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夜,雖然青海、寧夏兩省境內馬步芳、馬鴻逵的反動武裝已被全部消滅,新疆和平解放,遼闊的西北地區基本迴到人民手中,但戰爭的硝煙還沒有散去,進軍新疆的任務沒有最後完成,國民黨的殘餘武裝和匪患還沒有完全剿滅,陝西南部、甘肅隴南的幾個縣仍被國民黨胡宗南部盤踞著。麵對這種複雜局麵,中共中央西北局一方麵要在已解放地區建立新政權,組織力量配合解放軍清剿國民黨殘餘勢力和地方土匪;另一方麵要在接管的城市和地方組織人民群眾,全麵恢複社會秩序和經濟建設,同時還要拿出一定精力來做好軍事行動的後勤保障和支前工作。千頭萬緒,百廢待興。習仲勛夜以繼日地工作著,以非凡的氣魄和智慧推動著各項工作逐步走上正軌。


    早在九月二十七日,正在籌劃進軍新疆的彭德懷從蘭州向習仲勛發來電報稱:“人新部隊經費無著。祁連山及西寧周圍山上最近已全部降雪,棉衣運不到,凍病者不少。西北除漢中外算是全部宣布解放,因此各項工作須有一個全盤(五省)籌劃,尤其是經濟建設。”十月十日和十七日,習仲勛又先後接到彭德懷從甘肅酒泉發來的電報,分別稱:“新疆和平解決已經大體成功。第三軍擬於十月二十日後南移到天水附近集結……”“以現有汽車嚴冬前運兵南疆甚為困難。如嚴冬前我軍不能到達目的地,今冬即不可能籌備來春生產。為克服困難,蘭州、西安須盡可能集中較好的車子帶汽油來酒泉。”麵對西安、蘭州等地經濟困頓、災情嚴重的實際情況,習仲勛組織和動員各方麵力量,在做好群眾工作的基礎上,千方百計通過各種方式籌集軍需供給,確保了支前任務的完成。


    擔負進軍新疆任務的是具有光榮傳統的第一野戰軍第二、第六兩個軍。習仲勛雖然身在西安,但時時牽掛著進軍新疆的情況。此時,部隊正經受著橫穿塔克拉瑪幹大沙漠的嚴峻考驗。十一月二十八日,第二軍第五師十五團行進到阿克蘇時,當地的國民黨軍殘餘分子與特務等反動勢力勾結,企圖在和田策劃武裝叛亂,成立“東土耳其斯坦共和國”。中共中央西北局和彭德懷司令員立即命令第二軍第五師十五團,“迅速進軍和田,穩定和田局勢”。前線指戰員迎風雪,戰嚴寒,穿過胡楊林,越過幹涸湖泊,十八天行軍七百九十多公裏,及時抵達和田,一舉粉碎了敵特的叛亂陰謀,穩定了局勢,新疆省人民政府於十二月十七日順利宣告成立。習仲勛十分高興,二十五日,他同彭德懷聯名致電第十五團全體指戰員,稱讚他們“創造了史無前例的進軍紀錄”。


    習仲勛按照中共中央的部署和彭德懷的要求,從實際出發,做出了一係列籌劃恢複、發展國民經濟和政治文化建設的重要決策,使西北地區的形勢平穩向前發展。


    十月十九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決定,任命習仲勛為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


    ■讓人民當家做主


    新中國的建立,使世世代代飽受壓迫的中國人民變成了國家主人。然而,怎樣從政治製度上確立人民當家做主的地位,確保人民行使當家做主的權力,這是古老的中國大地上前無古人的大事,沒有現成的道路可以選擇。中共中央和毛澤東總結十幾年革命根據地的經驗,又參照國外社會主義國家的做法,逐步形成了建立人民代表大會製度的基本設想。


    新中國成立前夕,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提出:打倒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反動統治,建立起無產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要實行民主集中製的各級人民代表會議製度。中共中央和毛澤東認為,這是一種既適合中國國情、又有利於表達人民意誌的政權組織形式。一九四九年八月十三日,在北平市(後改為北京市)第一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舉行時,毛澤東蒞臨會議並向全國發出號召,期望全國各城市都能迅速召集同樣的會議,加強政府與人民的聯繫,協助政府進行各項建設工作,為召集普選的人民代表大會準備條件。初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務院總理的周恩來也指示:“初期實行軍事管製,對反動派實行專政;另一方麵,還要依靠群眾,依靠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這才有根。用什麽方式來發揮群眾的積極性呢?用組織的方式,普選。沒有普選的地區,便是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建政工作,應以開好各界代表會議及逐漸經過協商推選各級人民政府為中心。”


    中共中央和毛澤東如此重視召開各界人民代表會議,是因為它關係到要建立一個與新中國國體相適應的政權組織製度,關係到要創建一個保證人民當家做主的國家政體。習仲勛在工作實踐中也思考和探索著這一重大問題。他按照中共中央和毛澤東的指示,首先選擇了陝西省長安縣作為建政工作的試點,探索路子,總結經驗。


    長安縣位於西安市南郊,直屬中共陝西省委和陝西省人民政府領導,工作基礎較好,開好這個縣農民代表會議和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對指導陝西和整個西北地區有著重要意義。經過半個多月籌備,長安縣通過五十多萬農民選舉投票,選出近三百名代表參加農民代表大會。這種形式,對“把農民的意見集中起來變成農民自己的行動”,“迅速發展與組織農村積極分子,團結廣大農民領導農民群眾進行鄉村改革運動”發揮了巨大作用。


    十月八日上午,長安縣第一屆農民代表大會在西安市群眾日報社禮堂舉行開幕式,習仲勛出席並發表講話。他說:長安縣農代會今天能在西安城舉行,這是一件大事,是曆史上所沒有過的,是勞動人民鬥爭的勝利。我們應該慶祝、愛護這個勝利,並使其鞏固起來。我們破壞了舊的統治以後,要建設一個新的新民主主義的政權,今天開會就是為了這個目的。但這是一件非常艱巨的工作,必須依靠所有的共產黨人與全體勞動人民共同努力,共同創造。他分析了長安縣農村的具體情況,指出:“封建勢力未被打倒,惡霸依然存在,零散土匪在某些地方時出時沒,特務分子利用農村群眾沒有組織起來的空隙,逃潛在鄉下農村。農村的部分群眾,還未完全了解共產黨的各種政策,還抱觀望態度。”還有一部分工作人員,不熟悉農村情況,“常常不懂得事情應該如何處理,甚至把有些事情處理得不合政策、原則,結果脫離了群眾”,更增加了群眾對黨的政策的隔膜。甚至有些舊鄉保人員、壞分子混進政權,處處違反政策法令,也妨礙了農民群眾很快地靠近黨和政府。他強調:“以上種種,都必須很快糾正。除過我們上邊注意檢查克服外,還必須有群眾的監督批評。隻有這樣‘上下夾攻’,這些毛病才能迅速改正。”他特別提醒各級幹部,“一定應該懂得我們是人民的長工,是人民的勤務員,必須虛心向群眾學習,聽從掌櫃(群眾)的管教。隻有這樣,才可以從群眾那裏學得寶貴知識,才可以反過來當群眾的先生”。他要求:在農村掀起一個廣泛的宣傳組織熱潮,“將我們的農民大軍,完全組織起來,在統一的指揮與統一的政策指導之下,有計劃、有步驟地展開反封建的鬥爭。”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習仲勛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習仲勛傳編委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習仲勛傳編委會並收藏習仲勛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