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日發布一道上諭:“奉懿旨,略謂上年京師之變,該大學士忠誠堅忍,力任其難,宗社複安,朝廷攸賴。近日因病,然經降旨慰問,該大學士力疾從公,忠靖之忱,老而彌篤。乃驟患咯血,遽爾不起,艱危之交,失此柱石重臣,曷勝愴慟!前已加恩雲雲。
著再賞銀五千兩治喪,立功省分建立專祠;政功戰績,宣付史館。伊子李經述,著賞給四品京堂,承襲一等侯爵;李經邁著以四品京堂用;李經方服闋後以道員遇缺簡放。伊孫李國傑,著以郎中即補;李國燕、李國煦著以員外郎分部行走;李國能、李國燾著賞給舉人,一體會試雲雲。”
初四、初五、初六均在開封逐日召見奕劻,並於初五日頒上諭:“奉懿旨,奕劻著加恩在紫禁城內乘坐二人肩輿。”初六日命奕劻啟程返京繼續辦理議和以及準備兩宮迴京事宜。
李鴻章的去世,使袁世凱成為北洋正統的領導人,成為當時最重要的人物,雖然光緒對袁的擢升很不開心,可是這是慈禧的主意,光緒如何可以反對呢。
袁世凱出任北洋大臣和直隸總督,雖由慈禧決定,有人卻說是李鴻章遺奏保薦,又有人說是軍機大臣榮祿向太後力薦。不管是誰的保薦,問題在於慈禧對袁有好感,信任他的忠實,欣賞他的才幹,使袁以一個普通的道員,在五六年時間便爬到督撫地位,更特別的是直隸總督簡直等於督撫團領袖,擔負拱衛中樞的重大責任。
相傳李鴻章臨死前有遺摺奏保袁為繼任人,但在《文忠集》內卻無此奏稿。同時袁的任命是在兩宮迴鑾途中得李去世電的第二天即降旨,所以李縱使有遺折薦袁自代,可是袁的大命卻是直接出於慈禧的聖眷。
袁因有李的遺疏薦賢的傳說,愈發見重於世,據說代李擬稿的是於式枚(號晦若)。
薦袁是用“附片”,附片也是清朝一種官書,遇有機密,謄之附片上達,可以留中不發。
附片中有句:“環顧宇內人才,無出袁世凱右者。”袁後來有致於式枚一函,答謝於代李草疏薦己,函雲:
“……節相騎箕,天下共慟!弟識陋望淺,何敢作此替人?乃承示以疏稿,竟過許:
‘環顧宇內人才,無出世凱右者!’此雖出節相之口授,實亦由足下之成,弟當詔示子孫,永銘大德。茲隨函奉上古董八件(另附一單於函末),戔戔聊表謝忱。……”
這一年袁世凱43歲,與當時的有名望的大臣和督撫比,實在太年輕了;因為他的三位前任,榮祿已快70歲,李鴻章79歲,王文韶68歲,袁世凱的年齡足夠做這三位前任總督的兒子。
袁奉命署理直隸總督後,由於喪服在身,所以堅辭朝命,慈禧不許,於是他先把左右的人事作了一番部署,副將張勳、守備孟恩遠、都司曹錕、吳鳳嶺等都蒙奏薦嘉獎,又特疏保薦唐紹儀。唐自朝鮮起便一直追隨老袁,袁在山東巡撫任內曾創設商務總局,唐紹儀便以道員總攬局務,擬定各項規則,辦理頗有成效,可算是袁的左右手。
光緒廿七年(1901年)十月初十日,袁世凱一切安排都已就緒,乃把山東巡撫篆務交給護理巡撫布政使胡廷幹,然後於十一日自山東起程北上,唐紹儀隨行。十月十六日抵河北高陽,直隸護理總督周馥派人捧直隸總督大印來迎。十七日袁接收印綬,即日履任視事。
袁接任後的第一道人事命令,是派唐紹儀為津海關道。唐深通洋務,在朝鮮時也是主辦關務。還有一個巧合,護理總督周馥在十五六年前也是任津海關道,那時袁在朝鮮,便和周訂交,甚為莫逆。周馥一直在直隸省任職,後來做直隸臬司,最後是直隸按察使。
他是按步就班地往上爬,而他的老朋友卻出將入督,不過幾年時光已變成著名的督撫,並且迴到直隸做他的頂頭上司了。
當袁奉派為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後,兩宮在開封行宮於九月廿八日再頒上諭:“奉懿旨,以迴鑾在即,頒賞有功人員,李鴻章再賜祭一壇,伊子李經邁以三四品京堂候補;慶親王奕劻賞食親王雙俸;大學士榮祿賞戴雙眼花翎,並加太子太保銜;王文韶賞戴雙眼花翎;兩江總督劉坤一,加太子太保銜;湖廣總督張之洞,直隸總督袁世凱,均加太子少保銜;餘如聯芳、那桐、張翼、周馥等,均升賞有差”。其後三天又頒上諭:“盛宣懷、赫德均賞加太子少保銜”。
袁在直隸任內第一件參奏,是請兩宮懲辦此次肇變禍首,將董福祥明正典刑。袁對董的恩怨,一方麵由於董在武衛軍時代以助義和團而恣意胡為,同時因董在不久前曾向榮祿威脅,袁這一奏疏使榮祿最為滿意。
北洋軍閥史話
十七、北洋大臣任內
北洋大臣的業務有許多牽涉到外交事務,所以清廷總是選擇通洋務的大臣來擔任這個職務,尤其當八國聯軍侵占直隸之後,直隸總督轄區內自然有許多和洋人分不開的關係。
直隸總督衙門設在天津,可是天津已在八國聯軍占領下。《辛醜條約》簽訂後,洋兵交還天津時,曾照會清朝政府,提出一個條件,是在天津周圍廿華裏以內,不許駐紮中國軍隊。這實在是一個極不合理的條件,試想堂堂北洋大臣和直隸總督竟在他的衙門所在地沒有軍隊保護,真是非常不合理的。袁世凱處理這個問題充分表現出他的明智。
他在所轄部隊中抽調出精銳的3000人,編為“巡警營北段”,派段芝貴率領,用維持治安的名義進駐天津,以1500人駐劄天津市區,另1500名則分駐西沽、塘沽、山海關、秦皇島、北塘等地。這些曾經過嚴格陸軍訓練的巡警,紀律嚴明、精神壯旺。此一措施對於地方治安的確保,收到極為成功的效果。接著為了加強巡警工作,又添募馬隊巡警50名,消防巡警100名,予以認真地訓練和管理。同時又有小汽船三艘為巡緝河海之用。還創設了一個巡警學堂,延聘外國教師擔任講習,使警察人員有專門教育。清朝有正式的警察便是從袁世凱在直隸總督任內開始的。
當八國聯軍占領天津時,曾共同組成了都統衙門管理天津的行政和民間訴訟,聯軍撤退後在天津還留下洋警察為都統衙門的象徵力量。袁世凱蒞任後,即進行收迴天津治權,派唐紹儀和八國委員簽約。於光緒廿八年(1902年)七月十二日正式接管天津,撤去都統衙門,洋警察自然隨之撤走。當時,關內外鐵道都在英俄兩國管理中,袁於八月初六赴山海關,會同俄國提督驗收關外鐵道,包括:由山海關至營口已成線700餘裏,由溝幫子至新民屯未成線200餘裏,包括沿鐵路線所有廠房設備……八月廿六日英公使到天津,會同英國提督交還關內鐵道823裏,也包括所有廠房設備。
還有開平煤礦問題。原來在八國聯軍入京時,開平煤礦的監督張翼奏募外國股份改為中外合同會社,他的理由是希冀保全礦產,於是他收受英人5萬金鎊,而在簽定條款時則把礦池、河道均交付接辦人永遠執守。這簡直是賣斷,不要說清廷不知,大約張翼本人也不很清楚,直到有一天開平煤礦局局員楊善慶在局中升起“國旗”,英國竟宣稱這是英人土地,不得懸掛黃龍旗,且有張翼賣斷的各種憑證。袁乃請北京外務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裁撤後改為外務部)通知英國公使,聲明張翼賣礦的私約,政府不能承認。
</br>
著再賞銀五千兩治喪,立功省分建立專祠;政功戰績,宣付史館。伊子李經述,著賞給四品京堂,承襲一等侯爵;李經邁著以四品京堂用;李經方服闋後以道員遇缺簡放。伊孫李國傑,著以郎中即補;李國燕、李國煦著以員外郎分部行走;李國能、李國燾著賞給舉人,一體會試雲雲。”
初四、初五、初六均在開封逐日召見奕劻,並於初五日頒上諭:“奉懿旨,奕劻著加恩在紫禁城內乘坐二人肩輿。”初六日命奕劻啟程返京繼續辦理議和以及準備兩宮迴京事宜。
李鴻章的去世,使袁世凱成為北洋正統的領導人,成為當時最重要的人物,雖然光緒對袁的擢升很不開心,可是這是慈禧的主意,光緒如何可以反對呢。
袁世凱出任北洋大臣和直隸總督,雖由慈禧決定,有人卻說是李鴻章遺奏保薦,又有人說是軍機大臣榮祿向太後力薦。不管是誰的保薦,問題在於慈禧對袁有好感,信任他的忠實,欣賞他的才幹,使袁以一個普通的道員,在五六年時間便爬到督撫地位,更特別的是直隸總督簡直等於督撫團領袖,擔負拱衛中樞的重大責任。
相傳李鴻章臨死前有遺摺奏保袁為繼任人,但在《文忠集》內卻無此奏稿。同時袁的任命是在兩宮迴鑾途中得李去世電的第二天即降旨,所以李縱使有遺折薦袁自代,可是袁的大命卻是直接出於慈禧的聖眷。
袁因有李的遺疏薦賢的傳說,愈發見重於世,據說代李擬稿的是於式枚(號晦若)。
薦袁是用“附片”,附片也是清朝一種官書,遇有機密,謄之附片上達,可以留中不發。
附片中有句:“環顧宇內人才,無出袁世凱右者。”袁後來有致於式枚一函,答謝於代李草疏薦己,函雲:
“……節相騎箕,天下共慟!弟識陋望淺,何敢作此替人?乃承示以疏稿,竟過許:
‘環顧宇內人才,無出世凱右者!’此雖出節相之口授,實亦由足下之成,弟當詔示子孫,永銘大德。茲隨函奉上古董八件(另附一單於函末),戔戔聊表謝忱。……”
這一年袁世凱43歲,與當時的有名望的大臣和督撫比,實在太年輕了;因為他的三位前任,榮祿已快70歲,李鴻章79歲,王文韶68歲,袁世凱的年齡足夠做這三位前任總督的兒子。
袁奉命署理直隸總督後,由於喪服在身,所以堅辭朝命,慈禧不許,於是他先把左右的人事作了一番部署,副將張勳、守備孟恩遠、都司曹錕、吳鳳嶺等都蒙奏薦嘉獎,又特疏保薦唐紹儀。唐自朝鮮起便一直追隨老袁,袁在山東巡撫任內曾創設商務總局,唐紹儀便以道員總攬局務,擬定各項規則,辦理頗有成效,可算是袁的左右手。
光緒廿七年(1901年)十月初十日,袁世凱一切安排都已就緒,乃把山東巡撫篆務交給護理巡撫布政使胡廷幹,然後於十一日自山東起程北上,唐紹儀隨行。十月十六日抵河北高陽,直隸護理總督周馥派人捧直隸總督大印來迎。十七日袁接收印綬,即日履任視事。
袁接任後的第一道人事命令,是派唐紹儀為津海關道。唐深通洋務,在朝鮮時也是主辦關務。還有一個巧合,護理總督周馥在十五六年前也是任津海關道,那時袁在朝鮮,便和周訂交,甚為莫逆。周馥一直在直隸省任職,後來做直隸臬司,最後是直隸按察使。
他是按步就班地往上爬,而他的老朋友卻出將入督,不過幾年時光已變成著名的督撫,並且迴到直隸做他的頂頭上司了。
當袁奉派為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後,兩宮在開封行宮於九月廿八日再頒上諭:“奉懿旨,以迴鑾在即,頒賞有功人員,李鴻章再賜祭一壇,伊子李經邁以三四品京堂候補;慶親王奕劻賞食親王雙俸;大學士榮祿賞戴雙眼花翎,並加太子太保銜;王文韶賞戴雙眼花翎;兩江總督劉坤一,加太子太保銜;湖廣總督張之洞,直隸總督袁世凱,均加太子少保銜;餘如聯芳、那桐、張翼、周馥等,均升賞有差”。其後三天又頒上諭:“盛宣懷、赫德均賞加太子少保銜”。
袁在直隸任內第一件參奏,是請兩宮懲辦此次肇變禍首,將董福祥明正典刑。袁對董的恩怨,一方麵由於董在武衛軍時代以助義和團而恣意胡為,同時因董在不久前曾向榮祿威脅,袁這一奏疏使榮祿最為滿意。
北洋軍閥史話
十七、北洋大臣任內
北洋大臣的業務有許多牽涉到外交事務,所以清廷總是選擇通洋務的大臣來擔任這個職務,尤其當八國聯軍侵占直隸之後,直隸總督轄區內自然有許多和洋人分不開的關係。
直隸總督衙門設在天津,可是天津已在八國聯軍占領下。《辛醜條約》簽訂後,洋兵交還天津時,曾照會清朝政府,提出一個條件,是在天津周圍廿華裏以內,不許駐紮中國軍隊。這實在是一個極不合理的條件,試想堂堂北洋大臣和直隸總督竟在他的衙門所在地沒有軍隊保護,真是非常不合理的。袁世凱處理這個問題充分表現出他的明智。
他在所轄部隊中抽調出精銳的3000人,編為“巡警營北段”,派段芝貴率領,用維持治安的名義進駐天津,以1500人駐劄天津市區,另1500名則分駐西沽、塘沽、山海關、秦皇島、北塘等地。這些曾經過嚴格陸軍訓練的巡警,紀律嚴明、精神壯旺。此一措施對於地方治安的確保,收到極為成功的效果。接著為了加強巡警工作,又添募馬隊巡警50名,消防巡警100名,予以認真地訓練和管理。同時又有小汽船三艘為巡緝河海之用。還創設了一個巡警學堂,延聘外國教師擔任講習,使警察人員有專門教育。清朝有正式的警察便是從袁世凱在直隸總督任內開始的。
當八國聯軍占領天津時,曾共同組成了都統衙門管理天津的行政和民間訴訟,聯軍撤退後在天津還留下洋警察為都統衙門的象徵力量。袁世凱蒞任後,即進行收迴天津治權,派唐紹儀和八國委員簽約。於光緒廿八年(1902年)七月十二日正式接管天津,撤去都統衙門,洋警察自然隨之撤走。當時,關內外鐵道都在英俄兩國管理中,袁於八月初六赴山海關,會同俄國提督驗收關外鐵道,包括:由山海關至營口已成線700餘裏,由溝幫子至新民屯未成線200餘裏,包括沿鐵路線所有廠房設備……八月廿六日英公使到天津,會同英國提督交還關內鐵道823裏,也包括所有廠房設備。
還有開平煤礦問題。原來在八國聯軍入京時,開平煤礦的監督張翼奏募外國股份改為中外合同會社,他的理由是希冀保全礦產,於是他收受英人5萬金鎊,而在簽定條款時則把礦池、河道均交付接辦人永遠執守。這簡直是賣斷,不要說清廷不知,大約張翼本人也不很清楚,直到有一天開平煤礦局局員楊善慶在局中升起“國旗”,英國竟宣稱這是英人土地,不得懸掛黃龍旗,且有張翼賣斷的各種憑證。袁乃請北京外務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裁撤後改為外務部)通知英國公使,聲明張翼賣礦的私約,政府不能承認。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