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少年,把船劃到在撒網的那艘船旁,買一些魚來。"


    少年劃過去和漁夫打招唿。那漁夫打開船板說,要買盡管買。


    住在山城的阿杉老太婆,看到那些魚,眼睛瞪得鬥大,覺得非常稀奇。


    船艙裏的魚還活蹦亂跳,有鯉魚、鱒魚、沙魚、鯛魚還有長腳蝦以及鯰魚等等。


    半瓦將生魚片沾上醬油吃了起來。他也招唿老太婆吃。


    "我不敢吃生的。"


    老太婆搖頭,一副噁心狀。


    不久,船抵達隅田川的西岸。水波拍岸,一上岸便是一片森林。這裏就看到淺草觀音堂的茅草屋頂。


    一行人上了岸。老太婆微醺,也可能是上了年紀的關係,從船要上岸的時候,身體搖搖晃晃。


    "危險!"


    半瓦伸手牽阿婆。


    "別牽我。"


    阿婆甩開他的手。


    老太婆的個性就是不喜歡人家把她當成老人。菇十郎以及少年小六拖著船跟著爬上布滿石頭的河岸。


    河岸上有些小孩正翻開石頭抓螃蟹。好不容易看到有人上岸,立刻跑過來。


    "大叔,買一個。"


    "阿婆,買一個,買一個吧!"


    他們跑到半瓦和阿杉婆身旁糾纏不清。


    半瓦的彌次兵衛似乎非常喜歡小孩,一點也不覺得他們煩人。


    "什麽啊?原來是螃蟹,我不要買螃蟹。"


    那些小孩異口同聲說:


    "不是螃蟹。"


    他們從袖口或懷裏拿出他們的寶貝。


    "是箭,是箭啊!"


    大家七嘴八舌。


    "看來是箭的矛頭。"


    "對!是矛頭。"


    "在淺草寺旁的草叢中,有埋死人和馬屍的墳塚,去參拜的人都會拿這種箭的矛頭去供奉。大叔,您也買去供奉吧!"


    "我不要矛頭,但我會給你幾個錢,行嗎?"


    小孩們拿了半瓦的錢之後,一鬧而散,又去挖箭的矛頭了。


    這時,住在附近茅草屋的小孩父親,立刻拿走他們的錢。


    "啐!"


    半瓦見狀非常不高興,彈彈舌頭,斜眼瞪著,而老太婆也恍恍惚惚地望著廣大的河岸。


    "這一帶那麽容易挖到矛,可見這個河邊以前曾經打過仗呢!"


    "我不清楚,這裏以前叫做荏土莊的時候,經常發生戰事。再推得遠一點,遠在治承年代,源賴朝從伊豆渡海而來,也是在這個河岸召集關東兵馬。另外,南朝的禦世時代,新田武藏太守從小手指原戰場逃到此地,遭到足利軍隊的亂箭攻擊。最近則是天正年間,太田道灌一族或是千葉氏一黨,幾度興亡的遺蹟也是在前麵石頭灘的河邊。"


    二人邊說邊走。而菇十郎和少年二人已經先到達淺草寺的正堂,坐在那裏等待。


    原來這座寺廟雖然名氣大,實際上卻隻是一間破茅草堂,以及蓋在正堂屋後供和尚居住的破寮房。


    "什麽啊!這就是江戶人口中的金龍山淺草寺嗎?"


    老太婆非常失望。


    跟奈良京都附近的古文化遺蹟相比,這裏實在遜色多了。


    大川的河水在洪水期會侵蝕整座森林,平常也有支流流過正堂旁。圍繞正堂四周的都是千年的喬木。不知道從何處傳來砍伐喬木的斧頭聲,有如怪鳥的叫聲似的,咚咚咚的響個不停。


    "啊!你們來了。"


    不知誰在上頭向他們打招唿。


    "誰啊?"


    老太婆嚇了一跳,抬頭往上看,原來是觀音堂的和尚們正坐在正堂屋頂上修葺茅草屋頂。


    看來連這郊外地區也都知道半瓦彌次兵衛,半瓦從下麵對他們打招唿。


    "你們辛苦了,今天是在修屋頂嗎?"


    "是的,這附近的樹林裏有大鳥棲息,所以不管我們如何費心維修屋頂,那些鳥還是會來叼茅草去築巢,因此雨漏得厲害……我們馬上就下來,請先在寺裏休息一下。"


    半瓦等人進到室內點上神燈。坐在堂中仔細一看,原來如此,怪不得會漏雨。牆壁和屋頂上破了好幾個洞,白天陽光宛若星光般篩漏進來。


    如日虛空住


    或被惡人逐


    墮落金剛山


    念彼觀音力


    不能損一毛


    或值怨賊繞


    各執刀加害


    念彼觀音力


    旋即起慈心


    或遭王難苦


    臨刑欲壽終


    念彼觀音力


    刀尋段段壞


    ……


    阿杉婆與半瓦並肩而立,從袖口拿出念珠,心無旁騖地念起《普門品》。


    阿婆剛開始時低聲細念,漸漸地似乎忘了半瓦以及隨從們的存在,高聲朗誦,臉上一副忘我的表情。


    阿婆誦完一卷經之後,便數著念珠:


    "眾中八萬四千眾生,皆發無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請看在我老太婆誠心念佛的分上,保佑我早日手刃武藏。殺武藏報仇。殺武藏報仇。"


    然後身體和聲音又突然低沉下來,五體投地趴在地上。


    "請保佑我兒子又八當個乖兒子,榮耀本位田家。"


    守堂的和尚看到老太婆祈禱完畢。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宮本武藏:劍與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日]吉川英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日]吉川英治並收藏宮本武藏:劍與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