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多的課業學習中,習仲勛各科成績始終是名列前茅的。莊裏鎮一位當年常為立誠學校書寫文告的同學迴憶說:“每次考試發榜。仲勛各科成績總是名列榜首。”


    然而,他在這裏更多的是接受了馬克思主義啟蒙教育,並作為共青團組織的一員,參加了實際的革命鬥爭。這首先得益於已是共青團富平特支書記的嚴木三先生。嚴先生宣傳馬克思主義採取的一個方式,就是把陳獨秀、李大釗等一批著名共產黨人發表的文章和進步報紙雜誌的重要觀點,自己先背下來,然後在課堂內外給學生複述和講解。同時他還注意收集同學們不同的思想反應,把一些為學生喜聞樂見的書刊介紹給大家閱讀,在進步學生中發現積極分子,吸收加入團組織。一九二六年春,在渭南縣渭陽中學擔任訓育主任的共產黨員方仲如,帶領幾名學生到立誠學校巡迴宣傳馬克思主義,他們採取作報告、開座談會等形式,講述國際國內形式,曆數帝國主義和反動軍閥罪行,並結合當地實際,動員學生行動起來參加實際革命鬥爭。十三歲的習仲勛開始接觸到一些粗淺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觀點,逐漸了解到在課堂以外還有更廣闊的知識天地,從而催發了他探求新文化、新思想的濃厚興趣。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習仲勛對這些發生在半個多世紀前的往事仍記憶猶新:“三原省立第三師範和立誠學校是渭北的兩個革命據點。在立誠時,嚴木三先生曾是我的級任老師,他小心謹慎,在教學中宣傳進步思想,引導許多學生走上了革命道路。方仲如來立誠作報告時神采飛揚,很有鼓動性和感召力,他的講話使人一下子開闊了眼界,深受師生的歡迎。”


    一九二六年五月,中共立誠學校小組成立,即在學校發展黨員,並利用課餘時間,有組織地到莊裏北邊的董家莊、景家窯、三條溝、石窠等地向農民灌輸革命思想,發動農民進行抗糧、抗捐、反霸鬥爭。習仲勛便是其中的積極分子。他常受黨團組織指派拿上用黑麻紙寫的傳單、插上雞毛送到農民手中,以雞毛傳貼形式進行串連。傳貼上寫著某月某日在某地方有要緊的活動等語。一次在上官村大廟集中了五十多名農民,習仲勛和幾名學生隨嚴木三作宣傳演講,號召農民行動起來,抗糧抗捐,反對土豪劣紳,讀書識字,學習文化,一時在當地引起強烈反響。


    莊裏鎮有一個惡霸保正叫張積德,向群眾亂攤濫派,欺壓百姓,無惡不作,民憤極大。立誠學校黨團組織決定,舉行清算鬥爭張積德集會,並以此推動農民運動。此舉得到中共三原特別支部的支持。七月,鬥爭大會在莊裏鎮東關五嶽廟舉行。莊裏鎮、黃家窯、景家窯等村莊農民群眾趕來參加大會。以黨團員為骨幹的立誠學校師生一百多人拍著隊、唱著歌,唿喊著口號進入會場。群眾情緒極為激憤,高唿“把張積德抓起來”、“和張積德算帳”等口號,會後舉行遊行示威。習仲勛、白鎮江、惠永枚等部分學生和三條溝農民劉維漢等,砸碎了張積德家大門上的“名重梓裏”的金字匾,並組織受害群眾聯名告狀,迫使當局關押了張積德,清算出四百大洋贓款,交由立誠學校充作辦學經費。此次鬥爭拉開了富平農民運動的序幕。


    這是習仲勛第一次參加實際的革命鬥爭。在實踐中,他逐漸明白了農民隻要組織起來,就具有反抗壓迫反抗剝削的強大力量。同時,他少年有誌、勇敢無畏的氣質特徵和鬥爭精神也開始顯露出來。


    是年冬,習仲勛參加了學生黨員宋光龍、白振江組織發動的驅逐校長郗敬齋的學潮。學生從清查學校帳目入手,揭露了郗敬齋的種種劣跡,迫使其辭職離校。在立誠學校一年間,習仲勛還參與了當地開明士紳、民團和群眾、學生聯合發起的驅逐反動軍閥麻振武勢力的活動。他隨學生進行街頭演講,演活報劇《北伐》刷寫張貼“打到軍閥”、“革命尚未成功,同誌仍須努力”標語,焚燒外來的洋菸洋貨。這位剛剛加入組織的共青團員,在頻繁的革命活動中經受了鍛鍊和考驗。


    立誠學校革命風潮的興起,引起國民黨地方當局的驚慌和仇視。一九二六年秋,立誠學校校董胡景銓找藉口提前解聘了嚴木三先生。後學生黨員宋光龍、白振江等因身份可能暴露,根據組織決定也離開學校。盡管該校中央黨團組織仍然存在,但由於形式的壓力和一些黨團骨幹的陸續離校,活動受到一定影響和限製。


    鑑於政治形式和學習環境的變化,習仲勛等決定轉入富平縣立第一高等小學上學。他們中途轉學,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得知離開立誠學校後,在富平縣北鄉一帶搞農民運動的嚴木三先生已受聘擔任縣立第一高小校長。


    ●在縣立第一高小


    富平縣公立第一高等小學,位於縣城東南隅富厚倉故址。第一高小的前身是清末設立的“湖山書院”,院內有一座建於同治年間的閣樓,名為“望湖樓”,後毀於戰事,一九二三年重建為磚木結構的三層閣樓。第一層門額石匾題“禮堂”二字:第二層北門石匾題“建義”,南門題“望湖”;第三層南牆正中匾題“藏書”,北麵鑲匾題“尊德”;落款均署:“壬戌(一九二二年)年冬書於鄭州軍次胡景翼。”登上望湖樓可以俯瞰富平縣城全景,一九八四年春,習仲勛在會見富平縣委的同誌時,還深情迴憶起當年登臨樓頂時收入眼底的四景風光:“南門外望湖水稻子蓮花,北門外水長流橋上橋下,西門外聖佛寺一座寶塔,東門外竇村堡千家萬家。”


    富平第一高小具有光榮革命鬥爭曆史。在陝西護國運動高湖中,這裏爆發了一場“討袁逐陸”的重要鬥爭。一九一六年陝西督軍陸建章令其子陸承武率精銳一團“中堅團”巡防渭北,端午節當天陸到富平,團部駐紮第一高小(時名湖山書院)院內。當日午夜時分,在“活捉陸兒子”的喊聲中,胡景翼部突襲陸承武駐地,並將陸生擒,以此迫使陸建章交出陝西督軍大印。逃離陝境。這裏也是中國共產黨在富平縣活動的重要地點之一。一九二五年春,中共黨員王佛宗應聘到第一高小任教,他以課堂為陣地傳播馬克思主義。是年冬,王聯合教師武景軒等,發動了以改革教育、解聘腐敗教員、驅逐反動校長為目的的學潮,得到旅京、旅省學生的支持,北京出版的《共進》雜誌曾發表評論予以聲援。迫於各方壓力,當局不得不把縣知事和教育局長、第一高小校長撤職。


    一九二七年春節過後,習仲勛與宋傑生等一批立誠學校的共青團員和進步學生轉入縣城第一高小上學。


    在此之前,剛參加過中國共產黨幫助建立的國民黨陝西省黨部召開的全省代表大會的嚴木三迴到富平,建立起國民黨富平縣黨部。嚴木三以國民黨員公開身份被推選為主任委員,繼而擔任富平縣立第一高小校長。嚴木三是中共富平特支書記兼共青團特支書記,他主要活動在第一高小,因而這裏就成為中共富平縣黨團組織領導中心和培養發展革命骨幹的陣地。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習仲勛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習仲勛傳編委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習仲勛傳編委會並收藏習仲勛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