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天津會議的與會人士見到這些條款,大為憤激,認為西南方麵欺人太甚,認為馮國璋不知死活,還要對西南主和。曹錕慷慨激昂地說:“我願意率兵平南,戰至最後一人亦所不顧。”會議決定三項:(一)各省分別出兵,自籌軍費。(二)推直魯兩省督軍為主帥。(三)排斥長江三督,用兵路線決定分兩路進攻湖南,第一路由曹錕為主帥,率領軍隊由京漢鐵路南下通過湖北進攻湘北;第二路由張懷芝為主帥,率軍由津浦路南下,通過江西進攻湘東。關於各省出兵的分配,由直隸、山東、安徽各出一萬,奉天出兩萬,山西、陝西各出兵五千。
參加這次天津會議的奉天代表,是張作霖的智囊奉天軍署參謀長楊宇霆。代表上海盧永祥的,是盧的兒子著名的上海公子盧小嘉。代表倪嗣沖的,是倪道烺。天津會議並推舉段芝貴進京向馮國璋攤牌,他們表示一點婉轉的意見,如果南軍退出湖南和解散非常國會,就可以談和,這是談和的起碼條件,如果總統不採納,督軍團將以對付黎前總統的手段對付今大總統——各省宣布脫離中央而自主。
馮、段之爭,是直、皖兩係具體鬥爭的明證,天津會議和督軍團的反馮,是新的府、院之爭。局勢顯然吃緊,謠言滿天飛,有謠言說,宣統要第三次坐龍廷。
天津會議後督軍團的聲勢比前次由張勳率領的還要大,公推第一個老實人曹錕做大哥,第二個老實人張懷芝做二哥。不過真正幕後領導人則是段祺瑞,段以團結北洋派做為他的號召,罵主和派是漢奸。
主戰派以蘇督李純為目標,因為他們不便明顯地攻擊馮國璋。天津會議中決定以到會的全體名義質問李純為什麽要阻止馮玉祥旅“援閩”?這所謂的“援”字,就是進兵的意思。原來十六混成旅旅長馮玉祥奉命援閩,開到浦口時,李純授意他頓兵不進,該旅參謀長邱斌通電罵馮,是轉眼無情、恩將仇報的小人,馮玉祥免了邱的職,以張樹聲繼任。同時,主戰派還問李純能否與各省採取一致行動?
李純聲望不高,但因挨罵挨多了。反讓一般人對他產生一種印象,認為他有主張,不同流俗,是一個愛國愛民的北洋派中的翹楚。
這位“翹楚”實際上卻外強中幹,他在主戰派強大壓力下發表表明心跡的江電(12月3日),否認阻止馮旅援閩,並且承諾催促馮即日由浦口開往上海,再由海道開往福建。
李純表示服從北洋派的公意。為了證實自己不是北洋派的叛徒,因此李徑電陸榮廷質問梧州會議為什麽作出數點決議之事。陸榮廷於12月5日微電迴答說:這完全是無稽之言。
李把陸複電轉北方各省。
主戰派對北洋元老王士珍也不放過。皖係報紙對王內閣極盡調侃,段又嗾使新交通係倒閣。而曹錕不待馮國璋對於討南問題如何決定,即通電誓師南下,命其弟曹銳代理直隸督軍。
12月6日,曹錕、張懷芝、張作霖、倪嗣沖、閻錫由、陳樹藩、趙倜、楊善德、盧永祥、張敬堯等十人聯名通電,請北京政府頒發討伐西南的命令。
主戰派這次倒不是搖旗吶喊,光念不動,而是有真實行動。決定南征後,北方軍閥們截留稅款、擴充兵力、奪取地盤。這時的全國報紙被主戰的通電填滿,殺伐之聲不絕於耳。北洋派頗有大振旗鼓的中興氣象,居然也有人主張讓老段親自任征南統帥的。
北洋軍閥史話
一三○、段祺瑞改任參戰督辦
直、皖兩係是為了湖南戰爭問題而公開分裂的。湖南局勢如何呢?自北軍退出長沙後,湘軍第一師師長趙恆惕便進入長沙,他抵長沙後,就接到湘軍總司令程潛的電報,令他掃徑以待聯帥,這所謂的聯帥,便是湘粵桂聯軍總司令譚浩明。接著程潛抵達了長沙,於6年11月24日接任湖南省長。可是譚浩明也有電報叫他:“勿得擅有建立,致涉紛歧。”12月8日程潛解除湖南省長兼職。12月12日譚浩明到長沙,18日宣布“暫以湘粵桂聯軍總司令名義兼領湖南軍民兩政事宜。”
譚延闓在傅良佐入湘時被迫下台,下台前他就作了準備,等桂軍援湘,騙逐北軍出境,他就可以複職。原來桂係軍閥一直是支持譚延闓的。趙恆惕是湘軍將領擁譚的,而當時的省議會也以擁譚議員居多。趙恆惕先到長沙可能支持省議會電請譚複職,或是再選舉譚為督軍。程潛來電製止不許發布任何名義,以及程後來抵達長沙不做督軍而做省長,就是因為要留待“聯帥”譚浩明入省後決定。不料譚浩明入長沙後,竟毫不客氣地“兼領湖南軍民兩政”。這表示桂係想把湖南併入他們勢力範圍內。當時的情勢,湘軍內部不和睦,湘、桂軍之間也不和睦。
桂軍為了保全兩廣的門戶而援湘,打起仗來,湘軍在前,桂軍在後,占領長沙後,湘軍主張乘勢奪迴嶽州,桂係則主張以占領長沙為止境。當時嶽防司令是王占元所屬的第二師師長王金鏡。桂係認為進攻嶽州就會破壞直、桂兩係的同盟關係,可能引起北方直、皖兩係由分而合。不進攻嶽州卻可利用直係牽製皖係,由此達成與北方的和平妥協。
這當然和湘軍意見相反,湘軍認為不奪迴嶽州,就守不住長沙,桂軍不肯支持湘軍奪迴嶽州,顯見桂係的援湘不是為湘人打算。桂係的“聯帥”譚浩明不僅不聽湘軍意見,且與駐守嶽州的北軍王金鏡簽定了各守原防的互不侵犯協定。
湖南人民紛紛要求驅逐北軍全部退出湖南,湘軍也一再請纓,要北攻嶽州,譚浩明為之頗難應付,因此電請直係四督轉達北京政府撤退嶽州的北軍,其實直係四督早已破裂,因為直隸督軍曹錕已是征南軍統帥,桂係不是不知道,不過這樣做法是為了敷衍湘軍。
這都是督軍團在天津舉行會議以前的事,這時馮國璋還想促成南北和議,責成李純直接與陸榮廷接洽,主張湖南先行停戰,南軍不進攻嶽州,北軍也不反攻長沙,暫以七旬老人劉人熙為湖南督軍。一切問題留待和平會議解決。馮暗示這是他所能為力的最大限度,否則他就無法阻止皖係的進兵。
桂係催促馮國璋下停戰令以期實現和平。馮則遲遲未予答覆。11月26日陸榮廷首先下了停戰令,28日譚浩明據以發表,不許湘軍繼續前進。陸榮廷又致電直係四督謂:
“已飭前方停戰,請極峰(指馮)速下停戰令。”
馮的停戰令為什麽沒有發表呢?原來馮的停戰令早已擬就,忽然接到督軍團在天津開會的消息。隨後曹錕等十人聯名電馮,要求對西南下討伐令。這樣一來,停戰令當然無法下達,12月馮下了一道命令,既不是停戰令,也不是討伐令,卻是再任命譚延闓為湖南省長兼署督軍。
主戰派對馮的命令置之不理,仍然積極安排軍事行動,馮乃告訴段芝貴,要大家靜候中央決策,採取一致行動。可是主戰派卻說:隻有下討伐令才能取得一致行動,如果不下討伐令,我們也要進兵。
6年12月15日馮國璋邀請段祺瑞和王士珍到總統府舉行會議,這北洋三傑麵和心不和,馮希望大家能取得一致意見,避免北洋派分裂。段祺瑞表示除了下討伐令而外,別無他法。王士珍則兩麵敷衍,不作左右袒,完全打高空。馮本以為在會議中可以聯合王士珍說服段祺瑞,怎知王士珍太滑頭,結果反被段所嚇倒。
</br>
參加這次天津會議的奉天代表,是張作霖的智囊奉天軍署參謀長楊宇霆。代表上海盧永祥的,是盧的兒子著名的上海公子盧小嘉。代表倪嗣沖的,是倪道烺。天津會議並推舉段芝貴進京向馮國璋攤牌,他們表示一點婉轉的意見,如果南軍退出湖南和解散非常國會,就可以談和,這是談和的起碼條件,如果總統不採納,督軍團將以對付黎前總統的手段對付今大總統——各省宣布脫離中央而自主。
馮、段之爭,是直、皖兩係具體鬥爭的明證,天津會議和督軍團的反馮,是新的府、院之爭。局勢顯然吃緊,謠言滿天飛,有謠言說,宣統要第三次坐龍廷。
天津會議後督軍團的聲勢比前次由張勳率領的還要大,公推第一個老實人曹錕做大哥,第二個老實人張懷芝做二哥。不過真正幕後領導人則是段祺瑞,段以團結北洋派做為他的號召,罵主和派是漢奸。
主戰派以蘇督李純為目標,因為他們不便明顯地攻擊馮國璋。天津會議中決定以到會的全體名義質問李純為什麽要阻止馮玉祥旅“援閩”?這所謂的“援”字,就是進兵的意思。原來十六混成旅旅長馮玉祥奉命援閩,開到浦口時,李純授意他頓兵不進,該旅參謀長邱斌通電罵馮,是轉眼無情、恩將仇報的小人,馮玉祥免了邱的職,以張樹聲繼任。同時,主戰派還問李純能否與各省採取一致行動?
李純聲望不高,但因挨罵挨多了。反讓一般人對他產生一種印象,認為他有主張,不同流俗,是一個愛國愛民的北洋派中的翹楚。
這位“翹楚”實際上卻外強中幹,他在主戰派強大壓力下發表表明心跡的江電(12月3日),否認阻止馮旅援閩,並且承諾催促馮即日由浦口開往上海,再由海道開往福建。
李純表示服從北洋派的公意。為了證實自己不是北洋派的叛徒,因此李徑電陸榮廷質問梧州會議為什麽作出數點決議之事。陸榮廷於12月5日微電迴答說:這完全是無稽之言。
李把陸複電轉北方各省。
主戰派對北洋元老王士珍也不放過。皖係報紙對王內閣極盡調侃,段又嗾使新交通係倒閣。而曹錕不待馮國璋對於討南問題如何決定,即通電誓師南下,命其弟曹銳代理直隸督軍。
12月6日,曹錕、張懷芝、張作霖、倪嗣沖、閻錫由、陳樹藩、趙倜、楊善德、盧永祥、張敬堯等十人聯名通電,請北京政府頒發討伐西南的命令。
主戰派這次倒不是搖旗吶喊,光念不動,而是有真實行動。決定南征後,北方軍閥們截留稅款、擴充兵力、奪取地盤。這時的全國報紙被主戰的通電填滿,殺伐之聲不絕於耳。北洋派頗有大振旗鼓的中興氣象,居然也有人主張讓老段親自任征南統帥的。
北洋軍閥史話
一三○、段祺瑞改任參戰督辦
直、皖兩係是為了湖南戰爭問題而公開分裂的。湖南局勢如何呢?自北軍退出長沙後,湘軍第一師師長趙恆惕便進入長沙,他抵長沙後,就接到湘軍總司令程潛的電報,令他掃徑以待聯帥,這所謂的聯帥,便是湘粵桂聯軍總司令譚浩明。接著程潛抵達了長沙,於6年11月24日接任湖南省長。可是譚浩明也有電報叫他:“勿得擅有建立,致涉紛歧。”12月8日程潛解除湖南省長兼職。12月12日譚浩明到長沙,18日宣布“暫以湘粵桂聯軍總司令名義兼領湖南軍民兩政事宜。”
譚延闓在傅良佐入湘時被迫下台,下台前他就作了準備,等桂軍援湘,騙逐北軍出境,他就可以複職。原來桂係軍閥一直是支持譚延闓的。趙恆惕是湘軍將領擁譚的,而當時的省議會也以擁譚議員居多。趙恆惕先到長沙可能支持省議會電請譚複職,或是再選舉譚為督軍。程潛來電製止不許發布任何名義,以及程後來抵達長沙不做督軍而做省長,就是因為要留待“聯帥”譚浩明入省後決定。不料譚浩明入長沙後,竟毫不客氣地“兼領湖南軍民兩政”。這表示桂係想把湖南併入他們勢力範圍內。當時的情勢,湘軍內部不和睦,湘、桂軍之間也不和睦。
桂軍為了保全兩廣的門戶而援湘,打起仗來,湘軍在前,桂軍在後,占領長沙後,湘軍主張乘勢奪迴嶽州,桂係則主張以占領長沙為止境。當時嶽防司令是王占元所屬的第二師師長王金鏡。桂係認為進攻嶽州就會破壞直、桂兩係的同盟關係,可能引起北方直、皖兩係由分而合。不進攻嶽州卻可利用直係牽製皖係,由此達成與北方的和平妥協。
這當然和湘軍意見相反,湘軍認為不奪迴嶽州,就守不住長沙,桂軍不肯支持湘軍奪迴嶽州,顯見桂係的援湘不是為湘人打算。桂係的“聯帥”譚浩明不僅不聽湘軍意見,且與駐守嶽州的北軍王金鏡簽定了各守原防的互不侵犯協定。
湖南人民紛紛要求驅逐北軍全部退出湖南,湘軍也一再請纓,要北攻嶽州,譚浩明為之頗難應付,因此電請直係四督轉達北京政府撤退嶽州的北軍,其實直係四督早已破裂,因為直隸督軍曹錕已是征南軍統帥,桂係不是不知道,不過這樣做法是為了敷衍湘軍。
這都是督軍團在天津舉行會議以前的事,這時馮國璋還想促成南北和議,責成李純直接與陸榮廷接洽,主張湖南先行停戰,南軍不進攻嶽州,北軍也不反攻長沙,暫以七旬老人劉人熙為湖南督軍。一切問題留待和平會議解決。馮暗示這是他所能為力的最大限度,否則他就無法阻止皖係的進兵。
桂係催促馮國璋下停戰令以期實現和平。馮則遲遲未予答覆。11月26日陸榮廷首先下了停戰令,28日譚浩明據以發表,不許湘軍繼續前進。陸榮廷又致電直係四督謂:
“已飭前方停戰,請極峰(指馮)速下停戰令。”
馮的停戰令為什麽沒有發表呢?原來馮的停戰令早已擬就,忽然接到督軍團在天津開會的消息。隨後曹錕等十人聯名電馮,要求對西南下討伐令。這樣一來,停戰令當然無法下達,12月馮下了一道命令,既不是停戰令,也不是討伐令,卻是再任命譚延闓為湖南省長兼署督軍。
主戰派對馮的命令置之不理,仍然積極安排軍事行動,馮乃告訴段芝貴,要大家靜候中央決策,採取一致行動。可是主戰派卻說:隻有下討伐令才能取得一致行動,如果不下討伐令,我們也要進兵。
6年12月15日馮國璋邀請段祺瑞和王士珍到總統府舉行會議,這北洋三傑麵和心不和,馮希望大家能取得一致意見,避免北洋派分裂。段祺瑞表示除了下討伐令而外,別無他法。王士珍則兩麵敷衍,不作左右袒,完全打高空。馮本以為在會議中可以聯合王士珍說服段祺瑞,怎知王士珍太滑頭,結果反被段所嚇倒。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