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在憲法還在起草時,就使用卑鄙的手段以達到他個人予智自雄的目的。他心目中從不知民主為何物,同時他要求憲法符合他的意旨是假定他可以終身擔任總統,因為他所爭的不是國民的希望,也不是國家的需要,而是他在擔任總統時的方便!
民國初年的政治,很多地方令人泣笑皆非。前麵已提到政黨的組成,好些人一身兼好幾個黨,好些人今天是這個黨明天便是那個黨。尤其是國會的議員,有價有市出賣,今天賣給甲黨,明天又賣給乙黨,於是有好事之徒擬了一份賣身契文曰:
“末員某甲,今以本身所買得之議員一名,賣與貴黨,連皮帶骨,一概不留。自賣與貴黨之後,任從貴黨為非作歹,本員無不服從。”
這個賣身契,實際說來仍是外行所寫,因為那些賣身議員,以賣一迴最為笨伯,老猾的多是分作無數次賣,或同時兼賣五個黨,賣完之後一律脫黨,自名為厭棄黨爭。所以當時有人看了上麵那份賣身契,竟連皮帶骨一齊賣,全謂為尚有良心,是三代以上的人物。據說賣身的人第一次收錢到手時,向掮客所作的第一句客套話是:“何必客氣!”
於是,當時北京的應酬場中,隻要有人說一句何必客氣,一定引起了鬧堂。有人看到當時情景,憤慨萬分,曾感慨地說:“今日共和,賣國的價錢比從前便宜多了。”別人不解其意,問是何意。其人曰:“當前清時,有個英國人曾說:我們不必和中國打仗,就能把中國土地利權占盡,我們隻要滙豐銀行一家就辦得到。因為你們中國的一個知縣官,隻須八千兩銀子就能捐得到,這樣算起來,把全中國的州縣買盡,至多不過千萬元,香港上海滙豐銀行隨時可以拿出這筆錢來。如今,中華民國要選舉正式大總統,依選舉法,隻須四五百張票,聽說每張票一萬元,買四五百張不過四五百萬元,這個數目買一個大總統,統理全中國,豈不比買全國州縣官要便宜得多嗎!”
當時的北京,議員們成了豪客,本來北京馬車不多,這時議員十之八九坐馬車,且多為自備馬車。舊時北京請客,尋常酒席不過八元十元,這時北京一席20餘金以上,議員請客多在六國飯店、北京飯店、昌德飯店。議員納妾亦成普遍現象。至於八大胡同的熱鬧,也是庚子以後所未有。名花如姚蓉初、金小菊皆被人藏之金屋。俱樂部是洋玩意,北京本來沒有,這時卻極發達,遍處皆有俱樂部,作為政客們應酬和團結本黨的聯歡地方。上海的名花亦多由南來北。
這一時期北京風氣之壞,實在是超過了清朝末年。政客利用議員,議員又利用政客,互相勾結,互相利用,燈紅酒綠,徵逐歌舞,這就是民國初年的北京城。
當南北戰爭時,刺宋案的禍首趙秉鈞擔任北京市的戒嚴總司令,新聞記者曾訪問趙,下麵是趙和記者的談話:
趙說:黃克強等的計劃也很可觀,但無奈材料不齊,現在中國政治,不怕沒有人開出好菜單,但任憑你菜單開得如何好法,無奈沒有材料,也做不出好菜來。我時常勸袁總統讓出一部分事業,請新人物大家幫忙,請他們曆練曆練、他們就知道困難了。新人物開口便要做總長,哪個甘居下位,即如記者先生你足下,有人請你做知事,你做嗎?
趙又談及知事,他說:從前直隸知事沒有人做,紛紛要辭職,現在居然有人搶著做了,細查原因,乃是有人發明新法,與縣議會紳士溝通,準許人民播種鴉片,餘利均分,於是瘠缺變成肥缺,上司若要更換,便有議會挽留,大紳士請願。
記者問:袁總統何故遇事躬親?第一未免瑣碎,第二未免因小失大。
趙說:這是袁總統做過十餘年督撫的習慣,因為遇事躬親,所以這一把鑰匙無人能管,譬如這次贛寧戰禍,軍事人物均有戰功,擁大兵封藩在外;可是有袁總統在,決無人敢把持跋扈的。
戒嚴副總司令是軍政執法處處長陸建章,在當時的北京城,似乎他比趙秉鈞還紅。
陸手下有一大將是偵探長郝占一,當時提起郝的名字來確有小孩子不敢夜哭之勢。當北京戒嚴令頒布後,便不斷傳出許多觸目驚心的新聞,如:社會黨首領陳翼龍遭槍斃,議員徐秀鈞因段芝貴來電被捕,《愛國報》總理丁某被捕,煙臺總司令連承基因京社黨嫌疑被捕,國民黨議員王以文、蔣舉清被警察監視,國民黨議員伍漢持在天津被捕,國民黨報紙均停刊。
在這風聲鶴唳的時候,忽然傳出一個粉紅色的謠言:北京城有一名女優金玉蘭,聲色技藝傾絕一時,她的色藝全城傾倒。忽然傳說她已被戒嚴司令部捕去槍斃,人言嘖嘖,小報畫報還描摹臨刑時悲慘淒艷鏡頭。整個北京城都認為這一代名優已隨南北戰爭而葬送,萬口一聲為之悲愴。名士易哭庵為詩有句:“今世居然殺美人!”於是大家傳她致禍之由,有說金認識二名革命黨人,挾炸彈欲刺袁,因此金被株連,傅會其詞,越傳越離譜,最後簡直渲染得像紅線女或公孫大娘一般。又有人說是同行生忌嫉,向當道進讒所致。這些傳聞已構成一篇動人的戲劇了;其實這期間的金玉蘭正在天津上演《小上墳》。
袁本來最不懂政黨的,到了刺宋和國民黨二次革命後,不得不製造一個政黨來裝點門窗,乃促使梁啓超和王賡(後改名揖唐)等聯合組織一個大黨,成為袁政府的與黨。
這時,共和黨、統一黨、民主黨和國民黨相處不洽,於是大家聯合起來,於民國2年5月29日組成進步黨。進步黨的政綱是:
(一)採取國家主義,建設強善政府;
(二)尊重人民公意,擁護法賦自由;
(三)順應世界大勢,增進平和實利。
進步黨的人事是:理事長黎元洪,理事梁啓超、張謇、伍廷芳、孫武、那彥圖、湯化龍、王揖唐、蒲殿英、王印川。政務部長林長民、副部長時功玖、王蔭棠。法律主任汪榮寶,財政主任吳鼎昌,外交主任林誌鈞,庶政主任張嘉璈,交際主任黃遠庸等。
進步黨組成後,頓然成為國會中的多數黨,聲勢淩駕國民黨之上。不過這個集多數小黨為大黨的進步黨,本是烏合之眾,團結力量甚弱,因此成立後才一個月,舊共和黨中的民社派之張伯烈、鄭萬瞻、彭介石、胡鄂公等,與舊統一黨中之黃雲鵬、吳宗慈、王湘等40餘人,突然發表宣言,宣告脫黨,另組新共和黨,以國民黨、進步黨以外的第三大黨自居,在兩院中占了50餘議席。進步黨的多數優勢於是喪失。
進步黨分裂的原因是:(一)由於舊民主黨的梁啓超、湯化龍、林長民、孫洪伊、蒲殿俊、梁善濟諸人有壟斷之嫌;(二)由於舊共和黨黨費4萬餘元,盡為進步黨提用;(三)袁在接洽合併時,少數有野心的政客以為這樣做了以後便可入閣,結果沒有達到目的,於是大失所望。
舊共和黨退出進步黨後,進步黨的多數優勢完全喪失,袁希望進步黨成為大黨的目的落空,同時又怕這些人轉過來和國民黨合流,因此袁世凱和梁啓超、湯化龍等乃頻頻磋商善後方策,同時防止這些人士親近國民黨。其實這些人士退出進步黨,隻是因不滿意舊民主黨,在大問題上,仍站在袁世凱一邊,是和國民黨對立的。進步黨在和國民黨對立期間,並積極嗾使國民黨分子另組政黨以分國民黨之勢,國民黨遂分裂為五個政團:
</br>
民國初年的政治,很多地方令人泣笑皆非。前麵已提到政黨的組成,好些人一身兼好幾個黨,好些人今天是這個黨明天便是那個黨。尤其是國會的議員,有價有市出賣,今天賣給甲黨,明天又賣給乙黨,於是有好事之徒擬了一份賣身契文曰:
“末員某甲,今以本身所買得之議員一名,賣與貴黨,連皮帶骨,一概不留。自賣與貴黨之後,任從貴黨為非作歹,本員無不服從。”
這個賣身契,實際說來仍是外行所寫,因為那些賣身議員,以賣一迴最為笨伯,老猾的多是分作無數次賣,或同時兼賣五個黨,賣完之後一律脫黨,自名為厭棄黨爭。所以當時有人看了上麵那份賣身契,竟連皮帶骨一齊賣,全謂為尚有良心,是三代以上的人物。據說賣身的人第一次收錢到手時,向掮客所作的第一句客套話是:“何必客氣!”
於是,當時北京的應酬場中,隻要有人說一句何必客氣,一定引起了鬧堂。有人看到當時情景,憤慨萬分,曾感慨地說:“今日共和,賣國的價錢比從前便宜多了。”別人不解其意,問是何意。其人曰:“當前清時,有個英國人曾說:我們不必和中國打仗,就能把中國土地利權占盡,我們隻要滙豐銀行一家就辦得到。因為你們中國的一個知縣官,隻須八千兩銀子就能捐得到,這樣算起來,把全中國的州縣買盡,至多不過千萬元,香港上海滙豐銀行隨時可以拿出這筆錢來。如今,中華民國要選舉正式大總統,依選舉法,隻須四五百張票,聽說每張票一萬元,買四五百張不過四五百萬元,這個數目買一個大總統,統理全中國,豈不比買全國州縣官要便宜得多嗎!”
當時的北京,議員們成了豪客,本來北京馬車不多,這時議員十之八九坐馬車,且多為自備馬車。舊時北京請客,尋常酒席不過八元十元,這時北京一席20餘金以上,議員請客多在六國飯店、北京飯店、昌德飯店。議員納妾亦成普遍現象。至於八大胡同的熱鬧,也是庚子以後所未有。名花如姚蓉初、金小菊皆被人藏之金屋。俱樂部是洋玩意,北京本來沒有,這時卻極發達,遍處皆有俱樂部,作為政客們應酬和團結本黨的聯歡地方。上海的名花亦多由南來北。
這一時期北京風氣之壞,實在是超過了清朝末年。政客利用議員,議員又利用政客,互相勾結,互相利用,燈紅酒綠,徵逐歌舞,這就是民國初年的北京城。
當南北戰爭時,刺宋案的禍首趙秉鈞擔任北京市的戒嚴總司令,新聞記者曾訪問趙,下麵是趙和記者的談話:
趙說:黃克強等的計劃也很可觀,但無奈材料不齊,現在中國政治,不怕沒有人開出好菜單,但任憑你菜單開得如何好法,無奈沒有材料,也做不出好菜來。我時常勸袁總統讓出一部分事業,請新人物大家幫忙,請他們曆練曆練、他們就知道困難了。新人物開口便要做總長,哪個甘居下位,即如記者先生你足下,有人請你做知事,你做嗎?
趙又談及知事,他說:從前直隸知事沒有人做,紛紛要辭職,現在居然有人搶著做了,細查原因,乃是有人發明新法,與縣議會紳士溝通,準許人民播種鴉片,餘利均分,於是瘠缺變成肥缺,上司若要更換,便有議會挽留,大紳士請願。
記者問:袁總統何故遇事躬親?第一未免瑣碎,第二未免因小失大。
趙說:這是袁總統做過十餘年督撫的習慣,因為遇事躬親,所以這一把鑰匙無人能管,譬如這次贛寧戰禍,軍事人物均有戰功,擁大兵封藩在外;可是有袁總統在,決無人敢把持跋扈的。
戒嚴副總司令是軍政執法處處長陸建章,在當時的北京城,似乎他比趙秉鈞還紅。
陸手下有一大將是偵探長郝占一,當時提起郝的名字來確有小孩子不敢夜哭之勢。當北京戒嚴令頒布後,便不斷傳出許多觸目驚心的新聞,如:社會黨首領陳翼龍遭槍斃,議員徐秀鈞因段芝貴來電被捕,《愛國報》總理丁某被捕,煙臺總司令連承基因京社黨嫌疑被捕,國民黨議員王以文、蔣舉清被警察監視,國民黨議員伍漢持在天津被捕,國民黨報紙均停刊。
在這風聲鶴唳的時候,忽然傳出一個粉紅色的謠言:北京城有一名女優金玉蘭,聲色技藝傾絕一時,她的色藝全城傾倒。忽然傳說她已被戒嚴司令部捕去槍斃,人言嘖嘖,小報畫報還描摹臨刑時悲慘淒艷鏡頭。整個北京城都認為這一代名優已隨南北戰爭而葬送,萬口一聲為之悲愴。名士易哭庵為詩有句:“今世居然殺美人!”於是大家傳她致禍之由,有說金認識二名革命黨人,挾炸彈欲刺袁,因此金被株連,傅會其詞,越傳越離譜,最後簡直渲染得像紅線女或公孫大娘一般。又有人說是同行生忌嫉,向當道進讒所致。這些傳聞已構成一篇動人的戲劇了;其實這期間的金玉蘭正在天津上演《小上墳》。
袁本來最不懂政黨的,到了刺宋和國民黨二次革命後,不得不製造一個政黨來裝點門窗,乃促使梁啓超和王賡(後改名揖唐)等聯合組織一個大黨,成為袁政府的與黨。
這時,共和黨、統一黨、民主黨和國民黨相處不洽,於是大家聯合起來,於民國2年5月29日組成進步黨。進步黨的政綱是:
(一)採取國家主義,建設強善政府;
(二)尊重人民公意,擁護法賦自由;
(三)順應世界大勢,增進平和實利。
進步黨的人事是:理事長黎元洪,理事梁啓超、張謇、伍廷芳、孫武、那彥圖、湯化龍、王揖唐、蒲殿英、王印川。政務部長林長民、副部長時功玖、王蔭棠。法律主任汪榮寶,財政主任吳鼎昌,外交主任林誌鈞,庶政主任張嘉璈,交際主任黃遠庸等。
進步黨組成後,頓然成為國會中的多數黨,聲勢淩駕國民黨之上。不過這個集多數小黨為大黨的進步黨,本是烏合之眾,團結力量甚弱,因此成立後才一個月,舊共和黨中的民社派之張伯烈、鄭萬瞻、彭介石、胡鄂公等,與舊統一黨中之黃雲鵬、吳宗慈、王湘等40餘人,突然發表宣言,宣告脫黨,另組新共和黨,以國民黨、進步黨以外的第三大黨自居,在兩院中占了50餘議席。進步黨的多數優勢於是喪失。
進步黨分裂的原因是:(一)由於舊民主黨的梁啓超、湯化龍、林長民、孫洪伊、蒲殿俊、梁善濟諸人有壟斷之嫌;(二)由於舊共和黨黨費4萬餘元,盡為進步黨提用;(三)袁在接洽合併時,少數有野心的政客以為這樣做了以後便可入閣,結果沒有達到目的,於是大失所望。
舊共和黨退出進步黨後,進步黨的多數優勢完全喪失,袁希望進步黨成為大黨的目的落空,同時又怕這些人轉過來和國民黨合流,因此袁世凱和梁啓超、湯化龍等乃頻頻磋商善後方策,同時防止這些人士親近國民黨。其實這些人士退出進步黨,隻是因不滿意舊民主黨,在大問題上,仍站在袁世凱一邊,是和國民黨對立的。進步黨在和國民黨對立期間,並積極嗾使國民黨分子另組政黨以分國民黨之勢,國民黨遂分裂為五個政團: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