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他們的信號。
隨著這個訊號,武藏所睡的那棟臨時搭蓋的小木屋,原本懸空架在崖上的柱子被拔掉了。"轟隆"一聲發出悽厲的聲響,整棟房子連著地板支離破碎,立刻為千仞山穀所吞噬。
"幹得好!"
盜賊們就像捕獲野獸的獵人一般,發出勝利的歡唿,並像猿猴般各自滑下穀底。
原來他們如果看到可以搶劫的旅人,便將這些人拐騙到小木屋裏,再將小木屋與旅人一起摔入穀底,然後從屍體上輕而易舉地搶奪財物。
第二天,他們又會在懸崖峭壁上再架起另一座簡單的小木屋。
預先在穀底等待的盜賊,一看到小木屋四分五裂地往下墜,立刻像猛虎撲羊般聚集過來尋找武藏的屍體。
"怎麽樣?"
上麵的幾個人也下來了。
"屍體呢?"
大家一起尋找。
"沒看到啊!"
有人說道:
"沒看到什麽?"
"當然是屍體啊。"
"怎麽可能?"
說這句話的人也開始覺得奇怪了。
"真的沒有!奇怪了。"
藤次比任何人都著急。他瞪著布滿血絲的眼睛,不斷地怒罵著。
"不可能,也許是掉落的途中撞到岩石,被彈開了,再到那邊找找看。"
他這話尚未說完,目光所及的山穀、岩石、溪水和山坡上的雜草,一大片山地全都照得紅通通,猶如夕陽的餘暉。
"咦?"
"發生了什麽事?"
盜賊全都抬起頭往上看。懸崖峭壁大約有七十尺高,藤次的住屋便架在上麵。整棟房子從門窗四麵八方噴出紅色的火焰。
"哎呀!哎呀!快來人啊!"
發出哀叫聲的正是阿甲。
"糟了!快去看看。"
盜賊們沿著山路抓著藤蔓爬迴去。懸崖上的房子四周空曠,剛好風助火勢,燃燒得旺盛。而阿甲則灰頭土臉,雙手被反綁在一旁的樹幹上。
武藏到底什麽時候逃走的呢?盜賊們簡直無法相信。
"趕快追,他一定尚未逃遠---"
藤次根本沒有勇氣說這句話。但是其他不了解武藏的嘍羅則像陣旋風般立刻追趕上去。
已經不見武藏的身影了。不知他是逃到小路上,還是已經逃到樹上熟睡了,大家一陣混亂。山上這場小火災燃燒著的火花,顯得異常悽美。就在此刻,和田嶺及大門嶺在旭曦中漸漸露出晨妝。
9
甲州街道的兩旁並無像樣的街道樹,而且驛站的交通和製度也頗不完備。
很早以前---說來也不太久,就是在永祿、元龜、天正年間,武田、上杉、北條、以及其他人曾在此交戰。當時所使用的軍事道路,後來的人隻用來往返,所以這裏並無裏街道和表街道之分。
從都城來的人,感到最不便的地方便是旅館,舉例來說,客人早上從旅館出發的時候,若麻煩旅館準備便當,通常隻用竹葉把糕餅一卷,或者是用樹葉包飯糰---也就是說從藤元朝時代的原始習慣一直沿襲至今。
然而,現在在世子、初守、岩町一帶比較偏僻處的客棧,已經門庭若市,不同往昔,而且是下行的旅客比上行的還要多。
"你看,今天又有旅行隊伍通過---"
坐在路邊小石佛(譯註:用石頭雕刻而成的佛像,用以祭祀早夭的小孩)上麵休息的旅人,看到一群遊客沿著自己剛才走過的山坡爬上來,覺得很有趣,便在路旁觀看,迎接他們。
最後,人群吵吵嚷嚷地來到他們麵前,這才知道人數竟然如此可觀。
這群人當中有三十幾名是年輕女郎,清純少女大約有五人左右,再加上中年婦人以及男人們,總約四十人左右的大家族。
除此之外,他們所帶的行李有竹箱、長箱……箱子堆得滿滿的,其中一位四十來歲的男子,看起來是這個大家族的主人。
"你們穿草鞋要是長水泡就換穿拖鞋,綁緊鞋帶繼續走。什麽?你走不動了!嘿!快點看好小孩,看好小孩啊!"
那人對動不動就坐下來休息的女人們大叫,口氣尖酸刻薄,直催她們上路。
"今天也會通過。"
就像剛才路旁的人所說的,像這種都城女郎的運送,每隔三天就會出現一次。她們的目的地當然就是新開發的江戶。
自從新將軍秀忠鎮守江戶城後,都城文化突然移向此地,以進貢新開發的將軍膝下。而東海道或船路,幾乎是官用運輸,而且建築材料的搬運和大小將軍們的往來,往往占用這些路線,所以像這樣的女郎隊伍隻好忍受不便,取道中山道,或甲州道路。
今天帶領這群女郎來到此地的主人是伏見人。他本來是一介武士,不知為何淪落成妓女院的老闆。由於他生性機靈,頗有才幹,與伏見城的德川家攀上關係,取得移駐江戶的官方許可,不隻他自己如此,更向其他同業者推薦後門,將女人陸續由西部移往東部,這個人叫做莊司甚內。
"好了,休息吧!"
隊伍來到路邊小佛像之處,順利找到休息的地方。
"現在離吃飯時間還早,就吃便當吧!阿直婆,分便當給這些女人和小女孩們!"
</br>
隨著這個訊號,武藏所睡的那棟臨時搭蓋的小木屋,原本懸空架在崖上的柱子被拔掉了。"轟隆"一聲發出悽厲的聲響,整棟房子連著地板支離破碎,立刻為千仞山穀所吞噬。
"幹得好!"
盜賊們就像捕獲野獸的獵人一般,發出勝利的歡唿,並像猿猴般各自滑下穀底。
原來他們如果看到可以搶劫的旅人,便將這些人拐騙到小木屋裏,再將小木屋與旅人一起摔入穀底,然後從屍體上輕而易舉地搶奪財物。
第二天,他們又會在懸崖峭壁上再架起另一座簡單的小木屋。
預先在穀底等待的盜賊,一看到小木屋四分五裂地往下墜,立刻像猛虎撲羊般聚集過來尋找武藏的屍體。
"怎麽樣?"
上麵的幾個人也下來了。
"屍體呢?"
大家一起尋找。
"沒看到啊!"
有人說道:
"沒看到什麽?"
"當然是屍體啊。"
"怎麽可能?"
說這句話的人也開始覺得奇怪了。
"真的沒有!奇怪了。"
藤次比任何人都著急。他瞪著布滿血絲的眼睛,不斷地怒罵著。
"不可能,也許是掉落的途中撞到岩石,被彈開了,再到那邊找找看。"
他這話尚未說完,目光所及的山穀、岩石、溪水和山坡上的雜草,一大片山地全都照得紅通通,猶如夕陽的餘暉。
"咦?"
"發生了什麽事?"
盜賊全都抬起頭往上看。懸崖峭壁大約有七十尺高,藤次的住屋便架在上麵。整棟房子從門窗四麵八方噴出紅色的火焰。
"哎呀!哎呀!快來人啊!"
發出哀叫聲的正是阿甲。
"糟了!快去看看。"
盜賊們沿著山路抓著藤蔓爬迴去。懸崖上的房子四周空曠,剛好風助火勢,燃燒得旺盛。而阿甲則灰頭土臉,雙手被反綁在一旁的樹幹上。
武藏到底什麽時候逃走的呢?盜賊們簡直無法相信。
"趕快追,他一定尚未逃遠---"
藤次根本沒有勇氣說這句話。但是其他不了解武藏的嘍羅則像陣旋風般立刻追趕上去。
已經不見武藏的身影了。不知他是逃到小路上,還是已經逃到樹上熟睡了,大家一陣混亂。山上這場小火災燃燒著的火花,顯得異常悽美。就在此刻,和田嶺及大門嶺在旭曦中漸漸露出晨妝。
9
甲州街道的兩旁並無像樣的街道樹,而且驛站的交通和製度也頗不完備。
很早以前---說來也不太久,就是在永祿、元龜、天正年間,武田、上杉、北條、以及其他人曾在此交戰。當時所使用的軍事道路,後來的人隻用來往返,所以這裏並無裏街道和表街道之分。
從都城來的人,感到最不便的地方便是旅館,舉例來說,客人早上從旅館出發的時候,若麻煩旅館準備便當,通常隻用竹葉把糕餅一卷,或者是用樹葉包飯糰---也就是說從藤元朝時代的原始習慣一直沿襲至今。
然而,現在在世子、初守、岩町一帶比較偏僻處的客棧,已經門庭若市,不同往昔,而且是下行的旅客比上行的還要多。
"你看,今天又有旅行隊伍通過---"
坐在路邊小石佛(譯註:用石頭雕刻而成的佛像,用以祭祀早夭的小孩)上麵休息的旅人,看到一群遊客沿著自己剛才走過的山坡爬上來,覺得很有趣,便在路旁觀看,迎接他們。
最後,人群吵吵嚷嚷地來到他們麵前,這才知道人數竟然如此可觀。
這群人當中有三十幾名是年輕女郎,清純少女大約有五人左右,再加上中年婦人以及男人們,總約四十人左右的大家族。
除此之外,他們所帶的行李有竹箱、長箱……箱子堆得滿滿的,其中一位四十來歲的男子,看起來是這個大家族的主人。
"你們穿草鞋要是長水泡就換穿拖鞋,綁緊鞋帶繼續走。什麽?你走不動了!嘿!快點看好小孩,看好小孩啊!"
那人對動不動就坐下來休息的女人們大叫,口氣尖酸刻薄,直催她們上路。
"今天也會通過。"
就像剛才路旁的人所說的,像這種都城女郎的運送,每隔三天就會出現一次。她們的目的地當然就是新開發的江戶。
自從新將軍秀忠鎮守江戶城後,都城文化突然移向此地,以進貢新開發的將軍膝下。而東海道或船路,幾乎是官用運輸,而且建築材料的搬運和大小將軍們的往來,往往占用這些路線,所以像這樣的女郎隊伍隻好忍受不便,取道中山道,或甲州道路。
今天帶領這群女郎來到此地的主人是伏見人。他本來是一介武士,不知為何淪落成妓女院的老闆。由於他生性機靈,頗有才幹,與伏見城的德川家攀上關係,取得移駐江戶的官方許可,不隻他自己如此,更向其他同業者推薦後門,將女人陸續由西部移往東部,這個人叫做莊司甚內。
"好了,休息吧!"
隊伍來到路邊小佛像之處,順利找到休息的地方。
"現在離吃飯時間還早,就吃便當吧!阿直婆,分便當給這些女人和小女孩們!"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