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適批判老子"道先天地生"的唯心論說:"夫有天地與人而道行焉,未知其孰先後也."(《習學記言》卷15)又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老氏之言道如此.按自古聖人中天地而立,因天地而教,道可言,未有於天地之先而言道者."(同上卷四十七)他譴責老子是"盡遣萬物而特言道,以有為無"的"虛無為主"(同上卷43).在這裏,葉適揭示了老子的"道先天地生"同朱熹的"未有天地之先,必竟是先有此理"的前後繼承關係.對老子的批判,實際也是對朱熹理在氣先和"理在事先"的批判.他又批評莊周說:"人道之倫,顛錯而不敘;事物之情,遺落而不理",如果任其流傳,"小足以亡其身,大足以亡天下."(同上序目)對"事物之情,遺落而不理"的學風,恰恰也是理學家的一大通病,因而也是針對理學的批評.
葉適既否定先天地生的道,同時也否定有先於陰陽的太極(因為程朱以"太極"為"道").他批判《易·繫辭傳》說:"易有太極,近世學者以為宗旨秘義.……易傳者將以本源聖人,扶立世教,而亦為太極以駭異後學,鼓而從之,失其會歸,而道日以離矣."(同上卷4)在葉適看來,在八卦觀念中,以天、地、水、火、雷、風、山、澤為世界的本源就夠了,而《繫辭》又提出在八卦之上有"太極"為最初根源這實際上是離開道的空洞玄想.這個批判更是直接針對宋代道學特別是朱熹一派喜言太極的虛玄空論的指責.
此外,葉適也反對佛教的哲學理論,他說:"浮屠本以壞滅為宗旨,行其道必大,雖亡不悔,孟本然說也."(同上卷43)因此他不主張提倡佛教,不去同佛教辯論精微的哲學理論問題,他說:"有誌者常欲精微以勝之,牢不能有所別異而又自同於佛者."(《水心文集》卷9)從這裏看出,葉適反對佛教,主要是認為其學說無益於治道,不僅無補於現實問題,而且起消極作用,他認為於佛學中的精微哲理,是不易戰勝的,以前的許多思想家,如張載、二程同佛學辯論的結果,不但不能與之劃清界限,反而受其影響,"盡用其學而不自知"(同上).這說明,葉適對於佛教精深的哲學思想也是無能為力的.
在對道教唯心主義的批判中,葉適堅持了唯物主義的立場和觀點,歸結到宇宙觀上的基本態度是:"天地陰陽之密理,患於以空言測."(同上卷4《隋書一》)意思是:對於奧密的天地陰陽之理,不可用空言虛語去進行推測,而應該根據實際材料去進行論證.因此,他說:"物之所在,道則在焉,物有止,道無止也.非知道者不能該物,非知物者不能至道.道雖廣大,理備事足,而終歸之於物,不使散流."(同上卷47)一方麵,堅持道不離物,非知物不能至道;另一方麵,又堅持不懂得道就不能概括事物.歸根結底,道雖廣大,它總結一切理貫通一切事,最終仍歸結於物,不能使之與物離散.他又說:"上古聖人之治天下,至矣.其道在於器數,其通變在於事物."(《水心別集·進卷》卷5《總義》)葉適所說的道,是指事物的一般原理原則.他認為原理原則存在於具體事物之中,不能離開事物去講原理原則.
葉適認為,構成自然界的基本物質形態是五行八卦所標誌的各種物質.他說:
"夫天、地、水、火、雷、風、山、澤,此八物者,一氣所役,陰陽之所分,其始為造,其卒為化,而聖人不知其所由來者也."(同上卷5《易》)一氣分為陰陽,再由陰陽造成天、地、水、火、雷、風、山、澤,又由此而化生萬物.他又說:
"夫形於天地之間者,物也;皆一而有不同者,物之情也;因其不同而聽之,不失其所以一者,由其理之不可亂也."(同上)這就是說,天地之中,一切有形的東西都是物;物各有其區別於他物的特殊性,此乃是物各有其理的根據.各自不同的物之所以或成或毀,或往或來,或隱或現,這些紛紜變化,其中皆有一個不變的理.
在這裏,他用樸素唯物論的觀點正確地說明了世界的物質性及其多樣性的統一原理.
葉適不僅堅持了世界的物質性,同時認為天地之間的一切事物都是推移、變革、流行、變化"不常其所"的.這個"不常其所"的過程謂之"易".他說:"‘易’
者,易也.夫物之推移,事之遷革,流行變化,不一常其所,此天地之至數也."認為交易是萬事萬物的普遍規律,人對這個普遍規律,隻能"迎其端萌,察其道順而與之始終"(同上).也就是說,人們隻能遵循這一普遍規律辦事,既要有為,又不妄為.
在葉適的宇宙觀中,也承認對立的普遍存在.認為變易的原因在於"一物為兩","相摩相蕩","鼓舞總囗辟".他說:"道原於一而成於兩.在之言道者必以兩.
凡物之形,陰陽、剛柔、逆順、向背、奇耦、離合、經緯、紀綱,皆兩也.夫豈惟此,凡天下之可言者,皆兩也,非一也.一物不然,而況萬物;萬物皆然,而況其相禪之無窮者乎!"(同上卷7《中庸》)指出了世界上一切都是一分為兩,而且永遠是一分為兩,沒有任何東西是絕對的單一.不過,葉適雖然強調了事物對立的普遍性,卻又認為還有一個超越於對立性的永恆不變原則,就是"中庸".他說:
"彼其所以通行於萬物之間,無所不可,而無以累之,傳於萬世而不可易,何歟?
嗚乎!是其所謂中庸者邪!然則中庸者,所以濟物之兩而明道之一者也,……水至於平而止,道至於中庸而止矣!"(同上)雖然兩極是存在的,但它們雖不在中點卻依存於中點.這正象水流至於平止一樣,兩極之對立至於中庸而止.這就把事物的對立看做是相對的,把對立麵的均衡隻看作是絕對的了.這說明他的辯證法觀點的不徹底性.
</br>
葉適既否定先天地生的道,同時也否定有先於陰陽的太極(因為程朱以"太極"為"道").他批判《易·繫辭傳》說:"易有太極,近世學者以為宗旨秘義.……易傳者將以本源聖人,扶立世教,而亦為太極以駭異後學,鼓而從之,失其會歸,而道日以離矣."(同上卷4)在葉適看來,在八卦觀念中,以天、地、水、火、雷、風、山、澤為世界的本源就夠了,而《繫辭》又提出在八卦之上有"太極"為最初根源這實際上是離開道的空洞玄想.這個批判更是直接針對宋代道學特別是朱熹一派喜言太極的虛玄空論的指責.
此外,葉適也反對佛教的哲學理論,他說:"浮屠本以壞滅為宗旨,行其道必大,雖亡不悔,孟本然說也."(同上卷43)因此他不主張提倡佛教,不去同佛教辯論精微的哲學理論問題,他說:"有誌者常欲精微以勝之,牢不能有所別異而又自同於佛者."(《水心文集》卷9)從這裏看出,葉適反對佛教,主要是認為其學說無益於治道,不僅無補於現實問題,而且起消極作用,他認為於佛學中的精微哲理,是不易戰勝的,以前的許多思想家,如張載、二程同佛學辯論的結果,不但不能與之劃清界限,反而受其影響,"盡用其學而不自知"(同上).這說明,葉適對於佛教精深的哲學思想也是無能為力的.
在對道教唯心主義的批判中,葉適堅持了唯物主義的立場和觀點,歸結到宇宙觀上的基本態度是:"天地陰陽之密理,患於以空言測."(同上卷4《隋書一》)意思是:對於奧密的天地陰陽之理,不可用空言虛語去進行推測,而應該根據實際材料去進行論證.因此,他說:"物之所在,道則在焉,物有止,道無止也.非知道者不能該物,非知物者不能至道.道雖廣大,理備事足,而終歸之於物,不使散流."(同上卷47)一方麵,堅持道不離物,非知物不能至道;另一方麵,又堅持不懂得道就不能概括事物.歸根結底,道雖廣大,它總結一切理貫通一切事,最終仍歸結於物,不能使之與物離散.他又說:"上古聖人之治天下,至矣.其道在於器數,其通變在於事物."(《水心別集·進卷》卷5《總義》)葉適所說的道,是指事物的一般原理原則.他認為原理原則存在於具體事物之中,不能離開事物去講原理原則.
葉適認為,構成自然界的基本物質形態是五行八卦所標誌的各種物質.他說:
"夫天、地、水、火、雷、風、山、澤,此八物者,一氣所役,陰陽之所分,其始為造,其卒為化,而聖人不知其所由來者也."(同上卷5《易》)一氣分為陰陽,再由陰陽造成天、地、水、火、雷、風、山、澤,又由此而化生萬物.他又說:
"夫形於天地之間者,物也;皆一而有不同者,物之情也;因其不同而聽之,不失其所以一者,由其理之不可亂也."(同上)這就是說,天地之中,一切有形的東西都是物;物各有其區別於他物的特殊性,此乃是物各有其理的根據.各自不同的物之所以或成或毀,或往或來,或隱或現,這些紛紜變化,其中皆有一個不變的理.
在這裏,他用樸素唯物論的觀點正確地說明了世界的物質性及其多樣性的統一原理.
葉適不僅堅持了世界的物質性,同時認為天地之間的一切事物都是推移、變革、流行、變化"不常其所"的.這個"不常其所"的過程謂之"易".他說:"‘易’
者,易也.夫物之推移,事之遷革,流行變化,不一常其所,此天地之至數也."認為交易是萬事萬物的普遍規律,人對這個普遍規律,隻能"迎其端萌,察其道順而與之始終"(同上).也就是說,人們隻能遵循這一普遍規律辦事,既要有為,又不妄為.
在葉適的宇宙觀中,也承認對立的普遍存在.認為變易的原因在於"一物為兩","相摩相蕩","鼓舞總囗辟".他說:"道原於一而成於兩.在之言道者必以兩.
凡物之形,陰陽、剛柔、逆順、向背、奇耦、離合、經緯、紀綱,皆兩也.夫豈惟此,凡天下之可言者,皆兩也,非一也.一物不然,而況萬物;萬物皆然,而況其相禪之無窮者乎!"(同上卷7《中庸》)指出了世界上一切都是一分為兩,而且永遠是一分為兩,沒有任何東西是絕對的單一.不過,葉適雖然強調了事物對立的普遍性,卻又認為還有一個超越於對立性的永恆不變原則,就是"中庸".他說:
"彼其所以通行於萬物之間,無所不可,而無以累之,傳於萬世而不可易,何歟?
嗚乎!是其所謂中庸者邪!然則中庸者,所以濟物之兩而明道之一者也,……水至於平而止,道至於中庸而止矣!"(同上)雖然兩極是存在的,但它們雖不在中點卻依存於中點.這正象水流至於平止一樣,兩極之對立至於中庸而止.這就把事物的對立看做是相對的,把對立麵的均衡隻看作是絕對的了.這說明他的辯證法觀點的不徹底性.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