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戴戡是被川軍擊斃的,同時死難的還有黔軍混成旅旅長熊其勛,督署參謀長張承禮,財政廳長黃大暹等在逃往簡陽途中,也被追兵擊死,黔軍5000人全軍覆沒。
8月10日舉行國務會議時,段祺瑞提議追贈戴戡為陸軍上將,給銀1萬兩治喪。梁啓超卻滿腔悲憤地堅持要嚴懲劉存厚,為死者雪冤。段表示要查辦後,才能確定責任。梁啓超大為生氣,不待會議終場即拂袖而去。
這是研究係加入段內閣以來首次受到的難堪待遇。本來自討平張勳政變以後,研究係在段內閣內如日當中,可是段和研究係的蜜月還不到一個月,研究係一向標榜溫和主義,可是矛盾的是他們並不反對段的武力統一政策,還出主意召集臨時參議院,公然參加賣國借款條約的簽訂。到了四川問題發生,直接地侵犯了研究係的利益,才與段有了衝突,到這時才發現段一點也不留情麵。
研究係在政治舞台上最紅的時期,也是它政治上開始墮落的時期,他們本是改良主義者,在依附北洋軍閥後,受到這次打擊,從此在政治上的影響越來越少,終於淪為一個無足輕重的政客集團。
川、滇、黔軍的第二次調停也無效果。10月下旬,川軍第二師在榮縣,第三師在資州、內江一帶又和滇軍大打起來。10月14日周道剛卸下了“中立”偽裝,通電斥責滇軍顧品珍在內江首先進攻川軍第三師。而劉存厚則一再催促北京政府下令討伐唐繼堯。
四川這場戰爭,川軍占有地利,利用川人反對滇軍,所以頗占上風。
段祺瑞的內弟吳光新是一個膽小如鼠的將軍,他奉命入川,卻在宜昌逗留了一個多月不敢前進。段把屬於國民黨的熊克武調為川邊鎮守使,把川軍第三師長鍾體道調為重慶鎮守使,鍾體道和劉存厚很接近。同時電令陝西督軍陳樹藩派陝南鎮守使管金聚統率一個混成旅開進川北,以策應由湖北開入四川的北軍。
10月中旬,川、滇兩軍在北江、威遠、榮縣展開了拉鋸戰,唐繼堯把後援部隊庚恩暘、黃毓成兩軍都開到永寧和敘州。
段打算下令討伐唐繼堯,責成劉存厚驅逐滇軍出川。馮國璋持相反的意見,認為大事應該化小。段又建議調唐繼堯到北京擔任參謀總長,如唐不肯北來,即下令討伐。馮也不以為然。馮最後作這樣的讓步,就是隻討伐滇軍,不提唐繼堯。因此10月17日北京政府下令譴責在川的滇軍將領黃毓成等,令其迅速退出四川,責成唐繼堯查複。
10月24日吳光新率領李炳之混成旅開入重慶,熊克武將所部川軍第五師移駐重慶城外50裏。但本人仍留在重慶。這期間川軍第二三兩師奪迴內江、威遠、榮縣、自流井、富順。滇軍向瀘敘退卻。10月30日,北京政府下令斥責滇軍將領顧品珍、趙又新、黃毓成籌集結兵力於瀘縣、富順、自流井向川軍攻擊,均予褫職通緝處分。11月12日授周道剛為四川督軍,劉存厚為四川軍務會辦。
段把吳光新督川任命廷擱,是因為劉存厚有電到北京說:“川事川人可了。”段要利用川軍打滇軍,所以隻好將就川軍。
11月6日,唐繼堯由昆明移駐畢節,想親自出馬挽救滇軍一蹶不振的局勢。可是自11月16日到28日,川軍第二三兩師繼續占領瀘縣、納溪、南溪、敘州。黃毓成作戰受傷,被迫下令停戰。11月20日,北京政府加授周道剛陸軍上將銜,升任川北道道尹張瀾為四川省長。
就在這個時候,湖南局勢突然轉趨對段不利,段內閣搖搖欲墜,而四川戰事也並非一麵倒,因為滇軍究竟還是一支作戰能力很強的部隊。12月1日,滇軍忽出奇兵繞道偷襲重慶,在重慶西門外15裏的浮圖關上出現,同時駐綦江的黔軍也開到重慶對岸。熊克武的川軍也開迴重慶。於是吳光新和周道剛都逃之夭夭。
12月8日,北京政府任命劉存厚為四川督軍。
北洋軍閥史話
一二三、孫中山在粵護法
張勳複辟,黎元洪逃到日本公使館避難時,海軍總長(國民黨員)程璧光在上海,他曾派軍艦兩艘到秦皇島迎黎南下,同時以海軍總長名義發布海軍討伐叛逆的電報。這時馮國璋還在南京,對於程璧光的行動頗為不滿。而北洋軍閥認為李經羲在6年6月24日組閣時已發表薩鎮冰為海軍總長,調程璧光為海軍總司令,程不應以海軍總長名義自由行動。可是國民黨認為從6月14日張勳到北京起,黎元洪就失去自由,李經羲內閣根本是張勳的傀儡工具,6月14日以後的總統命令應當視為無效,所以程仍以海軍總長名義在上海宣稱奉大總統命討逆。
孫中山在上海曾有一通忠告段祺瑞的嚴正電文,這是7月19日發出的,電雲:
“民國不幸,偽清僭據,足下以為馬廠偏師,恢複共和,重奠京邑,此蓋強虜自亡之會,而亦足下迷複之機。伏念共和、帝製迭相乘除,已曆三次。所以起滅無常者,實由是非不定,刑賞無章耳。夫洪憲佐命之徒,宣統複辟之輔,其為帝製罪犯一也。去年洪憲禍首,隱忍未誅;佐命者既得從寬,則複辟者當然無忌。徐州、彰德二次會議,(張勳發起徐州會議會,與會各省曾在彰德會議一次。)正在足下初任首揆之時,拱手處中,不能鋤治,而複獎以勛權,啟其驕悍,是以伏戎遍國以有今日。而民間清議,亦謂複辟之禍叛督實為先驅。要求宣戰之不已,以至毆擊議員;毆擊議員之不已,以至解散國會;解散國會之不已,以至複建偽清。本為一人保固權位,以召滔天之災;足下獎成此患,豈得不為追咎。文於數月前,曾獻忠言,不蒙採納。至黃陂不得已而下免職令,猶不悛改,悻悻以引起禍亂,不負責任為詞。今日因敗為勝,功過相償,天日鑒臨,人心共諒。乃總理一職,既無同意,亦無副署,實為非法任命;果出黃陂手諭與否,亦未可知。足下當以義師首領自居,豈得以國務總理為號,以免職興戒,而以複職自貴,狐埋狐搰,皆在一人,豈所謂為國忘身者乎。張勳以愎戾之資,悍然複辟,所統辮兵,素無訓練,其勢本易與耳;張紹曾等倡謀討逆,近畿將領,不少靖獻之人;器械完利,士馬精強,撲滅殷頑,易如反掌;徐州餘寇,複何足雲;而足下必任段芝貴為東路總司令,倪嗣沖為三省總司令,段本洪憲元兇,倪則叛督首領,一蒙驅使,得冒天功以為己力,沮忠正倡義之氣,開叛人狡詐之端,豈自比明之熊文燦耶。乃又抑止諸軍,不容興師致討,欲以易成之績,交與倡亂之人,偏私狹隘,毋乃過甚。丙辰近鑒,貽禍相同,此又足下所宜自省者也。文願足下,上畏民岩,下思補過,任良將以伸正氣,討群叛以塞亂源,誅洪憲佐命以示至公,戮偽主溥儀以懲負約,保國贖愆,敦善於此。若以小腆易敗,據為大功,因勢乘便,援引帝黨,擅據鼎鍾,分布爪牙,則西晉八王之相驅除,唐末朱、李之相征討,載在史冊,曲直無分。正恐功業易隳,禍敗踵至,凡我國民,亦不能為輔助矣。以足下天性強毅,本非狐媚之人,故願盡忠以告,是非利害,在足下自審之耳。”
複辟時,廣東省長朱慶瀾曾派人到上海和孫中山聯繫,同意以廣州為護法的根據地。
</br>
8月10日舉行國務會議時,段祺瑞提議追贈戴戡為陸軍上將,給銀1萬兩治喪。梁啓超卻滿腔悲憤地堅持要嚴懲劉存厚,為死者雪冤。段表示要查辦後,才能確定責任。梁啓超大為生氣,不待會議終場即拂袖而去。
這是研究係加入段內閣以來首次受到的難堪待遇。本來自討平張勳政變以後,研究係在段內閣內如日當中,可是段和研究係的蜜月還不到一個月,研究係一向標榜溫和主義,可是矛盾的是他們並不反對段的武力統一政策,還出主意召集臨時參議院,公然參加賣國借款條約的簽訂。到了四川問題發生,直接地侵犯了研究係的利益,才與段有了衝突,到這時才發現段一點也不留情麵。
研究係在政治舞台上最紅的時期,也是它政治上開始墮落的時期,他們本是改良主義者,在依附北洋軍閥後,受到這次打擊,從此在政治上的影響越來越少,終於淪為一個無足輕重的政客集團。
川、滇、黔軍的第二次調停也無效果。10月下旬,川軍第二師在榮縣,第三師在資州、內江一帶又和滇軍大打起來。10月14日周道剛卸下了“中立”偽裝,通電斥責滇軍顧品珍在內江首先進攻川軍第三師。而劉存厚則一再催促北京政府下令討伐唐繼堯。
四川這場戰爭,川軍占有地利,利用川人反對滇軍,所以頗占上風。
段祺瑞的內弟吳光新是一個膽小如鼠的將軍,他奉命入川,卻在宜昌逗留了一個多月不敢前進。段把屬於國民黨的熊克武調為川邊鎮守使,把川軍第三師長鍾體道調為重慶鎮守使,鍾體道和劉存厚很接近。同時電令陝西督軍陳樹藩派陝南鎮守使管金聚統率一個混成旅開進川北,以策應由湖北開入四川的北軍。
10月中旬,川、滇兩軍在北江、威遠、榮縣展開了拉鋸戰,唐繼堯把後援部隊庚恩暘、黃毓成兩軍都開到永寧和敘州。
段打算下令討伐唐繼堯,責成劉存厚驅逐滇軍出川。馮國璋持相反的意見,認為大事應該化小。段又建議調唐繼堯到北京擔任參謀總長,如唐不肯北來,即下令討伐。馮也不以為然。馮最後作這樣的讓步,就是隻討伐滇軍,不提唐繼堯。因此10月17日北京政府下令譴責在川的滇軍將領黃毓成等,令其迅速退出四川,責成唐繼堯查複。
10月24日吳光新率領李炳之混成旅開入重慶,熊克武將所部川軍第五師移駐重慶城外50裏。但本人仍留在重慶。這期間川軍第二三兩師奪迴內江、威遠、榮縣、自流井、富順。滇軍向瀘敘退卻。10月30日,北京政府下令斥責滇軍將領顧品珍、趙又新、黃毓成籌集結兵力於瀘縣、富順、自流井向川軍攻擊,均予褫職通緝處分。11月12日授周道剛為四川督軍,劉存厚為四川軍務會辦。
段把吳光新督川任命廷擱,是因為劉存厚有電到北京說:“川事川人可了。”段要利用川軍打滇軍,所以隻好將就川軍。
11月6日,唐繼堯由昆明移駐畢節,想親自出馬挽救滇軍一蹶不振的局勢。可是自11月16日到28日,川軍第二三兩師繼續占領瀘縣、納溪、南溪、敘州。黃毓成作戰受傷,被迫下令停戰。11月20日,北京政府加授周道剛陸軍上將銜,升任川北道道尹張瀾為四川省長。
就在這個時候,湖南局勢突然轉趨對段不利,段內閣搖搖欲墜,而四川戰事也並非一麵倒,因為滇軍究竟還是一支作戰能力很強的部隊。12月1日,滇軍忽出奇兵繞道偷襲重慶,在重慶西門外15裏的浮圖關上出現,同時駐綦江的黔軍也開到重慶對岸。熊克武的川軍也開迴重慶。於是吳光新和周道剛都逃之夭夭。
12月8日,北京政府任命劉存厚為四川督軍。
北洋軍閥史話
一二三、孫中山在粵護法
張勳複辟,黎元洪逃到日本公使館避難時,海軍總長(國民黨員)程璧光在上海,他曾派軍艦兩艘到秦皇島迎黎南下,同時以海軍總長名義發布海軍討伐叛逆的電報。這時馮國璋還在南京,對於程璧光的行動頗為不滿。而北洋軍閥認為李經羲在6年6月24日組閣時已發表薩鎮冰為海軍總長,調程璧光為海軍總司令,程不應以海軍總長名義自由行動。可是國民黨認為從6月14日張勳到北京起,黎元洪就失去自由,李經羲內閣根本是張勳的傀儡工具,6月14日以後的總統命令應當視為無效,所以程仍以海軍總長名義在上海宣稱奉大總統命討逆。
孫中山在上海曾有一通忠告段祺瑞的嚴正電文,這是7月19日發出的,電雲:
“民國不幸,偽清僭據,足下以為馬廠偏師,恢複共和,重奠京邑,此蓋強虜自亡之會,而亦足下迷複之機。伏念共和、帝製迭相乘除,已曆三次。所以起滅無常者,實由是非不定,刑賞無章耳。夫洪憲佐命之徒,宣統複辟之輔,其為帝製罪犯一也。去年洪憲禍首,隱忍未誅;佐命者既得從寬,則複辟者當然無忌。徐州、彰德二次會議,(張勳發起徐州會議會,與會各省曾在彰德會議一次。)正在足下初任首揆之時,拱手處中,不能鋤治,而複獎以勛權,啟其驕悍,是以伏戎遍國以有今日。而民間清議,亦謂複辟之禍叛督實為先驅。要求宣戰之不已,以至毆擊議員;毆擊議員之不已,以至解散國會;解散國會之不已,以至複建偽清。本為一人保固權位,以召滔天之災;足下獎成此患,豈得不為追咎。文於數月前,曾獻忠言,不蒙採納。至黃陂不得已而下免職令,猶不悛改,悻悻以引起禍亂,不負責任為詞。今日因敗為勝,功過相償,天日鑒臨,人心共諒。乃總理一職,既無同意,亦無副署,實為非法任命;果出黃陂手諭與否,亦未可知。足下當以義師首領自居,豈得以國務總理為號,以免職興戒,而以複職自貴,狐埋狐搰,皆在一人,豈所謂為國忘身者乎。張勳以愎戾之資,悍然複辟,所統辮兵,素無訓練,其勢本易與耳;張紹曾等倡謀討逆,近畿將領,不少靖獻之人;器械完利,士馬精強,撲滅殷頑,易如反掌;徐州餘寇,複何足雲;而足下必任段芝貴為東路總司令,倪嗣沖為三省總司令,段本洪憲元兇,倪則叛督首領,一蒙驅使,得冒天功以為己力,沮忠正倡義之氣,開叛人狡詐之端,豈自比明之熊文燦耶。乃又抑止諸軍,不容興師致討,欲以易成之績,交與倡亂之人,偏私狹隘,毋乃過甚。丙辰近鑒,貽禍相同,此又足下所宜自省者也。文願足下,上畏民岩,下思補過,任良將以伸正氣,討群叛以塞亂源,誅洪憲佐命以示至公,戮偽主溥儀以懲負約,保國贖愆,敦善於此。若以小腆易敗,據為大功,因勢乘便,援引帝黨,擅據鼎鍾,分布爪牙,則西晉八王之相驅除,唐末朱、李之相征討,載在史冊,曲直無分。正恐功業易隳,禍敗踵至,凡我國民,亦不能為輔助矣。以足下天性強毅,本非狐媚之人,故願盡忠以告,是非利害,在足下自審之耳。”
複辟時,廣東省長朱慶瀾曾派人到上海和孫中山聯繫,同意以廣州為護法的根據地。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