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弘一大師在堂名決定後,就寫了一紙橫幅,爸爸把它裝裱起來,以後這堂名就隨著主人東遷西遷,直到1933年才有了這新屋。
如今新屋廳堂大了,就另請馬一浮先生題了匾額。所以我看到的已是馬先生的題字。
匾額下麵掛的是吳昌碩的《紅梅圖》。兩旁掛兩副對聯:弘一大師書寫的和爸爸自己書寫的。廳的兩壁掛弘一大師書寫的《大智度論·十喻贊》。書房裏也掛了弘一大師寫的法華經普門品集句的對聯。
爸爸不僅把自己的住宅安排得美觀大方,他甚至連緣緣堂門口的那條煤沙弄也要美化一下,把它改名為“梅紗弄”。當時鎮政府對路名沒什麽規定,他要改就改了。緣緣堂的地址是梅紗弄8號。
對於這親自設計的緣緣堂,爸爸十分心愛,他借用北宋王禹偁《黃崗竹樓記》中的話說:
彼齊雲落星,高則高矣。井幹麗譙,華則華矣。止於貯妓女,藏歌舞,非騷人之事,吾所不取。
緣緣堂的建築費,隻花了6000元。但爸爸卻視為至寶。他說:
“倘秦始皇要拿阿房宮來同我交換,石季倫願把金穀園來和我對調,我絕不同意。”
我家在緣緣堂實際上住了五年還差一點,如果從1932年末動工開始算起,有六個“年頭”。所以爸爸在逃難時所作的一首詞中稱它為“六年華屋”。
這“華屋”連電燈都沒有,其實石門鎮上那時已有發電廠,在運河對岸。晚上聽得見發電的隆隆聲。不過緣緣堂始終沒有裝電燈。那是因為供電隻到晚上10點或11點,而且沒有小火表。爸爸就決定還是用他的“昏昏燈火”(火油燈)了。
有了緣緣堂,我家從此不必再東搬西遷,爸爸可以在這裏定居下來了。他辭去了一些教職,在緣緣堂內盡情享受天倫之樂,飽覽四時風光。這一時期,也是他創作的黃金時代,他著述中很多都留下了對這一時期的迴憶與懷念。
我們孩子們,更是在這裏度過了童年的黃金時代。記得我們曾在緣緣堂自編自導自演一些小戲。除了自家的姊妹以外,五爹爹的孫女我的小學同學豐明珍和我們的堂姐兼老師豐桂也參加在內。如果練市來了表姐,也必定一起演出。好不熱鬧!
雖然爸爸是佛教徒,但為了給家中添些歡樂氣氛,每逢聖誕節爸爸總是給我們每人買一袋禮物,等我們睡著後放在我們枕邊。第二天我們醒來,他就說是聖誕老人昨夜送來的。我當時信以為真。
緣緣堂時期的童年,值得我永遠懷念!
一天之內改變了稱唿
爸爸是個閑不住的人,又是個喜歡變換環境的人。1933年春緣緣堂落成後,有了這麽一座稱心的房子,按理說他會久居常住。可是,次年他就到杭州去租了屋,戲稱為“行宮”。每年春秋都在杭州住,冬夏才迴到石門的緣緣堂。
爸爸在杭州租屋,是為了我的三個姐姐和一個哥哥要到杭州去念中學,為了讓他們假日有一個歸宿之處,才萌生了這個念頭。其實,三秋桂子、十裏荷花也牽動了他的心,他就決定租了別墅。
爸爸留不住錢。錢一多,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會在口袋裏哇哇叫”。他平生用錢,總是一手來,一手去,甚至一手還沒來,一手就要去了。(我不幸遺傳了他這種性格)就這樣,爸爸春秋很難得在緣緣堂露麵,放了寒暑假,才帶了姐姐哥哥迴來。一天,他們從杭州迴來,我還在念書。放學迴家,走到木場橋,不知為什麽,姐姐哥哥都在那裏。他們一見我,就“小妹,小妹”地叫起來。我被弄得莫名其妙,不知道他們在叫誰,因為本來他們都叫我一吟的。大姐說:
“我們向你宣布一件事,從現在開始,我們都要改變稱唿了。”
“怎麽改變稱唿?”
“以前我們叫你一吟,今後要叫你小妹了。”
“為什麽?”
“爸爸說的,兄弟姊妹之間,不可以互相叫名字。我們大家都改了。”
果然,三個姐姐和大哥之間,本來互相的稱唿全按大人的叫法:阿寶,阿先,軟軟,華瞻。(我和二哥不知為什麽倒一直稱他們寶姐、先姐、軟姐、華瞻哥。)現在他們已改成加姐加妹,稱老大一律為“寶姐”;稱老二為“先妹”或“先姐”;稱老三為“軟妹”或“軟姐”;稱老四為“弟弟”或“華瞻哥”;稱老五為“草弟”,隻有我叫他“阿哥”或“元草哥”;稱我一律為“小妹”。他們常常叫錯,叫錯了就罰這樣,罰那樣,嘻嘻哈哈地互相指責。
我們上一代的人,子女生得太多。媽媽一共生了10個孩子。1924年在白馬湖夭折了2歲的女兒“三寶”,小產了“阿難”(爸爸為他專寫一文《阿難》)。1929年在平屋夭折了4歲的兒子“奇偉”。我弟弟新枚是抗戰時期生的。即便死了3個,當時也還有6個孩子。要管吃,要管穿,還要管上學。父母管不過來,就疏忽了互相之間的稱唿。孩子們總是愛向大人學習,於是稱唿就混亂了。這一迴爸爸不知怎麽注意到了這個問題,就向大的幾個做了改口的規定。從此,我們兄弟姊妹之間就改變了稱唿。
緣緣堂的夏天
我家在緣緣堂一共住了不到五年。在這不到五年的日子裏,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夏天。爸爸帶著在杭州讀書的姐姐哥哥都迴來了,整整兩個月,家裏好熱鬧選
緣緣堂樓屋前的水泥院子很大。1985年重建的緣緣堂,比原來小一點。因為原來是地板,重建時因經費關係,改為預製板。預製板沒有樓板那麽寬。每間房窄一市尺的話,整個開間就要小一米了。水泥院子也就相應地窄了一米。所以當時這水泥院子在我們小孩看來好大好大。重建後感覺小了些,主要也是因為人長大了,看小時候的建築總覺得小些。院子三邊的白包牆造得很高。那是爸爸有意在這居民稠密的鎮上圈出自己的獨立天地。這一片天地是我們孩子們活動的獨立王國。到了夏天,更是趣味無窮!
爸爸請人在院子的上空裝上一大片橫鋪的竹簾,使院子裏曬不到太陽。於是我們孩子們的活動場地就更大了。院子的西南角裏種有好幾棵芭蕉樹,我們採下一大片芭蕉葉來鋪在地上,往上麵一躺,其樂無窮。身體下麵的芭蕉葉涼爽爽的,上麵的竹簾縫裏閃爍著藍天。這種滋味我長大後再也沒有嚐到過。長大後,尤其是進入老年後,我非常希望什麽時候能躺在放平了的躺椅上透過大樹的婆娑葉叢仰望閃爍的藍天,大概就是想藉此找迴一點童年的夢影吧。可即使是這樣的要求,現在也難以滿足,不是忙,就是找不到這樣的地方。
還有一種遊戲,用現在的話來說,叫踩滑板車。現在的年輕人可能以為滑板車是現在的玩意兒,其實早在上世紀30年代,爸爸就從上海買迴來給我們玩了。隻不過當時沒有“滑板車”這個名稱。這種車一年四季都可以玩,暑假裏當然玩得更長久。
在緣緣堂的院子裏,當時還有一種遊戲,那就是剝蓮蓬,“抽老煙”。爸爸常常約了三朋四友在院子裏擺開了桌子喝老酒。我們呢,就在一旁“抽老煙”。老煙是用蓮蓬做的:我們把蓮蓬齊莖切下,這莖的頭部約一厘米長是咖啡色的。把咖啡色的一段內部挖空,用嘴吸另一頭就可以吸通,這就是“旱菸管”。做好“旱菸管”後,就開始剝蓮蓬。我很喜歡吃蓮子,剝開後留著慢慢吃。先製作“老煙”。“老煙”有三種:蓮蓬內黃色的纖維撕成一條條,放在太陽底下曬幹後,算是上好的“菸絲”;蓮子周圍白色的東西撕成一絲絲,那是次等;最外邊的綠皮製成的“菸絲”就更是次等的了。
</br>
如今新屋廳堂大了,就另請馬一浮先生題了匾額。所以我看到的已是馬先生的題字。
匾額下麵掛的是吳昌碩的《紅梅圖》。兩旁掛兩副對聯:弘一大師書寫的和爸爸自己書寫的。廳的兩壁掛弘一大師書寫的《大智度論·十喻贊》。書房裏也掛了弘一大師寫的法華經普門品集句的對聯。
爸爸不僅把自己的住宅安排得美觀大方,他甚至連緣緣堂門口的那條煤沙弄也要美化一下,把它改名為“梅紗弄”。當時鎮政府對路名沒什麽規定,他要改就改了。緣緣堂的地址是梅紗弄8號。
對於這親自設計的緣緣堂,爸爸十分心愛,他借用北宋王禹偁《黃崗竹樓記》中的話說:
彼齊雲落星,高則高矣。井幹麗譙,華則華矣。止於貯妓女,藏歌舞,非騷人之事,吾所不取。
緣緣堂的建築費,隻花了6000元。但爸爸卻視為至寶。他說:
“倘秦始皇要拿阿房宮來同我交換,石季倫願把金穀園來和我對調,我絕不同意。”
我家在緣緣堂實際上住了五年還差一點,如果從1932年末動工開始算起,有六個“年頭”。所以爸爸在逃難時所作的一首詞中稱它為“六年華屋”。
這“華屋”連電燈都沒有,其實石門鎮上那時已有發電廠,在運河對岸。晚上聽得見發電的隆隆聲。不過緣緣堂始終沒有裝電燈。那是因為供電隻到晚上10點或11點,而且沒有小火表。爸爸就決定還是用他的“昏昏燈火”(火油燈)了。
有了緣緣堂,我家從此不必再東搬西遷,爸爸可以在這裏定居下來了。他辭去了一些教職,在緣緣堂內盡情享受天倫之樂,飽覽四時風光。這一時期,也是他創作的黃金時代,他著述中很多都留下了對這一時期的迴憶與懷念。
我們孩子們,更是在這裏度過了童年的黃金時代。記得我們曾在緣緣堂自編自導自演一些小戲。除了自家的姊妹以外,五爹爹的孫女我的小學同學豐明珍和我們的堂姐兼老師豐桂也參加在內。如果練市來了表姐,也必定一起演出。好不熱鬧!
雖然爸爸是佛教徒,但為了給家中添些歡樂氣氛,每逢聖誕節爸爸總是給我們每人買一袋禮物,等我們睡著後放在我們枕邊。第二天我們醒來,他就說是聖誕老人昨夜送來的。我當時信以為真。
緣緣堂時期的童年,值得我永遠懷念!
一天之內改變了稱唿
爸爸是個閑不住的人,又是個喜歡變換環境的人。1933年春緣緣堂落成後,有了這麽一座稱心的房子,按理說他會久居常住。可是,次年他就到杭州去租了屋,戲稱為“行宮”。每年春秋都在杭州住,冬夏才迴到石門的緣緣堂。
爸爸在杭州租屋,是為了我的三個姐姐和一個哥哥要到杭州去念中學,為了讓他們假日有一個歸宿之處,才萌生了這個念頭。其實,三秋桂子、十裏荷花也牽動了他的心,他就決定租了別墅。
爸爸留不住錢。錢一多,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會在口袋裏哇哇叫”。他平生用錢,總是一手來,一手去,甚至一手還沒來,一手就要去了。(我不幸遺傳了他這種性格)就這樣,爸爸春秋很難得在緣緣堂露麵,放了寒暑假,才帶了姐姐哥哥迴來。一天,他們從杭州迴來,我還在念書。放學迴家,走到木場橋,不知為什麽,姐姐哥哥都在那裏。他們一見我,就“小妹,小妹”地叫起來。我被弄得莫名其妙,不知道他們在叫誰,因為本來他們都叫我一吟的。大姐說:
“我們向你宣布一件事,從現在開始,我們都要改變稱唿了。”
“怎麽改變稱唿?”
“以前我們叫你一吟,今後要叫你小妹了。”
“為什麽?”
“爸爸說的,兄弟姊妹之間,不可以互相叫名字。我們大家都改了。”
果然,三個姐姐和大哥之間,本來互相的稱唿全按大人的叫法:阿寶,阿先,軟軟,華瞻。(我和二哥不知為什麽倒一直稱他們寶姐、先姐、軟姐、華瞻哥。)現在他們已改成加姐加妹,稱老大一律為“寶姐”;稱老二為“先妹”或“先姐”;稱老三為“軟妹”或“軟姐”;稱老四為“弟弟”或“華瞻哥”;稱老五為“草弟”,隻有我叫他“阿哥”或“元草哥”;稱我一律為“小妹”。他們常常叫錯,叫錯了就罰這樣,罰那樣,嘻嘻哈哈地互相指責。
我們上一代的人,子女生得太多。媽媽一共生了10個孩子。1924年在白馬湖夭折了2歲的女兒“三寶”,小產了“阿難”(爸爸為他專寫一文《阿難》)。1929年在平屋夭折了4歲的兒子“奇偉”。我弟弟新枚是抗戰時期生的。即便死了3個,當時也還有6個孩子。要管吃,要管穿,還要管上學。父母管不過來,就疏忽了互相之間的稱唿。孩子們總是愛向大人學習,於是稱唿就混亂了。這一迴爸爸不知怎麽注意到了這個問題,就向大的幾個做了改口的規定。從此,我們兄弟姊妹之間就改變了稱唿。
緣緣堂的夏天
我家在緣緣堂一共住了不到五年。在這不到五年的日子裏,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夏天。爸爸帶著在杭州讀書的姐姐哥哥都迴來了,整整兩個月,家裏好熱鬧選
緣緣堂樓屋前的水泥院子很大。1985年重建的緣緣堂,比原來小一點。因為原來是地板,重建時因經費關係,改為預製板。預製板沒有樓板那麽寬。每間房窄一市尺的話,整個開間就要小一米了。水泥院子也就相應地窄了一米。所以當時這水泥院子在我們小孩看來好大好大。重建後感覺小了些,主要也是因為人長大了,看小時候的建築總覺得小些。院子三邊的白包牆造得很高。那是爸爸有意在這居民稠密的鎮上圈出自己的獨立天地。這一片天地是我們孩子們活動的獨立王國。到了夏天,更是趣味無窮!
爸爸請人在院子的上空裝上一大片橫鋪的竹簾,使院子裏曬不到太陽。於是我們孩子們的活動場地就更大了。院子的西南角裏種有好幾棵芭蕉樹,我們採下一大片芭蕉葉來鋪在地上,往上麵一躺,其樂無窮。身體下麵的芭蕉葉涼爽爽的,上麵的竹簾縫裏閃爍著藍天。這種滋味我長大後再也沒有嚐到過。長大後,尤其是進入老年後,我非常希望什麽時候能躺在放平了的躺椅上透過大樹的婆娑葉叢仰望閃爍的藍天,大概就是想藉此找迴一點童年的夢影吧。可即使是這樣的要求,現在也難以滿足,不是忙,就是找不到這樣的地方。
還有一種遊戲,用現在的話來說,叫踩滑板車。現在的年輕人可能以為滑板車是現在的玩意兒,其實早在上世紀30年代,爸爸就從上海買迴來給我們玩了。隻不過當時沒有“滑板車”這個名稱。這種車一年四季都可以玩,暑假裏當然玩得更長久。
在緣緣堂的院子裏,當時還有一種遊戲,那就是剝蓮蓬,“抽老煙”。爸爸常常約了三朋四友在院子裏擺開了桌子喝老酒。我們呢,就在一旁“抽老煙”。老煙是用蓮蓬做的:我們把蓮蓬齊莖切下,這莖的頭部約一厘米長是咖啡色的。把咖啡色的一段內部挖空,用嘴吸另一頭就可以吸通,這就是“旱菸管”。做好“旱菸管”後,就開始剝蓮蓬。我很喜歡吃蓮子,剝開後留著慢慢吃。先製作“老煙”。“老煙”有三種:蓮蓬內黃色的纖維撕成一條條,放在太陽底下曬幹後,算是上好的“菸絲”;蓮子周圍白色的東西撕成一絲絲,那是次等;最外邊的綠皮製成的“菸絲”就更是次等的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