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太郎聽到喜左衛門和馬夫的談話,開口說道:
“你們說什麽浪人、浪人的,浪人當中也有好人吧?”
“當然有。”
“我的師父也是浪人啊!”
“哈哈哈!你是為此打抱不平啊?你真會為師父講話———剛才你說要到寶藏院去,你師父在寶藏院嗎?”
“隻要去那裏就可知道師父在哪裏。”
“他的劍法是哪個流派的?”
“不知道。”
“弟子竟然不知道師父的流派。”
馬夫聞言,說道:
“大人!現在這個社會啊!劍術大流行,連阿貓阿狗都可修練武術了。現在一天至少可看到五到十個修行武者走在路上呢!”
“哦?是嗎?”
“這不也是因為浪人增加的緣故嗎?”
“可能吧!”
“劍術高明的人,各諸侯都會爭相延攬,給予五百石、一千石的薪俸,大家趨之若鶩。”
“哼!這是出人頭地的捷徑嘛!”
“您看!連那個小毛頭都腰佩木劍,認為隻要學點皮毛,就可以成為一名人物,這種想法真是可怕。要是到處都是武士,最後大家難免要說他們隻是混飯吃的。”
城太郎生氣了!
“拉馬的!你說什麽?再說一次試試看!”
“我說———你像跳蚤扛著牙籤,光說不練。”
“哈哈哈!城太郎,別生氣,別生氣。要不然,你脖子上掛的重要物品,又要搞丟嘍!”
“好吧!我不生氣。”
“噢,我們到木津川的渡口了,該跟你說再見了。天快黑了,在路上別貪玩,要專心趕路喔!”
“阿通姐姐要去哪裏?”
“我決定跟莊田先生到小柳生的城堡去。你自己多保重。”
“什麽啊?隻剩我孤孤單單一個人?”
“沒關係,有緣的話以後一定會再見麵的。城太郎你四海為家,我找到那人之前,也跟你一樣。”
“你到底在找誰?是什麽樣的人?”
“……”
阿通沒迴答。隻從馬背上對他笑一笑,跟他告別。城太郎跑離河邊,跳到渡船上。這渡船映著紅紅的夕陽,飄到河中心的時候,城太郎一迴頭,望見阿通和喜左衛門已經走到木津河上遊峽穀邊的笠置寺小路上。山影早早籠罩著山路,朦朧的身影伴隨著燈籠一路遠去。
8
即使是在學武之人如雨後春筍的今天,寶藏院的名聲依然特別響亮。要是有兵法家不知道寶藏院,隻把它當成單純的寺廟,別人可就會認為他是外行的武士了。
宮本武藏 水之卷(25)
奈良更是如此。在奈良,大部分的人不知道正倉院,但隻要有人問寶藏院,大家就會立刻迴答:
“啊!是不是在油坡的那家?”
此院坐落在一片杉樹林的西側,樹林之大,連興福寺的天狗都會在此棲息。這裏有元林院舊址,令人想起寧樂朝的盛世;還有悲田院的施藥院舊址,聽說光明皇後為了洗去千人的汙垢,在此蓋過浴池。現在,這些地方都已雜草叢生,隻有當時的石頭露出臉來。
聽說這裏就是油坡。武藏環顧左右。
“奇怪?”
雖然看到幾棟寺院建築,卻看不到像樣的大門,也看不到寶藏院的匾額。
此處的杉樹,經過冬寒春暖的洗禮,正有著最深沉時節的顏色。透過樹梢,可望見明亮柔和的春日山,山巒起伏如同窈窕淑女。雖然這附近已近黃昏,但是,在對麵的山坡,陽光仍然燦爛光明。
武藏仰頭到處尋找類似寺廟的屋簷,終於———
“啊!”
武藏停下腳步。
———然而仔細一看,門上寫的不是寶藏院,而是跟它字形相近的“奧藏院”,第一個字不一樣。
他從山門往裏窺視,這裏看起來像是日蓮宗的寺廟。武藏以前未曾聽過寶藏院是屬於日蓮宗一派,所以他認為這裏一定跟寶藏院毫無關係。
他站在門口,一臉茫然。這時候,剛好有一個奧藏院的小和尚迴來,看到武藏,似乎覺得他形跡可疑,所以不斷打量著他。
武藏脫下鬥笠。
“請問———”
“唔,什麽事?”
“你們寺院是叫奧藏院嗎?”
“沒錯,那兒寫得清清楚楚。”
“我聽說寶藏院是在油坡,這裏還有其他寺廟嗎?”
“寶藏院剛好跟本寺背對背。你是去寶藏院比賽的嗎?”
“是的。”
“果真如此,最好別去。”
“咦?……”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如果獨臂人要來補手臂,還可理解。但是,沒必要大老遠趕來變成獨臂人吧?”
看這小和尚的體格,大概也不是普通的日蓮宗和尚,所以有些瞧不起武藏。雖說武術大流行並非壞事,但最近大家接二連三湧進寶藏院,實在令他們吃不消。觀其字義,寶藏院本應是宗教的淨土,並非是做什麽槍術買賣的。要真有買賣行為,也是以宗教為本而衍生出的副業。前任住持覺禪房胤榮從前經常跟小柳生的城主柳生宗嚴來往,也跟宗嚴熟識的上泉伊勢守關係密切,所以不知不覺地對武術萌生興趣,並將此當作娛樂開始學習。後來自行加上槍法,也不知從誰開始稱之為寶藏院流。但這位嗜好武術的覺禪房胤榮已經八十四歲,老態龍鍾了。現在根本不見人。要是見了人,沒有牙齒的嘴巴也隻能微微蠕動。連話都不能講,更不用說槍法,他根本忘得一幹二淨了。
</br>
“你們說什麽浪人、浪人的,浪人當中也有好人吧?”
“當然有。”
“我的師父也是浪人啊!”
“哈哈哈!你是為此打抱不平啊?你真會為師父講話———剛才你說要到寶藏院去,你師父在寶藏院嗎?”
“隻要去那裏就可知道師父在哪裏。”
“他的劍法是哪個流派的?”
“不知道。”
“弟子竟然不知道師父的流派。”
馬夫聞言,說道:
“大人!現在這個社會啊!劍術大流行,連阿貓阿狗都可修練武術了。現在一天至少可看到五到十個修行武者走在路上呢!”
“哦?是嗎?”
“這不也是因為浪人增加的緣故嗎?”
“可能吧!”
“劍術高明的人,各諸侯都會爭相延攬,給予五百石、一千石的薪俸,大家趨之若鶩。”
“哼!這是出人頭地的捷徑嘛!”
“您看!連那個小毛頭都腰佩木劍,認為隻要學點皮毛,就可以成為一名人物,這種想法真是可怕。要是到處都是武士,最後大家難免要說他們隻是混飯吃的。”
城太郎生氣了!
“拉馬的!你說什麽?再說一次試試看!”
“我說———你像跳蚤扛著牙籤,光說不練。”
“哈哈哈!城太郎,別生氣,別生氣。要不然,你脖子上掛的重要物品,又要搞丟嘍!”
“好吧!我不生氣。”
“噢,我們到木津川的渡口了,該跟你說再見了。天快黑了,在路上別貪玩,要專心趕路喔!”
“阿通姐姐要去哪裏?”
“我決定跟莊田先生到小柳生的城堡去。你自己多保重。”
“什麽啊?隻剩我孤孤單單一個人?”
“沒關係,有緣的話以後一定會再見麵的。城太郎你四海為家,我找到那人之前,也跟你一樣。”
“你到底在找誰?是什麽樣的人?”
“……”
阿通沒迴答。隻從馬背上對他笑一笑,跟他告別。城太郎跑離河邊,跳到渡船上。這渡船映著紅紅的夕陽,飄到河中心的時候,城太郎一迴頭,望見阿通和喜左衛門已經走到木津河上遊峽穀邊的笠置寺小路上。山影早早籠罩著山路,朦朧的身影伴隨著燈籠一路遠去。
8
即使是在學武之人如雨後春筍的今天,寶藏院的名聲依然特別響亮。要是有兵法家不知道寶藏院,隻把它當成單純的寺廟,別人可就會認為他是外行的武士了。
宮本武藏 水之卷(25)
奈良更是如此。在奈良,大部分的人不知道正倉院,但隻要有人問寶藏院,大家就會立刻迴答:
“啊!是不是在油坡的那家?”
此院坐落在一片杉樹林的西側,樹林之大,連興福寺的天狗都會在此棲息。這裏有元林院舊址,令人想起寧樂朝的盛世;還有悲田院的施藥院舊址,聽說光明皇後為了洗去千人的汙垢,在此蓋過浴池。現在,這些地方都已雜草叢生,隻有當時的石頭露出臉來。
聽說這裏就是油坡。武藏環顧左右。
“奇怪?”
雖然看到幾棟寺院建築,卻看不到像樣的大門,也看不到寶藏院的匾額。
此處的杉樹,經過冬寒春暖的洗禮,正有著最深沉時節的顏色。透過樹梢,可望見明亮柔和的春日山,山巒起伏如同窈窕淑女。雖然這附近已近黃昏,但是,在對麵的山坡,陽光仍然燦爛光明。
武藏仰頭到處尋找類似寺廟的屋簷,終於———
“啊!”
武藏停下腳步。
———然而仔細一看,門上寫的不是寶藏院,而是跟它字形相近的“奧藏院”,第一個字不一樣。
他從山門往裏窺視,這裏看起來像是日蓮宗的寺廟。武藏以前未曾聽過寶藏院是屬於日蓮宗一派,所以他認為這裏一定跟寶藏院毫無關係。
他站在門口,一臉茫然。這時候,剛好有一個奧藏院的小和尚迴來,看到武藏,似乎覺得他形跡可疑,所以不斷打量著他。
武藏脫下鬥笠。
“請問———”
“唔,什麽事?”
“你們寺院是叫奧藏院嗎?”
“沒錯,那兒寫得清清楚楚。”
“我聽說寶藏院是在油坡,這裏還有其他寺廟嗎?”
“寶藏院剛好跟本寺背對背。你是去寶藏院比賽的嗎?”
“是的。”
“果真如此,最好別去。”
“咦?……”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如果獨臂人要來補手臂,還可理解。但是,沒必要大老遠趕來變成獨臂人吧?”
看這小和尚的體格,大概也不是普通的日蓮宗和尚,所以有些瞧不起武藏。雖說武術大流行並非壞事,但最近大家接二連三湧進寶藏院,實在令他們吃不消。觀其字義,寶藏院本應是宗教的淨土,並非是做什麽槍術買賣的。要真有買賣行為,也是以宗教為本而衍生出的副業。前任住持覺禪房胤榮從前經常跟小柳生的城主柳生宗嚴來往,也跟宗嚴熟識的上泉伊勢守關係密切,所以不知不覺地對武術萌生興趣,並將此當作娛樂開始學習。後來自行加上槍法,也不知從誰開始稱之為寶藏院流。但這位嗜好武術的覺禪房胤榮已經八十四歲,老態龍鍾了。現在根本不見人。要是見了人,沒有牙齒的嘴巴也隻能微微蠕動。連話都不能講,更不用說槍法,他根本忘得一幹二淨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