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懷、習仲勛撤離延安時,按照中央軍委集中兵力打運動戰的指示,將野戰兵團主力集結於甘穀驛、青化砭地區,以第一縱隊獨一旅二團二營在延安西北同敵保持接觸,佯作掩護主力撤退之勢,誘敵主力深入安塞。


    果然,胡宗南部進占延安後,將西北野戰兵團的主動撤退誤認為是“倉皇北竄”,隨即將其前進指揮所由洛川移至延安,急於尋找西野主力作戰。二十一日,胡宗南部為西野第一縱隊一部的佯動所惑,誤以為西野主力,遂令整編第一軍第一師、九十師共五個旅的兵力向西急進,二十四日占領安塞。為保證其主力的側翼安全,另以整編二十七師三十一旅(欠九十一團)由臨真向青化砭前進,建立據點。當晚,西野電台截獲並破譯了胡宗南調動三十一旅的電報。為了不失戰機,彭德懷、習仲勛和張文舟一起連夜察看地圖,分析研究敵情。在判明敵軍意圖後,彭、習當即定下決心,採用伏擊戰術,在青化砭地區堅決殲滅側翼之敵三十一旅。


    同日,彭德懷、習仲勛還獲知:董釗軍部率一師、九十師之四十七旅集結延安附近,四十八旅一四三團守備鄜縣,新三十一旅和另一旅守備臨真、金盆灣線,三十六師、七十六師各一部守備金盆灣至甘泉線,並各就駐地二十裏內擔任清剿。胡宗南二十二日來延安。據此,彭德懷、習仲勛對部隊作如下部署:教導旅集結青化砭以東之何家山附近地區,新四旅在青化砭附近地區集結,一個營在拐峁十裏舖警戒。上述各兵團力求隱蔽,警戒部隊偽裝民兵。一縱八旅在安塞、茶坊間,一旅在高橋準備轉移至茶坊,各以一營在棗園、藍家坪警戒。


    二十二日淩晨二時許,彭德懷、習仲勛根據敵情變化,同時向作戰部隊和中央軍委拍發兩份電報。命令第一縱隊司令員張宗遜、政委廖漢生:“我準備伏擊該敵(三十一旅)。著第一縱隊主力經安塞開至青化砭以西之梁村、石家溝、白家溝之線。八旅(缺一營)限二十三日晚到達,留藍家坪北之營繼續與敵保持接觸,吸引敵主力向安塞。獨一旅開高橋很不妥,應即尾八旅開安塞以東之主家莊、丁家莊、枚家莊之線,限二十四日到達,不得遲誤,行動時須特別注意隱蔽。”命令第二縱隊司令員兼政委王震、教導旅長兼政委羅元發:我軍擬以伏擊或乘其立足未穩徹底殲滅敵三十一旅。“我第二縱隊、教導旅統歸王震指揮,隱蔽集結於青化砭以東之閻羅寺、郝家河、胡家河之線,限二十二日晚集結完畢,二十三日看好地形,化裝民兵,切實封鎖消息。”“王、羅看好地形後定出由東南進攻青化砭、截敵歸路、警戒拐峁之詳細計劃。”同時,令其他各旅於二十三日前按指定位置集結。彭德懷、習仲勛將敵情和野戰兵團兵力部署,於淩晨專電報告了中央軍委。上午,彭、習再次致電毛澤東和中共中央,就圍殲敵三十一旅決心及兵力部署,請求指示。


    為了做到萬無一失,確保初戰必勝,彭德懷、習仲勛於二十三日上午在延安東北方向的梁村前線指揮所召開了有縱隊、旅以上指揮員參加的作戰會議,並帶領他們到青化砭四周察看地形,現場下達戰鬥任務,具體部署兵力,確定搶占要點及攻擊要點。習仲勛佇立山頭,俯視未來戰場,一個布置嚴密的“口袋陣”展現眼前:作戰部隊主要隱蔽於青化砭蟠龍川東西兩側及以北地區。第一縱隊在川之西山設伏,第二縱隊和教導旅在川之東山待命,新四旅在青化砭東北警戒,對著沿鹹榆公路北進敵軍的“口袋”已經張開,待其後尾通過房家橋後即緊束“袋口”,斷敵退路,伏擊殲敵。此時,站立在他身邊的彭德懷,右手托著下頜,若有所思。從他舒展開的眉宇間可以看出此役已勝券在握。


    二十三日,彭德懷、習仲勛在青化砭西北高地指揮所向作戰部隊發出殲敵命令,指出:本軍決於明二十四日以待伏動作消滅敵三十一旅全部之。要求“各兵團務於三月二十四日六時半以前部署完畢,部署時須注意隱蔽於敵側衛搜索線以外,勿使敵過早發現”。命令號召全體指戰員發揚堅決勇敢的精神、猛打猛衝的戰鬥作風和吃苦耐勞、克服困難的光榮傳統,堅決消滅敵第三十一旅。


    二十四日拂曉前,野戰軍作戰部隊進入伏擊陣地。各旅官兵在冰雪未融的山地臥伏竟日,未見國民黨軍蹤影,預定殲敵計劃未能實現。前指即命各部於下午六時撤出陣地待命。彭德懷、習仲勛向中央軍委、毛澤東報告:敵三十一旅二十四日到達拐峁,停止前進,可能是待補糧食。我們明(二十五日)仍按原計劃部署待伏三十一旅。這時部隊出現的思想情緒反映到了前線指揮所,引起了習仲勛的重視。這些思想情緒一是擔心,擔心戰場離延安這麽近,會不會走漏消息;二是懷疑情報是否可靠。彭德懷、習仲勛要求各旅切實加強思想工作,堅信邊區群眾的覺悟和上級伏擊殲敵的決心。二十五日拂曉前,向各縱隊、旅發出電令:“按二十四日部署堅決執行伏擊。必須耐心認真布置,勿因敵一二次不來而鬆懈戰鬥準備。”習仲勛還記得在大家急切等待中,彭德懷說了一句極富感情的話:這裏是老革命根據地,群眾基礎好得很。大家要堅信,根據地裏的群眾,是不會向敵人告密的。


    二十五日淩晨四時許,大地還在沉睡,夜幕籠罩著青化砭周圍的山峁川道。西北野戰軍主力再次進入設伏陣地。約六時,國民黨軍第三十一旅由川口、拐峁出發,並配以空中偵察和地麵火力搜索,向青化砭前進。彭德懷、習仲勛得到報告後立即帶張文舟、徐立清進入前線指揮所。十時左右,敵三十一旅先頭部隊進至青化砭附近,本隊進至石綿羊溝一帶,後衛過了房家橋,全部進入彭德懷、習仲勛設置的“口袋”之中。此時,信號彈在空中升起,空寂無聲的山野間頓時槍聲大作,伏兵四起。擔任斷尾任務的第二縱隊獨立第四旅在石綿羊溝緊緊紮住“袋口”;埋伏於青化砭東北的新編第四旅突然躍出,阻敵前進;東西兩側部隊以排山倒海之勢衝殺下來,猛烈夾擊敵人,迅速將胡宗南第三十一旅壓至不到七公裏長、隻有二三百米寬的川溝之內。敵軍首尾不能相顧,兵力尚未展開就完全喪失指揮,頓時亂作一團。經過一小時四十七分鍾激戰,即將三十一旅旅部及第九十二團二千九百餘人全部殲滅。俘旅長李紀雲、副旅長周貴昌、參謀長熊宗繼和第九十二團上校團長謝養民,繳獲子彈近三十萬發。西北野戰兵團傷亡僅二百六十五人,取得了西北野戰兵團組建後首戰勝利。這次勝利,打擊了敵軍的囂張氣焰,鼓舞了我軍的鬥誌,增強了邊區軍民勝利的信心。


    戰鬥打響之時,習仲勛站在青化砭西北的一個山頭上,手持望遠鏡,觀察戰鬥進展情況。但聞槍炮聲震耳欲聾,殺聲四起,塵土飛揚,我作戰部隊從四麵向敵人發起衝擊,不覺就結束了戰鬥。他興奮地對彭德懷說:“沒有想到結束得這麽快,我覺得戰鬥好像隻打了十幾分鍾。”彭總也抑製不住內心的高興,笑著說:“打了還不到兩個小時啊!敵人氣勢洶洶,可是在眼前這個戰場上,我們以絕對優勢的兵力壓倒了它。在具體戰鬥中,就得殺雞用牛刀噢!”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習仲勛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習仲勛傳編委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習仲勛傳編委會並收藏習仲勛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