手準備,明年在延長油區大量打生產井,並建煉廠,爭取早日較大量出油。估計一九五四年底,可以達到年產原油一百二十萬桶。這個計劃如能實現,國內需油量雖然日增,也可得到大部解決,若繼續發展,爭取全國全部自給的條件是存在的。”習仲勛還從交通運輸、投資和技術方麵,具體分析了實行上述計劃的可能條件,最後“提議集中資金、人力開發西北天然石油,以期五年左右大部自給”,“望中央早日決定開發石油的方針,責成有關部門專責研究,擬出計劃,以利早日著手籌辦。如需詳陳,請麵詢康世恩同誌為盼”。為了促成這一計劃的實現,習仲勛和中共中央西北局派出西北石油管理局負責人康世恩專赴北京同燃料工業部研究這一計劃。


    就石油開發問題致信中共中央和毛澤東等領導人,習仲勛是經過審慎考慮的。他這種著眼於大局的遠見卓識,深深感動了陳雲、薄一波和李富春等。六月五日,他們聯名覆信習仲魁並報毛澤東和中共中央:“現中財委計劃局及中央燃料部正集中已有材料從事研究,並決定八月討論明年生產計劃時,提出西北油田開發的方針與計劃,然後再報中央批準,以便於明年起即能從事石油工業的發展。康世恩同誌來京,中央燃料部,及中財委自當與之詳細研究。”


    在中共中央西北局和習仲勛的大力爭取下,西北石油工業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就得到長足發展,並成為帶動西北經濟發展的龍頭產業。


    ■注重發展畜牧業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習仲勛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習仲勛傳編委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習仲勛傳編委會並收藏習仲勛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