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他把作為宇宙本體的"理"(天理)和進行思維活動而產生意識的"心"都說成是"純乎天"的主宰者.他說:"問心與性何以別?答曰:"心猶帝,性猶天,本然者謂之性,主宰者謂之心."(《遺集·雜說》)這就把人的心、性同"天"、"帝"聯繫在一起了.根據此種看法,呂祖謙明確地認為,天命和人心完全一致.他說:"聖人之心,即天之心;聖人之所推,即天命也.……此心此理,蓋純乎天也."(《增修東萊書說》卷3)這樣一來,他就把主觀的"心"和心外的"理"融為一體了.由此類推,他又進一步提出了"心即道"的命題.他認為,"道"是無條件的:"道無待,而有待非道也.""心與道,豈有彼此可待乎!心外有道,非心也,道外有心,非道也,……聖人之心,萬物皆備,不見其為外也."(《東萊博議》卷2)
其次,他又根據天人相通的觀點來說明"心"和"理"的一致性.呂祖謙說:
"聖人與天地萬物為一體,天地之中,一物順理,無非所以發吾之良心;一物不順理,無非所以警吾不善之端也."(同上卷4)這裏所講的"心"和"理"的一致性,主要是指聖人之心同天理的一致性.因為"聖人之心即天之心".為了說明這個觀點,他根據孟子"萬物皆備於我"的主觀唯心論進行了如下論證:
聖人備萬物於一身.上下四方之宇,古今往來之宙,聚散慘舒,吉兇哀樂,猶疾痛菏癢之於身,觸之即黨,平之即知.清明在躬,誌氣如神;嗜欲將至,有開必先.仰而觀之,熒惑德星,囗槍枉矢,皆吾心之發見也.價而察之,醴泉瑞石,川沸山鳴,亦吾心之發見也."(《東萊博議》卷2)
對於一般人來講,要使心與理相通,則是不容易的,所以呂祖謙又說:"告君子以理,告眾人以事,所謂眾人者,見形而後悟,按跡而後明,遽可理曉也."(《東萊左氏博議》卷2)聖人之外的人,也有"君子"和"眾人"之分,前者是有道德、有智慧的明白人,對他們可以告之以理,就可受到啟悟,對"眾人"來說,隻能告之以事,因為他們的道德和智慧低下,不能直接領悟事理,隻能依據事實(形、跡)說話,才能使他們明白該怎樣做、不該怎樣做.這種說教,比起"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愚民政策固然有所進步,但仍然是聖賢史觀的表露.
綜上所述,呂祖謙的理學思想,既肯定了客觀唯心主義的"理"本體論,又強調了主觀唯心主義的"心"的主宰作用,目的是調和二者的分歧.然而,客觀唯心論與主觀唯心論雖然同屬於唯心論,二者盡管可以相通,但最終仍然是不一致的,"鵝湖之會"曾企圖調和朱、陸之間的分歧,使之會歸於一,結果還是未達到目的,這就是最好的說明.不過,在呂祖謙自己的思想體係中,則作出了嚐試,但在實際上卻是融"理"於"心",自然偏向了"心學"一邊,因為他的基本觀點同陸九淵的"心即理"的命題及其論證方法基本一致.其不同之點是承認了"理"是宇宙萬物的普遍原則,是超時空的絕對存在.其與朱熹不同之點,還表現在他更相信"天命",並且提出了"理即天命"的說法.
在呂祖謙的哲學思想中,也包含了一些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成分.
由於"呂學"不私一說,其眼界比較開闊,態度比較客觀,呂祖謙不僅容納了"理學"和"心學",同時還吸取了永嘉學派的一些唯物主義思想,如在宇宙萬物生成的問題上,認為萬物都是稟受了天地一元之氣而產生的.他說:"推本原而言之也,萬物無不自天地而生者,大哉幹元,萬物資始,大哉坤元,萬物資生,故曰萬物父母也,人為萬物之靈者,一元之氣覆冒,初無厚薄,得之全者為人,得之偏者為萬物也."(《增修東萊書說》卷14).在理氣關係上,呂祖謙主張理不離氣.
他說:"理之在天下,猶元氣之在萬物也.……氣無二氣,理無二理.然物得氣之偏,故其理亦偏;人得氣之全,故其理亦全."這裏不但承認了理不離氣,而且承認了"理"的"偏"或"全"是由氣的"偏"或"全"來決定的.此外,在形神關係上,他還堅持了"形神相即"的觀點.
在呂祖謙的哲學思想中,也包含了一些辯證法思想,例如,他提出了"天下之理必有對"的觀點:"天下之理必有對,已立則物對,有對則有爭.一矜其能,一伐其功,則爭之理存.蓋矜伐者,爭之對也."(同上卷3)這裏雖然僅僅以一矜一伐之爭說明理必有對,其用意是主張"無我",要求不自以為能,不自以為功,但他畢竟提出了"理必有對"和"有對必有爭"的觀點.在事物的矛盾統一問題上,他指出了陰陽相互滲透的關係說:"向之疑以為怪者,特未能合幽明為一耳;猶陽之發現,陰之伏匿,陽明陰幽,常若不通.及二氣合而為兩,則陽中有陰,陰中有陽,孰見其異哉?陰陽和而為而,則群物潤,幽明合而為一,則群疑亡."(《東萊左氏博議》卷6)
四、注重實際 提倡務實致用之學
呂祖謙雖然是一個理學家,但在他的著作中並不隻是空談道德性命.他的學說一方麵是"以性命之學起",並且"要以三德三行立其根本"(三德:"至德以為道本";"敏德以為行本";"孝德以知道惡".三行:"孝行以親父母";"友行以尊賢良";"順行以事師長")的學規,但在另一方麵又提倡治經史以致用.
</br>
其次,他又根據天人相通的觀點來說明"心"和"理"的一致性.呂祖謙說:
"聖人與天地萬物為一體,天地之中,一物順理,無非所以發吾之良心;一物不順理,無非所以警吾不善之端也."(同上卷4)這裏所講的"心"和"理"的一致性,主要是指聖人之心同天理的一致性.因為"聖人之心即天之心".為了說明這個觀點,他根據孟子"萬物皆備於我"的主觀唯心論進行了如下論證:
聖人備萬物於一身.上下四方之宇,古今往來之宙,聚散慘舒,吉兇哀樂,猶疾痛菏癢之於身,觸之即黨,平之即知.清明在躬,誌氣如神;嗜欲將至,有開必先.仰而觀之,熒惑德星,囗槍枉矢,皆吾心之發見也.價而察之,醴泉瑞石,川沸山鳴,亦吾心之發見也."(《東萊博議》卷2)
對於一般人來講,要使心與理相通,則是不容易的,所以呂祖謙又說:"告君子以理,告眾人以事,所謂眾人者,見形而後悟,按跡而後明,遽可理曉也."(《東萊左氏博議》卷2)聖人之外的人,也有"君子"和"眾人"之分,前者是有道德、有智慧的明白人,對他們可以告之以理,就可受到啟悟,對"眾人"來說,隻能告之以事,因為他們的道德和智慧低下,不能直接領悟事理,隻能依據事實(形、跡)說話,才能使他們明白該怎樣做、不該怎樣做.這種說教,比起"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愚民政策固然有所進步,但仍然是聖賢史觀的表露.
綜上所述,呂祖謙的理學思想,既肯定了客觀唯心主義的"理"本體論,又強調了主觀唯心主義的"心"的主宰作用,目的是調和二者的分歧.然而,客觀唯心論與主觀唯心論雖然同屬於唯心論,二者盡管可以相通,但最終仍然是不一致的,"鵝湖之會"曾企圖調和朱、陸之間的分歧,使之會歸於一,結果還是未達到目的,這就是最好的說明.不過,在呂祖謙自己的思想體係中,則作出了嚐試,但在實際上卻是融"理"於"心",自然偏向了"心學"一邊,因為他的基本觀點同陸九淵的"心即理"的命題及其論證方法基本一致.其不同之點是承認了"理"是宇宙萬物的普遍原則,是超時空的絕對存在.其與朱熹不同之點,還表現在他更相信"天命",並且提出了"理即天命"的說法.
在呂祖謙的哲學思想中,也包含了一些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成分.
由於"呂學"不私一說,其眼界比較開闊,態度比較客觀,呂祖謙不僅容納了"理學"和"心學",同時還吸取了永嘉學派的一些唯物主義思想,如在宇宙萬物生成的問題上,認為萬物都是稟受了天地一元之氣而產生的.他說:"推本原而言之也,萬物無不自天地而生者,大哉幹元,萬物資始,大哉坤元,萬物資生,故曰萬物父母也,人為萬物之靈者,一元之氣覆冒,初無厚薄,得之全者為人,得之偏者為萬物也."(《增修東萊書說》卷14).在理氣關係上,呂祖謙主張理不離氣.
他說:"理之在天下,猶元氣之在萬物也.……氣無二氣,理無二理.然物得氣之偏,故其理亦偏;人得氣之全,故其理亦全."這裏不但承認了理不離氣,而且承認了"理"的"偏"或"全"是由氣的"偏"或"全"來決定的.此外,在形神關係上,他還堅持了"形神相即"的觀點.
在呂祖謙的哲學思想中,也包含了一些辯證法思想,例如,他提出了"天下之理必有對"的觀點:"天下之理必有對,已立則物對,有對則有爭.一矜其能,一伐其功,則爭之理存.蓋矜伐者,爭之對也."(同上卷3)這裏雖然僅僅以一矜一伐之爭說明理必有對,其用意是主張"無我",要求不自以為能,不自以為功,但他畢竟提出了"理必有對"和"有對必有爭"的觀點.在事物的矛盾統一問題上,他指出了陰陽相互滲透的關係說:"向之疑以為怪者,特未能合幽明為一耳;猶陽之發現,陰之伏匿,陽明陰幽,常若不通.及二氣合而為兩,則陽中有陰,陰中有陽,孰見其異哉?陰陽和而為而,則群物潤,幽明合而為一,則群疑亡."(《東萊左氏博議》卷6)
四、注重實際 提倡務實致用之學
呂祖謙雖然是一個理學家,但在他的著作中並不隻是空談道德性命.他的學說一方麵是"以性命之學起",並且"要以三德三行立其根本"(三德:"至德以為道本";"敏德以為行本";"孝德以知道惡".三行:"孝行以親父母";"友行以尊賢良";"順行以事師長")的學規,但在另一方麵又提倡治經史以致用.
</br>