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十二日,習仲勛在陽坡頭主持召開了關中分委常委擴大會議,會議主要 總結一年多來的反磨擦鬥爭經驗,布置開展新的工作以迎擊頑固派的新進攻。習仲勛具體分析了各縣所麵臨的形勢,指出:關中分區反磨擦鬥爭本身仍舊是急劇地發展著和轉變著,並未因之而消沉和停止。如最近新正鬥爭的膠著狀態,一方麵是由於頑固派軍隊為了首先鞏固利肅清所占區域、建築碉堡工事打好基礎,以作新的進攻之故。總之,頑固派對我關中分區之進攻並未放鬆一刻,且在戰略上是集中兵力分區進剿,在戰術上是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節節逼近,企圖迫我於牢籠之地,已達到其一舉消滅之險惡目的。根據以上分析,他提出:為了開展和堅持相當長期的反頑固派的艱苦鬥爭,為了完成自衛軍的反磨擦鬥爭的戰略任務,必須建立我們的新陣地,必須建立堅強鞏固的後方,大好準備反擊頑固派的良好基礎。要進一步團結和擴大進步勢力,開展新區工作。
為了擊退頑固的武裝進攻,奪取反磨擦鬥爭的勝利,習仲勛殫精竭慮,運籌帷幄,為之投入了很大的心血。僅一九四0年一年中不完全統計,他以關中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名義寫給陝甘寧邊區政府關於反磨擦鬥爭報告達二十七份,十萬字之多。一場錯綜複雜、艱苦卓絕而曠日持久的鬥爭,對年輕的分委書記的革命意誌、鬥爭藝術都是一個嚴峻的考驗和鍛鍊。他一生經曆過許多驚濤駭浪,但這段經曆在他記憶中尤為深刻。他在調離關中分區後迴顧黨史曾深情地說:
“一九四0年國民黨反共摩擦更加嚴重,二十八師、預三師向我進攻。三月間,預三師襲擊看花宮。五月間,國民黨保安第四支隊郭相堂占領新正六區底廟村,隨之四區亦被占領。及至七月,井村戰鬥後,才予反共部隊嚴重打擊。在集中主力主動打擊進攻邊區的反共軍隊,敵人局部進攻,我則局部遊擊,敵全麵進攻,我則全麵遊擊的政策下,一九四0年九月間,我們先後占領了柳林、廟灣、姚曲、馬欄四個區,成立了同宜耀縣。一九四一年二月又奪迴新寧的盤客區。在一年的反摩擦鬥爭中,我們基本勝利了,邊區更加擴大了。頑固分子轉向對邊區進行碉堡封鎖政策,蠶食邊區,建立特務點線,組織破壞瓦解工作。”
●政策和策略的啟迪
關中分區的反摩擦鬥爭,是在黨中央、毛澤東製定的一整套正確的政策和策略指導下進行的。習仲勛及分區其他領導同誌在鬥爭實踐中,對“政策和策略是黨的生命”這一至理名言,更是有著切身的體會。
必須在維護抗日統一戰線大局的前提下,堅決打擊國民黨頑固派的頑固派的反共活動。必須研究正確的鬥爭策略,分析和區別對待頑固勢力、中間勢力和進步勢力,從而贏得反摩擦鬥爭的不斷勝利。一九四0年五月九日,陝甘寧邊區政府主席林伯渠、副主席高自立迴函習仲勛,討論當時鬥爭的策略問題。信雖不長,但可以看出他們對反摩擦鬥爭策略的準確理解和工作布置的細緻入微。信中說:“關於摩擦事件,時緊時鬆,成了一個規律,有時鬧得滿城風雨,有時平風息浪。在這種情況下,要求隨時地能應付自如,不為一時滿城風雨而慌張,不因一時平風息浪又失掉警惕。同時在任何緊張情況下,堅定‘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原則。他的來勢洶洶,我即有備無患。在政治上先用勸告,禮節對付。一次勸告還不聽,則再次勸告。正麵勸告不聽,側選擇對方最弱的一點,予以有力的還擊。但任何時候都不與對方的中下級翻臉。”
習仲勛及其關中分委正是這一係列策略方針的實踐者。他們對邊區周圍有進步傾向或持中間立場的地方武裝頭目、士紳,盡量爭取和團結他們,對如張中堂、郭相堂、李養之等頑固分子則堅決予以打擊,直至全殲。關中分區部隊進行的井村、底廟、馬欄、柳林等數十人反摩擦戰鬥,就是在勸說、警告無效,無法忍讓的情況才去的“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正義行動。
但是,在一些具體事件的處理中,也要注意維護團結和統一戰線這個大局。一九四0年八月十日,駐小邱國民黨軍六名士兵譁變,攜槍投歸分區淳耀縣三區自衛軍。習仲勛得知情況後,既讓該縣權勸說譁變士兵將槍送迴原部。事後他即向林伯渠、高自立寫信報告了此事處理經過。信中說:
“查小邱駐軍平素與我方關係尚好,而此事又不能秘密往下,為顧權統一戰線,以便團結起見,職已飭令該縣,叫把槍送還該軍,對來歸之士兵以團結大義,著迴原部或他往,實則留下分配工作或者往受訓,因為若送迴去,恐被殺害,影響不好。至於那活動譁變的自衛軍連長,不懂目前黨的政策,著於糾正與教育,並藉以教育其他同誌。”
必須堅持軍事打擊和政治爭鬥並重。“發展進步勢力,爭取中間勢力,孤立頑固勢力”和“有理、有利、有節,”是毛澤東提出的統一戰線中的策略方針。習仲勛深知,關中分區幾乎四麵處於國民黨的包圍之中,我們軍事力量與頑固派相比處於劣勢。要掌握反摩擦鬥爭的主動權,必須開展針鋒的政治鬥爭,宣傳感化、孤立瓦解頑固勢力,一九四0年習仲勛在寫給陝甘邊區的二十多份報告,大都提到了與頑固派進行政治鬥爭的情況。他指示《關中報》有針對性地開展對敵報導,印刷傳單標語,普遍張貼散發;他還親自給頑固派頭目寫信、談判和交換雙方被俘人員,對於教育啟發頑固派下層官兵覺悟,消弱其戰鬥力起到了很大作用。
一九三九年秋,關中分區在駐地馬家堡舉行有分區部隊和中學生參加的紀念“九一八”大會,會上習仲勛同國民黨旬邑縣縣長開展一場唇槍舌劍的說理鬥爭。習仲勛首先講了全國的抗戰形勢後說:在全民抗戰連接取得勝利之時,卻有人掛羊頭賣狗肉,消極抗戰,積極反共。這時頭戴禮帽、身穿長袍馬褂、手提文明棍的國民黨旬邑縣縣長站起來、陰陽怪氣地向坐在會場前麵的部隊戰士發問:“你們是擁護南京政府(汪偽政權),還是擁護重慶政府?”戰士們不解其意,即隨口迴答說:南京政府。該縣長抓住這句話不放,高聲說:“究竟誰在掛羊頭賣狗肉,你們還擁護汪精衛。共產黨嘴上喊全麵抗戰,這豈不是在片麵抗戰!”習仲勛憤怒駁斥道:“當前國共合作,團結抗日,但我們派到旬邑縣城的抗敵後援會被搗亂得不能活動。我獨立一營也遭友軍武裝進攻而撤出縣城。而國民黨縣政府卻分成兩個,駐紮在邊區做點線工作,破壞抗日民主運動。今後,我們對反磨擦做點線的人也要禮送處境。”
習仲勛講話以是理論、擲地有聲,博得全場贊同。
國民黨縣長雖不服氣,但還是軟了下來。最後無可奈何笛地說道:“今天我不走了,就住馬家堡,看看誰是真抗日。”當時目睹了鬥爭場景的張西民迴憶說:“習仲勛口才流利,講話邏輯性強,好像國民黨縣長也不鬆火。”
習仲勛善於演講,講話富有激情和號召力,其時年僅二十多歲,瀟灑利落,英姿勃發,講話時常引起轟動相應。一次陝北公學和當地學校幾千名學生在看花宮聽習仲勛作報告。陝北工學許多外地籍的女學生爭著以報告台為背景照相,引得主持會議的李維漢風趣地插話:請同學們好好聽演講,習書記幾經結婚。全場立即響起一陣掌聲和笑聲。
</br>
為了擊退頑固的武裝進攻,奪取反磨擦鬥爭的勝利,習仲勛殫精竭慮,運籌帷幄,為之投入了很大的心血。僅一九四0年一年中不完全統計,他以關中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名義寫給陝甘寧邊區政府關於反磨擦鬥爭報告達二十七份,十萬字之多。一場錯綜複雜、艱苦卓絕而曠日持久的鬥爭,對年輕的分委書記的革命意誌、鬥爭藝術都是一個嚴峻的考驗和鍛鍊。他一生經曆過許多驚濤駭浪,但這段經曆在他記憶中尤為深刻。他在調離關中分區後迴顧黨史曾深情地說:
“一九四0年國民黨反共摩擦更加嚴重,二十八師、預三師向我進攻。三月間,預三師襲擊看花宮。五月間,國民黨保安第四支隊郭相堂占領新正六區底廟村,隨之四區亦被占領。及至七月,井村戰鬥後,才予反共部隊嚴重打擊。在集中主力主動打擊進攻邊區的反共軍隊,敵人局部進攻,我則局部遊擊,敵全麵進攻,我則全麵遊擊的政策下,一九四0年九月間,我們先後占領了柳林、廟灣、姚曲、馬欄四個區,成立了同宜耀縣。一九四一年二月又奪迴新寧的盤客區。在一年的反摩擦鬥爭中,我們基本勝利了,邊區更加擴大了。頑固分子轉向對邊區進行碉堡封鎖政策,蠶食邊區,建立特務點線,組織破壞瓦解工作。”
●政策和策略的啟迪
關中分區的反摩擦鬥爭,是在黨中央、毛澤東製定的一整套正確的政策和策略指導下進行的。習仲勛及分區其他領導同誌在鬥爭實踐中,對“政策和策略是黨的生命”這一至理名言,更是有著切身的體會。
必須在維護抗日統一戰線大局的前提下,堅決打擊國民黨頑固派的頑固派的反共活動。必須研究正確的鬥爭策略,分析和區別對待頑固勢力、中間勢力和進步勢力,從而贏得反摩擦鬥爭的不斷勝利。一九四0年五月九日,陝甘寧邊區政府主席林伯渠、副主席高自立迴函習仲勛,討論當時鬥爭的策略問題。信雖不長,但可以看出他們對反摩擦鬥爭策略的準確理解和工作布置的細緻入微。信中說:“關於摩擦事件,時緊時鬆,成了一個規律,有時鬧得滿城風雨,有時平風息浪。在這種情況下,要求隨時地能應付自如,不為一時滿城風雨而慌張,不因一時平風息浪又失掉警惕。同時在任何緊張情況下,堅定‘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原則。他的來勢洶洶,我即有備無患。在政治上先用勸告,禮節對付。一次勸告還不聽,則再次勸告。正麵勸告不聽,側選擇對方最弱的一點,予以有力的還擊。但任何時候都不與對方的中下級翻臉。”
習仲勛及其關中分委正是這一係列策略方針的實踐者。他們對邊區周圍有進步傾向或持中間立場的地方武裝頭目、士紳,盡量爭取和團結他們,對如張中堂、郭相堂、李養之等頑固分子則堅決予以打擊,直至全殲。關中分區部隊進行的井村、底廟、馬欄、柳林等數十人反摩擦戰鬥,就是在勸說、警告無效,無法忍讓的情況才去的“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正義行動。
但是,在一些具體事件的處理中,也要注意維護團結和統一戰線這個大局。一九四0年八月十日,駐小邱國民黨軍六名士兵譁變,攜槍投歸分區淳耀縣三區自衛軍。習仲勛得知情況後,既讓該縣權勸說譁變士兵將槍送迴原部。事後他即向林伯渠、高自立寫信報告了此事處理經過。信中說:
“查小邱駐軍平素與我方關係尚好,而此事又不能秘密往下,為顧權統一戰線,以便團結起見,職已飭令該縣,叫把槍送還該軍,對來歸之士兵以團結大義,著迴原部或他往,實則留下分配工作或者往受訓,因為若送迴去,恐被殺害,影響不好。至於那活動譁變的自衛軍連長,不懂目前黨的政策,著於糾正與教育,並藉以教育其他同誌。”
必須堅持軍事打擊和政治爭鬥並重。“發展進步勢力,爭取中間勢力,孤立頑固勢力”和“有理、有利、有節,”是毛澤東提出的統一戰線中的策略方針。習仲勛深知,關中分區幾乎四麵處於國民黨的包圍之中,我們軍事力量與頑固派相比處於劣勢。要掌握反摩擦鬥爭的主動權,必須開展針鋒的政治鬥爭,宣傳感化、孤立瓦解頑固勢力,一九四0年習仲勛在寫給陝甘邊區的二十多份報告,大都提到了與頑固派進行政治鬥爭的情況。他指示《關中報》有針對性地開展對敵報導,印刷傳單標語,普遍張貼散發;他還親自給頑固派頭目寫信、談判和交換雙方被俘人員,對於教育啟發頑固派下層官兵覺悟,消弱其戰鬥力起到了很大作用。
一九三九年秋,關中分區在駐地馬家堡舉行有分區部隊和中學生參加的紀念“九一八”大會,會上習仲勛同國民黨旬邑縣縣長開展一場唇槍舌劍的說理鬥爭。習仲勛首先講了全國的抗戰形勢後說:在全民抗戰連接取得勝利之時,卻有人掛羊頭賣狗肉,消極抗戰,積極反共。這時頭戴禮帽、身穿長袍馬褂、手提文明棍的國民黨旬邑縣縣長站起來、陰陽怪氣地向坐在會場前麵的部隊戰士發問:“你們是擁護南京政府(汪偽政權),還是擁護重慶政府?”戰士們不解其意,即隨口迴答說:南京政府。該縣長抓住這句話不放,高聲說:“究竟誰在掛羊頭賣狗肉,你們還擁護汪精衛。共產黨嘴上喊全麵抗戰,這豈不是在片麵抗戰!”習仲勛憤怒駁斥道:“當前國共合作,團結抗日,但我們派到旬邑縣城的抗敵後援會被搗亂得不能活動。我獨立一營也遭友軍武裝進攻而撤出縣城。而國民黨縣政府卻分成兩個,駐紮在邊區做點線工作,破壞抗日民主運動。今後,我們對反磨擦做點線的人也要禮送處境。”
習仲勛講話以是理論、擲地有聲,博得全場贊同。
國民黨縣長雖不服氣,但還是軟了下來。最後無可奈何笛地說道:“今天我不走了,就住馬家堡,看看誰是真抗日。”當時目睹了鬥爭場景的張西民迴憶說:“習仲勛口才流利,講話邏輯性強,好像國民黨縣長也不鬆火。”
習仲勛善於演講,講話富有激情和號召力,其時年僅二十多歲,瀟灑利落,英姿勃發,講話時常引起轟動相應。一次陝北公學和當地學校幾千名學生在看花宮聽習仲勛作報告。陝北工學許多外地籍的女學生爭著以報告台為背景照相,引得主持會議的李維漢風趣地插話:請同學們好好聽演講,習書記幾經結婚。全場立即響起一陣掌聲和笑聲。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